Ⅰ 泰國和柬埔寨為什麼不和平
1、他們是東盟國家,但又是主權國家。
2、只是在邊界地區的小爭執,小打,不會影響大局,東盟不會強力介入。
3、泰國和柬埔寨 還是為了「柏威夏寺」地區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4、歐盟國家一般沒有邊界之爭,況且那裡富裕「窮吵,富安然」嗎。
Ⅱ 柬埔寨與泰國為什麼打起來
2011年2月4日,正當中國人沉浸於春節氣氛中時,東南亞的柬埔寨、泰國卻為了一座神廟的歸屬爆發長達4小時的交火,造成泰柬兩軍多人傷亡,此後雙方又相繼爆發多次交火,泰國且已於6日單方面關閉了邊界。
這座神廟有悠久的歷史,始建於公元889年的柬埔寨吳哥王朝第四代君主耶索華曼一世時代。這位君王攀上海拔550米的扁擔山脈峰頂,決心在這里建造一座印度教廟宇,供奉濕婆神。由於國運多舛,這座廟歷經13代君王、200多年才得以建成。
18世紀末,泰國國王拉瑪一世趁柬埔寨內亂和越南合夥瓜分了柬埔寨,泰國獲得柬埔寨一半的宗主權,劃分為詩梳風、馬德望、暹粒、丹賽、達叻5府,居高臨下的帕威夏神廟也因戰略地位的重要,連同周圍4.6平方公里土地,在1796年被直接劃入泰國版圖,泰國人稱之為「考帕威寒山神廟」。
Ⅲ 泰國和柬埔寨為什麼沒有爆發全面站爭
因為打仗的地方不是在海邊,所以泰國沒有用航母。
因為雙方政府的領導人不是你這樣的腦殘,所以沒有全面戰爭。
Ⅳ 柬埔寨邊境沖突是和哪個國家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
本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柬埔寨政府的申請,宣布把柬泰(泰國)邊境的柏威夏神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由於兩國在該地區的領土爭議一直沒有解決,因此這個好消息反而使兩國之間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在過去一個多星期里,泰柬兩國都重申神廟所在地區屬於本國領土,並各自向該地區增派了大批軍隊,導致中南半島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武裝對峙局面。
http://www.chinanews.com.cn/gj/jdtx/news/2008/07-24/1322843.shtml
《泰柬關系驟然降溫》http://news.sina.com.cn/w/2003-02-01/030243762s.shtml
《視頻:泰柬兩國士兵因領土爭端拔槍對峙》
http://video.sina.com.cn/news/w/v/2008-07-19/142819131.shtml
Ⅳ 泰國柬埔寨戰爭怎麼樣了
柬泰兩國圍繞柏威夏寺及其周邊4.6平方公里土地歸屬權問題之爭由來已久。 建於公元10至12世紀的柏威夏寺是一座具有鮮明高棉風格的磚石結構古廟。1904年,當時的暹羅(泰國)當局與統治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簽訂邊界協議,雙方同意把柏威夏寺劃入暹羅境內。3年後,法國殖民者完成邊界劃分圖,暹羅政府卻發現柏威夏寺被劃入柬埔寨一側。 1954年法國撤出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後,柬泰邊境爭端浮出水面。柬埔寨方面向荷蘭海牙國際法院提起訴訟。1962年,國際法院判定柏威夏寺歸柬埔寨所有,這一裁決結果在泰國引發爭議。 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柬泰兩國有關柏威夏寺附近地區邊界劃分的爭議升級。 柬埔寨和泰國連日來在位於兩國交界處的柏威夏寺(如左圖)附近地區多次發生武裝沖突,雙方都動用了火箭炮和大炮等重型武器,至少造成雙方數十人傷亡。為平息沖突,柬方求助於聯合國和東盟,而泰方則明確反對外部力量介入。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國際社會是否參與調停,柬泰兩國只有展開對話、相互妥協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 柬埔寨首相洪森9日在金邊表示,最近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發生的不是「軍事沖突」,而是「真正的戰爭」。柬方不再與泰方就兩國邊境糾紛舉行雙邊會談,而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此召開緊急會議加以解決。聯合國安理會將於2月14日開會討論柬泰邊境沖突問題。 柬埔寨:求助國際社會 2月4日下午,柬泰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區發生了近年來最嚴重的武裝沖突,雙方都動用了火炮和火箭炮等重型武器。 5日和6日,柬泰兩國軍方通過兩輪會談達成停火協議。但協議墨跡未乾,邊境戰火7日再次燃起。柬方指責泰方首先挑起戰火。 柬埔寨首相洪森7日說,泰國挑起沖突的目的就是企圖佔領柏威夏寺附近4.6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強調,柬埔寨在領土問題上絕不會退讓,柬方將通過外交和軍事手段解決與泰國的嚴重邊境沖突。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和國際合作大臣賀南洪7日召見了除泰國以外的各國駐柬使節,通報了柬泰邊境的緊張局勢和「泰國入侵柬埔寨領土」的情況。他明確表示,柬泰爭端僅靠雙方談判已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泰方多次撕毀停火協議。「我們將要求東盟和聯合國安理會出面干預解決。」 泰國:反對外部介入 與柬方態度截然不同,泰國方面明確表示反對外部介入,重申必須通過雙邊機制解決爭端。 針對洪森致函聯合國安理會請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柬泰邊境爭端的舉動,泰國總理阿披實7日也致函安理會,闡述了泰方在邊境問題上的立場,指責柬埔寨將這一問題「國際化」。 柬方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柬泰邊境局勢的惡化實際上與泰國國內政局動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泰國「黃衫軍」近來的抗議活動和對阿披實政府在邊境問題上施加的壓力是導致邊境形勢惡化的主要因素。 不過,柬泰雙方也都認識到,僅靠武力不可能解決爭端,因此依然保留著對話的通道。洪森7日表示,柬泰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雙方發生沖突不會有贏家。
Ⅵ 柏威夏寺的柬泰爭端
1962年 海牙國際法院將柏威夏寺判歸柬埔寨所有,這一裁決結果在泰國引發爭議。
2008年7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柬埔寨申報的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8年7月8日 泰國法院判決,泰國外長諾巴敦上月與柬埔寨簽署了關於柏威夏寺申請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泰柬聯合公報,此舉沒有事先取得國會批准,違反了泰國憲法。諾巴敦隨後辭職。
2008年7月15日 包括1名僧侶在內的3名泰國人越過邊境檢查站,試圖進入柏威夏寺宣布泰國擁有該寺主權,旋即被柬方逮捕。盡管柬方當天釋放了這3名泰國人,但雙方立即在邊境線兩側加強了軍事力量。
2008年7月21日 泰國和柬埔寨在泰國舉行泰柬邊境委員會特別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雙方承諾不使用武力方式解決爭端。
2008年7月22日 在新加坡參加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議的東盟國家外長及代表就泰柬邊境爭端問題舉行非正式磋商。柬泰雙方承諾,將採取最大程度保持克制和平解決問題。
2008年7月23日 泰國駐聯合國大使敦·巴幕威奈表示,泰國政府已致信聯合國安理會,請求由泰國和柬埔寨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兩國在柏威夏寺地區的邊境爭議問題。
2008年7月24日 泰國和柬埔寨兩國政府同意,於7月28日就邊境爭端問題舉行部長級會談。
2008年11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為近引發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爭端的世界文化遺產柏威夏寺劃界。
2009年9月19日 泰國大約4000名人民民主聯盟(PAD)成員在距曼谷東北450公里處與警察和當地居民發生沖突。十九日是泰國前首相他信政權被推翻三周年,逾萬名紅衫軍在曼谷政府大樓區遊行。為與紅衫軍分庭抗禮,約五千名泰國親政府黃衫軍到泰柬邊界抗議,要求柬埔寨人離開泰柬爭議地區,卻與當地泰國人爆發沖突,造成多名村民受傷。
2009年10月14日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賀南洪說,柬政府將把與泰國之間關於柏威夏寺地區邊界爭議問題提交本月下旬在泰國召開的東盟峰會討論解決。
2009年11月4日 柬埔寨宣布正式任命流亡國外的他信為柬首相洪森和柬王國政府顧問。此後,他信數次訪問柬埔寨。柬埔寨此舉遭到泰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並導致兩國互撤大使,雙邊關系陷入緊張。
2009年11月8日 柬埔寨首相洪森在金邊宣布,鑒於目柬泰邊境柏威夏寺地區局勢平靜,他決定將部署在該地區的部分柬埔寨軍隊撤回內地軍營。
2009年11月27日 泰國和柬埔寨在泰國海濱城市帕塔亞召開泰柬邊境委員會會議,雙方同意保持友好關系,避免採用武力手段解決邊境爭端。
2010年2月6日 柬埔寨首相洪森對柏威夏寺地區進行視察。
2010年8月4日 洪森在金邊說,柬埔寨與泰國邊境局勢正常,柬方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與鄰國的糾紛。
2010年8月8日 洪森分別致函本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圖里基和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稱泰國總理阿披實就柬泰邊界和柏威夏寺問題發表的言論是對柬的武力威脅,柬埔寨保留反對任何外來侵略的合法權利。
2010年8月9日 洪森又呼籲召開國際會議,解決兩國領土糾紛。阿披實隨即回應道,洪森致函聯合國是基於不準確信息,他呼籲雙方展開談判。
2010年8月23日 前總理他信宣布辭去柬首相洪森和柬王國政府顧問一職,使兩國持續了10個月的外交僵局出現轉機。
2010年8月24日 泰國駐柬埔寨大使返回金邊復職。
2010年8月25日 柬駐泰大使尤埃返回曼谷。這是自2009年11月泰柬兩國分別召回駐對方國家大使以來,雙方首次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
2010年9月25日 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泰國總理阿披實在美國紐約舉行了會晤,雙方就柬泰兩國增進互信、避免沖突、加強合作等達成四點共識。
2011年2月1日 柬埔寨金邊市法院分別判處「泰國愛國者網路」領導人威拉和泰國女記者拉蒂8年和6年有期徒刑。從而引發泰國黃衫軍更大規模的集會。
2011年2月4日 柬埔寨副首相兼國防大臣狄班在金邊說,泰國軍隊當天下午侵入柬泰邊境柏威夏寺附近的柬埔寨境內,遭到柬邊防軍抗擊,雙方爆發嚴重武裝沖突。柬官方人士稱,至少有7名泰國軍人在沖突中被打死。
2011年2月5日 柬泰兩軍在柏威夏地區的高級指揮官舉行會談。會談期間,柬方釋放4名於4日沖突中抓獲的泰國士兵。局勢有所緩和。
2011年2月5日,柬埔寨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一度出動了大炮等重武器。
2011年4月26日,柬埔寨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4月22日至25日,泰柬雙方還在泰素輦府帕儂童叻縣與柬埔寨接壤的有爭議地區持續發生武裝沖突,造成至少10名士兵死亡,當地數萬居民被迫轉移。
2011年6月25日,泰國政府宣布,世界遺產委員會打算把柬埔寨一份涉及柏威夏寺的管理提案納入會議議程,泰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2013年11月11日,海牙國際法院對柏威夏寺周邊地區的領土糾紛作出判決 ,裁定柬埔寨擁有整個柏威夏寺地區的全部領土主權。
Ⅶ 請問泰國和柬埔寨的爭端 隆端古寺案和柏威夏寺是同一件事嗎
是的。
柏威夏寺爭端(Case concerning the Temple Of PreahVihear)又稱隆端寺案。1962年國際法院將龍端寺判歸柬埔寨,這一裁決結果在泰國引發爭議。
參看國際法院網站:http://www.icj-cij.org/docket/index.php?p1=3&p2=3&code=ct&case=45&k=46
Ⅷ 柬埔寨與泰國為什麼打起來
2011年2月4日,正當中國人沉浸於春節氣氛中時,東南亞的柬埔寨、泰國卻為了一座神廟的歸屬爆發長達4小時的交火,造成泰柬兩軍多人傷亡,此後雙方又相繼爆發多次交火,泰國且已於6日單方面關閉了邊界。
2011年2月4日,正當中國人沉浸於春節氣氛中時,東南亞的柬埔寨、泰國卻為了一座神廟的歸屬爆發長達4小時的交火,造成泰柬兩軍多人傷亡,此後雙方又相繼爆發多次交火,泰國且已於6日單方面關閉了邊界。(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究竟這座已被轟塌了一堵牆的舊廟宇有何重要性,以至於兩國要兵戎相見?
這座神廟有悠久的歷史,始建於公元889年的柬埔寨吳哥王朝第四代君主耶索華曼一世時代。這位君王攀上海拔550米的扁擔山脈峰頂,決心在這里建造一座印度教廟宇,供奉濕婆神。由於國運多舛,這座廟歷經13代君王、200多年才得以建成。
18世紀末,泰國國王拉瑪一世趁柬埔寨內亂和越南合夥瓜分了柬埔寨,泰國獲得柬埔寨一半的宗主權,劃分為詩梳風、馬德望、暹粒、丹賽、達叻5府,居高臨下的帕威夏神廟也因戰略地位的重要,連同周圍4.6平方公里土地,在1796年被直接劃入泰國版圖,泰國人稱之為「考帕威寒山神廟」。
1883年,入侵越南南方的法國人宣稱自己獲得本屬越南的半個柬埔寨宗主權,並向泰國討要另一半,甚至試圖染指泰國本土。1893年7月13日,法國海軍借口「慶祝法國國慶」,發動針對泰國的「河口戰爭」,戰後泰國被迫將湄公河東岸和河中全部島嶼割予法國,泰國軍隊撤出湄公河西岸的尖竹汶府,並不得在馬德望府、暹粒府(今均屬柬埔寨)和湄公河西岸25公里范圍內建設軍事設施,法國且向泰國要求治外法權。1904年2月,泰王拉瑪五世被迫同意和法國進行勘界談判,試圖以放棄在柬埔寨的宗主權為代價,換取泰國本土的主權獨立。根據1907年3月簽署的《法國-暹羅(泰國舊稱)條約》,法國放棄對泰國的治外法權要求,交還丹賽、達叻,從尖竹汶府撤軍,泰國則放棄柬埔寨宗主權和詩梳風、馬德望、暹粒3府,暹羅和法屬高棉在扁擔山脈以分水嶺為分界線。
如果按照這個條約,帕威夏神廟應在泰國境內,但由於神廟處於戰略制高點,負責勘界的法國軍官在地圖上作弊,故意塗改分界線,讓帕威夏神廟被劃在法屬暹羅一方,而這個小動作在當時卻瞞過了急於簽約、地圖知識匱乏的泰方。泰國內政部長對地圖簽字認可,1925年、1937年兩次修約談判,泰方均未表示異議,盡管他們在1935年即已發現地圖有問題,卻懾於法國的強大而只表示了不滿,繼續沿用舊地圖。
二戰中法國的戰敗,讓當時泰國的頌堪軍政府覺得有機可乘,1941年1月9日,泰軍向法屬高棉發動進攻,陸軍的主攻方向正是帕威夏。此次戰役很快以泰軍水、陸慘敗告終,成為泰國引入日軍並加入軸心國的重要導火索。當年5月9日,在日軍的壓力下,法國維希政府不得不屈服,將北緯14度以北、洞里薩胡以西的柬埔寨領土割讓給泰國,其中不僅包括帕威夏,且割讓領土的儀式就在神廟中舉行。(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二戰後,法國重新奪回對柬埔寨的宗主權。1946年,他們以「不退讓就反對泰國加入聯合國」相威脅,迫使頂著「前軸心國」帽子的泰國交出1941年5月9日獲得的領土,這其中也包括帕威夏神廟。但1954年,隨著法軍在越南慘敗,泰國再次出兵佔領帕威夏,剛剛獨立的柬埔寨立即出兵爭奪,泰柬雙方第一次發生直接沖突。
1962年6月15日,海牙國際法院宣布支持柬埔寨對神廟的要求,但既沒有對周邊4.6平方公里爭議領土歸屬作判斷,又將神廟最方便的一條入口劃給泰國,邊界線被劃在該入口通往神廟的第186級台階上。這樣一來,盡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控制,泰國卻握住了通往神廟的主通道。雖然泰國宣布保留意見,還是簽字畫押並撤出了軍隊。
2007年,柬埔寨宣布帕威夏「申遺」,遭到泰國素拉育政府反對;2008年6月,柬埔寨將「申遺」范圍縮小到神廟本身,得到泰國沙馬政府簽字認可,卻引來國內「黃衫軍」的激憤。當年7月,神廟「申遺」成功,引發泰國國內廣泛抗議。7月8日,在泰柬聯合公報上簽字認可的泰國外長諾巴敦被迫辭職。15日,泰柬兩軍在神廟發生武裝沖突,雙方互有傷亡。
由於沙馬的後台是他信,「黃衫軍」指責後者為自家財團獲得柬埔寨商業利益「出賣泰國主權」,2000年的《柬泰諒解備忘錄》本身就有問題。這一爭議隨著「紅衫軍」和「黃衫軍」的激烈斗爭被迅速政治化、擴大化,「紅黃之爭」最激烈時他信被任命為柬埔寨政府顧問,更讓這種爭議變得十分微妙。(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如今的阿披實政府雖然是反他信勢力,但一般遵循穩健的外交政策,但神廟事件涉及主權,而「黃衫軍」民盟以「主權至高無上」的高帽壓頂,讓政府難以作出妥協姿態,「黃衫軍」政治家和民間人士還多次直接進入爭議地區或神廟,挑戰柬埔寨方面的控制權,並直接向本國政府施壓。且泰國許多研究者都認為,神廟的喪失是法國人畫錯地圖造成的,泰國是受害者,如今神廟雖然在柬埔寨控制下,泰國人卻在自己控制的入口處建造了神廟的山門。迫於政治壓力,阿披實政府不得不表現出強硬姿態。
與之相應的是柬埔寨首相洪森的針尖對麥芒。在洪森看來,神廟最初是柬埔寨人建造的,如今也由柬埔寨控制,「根本不存在主權爭議」,因此拒絕妥協,甚至拒絕討論「神廟主權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盡管兩國政府都難以迅速達成妥協,但兩軍在邊界達成控制各自行為的協議是可能的,此前也曾多次做到。至於主權爭端,則很難在短期內有了局,但長遠趨勢則對柬埔寨稍稍有利。這不僅因為歷史淵源,更因為盡管地圖錯誤是主權爭議產生的根源,但泰國在已經發現錯誤的情況下多次放棄合法申訴機會,並在多份法定文件上簽字畫押,如果反悔就意味著推翻歷屆泰國政府對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仲裁和2000年《柬泰諒解備忘錄》的承認,勢必帶來難以預估的重大後果。
Ⅸ 2011年柏威夏寺泰柬武裝沖突的事件詳情
下午3時20分,泰國和柬埔寨邊防部隊在兩國邊境有爭議的柏威夏寺附近發生武裝沖突,沖突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泰衛生部官員說,泰方有1名平民死亡、5名軍人受傷。但柬方稱,至少有7名泰國軍人在沖突中被打死。兩名柬埔寨士兵在交火中被打死,另外兩名士兵受傷。沖突發生地在泰柬邊境柏威夏古寺附近有爭議的4.6平方公里范圍內,有重型炮彈落在泰國境內。
柬埔寨方面稱,曾警告泰國軍隊不要再試圖擅自闖進他們的領土,但泰國軍隊不理會柬方的警告。柬方首先鳴槍示警,泰國士兵則火力回擊。
但泰方否認了這一說法。泰國軍方發言人表示,沖突是由從柬方發射過來的零星炮彈引發的。《曼谷郵報》網站的消息說,泰柬邊界泰國一側9個村莊的居民已被要求暫時離開該區域。
柬埔寨軍方發射BM-21式火箭炮等還擊。在柬埔寨攻擊下,泰國軍方要求談判停止交火,但遭柬埔寨拒絕。晚上約9時30分,雙方通過電話達成停火。今次交戰持續了約3個小時。 18時40分(北京時間19時40分)左右開始交火。他介紹,交火地點距離柏威夏寺所屬區域大約兩公里。
6日上午,兩國軍隊指揮官會談90分鍾。雙方同意讓先前疏散的居民返回家中,恢復正常生活。然而,數小時後,雙方再次交火。柬泰軍隊4日和5日兩次在同一地區交火,雙方多名士兵和平民傷亡。 兩軍交火較前兩天更加激烈。 柬埔寨首相洪森在金邊表示,最近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發生的不是「軍事沖突」,而是「真正的戰爭」。柬方不再與泰方就兩國邊境糾紛舉行雙邊會談。
柬埔寨首相洪森9日在金邊表示,最近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發生的不是「軍事沖突」,而是「真正的戰爭」。柬方不再與泰方就兩國邊境糾紛舉行雙邊會談,而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此召開緊急會議加以解決。
洪森在柬商業部年度工作總結會上發表講話說,由於泰方一再違反與柬方達成的停火協議,不斷向柬埔寨發動侵略,因此,「我宣布從現在起柬方不再與泰方就解決兩國邊境糾紛舉行雙邊會談,有關和談必須有第三方參與。我們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這一問題召開緊急會議」。洪森說,柬埔寨不存在反泰民族主義思潮。他還否認泰國媒體有關他兒子洪馬內在日前發生的柬泰邊境交火中受傷的報道。
截至9日下午,雙方在柏威夏寺南北兩側繼續陳兵,但沒有交火。路透社報道,9日,柬埔寨士兵繼續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區挖壕溝。
路透社記者9日在柏威夏寺泰國一側的四色菊府看見,大約20輛坦克進駐邊界附近的甘塔拉叻縣。
依照雙方最新發布數字,自本月4日以來,交火致使3名泰國士兵和8名柬埔寨士兵死亡,34名泰國人和55名柬埔寨人受傷。
泰國政府官員8日指責柬埔寨軍方利用柏威夏寺為軍事基地,以這處世界文化遺產為「盾牌」,向泰國一側開火。柬埔寨政府官員9日憤怒駁斥了這種說法。 泰國陸軍發言人訕森16日說,由於柬埔寨軍隊試圖向泰方推進,兩國軍隊15日晚至16日凌晨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區發生多次沖突。柬埔寨外交和國際合作部則說,泰軍向柬方發動襲擊,柬方並未還擊。
訕森說,當地時間15日20時許,柬軍向泰軍哨所投擲手榴彈,隨後試圖向泰國方向推進並剪斷泰軍哨所周圍布設的鐵絲網。此後,柬軍又發動數次進攻,其中一次使用了迫擊炮等武器。在泰國軍隊開火還擊下,柬軍幾次均未能推進。沖突中泰方沒有人員傷亡。
訕森說,柬軍這幾次進攻表明柬埔寨無視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泰柬邊境實現永久停火的呼籲。
柬埔寨外交和國際合作部16日發表聲明說,15日晚9時至16日晨5時,泰軍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要求,再次向柏威夏寺附近地區柬方境內發動襲擊。但不幸的是,泰國一些士兵投擲的手榴彈因碰到樹干後彈回炸傷自己。
聲明說,柬埔寨軍隊保持了最大的剋制,沒有對泰方挑釁進行還擊,目的是使將於本月22日舉行的有關解決柬泰邊境糾紛的東盟外長會議取得成功 。 泰國與柬埔寨兩國官員均稱,兩國軍隊23日清晨再次在邊界爭議地區爆發重武器武裝沖突。目前傷亡情況不詳。
邊境地區的泰國軍方發言人霍凱烏(Prawit Hookaew)說:「早上6點(北京時間7點)左右開始,(泰柬兩軍)再次爆發武裝沖突,在同一沖突地點動用了步槍與迫擊炮。」
他說:「我們正在就停火進行談判。」
柬埔寨方面證實了最新爆發的武裝沖突。柬埔寨國防部發言人索切特(Chhum Socheat)在首都金邊說:「沖突是早上6點15分(北京時間7點15分)爆發的。雙方動用了火炮。」 泰柬軍人26日下午在泰國四色菊府甘塔拉叻縣與柬埔寨接壤有爭議的柏威夏古寺周邊地區再生武裝沖突。沖突發生在當天下午1時半左右,沖突地區有輕、重武器聲音傳出,但沒有人員傷亡的報道。泰陸軍第二軍發言人26日稱,素輦府帕儂童叻縣邊境地區的沖突仍在繼續,有10名泰國士兵在新一輪武裝沖突中受輕傷。他說,25日晚柬方向泰境內發射了7至8枚炮彈,其中一枚落在帕儂童叻縣醫院附近。
該軍發言人巴逸說,這次沖突發生在26日凌晨3點20分至5點之間,柬埔寨士兵當時試圖進入達塊寺廟遺址周邊有爭議的地區,但被泰國士兵擊退。巴逸稱,第二軍有足夠的防衛力量保衛國家的主權。
泰陸軍發言人訕森當天表示,泰國軍隊不再採取單純的防守姿態,當柬方向泰國境內發射炮彈時,泰方則予以數倍於對方的炮火還擊。
訕森聲稱,柬埔寨方面遭受了10倍於泰國軍隊的損失,但他沒有透露柬埔寨方面實際損失的詳情。他表示,泰國軍隊並不想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以避免這場沖突演變成為一場全面戰爭。
泰主管安全事務的副總理素貼當天說,泰國軍方不會侵略鄰國的領土,但泰國軍隊不會視國家主權遭到侵犯而置之不理。他說,政府不會關閉泰柬邊境檢查站,以避免影響兩國邊界民眾的生活。 泰國柬埔寨武裝部隊在邊境2個有爭議的古寺地區沖突進入第六天,雙方動用了重型火炮攻擊對方。
柬埔寨國防部長稱爭議地區經過一夜的炮擊,造成一名泰國村民死亡。泰國方面則突然退出旨在結束沖突的兩國國防部長會談。此次雙方沖突已經至少造成14人死亡,5萬多人逃離家園。 泰柬兩國軍隊邊境爭議地區的武裝沖突在28日進入第七天,雙方均動用了大炮等重型武器,受傷的泰國軍人,被送到距離邊境20公里的帕農棟拉接受治療。美聯社記者說,帕農棟拉自28號凌晨,不斷傳出爆炸聲。柬埔寨軍方證實,交火的地點圍繞,兩座古舊石廟達莫安通寺和達格貝寺一帶。泰國軍方就說,因應沖突升級,加派軍人及重型裝備到邊境地區,又再次強調不是他們首先開火。兩國都宣稱擁有邊境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帕威夏寺,自上周五起爆發新一輪沖突,造成十多人死亡,數萬居民逃離家園。
柬埔寨軍方一名指揮官證實,此次最新的沖突發生在今天凌晨,「戰斗十分激烈」,雙方使用了火箭彈和大炮。 泰國和柬埔寨軍方29日說,兩國軍隊簽署停火協議數小時後再度沖突,1名泰國士兵喪生、6人受傷。柬泰雙方均指責沖突由對方挑起。
柬埔寨政府發言人派西潘說,泰國軍隊28日晚至29日凌晨在達曼寺和達格羅貝寺附近發射數枚迫擊炮炮彈,其中6枚落入柬方領土,但沒有人員傷亡。「我們對泰國方面破壞(停火)協議感到非常遺憾,」他說,「這是挑釁行為,但我們保持克制,沒有回擊。」
泰方第二軍區司令塔瓦猜告訴路透社記者,沖突由柬方挑起,1名泰國士兵喪生。「我們正與柬方密切接觸,這不是先前那樣的嚴重沖突……」塔瓦猜說,「但局勢依然緊張,我們今後兩、三天必須密切關注。」
按泰方第二軍區發言人巴維的說法,沖突武器涉及步槍和手榴彈,不包括迫擊炮炮彈,1名泰國士兵喪生、6人受傷。
巴維說,沖突僅涉及「小型武器」,泰柬雙方指揮官正試圖就事件著手溝通。 泰柬沖突進入第九天,兩軍周六凌晨在邊境地區交火,當地媒體報道造成至少10名泰國士兵受傷。柬埔寨外交大臣賀南洪同日指責,泰國違反了兩天前柬泰雙方達成的邊境停火協議。
泰國軍隊指,沖突發生在邊境地區爭議寺廟附近,交火持續了大概半個小時,泰柬軍方都指責是對方率先挑釁。泰軍加強在當地的巡邏,並向媒體展示牆上的彈孔。
泰國媒體報道,至少10士兵在凌晨的交火中負傷,其中一人重傷,已經轉移到曼谷的軍隊醫院搶救。
同日,柬埔寨外交大臣賀南洪在記者會上表示,盡管雙方軍事指揮官在周四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泰國在周五晚和周六清晨繼續開火,因此他將告知荷蘭的國際法庭,泰國違反協議,這也表明柬埔寨不能相信泰國。他還表示,國際法庭將重新審視,在1962年將柏威夏寺判給柬埔寨的決定。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7日說,安理會各成員國願意開會討論泰國和柬埔寨邊境局勢,呼籲雙方和平解決持續4天的邊境沖突。
「安理會成員國對這一邊境地區沖突升級表示強烈關注,」聯合國2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巴西常駐聯合國代表瑪麗亞·維奧蒂說,「它們呼籲停火,敦促雙方和平解決爭端。」
維奧蒂說,來自安理會15個成員國的代表7日就泰柬邊境局勢舉行閉門會議。安理會各成員國願意「在等待持續調解努力所作評估(公布)前」密切關注並開會討論泰柬邊境局勢。「它們支持東南亞國家聯盟……所作調解。」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此前發表聲明稱,他將對該地區事態予以密切關注,敦促雙方停火,並尋找到解決這一爭端的長期有效方案。
聯合國擬調解泰柬爭端。泰國外交部發言人9日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定於本月1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泰柬邊界爭端召開調解會議,泰國和柬埔寨外交部已分別接到聯合國安理會通知。 泰國外交部部長發言人塔尼·通巴迪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聯合國安理會已通知泰國外交部,定於本月1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泰柬邊界爭端協調會議。泰國外交部長甲西·披龍耶和柬埔寨外交大臣賀南洪受邀與會。塔尼說,不排除甲西與賀南洪在紐約會面的可能,「兩人有可能會借會場外的某個時機會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8日發表聲明,宣布打算派出一個專家組前往柏威夏寺評估損失。「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遺產,國際社會必須對保護世界遺產持特殊責任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3日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呼籲柬泰雙方保持克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停火。 呼籲雙方保持克制
Ⅹ 泰國和柬埔寨
1、柬埔寨和泰國的沖突由來於兩國在邊境的爭議。尤其是對邊境著名古跡柏威夏古寺的主權歸屬問題上矛盾很深,在此寺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後,爭端更是進一步升級,多次發生了邊境武裝沖突。有歷史和現實兩方面原因:
歷史原因:在法國佔領柬埔寨期間,曾逼迫暹羅(泰國)割讓古寺,但由於各種原因,尤其是泰國當時沒有繪制邊界地圖,對古寺主權的證據不夠充分,只是從觀察上認定其屬於泰國。主權不明,導致一直有爭議。但之前雙方都未曾意識到其旅遊、文化等價值,所以之前沒有發生太大規模爭端,隨著近幾年東南亞的和平進程和旅遊業的發展,矛盾開始凸顯。
現實原因:眾所周知,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為選舉需要,反對黨以此向執政黨施壓,迫使泰國政府必須做出一些姿態,以獲得民眾支持。
2、在現代國際社會,民族國家是主流,任何一個聯盟內的國家都不是鐵板一塊,歐盟也一樣,大家都以國家利益為外交政策導向。國家利益有沖突,就很容易起沖突。
東盟在這一問題上還是很積極啊,自從柬埔寨加入東盟後(柬埔寨不是東盟創始國),就積極規范其進入和平軌道,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邊界沖突。但斡旋和調停不是每次都會成功的,就像六方會談一樣,關鍵要看沖突的性質和發展的程度,在當前一段時間,雙方矛盾相對激化,但許多專家預測大規模戰爭打不起來。如果沒有東盟,情況或許更糟,所以東盟還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歐盟國家內部也有沖突啊,但由於其一體化歷史長,程度高,法制健全。對成員國間的制約較多。而且交流更為順暢,有沖突可以有很多機會坐下來坦誠交換意見,所以不打。但沖突是有的,內部也有爭吵,你可以關注下。
以上是我結合所學和參考相關資料總結的,如果想了解其詳細,推薦你看看這篇文章http://www.seasas.cn/content.aspx?id=488130513174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