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別人侵犯我的肖像權和名譽權我該怎麼辦
別人侵犯肖像權和名譽權,可以起訴,要求對方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貳』 侵犯他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屬於哪一類型的案件
侵犯他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屬於民事案件,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叄』 算不算侵犯我的肖像權和名譽權
沒有侵犯你的肖像權,但是已經侵犯你的名譽權了,你可以先自己收集證據以後再起訴他
『肆』 這算是侵犯肖像權和名譽權嗎急
侵犯名譽權,損害了公眾對他的一般評價.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伍』 侵犯肖像權和名譽權怎麼判
涉嫌侮辱誹謗罪的,屬於自訴案件,可以委託律師直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法院依法判刑,並道歉、賠償損失
『陸』 肖像權與名譽權的區別
肖像權是自然人具有的,其個人肖像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被他人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商業使用的權利。
名譽權是對個人名譽享有不受他人侵犯(誹謗、侮辱等)的權利,名譽權的主體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
『柒』 侵犯肖像權,名譽權是去法院還是公安局報案
去法院起訴,這種算侵權。
《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構成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為,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或沒有正當理由。
肖像權侵權行為有以下構成要件:
(一)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即肖像權受到侵犯後,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得利益的可能性減少,如帶來職務地位受損、經濟收入降低、精神負擔加重等不應有的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
(二)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即侵權人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三)侵權行為和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即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據此可以認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人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
(一)未經本人同意,擅自製作他人肖像。至於製作肖像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私藏把玩,並不影響侵權行為的成立。
(二)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區域和時限而使用他人肖像。實際就是未取得肖像權人在更大范圍、區域和時限的使用許可,因此也構成肖像權侵權。
(三)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和歪曲他人肖像,侵害他人肖像或破壞肖像的完整性。它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犯,還可構成名譽權侵權。
(四)沒有阻卻違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況。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包括以營利為目的和不以營利為目的非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
未經本人同意,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況才是合法的,如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在通緝令上使用公民肖像,新聞報道使用公民肖像等。否則,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仍可構成肖像權侵權。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中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
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
(7)肖像權和名譽權侵權認定擴展閱讀:
分辨不侵犯肖像權的一些情形
1、為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肖像的行為,如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而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司法人員為司法證據目的而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拍照;參加遊行、示威和公開演講的人,因其活動目的具有公共性,而不得反對他人對上述活動的拍照;
2、為公民本人利益而使用肖像的行為,如公民因親人走失對外發布尋人啟事而使用肖像;
3、為社會新聞報道而使用肖像的行為,有特殊新聞價值的人,不得反對記者的善意拍照,如為弘揚社會正氣或揭露社會丑惡現象而使用公民肖像,還有特別幸運者或特別不幸者、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在場人等,均屬於這種情況;
4、善意使用政治家及社會明星肖像的行為,政治家、影視和體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公開露面時,不得反對他人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