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追償權和追索權的區別是什麼
追償權是指保證人替債務人還完債務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而追索權是指在金融活動和票據流通過程中,票據持有人在付款人拒絕付款時,向票據的背書人和出票人索回票款的權利。
即追償權和追索權的區別:權利主體不一樣,前者保證人,後者票據持有人(債權人);適用范圍不一樣,前者債務擔保,後者票據流通
追償權,從在字面看就知道是追究補償的權利啊。還有追償權又稱「保證人求償權」,是法律賦予付出一定義務的人一種經濟上的請求補償的權利。這種權利在行使之前僅僅是一種可能,只有在專屬於有追償權的人主張的時候才產生實體的法律意義,因而是一種不確定的債權,這種權利基於一定的基礎法律關系而產生,專屬於一定的民事主體。
Ⅱ 什麼是追償權糾紛
追償權糾紛包含兩種情況,一是擔保責任追償權糾紛;二是合夥債務追償權糾紛。擔保責任追償權,又稱為代位求償權,是指為債務人提供擔保的第三人,在承擔了擔保責任後,享有的向債務人追償的權利。擔保人只要按照擔保合同的約定向債權人清償或者依據法律規定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後,即可取得對債務人的償還請求權,即追償權。合夥債務追償權是指清償了合夥債務的合夥人對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部分向其他合夥人追償的權利。
Ⅲ 追償權糾紛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可以一並處理么
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訴訟解決。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條【貸款違約責任】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Ⅳ 請問法院追償權糾紛應該在哪方開庭
追償權,是法律賦予付出一定義務的人一種經濟上的請求補償的權利。這種權利在行使之前僅僅是一種可能,只有在專屬於有追償權的人主張的時候才產生實體的法律意義,因而是一種不確定的債權,這種權利基於一定的基礎法律關系而產生,專屬於一定的民事主體。
借貸關系實際上是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了呢。
追償權在實現之前存在不確定性,而債權(借貸)具有確定性與明確性。
Ⅳ 保證合同糾紛與追償權糾紛有什麼不同
保證合同糾紛是因 保證合同履行、解釋、變更、解除等由爭議而產生的糾紛。
追償權糾紛 是對追償權的 成立、行使 等存在爭議而產生的糾。
Ⅵ 自願代償後能以追償權名義起訴嗎
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是有著嚴格的法律依據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Ⅶ 追償權與代位追償權(代位求償權)有什麼區別 代位追償權是追償權的一種嗎
我覺得用案例說明會更好的
追償權是 A欠B100塊 B有權向A追償這100塊
代位追償權是 A欠B100塊 B又欠C100塊 B死活說自己沒錢還給CC有權代替B找A要錢
Ⅷ 追償權糾紛與物權糾紛可以一同審理嗎
不是一個法律關系,不能合並審理,被告提起反訴也不應受理。但可以原被告各自起訴對方,法院分別審理判決,分別申請執行,執行中可以互相對債權進行品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