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省高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第十條如何理解
這一操作的本質我個人認為是:對於法院來說,確定勞動合同關系的主體原則上根據勞動合同去確定,如果沒有勞動合同為依據,那麼對於法院來說,嚴格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去操作案件的處理。但是,如果有了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或職業病結論意見,那麼理論上就存在一個前置假設,也就是勞動部門認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事實的勞動合同,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法院去做出判決就沒有問題。
『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五)的解釋意見稿
全文150條,咋給你貼呀?給你個鏈接看看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8dfc3cd0102vihz.html?vt=4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全文在哪裡可以找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全迴文,包括(二)、答(三)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9/14/c_12551250_5.htm
『肆』 如何處理勞動糾紛
處理勞動糾紛,有以下幾個方式:第1、雙方自行協商。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爭議的途徑。當然協商解決是以雙方自願為基礎的,不願協商或者經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程序或仲裁程序。第2、調解程序。當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願的,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能受理該案件; 當事人可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另外,工會與用人單位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第3、仲裁程序。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應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第4、法院審判程序。當事人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伍』 西安市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參考意見
理解正確,這是法律對用人單位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的限制性規定,從而保護做為弱勢群回體的勞動者。包括答用人單位能夠用直接送達、郵寄方式、留置方式送達而採取公告送達方式送達的,法律都要予以限制,這是對勞動者的保護性規定。
『陸』 勞動爭議開庭後,法官要原告(員工)寫意見書,怎麼寫
1、意見書就是書面意見,把你要什麼,憑什麼要寫清楚
2、沒辦理書面手續,責任在公司,公司負有舉證責任,公司沒有書面終止手續,則無法證明勞動關系停止,公司可以不給你經濟補償金,因為從法律上講你還沒離開公司,而且如果因為公司原因讓你不能上班,還要支付你生活費,等公司按手續跟你解除時,按法律該給你計算補償金的還是要付的。
3、你最好跟公司說清楚,如果不辦書面手續,你可以問公司無休止的要生活費,
4、沒買社保可以要求補交或者補償
『柒』 中山市中級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參考意見》不經過人大通過,就作為法律來執行,這樣做,合法
參考意見而已,不是地方性法規,不用經人大通過。可以向高院上訴或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