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教育部投訴網站
2020年9月23號,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耿集中學通知我們學生,將國慶假期減少三天,全是用來月考,請教育局,問問到底怎麼回事,國際假期,為什麼,扣除天數,為什麼?
㈡ 如何舉報私人補習班,舉報電話是多少
一、舉報私人補習班的途徑:可通過電話和郵箱進行舉報。
二、舉報電話:由於各地教育局舉報熱線不一,因此需以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公布為准。不過,以大慶市為例,政府公布的舉報電話有10個,分別為:
1、大慶市教育局,舉報熱線:6374218。
2、薩爾圖區教育局,舉報熱線:6181633。
3、讓胡路區教育局,舉報熱線:5153073。
4、龍鳳區教育局,舉報熱線:6059179。
5、紅崗區教育局,舉報熱線:4197921。
6、大同市教育局,舉報熱線:6165618。
7、林甸縣教育局,舉報熱線:3313701。
8、杜蒙縣教育局,舉報熱線:3428579。
9、肇州縣教育局,舉報熱線:8522541。
10、肇源縣教育局,舉報熱線:8235206。
(2)輔導站投訴擴展閱讀
教育局舉報郵箱:
1、大慶市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2、薩爾圖區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3、讓胡路區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4、龍鳳區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5、紅崗區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6、大同市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7、林甸縣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8、杜蒙縣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9、肇州縣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10、肇源縣教育局,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㈢ 如何走程序投訴大學輔導員
要麼校長信箱投訴,要麼專門處理學生事務的「學生站」之類的投訴。
㈣ 如何舉報非法的「教育培訓機構」
可以到當地教育部門舉報或者工商管理部門。
不具有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許執照的機構,非法辦學的,可以到當地教育部門舉報或者工商管理部門。
辦學是否合法,主要是看教學是否具有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許執照。如果是涉及職業技能培訓,還需具有勞動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資格證)。沒有齊備的證照,即可認定為非法辦學。
《大荔縣教育局關於禁止在職公辦教師舉辦各類補習班培訓班的通知》規定:
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指從事非學歷教育的文化教育培訓學校、中心、自考輔導站、包括假期辦班)的開辦必須取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
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教育培訓機構為非法機構,應立即停止一切辦學行為。嚴禁在職教師在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或非法辦學機構任教;嚴禁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聘用無教師資格證者執教,對於違反規定者,嚴格查處。
任何學校不得向舉辦補習班、培訓班、特長班的教師和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提供辦學場所,如有此行為的,必須立即整改,否則追究該校校長責任。
本通知下發前,凡私自舉辦或參與舉辦各類收費補習班、特長班、培訓班,以及非法辦學機構舉辦各類培訓班的教師,應一律停止並退還所收費用。
本通知下發後,私自舉辦或參與舉辦收費補習班、培訓班、特長班的,一經查實,除責令立即停止辦班,退還所收費用外,對於參與辦班的在職公辦教師學年度內取消一切評優秀、職稱評定資格並通報批評,取消當月績效工資;
對進行有償家教的教師特別是特級教師、名師、教學能手等,給予撤銷榮譽稱號、直至取消其教師資格。
㈤ 補習機構不規范怎麼投訴
補習機構不規范,只要收費合理,能起到提高學習的作用,家長自願,覺得不規范,可以向補習班的老師提出建議,他們只要沒有強制,學生必須補習的行為,沒有必要去投訴
㈥ 怎麼投訴補習機構
你應該在很小型的機構報的吧,像精銳不會的,口碑一直很不錯的
㈦ 輔導機構可以投訴國家哪個部門
又是一年315,作為消費者投訴的十大重災區之一,歷年315前後,均有一些教育機構「榜上有名」。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歷年315期間教育機構踩到了哪些坑。
退費難
退費難問題恐怕在行業內普遍存在,由於教育培訓班都是先交費後上課,退費難成了普遍問題。網路上,對此的報道也是連篇累牘,2013年4月,某培訓機構被爆苛刻退款條件,每個學員數萬元學費,卻要求學員若退款一要滿足在入門課後7-30天的時間期限內,同時要滿足在第一單元學習期間內。
退款似乎存在於大多數培訓機構中,合同中對退款方面的條件也規定的相當嚴苛。如留學機構會規定在特定的時間節點前,退款各多少錢,但是,通常在第一個時間節點前,機構老師還沒有開始服務,也會被扣相應的費用。
無辦學或留學資質
長期以來,培訓機構常被媒體報道「無證辦學」。
關於無證辦學,幾乎所有大中型教育機構(或分校、教學點)都或多或少存在這個問題,這更多的涉及到政策層面,非一家機構或一個行業所能扭轉。具體原因可翻閱多知網之前的報道《龍文一分校被指無證辦學,誰使他們無證辦學?》
虛假宣傳
不久前,上海工商局發布12家涉及虛假違法廣告企業公告,某培訓機構上榜,原因是在宣傳中稱使用了「全國最大最專業的職業教育培訓院校」,「學生量全國領先」,「通過率全國第一」等字眼。
虛假宣傳是教育培訓行業較為普遍的現象,從留學行業的宣傳來說,基本上每家都是」第一」,每家都是「最專業」。
此事也給了其他機構警示,廣告宣傳要注意事實依據,否則有被指虛假廣告的可能性。
出售信息
媒體報道,2015年1月下旬,6名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人員,被海淀檢察院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公訴至法院。這起案件涉及200餘萬條個人信息,每條信息包含所在學校(北京市的中學或小學)、學生年級、學生及家長的姓名、學生及家長的聯系方式,部分信息還含有家庭住址。
這些個人信息被家教、培訓行業的人用來做精準的定向營銷,向特定人群發送招生或培訓信息,並取得明顯效果。一名在案的培訓機構負責人稱,通過這種方式,他每年的招生量能增加25%。
出售信息在教育培訓行業早已有之,因為教育培訓機構離不開資料庫營銷,一條條家長信息就像一座座金礦,自然吸引了許多「掘金者」,有需求就有市場,因此一個買賣家長學生信息的完整鏈條應運而生。
捲款跑路
2014年,多家培訓機構校區被爆其校長捲款跑路,有的培訓機構給出的解決方式是協助學生轉校至其他校區,有的則不僅課沒有辦法再上,而且家長預交的一年甚至兩年的學費打了水漂,無法退費。
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早已有之。教育機構們只有最大程度得為教育行業保持好的形象,才能讓更多家長學生信任並選擇合適的教育機構。在這一點上,大機構應該做出表率作用,最大程度地降低此類情況的發生。大環境好了,這個行業才能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
㈧ 投訴輔導班
還不屬於我所報的課程(原本說是屬於的)
就這一條
就可以喝他們談
這不屬於欺騙消費者嗎?
直接找校長談
避開不必要的幫著你轉話的人
再有問題給我留言
㈨ 課外輔導機構找哪個部門投訴
沒必要,機構自己也承擔了開不了班的損失和名譽損失。如果他們不退費,或者退費太少你可以投訴。做人要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