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未經結算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訴訟時效,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雙方未結算,但合同約定竣工驗收合格之日支付工程款的。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從竣工驗收之日起算。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疑難問題的解答》《福建民事審判參考》2008年第一期第十八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支付工程款,但工程完工後,發包人拒不驗收或者不組織驗收,承包人起訴要求支付工程款的,如何處理?
答:工程完工後,發包人無正當理由不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進行竣工驗收的,視為惡意阻止付款條件成就,其應當履行驗收或者組織驗收義務之日為付款條件成就之日。
2、工程已經竣工驗收,合同約定了發包人的結算期限,但是發包人拒絕結算的,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從發包人應當進行結算的合理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建設工程合同格式文本通用條款第33.3條規定:「發包人收到竣工結算報告及結算資料後28天內無正當理由不支付工程竣工結算價款,從第29天起按承包人同期向銀行貸款利率支付拖欠的工程價款的利息,並承擔違約責任」。
3、雙方未結算,且合同中對付款期限和結算期限均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應從工程款確定或應當確定之日起計算工程款的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給計付。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下列時間視為應付款時間:
1、建設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
2、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
3、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
(1)建設工程質量糾紛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訴訟時效的最長時間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規定,「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也就是說,不論缺多少,一律補六個月。
2. 工程質量和工期糾紛中訴訟時效的適用
說法案例
2000年3月10日,某建築工程公司(以下簡稱:某建司)與某紡織公司(以下簡稱:紡織公司)經協商訂立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約定,由紡織公司將綜合樓工程的±00以上土建工程發包給某建司施工。主要內容為:1.施工范圍是:主體、屋面、樓地面;2.質量標准為達到優良,達不到優良罰100萬元;3.約定工期為2000年3月31日開工至2001年1月6日竣工等內容。合同訂立後合同范圍內工程於2001年3月5日竣工,綜合樓單位工程於2002年3月10日被市質檢站評定為合格工程,雙方於2003年9月12日進行了審價結算,確認結算之日紡織公司尚欠某建司工程款202萬余元。結算審定後,紡織公司部分履行了付款義務,餘款157萬余元經某建司屢次追索未果,於2005年4月21日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判決紡織公司支付工程款並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
案件審理過程中,紡織公司對於拖欠工程款並無異議,但認為其享有先履行抗辯權,有權對某建司的履約要求予以拒絕,並提起反訴,原因是工程質量及工期均不符合合同約定,要求某建司承擔因質量達不到優良的違約罰款100萬元及工期延誤違約罰款111.4萬元。對此某建司抗辯稱,紡織公司在工程竣工驗收及質量等級評定時,就應當明知工程質量等級及工期不符合約定,但是其在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後至2005年5月提出反訴的近四年時間內並沒有向某建司提出過任何異議或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因此其訴訟超過了時效,應予駁回。
法院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應當對工程量變更進行工程造價審定,對工期是否合理順延,質量違約是否存在法定免責事由等問題予以明確。在此之前,一方當事人主張違約方支付違約金的請求權並不因此而受到侵害,故訴訟時效不應從工程竣工驗收或質量評定之時開始起算。本案紡織公司與某建司並未對質量及工期違約金的支付方式進行約定,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應當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在某建司向紡織公司請求支付工程餘款時,紡織公司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有權予以拒絕,因此,紡織公司向某建司請求質量及工期違約金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與某建司向紡織公司請求支付工程餘款的訴訟時效期間相一致……故反訴原告的反訴並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紡織公司向某建司支付工程餘款,同時某建司向紡織公司支付違約金。
律師評析
案件判決下達後,引起了較大的爭議。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建築工程案件的質量及工期延誤違約的訴訟時效問題,有兩種主要觀點:
第一種為本案法院所持的觀點,即工程未經審價結算,不開始計算工期及質量違約的訴訟時效,理由是:1.一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設定的合同權利義務是綜合性的,不能割裂其合理的聯系,因此訴訟時效也不宜分別計算;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履約過程中,工程審價結算往往要在竣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辦理完畢,這樣如果將建設方和施工方的訴訟時效分別計算,不利於權利的維護。
第二種觀點認為,工期及質量違約的訴訟時效應當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開始計算,理由是:1.對於時效的起算,民法通則137條明確規定了起算的方法,即「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設定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一對應的,承擔責任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綜合計算訴訟時效不符合權利義務的基本法律特徵。
應該說,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質量及工期問題是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問題,幾乎在每一個建築工程合同糾紛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質量和工期的問題,而對於質量違約及工期違約適用訴訟時效的問題也是長期困擾司法界的問題之一,司法實踐中支持上述兩種觀點的判例都有。因此對於建築工程案件中質量和工期違約的訴訟時效進行研究是必要的,將對實踐中正確適用法律維權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導致其請求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歸於消滅的一種法律制度。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避免因權利人長期不行使權利而導致眾多法律關系處於不確定狀態,同時維護法律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基於此目的,訴訟時效期間是由法律進行強制性規定並排除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期間,不能通過當事人自行約定而加以終止、中斷、延長。相應的,如果權利人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不行使權利,則合法債務即轉化為自然債務,而義務人的法律義務也隨之轉化為道德義務,不再具有強制履行的前提和條件。
在目前的法律體系下,筆者認為在建築工程糾紛案件中出現質量違約和工期違約時的訴訟時效起算,應當按照第二種觀點,即:工期及質量違約的訴訟時效應當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開始計算,如果違約事實分別出現的,時效分別計算。原因在於:首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若干具體對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組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較為復雜的一種合同類別: 1.標的物特殊;2.合同履約時間長; 3.涉及法律關系及法律主體眾多,履約過程較為復雜;4.合同條款多,內容復雜。這四個法律特徵從根本上決定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風險大、不確定因素多、不可能及時清結。基於上述法律特徵,《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條款設計是較為復雜的,目前適用的99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GF-99-0201)合同,就有47條177款之多。上述條款雖然相互關聯,但是又各自獨立,履約過程中違約的發生也就可能產生在合同履行的任何階段及具體的合同條款上。簡述之,通過訂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承發包雙方建立的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關系,屬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類別,而這一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由若干具體對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構成的。
基於此,依據民法通則137條之規定,訴訟時效即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開始計算。其立法本義非常清楚,一旦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民事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即開始計算。前述判決的第一個錯誤就在於混淆了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和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概念,錯把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當做具體的民事權利,才得出「紡織公司向某建司請求質量及工期違約金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與某建司向紡織公司請求支付工程餘款的訴訟時效期間相一致」的錯誤結論。本案中,紡織公司是清楚的知道某建司的履約不符合約定的,但是,其並沒有依法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提出主張,顯然屬於放棄權利,訴訟超過了時效期間。
其次,請求權與責任承擔方式不能混淆。訴訟時效的客體是「請求權」,「請求權」產生於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時,同樣的道理在某建司訴紡織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中,「請求權」分別產生於2001年3月5日和2002年3月10日本案工程竣工驗收和質量評定時,原因在於在上述時間紡織公司已經明確知道某建司的履約是否符合合同約定,而只要在法律上紡織公司構成「知道或應當知道」,訴訟時效即分別開始計算,並不考慮紡織公司作為權利人要求義務人某建司承擔責任的方式是支付違約金還是修理、重做或其它,而前述判決的第二個根本錯誤也就在於混淆了程序權利和實體權利的界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不僅對於質量違約和工期延誤違約的訴訟時效起算應當分別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開始計算,對於其它具體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起算也應當適用上述原則。
3. 建築工程中訴訟時效最長可達多長時間,應從什麼時候算起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章 訴訟時效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4. 工程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程質量案件涉及訴訟時效應注意的操作問題主要有:1、工程質量缺陷不適用「版出售質量不合格的權商品未聲明的」一年的短期時效,而適用一般訴訟時效三年。2、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以及竣工驗收各階段的施工質量缺陷爭議,其訴訟時效自階段質量驗收發現缺陷或者階段質量驗收未通過時起算;如質量缺陷爭議已委託鑒定的,自鑒定單位出具鑒定意見後二年。3、工程交付使用後,發包人主張承包人的工程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不同部位的最低保修年限而定:工程一般部位即一般土建、裝修和管道工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2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重要部位即有防水要求的屋面、牆面、衛生間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5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主要部位即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設計的不同結構形式而定:農村的磚木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30年後3年;城市的磚和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50年後3年;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70年後3年;城市的鋼結構房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100年後3年。
5. 房屋建造質量出問題訴訟時效十年失效嗎
兩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時,只要在保質期內,開發商均應承擔修復義務。
該條例第40條規定了幾種不同房屋質量問題的保質期: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等。
要求賠償損失的時效仍然適用一般的訴訟時效規定,即知道該質量問題給自己造成損失的兩年內;在發現自己購買的房屋出現質量問題後,應盡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免因為超過訴訟時效而使自己的權利無法得到完全的救濟。
總結:從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至請求法院保護民事權利,只有兩年的訴訟時效。
備註:《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第2款規定,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如果發現房屋有質量問題,應立即找開發商,要求對有質量問題的地方予以書面確認並加蓋公章,在對方解決好該問題後再辦理入住手續。如果在短時間內解決不了,應要求開發商承擔延期交房的責任,並索要書面憑證。
6.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程質量案件涉及訴訟時效應注意的操作問題主要內有:1、工程質量缺陷不適用「出售質量不合格容的商品未聲明的」一年的短期時效,而適用一般訴訟時效三年。2、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以及竣工驗收各階段的施工質量缺陷爭議,其訴訟時效自階段質量驗收發現缺陷或者階段質量驗收未通過時起算;如質量缺陷爭議已委託鑒定的,自鑒定單位出具鑒定意見後二年。3、工程交付使用後,發包人主張承包人的工程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不同部位的最低保修年限而定:工程一般部位即一般土建、裝修和管道工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2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重要部位即有防水要求的屋面、牆面、衛生間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5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主要部位即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設計的不同結構形式而定:農村的磚木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30年後3年;城市的磚和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50年後3年;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70年後3年;城市的鋼結構房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100年後3年。
7.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程質量案件涉及訴訟時效應注意的操作問題主要有:1、工程質量缺陷不適用「出售質量不合回格的商品答未聲明的」一年的短期時效,而適用一般訴訟時效三年。2、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以及竣工驗收各階段的施工質量缺陷爭議,其訴訟時效自階段質量驗收發現缺陷或者階段質量驗收未通過時起算;如質量缺陷爭議已委託鑒定的,自鑒定單位出具鑒定意見後二年。3、工程交付使用後,發包人主張承包人的工程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不同部位的最低保修年限而定:工程一般部位即一般土建、裝修和管道工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2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重要部位即有防水要求的屋面、牆面、衛生間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不少於5年的保修年限後3年;工程主要部位即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保修責任,訴訟時效根據工程設計的不同結構形式而定:農村的磚木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30年後3年;城市的磚和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50年後3年;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70年後3年;城市的鋼結構房屋為不少於設計年限100年後3年。
8. 建設工程訴訟時效為2年的有那些g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版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章 訴訟時效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