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位分配住房遇到拆遷問題!!
你說的這種情況在好多縣城都有,有好多歷史原因,以前單位分房,法律觀念不強,管理不完善,當時分了也就住了,沒有人管什麼房產證等等的。這種情況你在這上面問別人很難給你比較合情滿意的回答,建議那你最好在你們當地負責拆遷的部門進行咨詢,肯定不是就你們一家是這種情況,你們當地應該會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就算你要賣的話,對方跟你要產權證你怎麼辦,萬一以後發生什麼糾紛怎麼辦呢,對吧。
② 單位分配的住房拆遷怎麼賠償
每個地方的拆遷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地區按照戶口是否在本地進行補償,有的地區依照房屋面積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置換。具體可以查看拆遷公告的規定,也可向當地土地部門咨詢。如果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裁決。
免費房產糾紛法律咨詢就到法幫網 http://www.fabang.com/ask/browser.php?tid2=20
③ 房屋產權有爭議,遇到拆遷怎麼補償
由於權屬存有爭議的房屋屬於產權不明確的房屋,應當由徵收部門版提出補償安置權方案,報政府同意後作出補償決定。搬遷前,徵收部門應當就被搬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並且將徵收補償資金辦理提存或者提供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安置用房、周轉用房後方可實施徵收。
法律依據:國務院令第590號,第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④ 房子仍有糾紛時遇到拆遷怎麼辦
很簡單,一般實務操作是:拆遷辦不處理你們的糾紛,只需要按照拆遷規定,針對這套房子做拆遷處理,比如外遷或者原拆原遷補同樣面積之類的,新的產權不辦理,等你們糾紛解決後,按照解決的情況辦理產權。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如果一定要出產權的情況,可以把產權掛在居委會即可。
⑤ 單位和個人有爭議的房子單位可以交給拆遷辦嗎
可以的,但是即使單位上交了,那麼你也可以進行起訴,然後法院會以此房子有糾紛為理由,延緩執行拆遷。
⑥ 房屋產權有糾紛,這時遇到拆遷,怎麼辦
如果房屋買賣合同已經登記,由於登記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且買賣合同成立在前,應保護購房消費者的權利。(2)如果房屋買賣合同未為登記,應分別情況處理:①被拆遷人已入住的,由於入住的行為表明拆遷人已經履行拆遷協議的房屋交付義務,被拆遷人已接受交付並對房屋為佔有使用,應優先保護已入住的被拆遷人;②購房消費者已入住的,同理應優先保護購房消費者,此時不宜適用《商品房解釋》)第7條的規定;③均未入住的,基於雙方均無權利的外觀顯征以及權利優先保護的法定性,應按照合同有效成立的時間順序,優先保護合同成立在先的權利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⑦ 單位集資房拆遷怎麼賠償
單位集資修建的房屋,如果遇到拆遷的,同其他房屋一樣,可以要求拆遷補償。拆遷補償需要根據法律規定和房屋的面積來確定,發放給被拆遷人。
可以按照當地的拆遷標准及集資時所佔的比例補償。
集資房是改變住房建設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的制度,實行政府、單位、個人三方面共同承擔,通過籌集資金,建造的房屋。
職工個人可按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集資所建住房的權屬,按出資比例確定。個人按房價全額出資的,擁有全部產權,個人部分出資的,擁有部分產權。
(7)單位糾紛房遇到拆遷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
2011年1月21日《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正式頒布,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已經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新條例的頒布標志著拆遷補償已經進入民主化、多元化的新紀元,新條例中拆遷補償從官方評估轉向二次征詢制度和申請評估復核制度預示著拆遷已經在從民生和人權考慮出發,正在漸漸走向成熟。
「新條例針對補償數額的確定有兩大核心要點:一是明確評估價「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二是強調評估機構的中立性。對比實務中補償結果,在新條例出台後,因補償數額不合理所引起的矛盾降低不少。」楊在明表示。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
據猜測最新的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條例將於2011年第四季度出台,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可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⑧ 單位分的房子遇上拆遷,拆遷補償應該要給誰
單位分的房子,你的房子的所有權是歸你們單位所有,所以你的房子在拆遷的時候,最終的受益人是你們的企業,這個時候企業就可以得到相關的經濟補償,然後他也可以把你們應該得到的住房面積給予你們,而其他的補償他們就會瘦下來。
⑨ 公有住房如遇拆遷有何政策
公房,是中國特殊體制下的遺留產物,它是相對於私有住房而言的,通常個人只有承租權而沒有所有權。那麼,當公房遭遇拆遷,可以得到拆遷補償嗎?公房拆遷政策是怎樣的呢?詳情請見下文。
公房拆遷政策詳解:
一、公房拆遷協議由承租人簽
房屋遇到拆遷時,有權利和拆遷人談判並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是被拆遷人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首要條件。一般來說,房屋歸誰所有,誰就有權利對涉及自己財產權利的行為進行處置。因此,對於產權房來說,一旦房屋遇拆遷,有權利和拆遷人進行談判並簽訂補償協議的就是產權人。被拆遷的房屋屬於公有租賃房屋時,誰享有和拆遷人談判簽約的權利呢?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也就是說拆遷公有租賃房屋的,拆遷人要和房屋的承租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該房屋內的其他居住人,雖然也享有被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利益,但無權和拆遷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現實生活中,因公有租賃房屋拆遷產生的糾紛很多,但大多都是因為享有簽約權利的承租人對被拆遷房屋獲得的補償後,私自處分或欲占為己有而引起的。公有房屋的租賃權其實是居住權利的體現,其可以轉化為財產權利。享有對該房屋居住權利的人員,對因該房屋引起的財產權利,均享有一定份額。那種認為承租人就是房屋唯一權利人的觀點是錯誤的,是對物權的誤解。
二、「空掛戶」一般不享有權益
公有房屋承租是社會歷史遺留的產物,也是社會福利性質的房屋安置方式。承租人租賃房屋後,與其同住的家庭成員和承租人一樣享有該房屋的居住使用權。《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死亡的,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可以繼續履行承租。《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規定「拆遷人給予房屋承租人的貨幣補償款、安置房屋歸房屋承租人及其同住人共有」。這里提到了「同住人」的概念,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關於貫徹執行《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明確該《細則》中的「同住人」是指以下人員:
1、在被拆遷居住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
2、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時在該房屋處已實際居住生活一年以上 (特殊情況除外);
3、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結婚、出生可以不受上述居住一年和他處有無住房條件的限制。
當房屋動拆遷補償款分割產生糾紛時,究竟如何認定「同住人」資格呢?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房屋動拆遷補償款分割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也視為同住人:
1、具有本市常住戶口,至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因結婚而在被拆遷公有住房內居住的,即使居住未滿一年,也視為同住人。但其在該處取得拆遷補償款後,一般無權再主張本市其他公房拆遷補償款的份額;
2、一般情況下,在本市無常住戶口,至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因結婚而在被拆遷公有住房內居住滿五年的,也視為同住人,可以分得拆遷補償款;
3、在被拆遷公有居住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因家庭矛盾、居住困難等原因在外借房居住,他處也未取得福利性房屋的;
4、房屋拆遷時,因在服兵役、讀大學、服刑等原因,戶籍被遷出被拆公有居住房屋,且在本市他處也沒有福利性房屋的。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不能被視作同住人,無權分得公有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款:
1、將本來享有的他處公有住房權利予以處分,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
2、獲得單位購房補貼款後已有能力購房而不購房,仍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共同居住人;
3、已在本市他處公有房屋拆遷中取得貨幣補償款。
從上述解釋可以看出,所謂的「同住人」就是指在承租的房屋內有本市常住戶口,且在該房屋內實際居住的人員,實踐中「空掛戶」的人員一般不能認定為同住人。
三、承租人死亡如何確定後繼者
在公房承租人死亡後,其他居住人往往對承租人身份展開爭奪。因為承租人是誰決定了誰有權和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法律規定也明確,公有居住房屋的承租權某種意義上講具有繼受性,並不因承租人的死亡而喪失,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或者配偶、直系親屬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那麼究竟誰應該認定為新的承租人呢?
《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死亡的,其共同居住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繼續履行承租。也就是說原承租人的家庭成員中具備與原承租人共同居住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都可以繼續承租。
《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及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頒發的《關於印發貫徹實施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的意見(二)》對由誰作為新承租人的先後順序作了具體規定。根據規定,首先是由承租人家庭內部協商來確定由誰擔任新的承租人,若協商不一致的,出租人應當從在本處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共同居住人中,按照下列順序書面確定承租人:
(一)原承租人的配偶;
(二)原承租人的子女 (按他處住房情況,本處居住時間長短);
(三)原承租人的父母;
(四)其他人 (按他處住房情況,本處居住時間長短)。
對於拆遷問題,您還可以了解更多相關知識。網路搜索中國企業拆遷專家律師網,或者直接點擊www.qycq.cn,用法律的武器來合理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⑩ 公房面臨拆遷糾紛問題
首先你描述的父母來婚前有房產,那自么婚後該房產是否屬於二人共同共有,即房產證上寫的誰的名字。其次父母離異,對於該房產是否有協議明確其歸屬,如果沒有協議,一般是按照市價折算成錢平分。所以要弄清該房產的最開始的權屬,然後之後的權屬,才能知道現在遇到拆遷時,應該由誰享受拆遷補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