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五華感謝信安流鎮土地糾紛

五華感謝信安流鎮土地糾紛

發布時間:2021-05-05 10:57:18

㈠ 關於近兩年土地違法案件個案請高人告誡我答案在那兒找。十分謝謝。如果我能看到!

土地違法典型案件公開案例

一、原曲江縣(現曲江區)政府違法違規徵收佔用土地建設曲江工業城案
2004年土地治理整頓期間,曲江縣政府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未辦理農地轉用審批手續情況下,非法批准使用原國有農用地進行園區建設,造成978畝國有農用地被佔用。韶關市國土資源局在未認真審核的情況下,批准曲江縣補辦征地手續14宗,造成實際佔用農村集體土地474畝,構成了非法批准征地行為。有關責任人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曲江區委書記譚章明、區長闕定勝、原縣長練建秋等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曲江區主管副市長朱福昭行政記大過處分;原韶關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德軍行政警告處分;曲江區國土資源局局長楊國富行政降級處分的決定。
二、茂名市省道S283線高州路段改建工程違法用地及不依法進行征地補償案
2003年4月至6月,茂名市公路局和省道S283線高州段工程指揮部在沒有辦理任何用地手續的情況下實施征地。共非法徵收土地面積1836畝,其中水田754畝,旱地853畝,山地229畝。2004年2月S283線開始動工建設。造成未批先用的違法用地事實。省政府決定,茂名市紀委分別給予當時茂名市公路局副局長王廣行政警告處分;高州市委副書記盧昌華、高州市委常委陳興權黨內警告處分;高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盧子朝行政記過處分。
三、東莞市虎門鎮陳村經濟聯合社非法出讓耕地使用權
2002年8月,東莞市虎門鎮陳村經濟聯合社在未經有關部門同意並審批的情況下,由時任東莞市虎門鎮陳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陳連安主持召開村委和村黨委會議,決定將本村土名為「老草塘」及「出巷口」兩幅農用耕地的使用權10萬平方米以每平方米60元出讓給周福輝使用。200年10月到2004年10月,周福輝在未辦理有關用地手續和建設用地手續的情況下,非法佔地建廠房並出租牟利。在建設過程中,市國土資源局多次對此發出責令停工通知書,但周福輝仍授意工程隊繼續施工,致使21.3畝農用耕地遭到毀壞,不能恢復農用性質。2005年6月,將此案移送東莞市公安局立案偵查,2005年11月,東莞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陳村經濟聯合社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追繳陳村經濟合作社違法所得人民幣240萬元,並處罰金人民幣43萬元;陳連安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周福輝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㈡ 村裡的土地被以最低價錢徵收了,我們都沒得同意,我們都被代表同意了。現在我們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大 中 小 紅 綠 藍 黑 列印

--------------------------------------------------------------------------------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第三條 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第四條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
第五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戶或者合夥的合法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維護村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村和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第七條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教育和引導村民加強民族團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居住狀況、人口多少,按照便於群眾自治的原則設立。
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范圍調整,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提出,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村民委員會成員不脫離生產,根據情況,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第十條 村民委員會可以按照村民居住狀況分設若干村民小組,小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推選。
第十一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十二條 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村民名單,應當在選舉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
第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推選產生。
第十四條 選舉村民委員會,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候選人的名額應當多於應選名額。
選舉村民委員會,有選舉權的村民的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的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
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選舉結果應當當場公布。選舉時,設立秘密寫票處。
具體選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五條 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有關機關應當負責調查並依法處理。以威脅、賄賂、偽造選票等不正當手段當選的,其當選無效。
第十六條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聯名,可以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罷免要求應當提出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召開村民會議,投票表決罷免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經有選舉權的村民過半數通過。
第十七條 村民會議由本村十八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
召開村民會議,應當有本村十八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駐在本村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群眾組織派代表列席村民會議。
第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村民會議每年審議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並評議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工作。
村民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議,應當召集村民會議。
第十九條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一)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
(二)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准;
(三)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四)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
(五)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
(六)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
(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八)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條 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並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
第二十一條 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選產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戶至十五戶推選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組推選若幹人。
第二十二條 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
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下列事項,其中涉及財務的事項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監督:
(一)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其實施情況;
(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方案;
(三)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情況;
(四)水電費的收繳以及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關心的其他事項。
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公布內容的真實性,並接受村民的查詢。
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布應當公布的事項或者公布的事項不真實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有關政府機關應當負責調查核實,責令公布;經查證確有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及其成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辦事公道,廉潔奉公,熱心為村民服務。
第二十四條 村民委員會決定問題,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村民委員會進行工作,應當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認真聽取不同意見,堅持說服教育,不得強迫命令,不得打擊報復。
第二十五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工作。
第二十六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對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村民進行教育、幫助和監督。
第二十七條 駐在農村的機關、團體、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不屬於村辦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人員可以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但是,他們都應當遵守有關村規民約。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和處理同這些單位有關的問題,應當與他們協商解決。
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本法的實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權利。
第二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同時廢止。

㈢ 民事糾紛 自家宅基地建房 鄰居阻止

若已經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等手續,不要怕,人110解決!

㈣ 五華縣安流鎮吉水村幾乎全體幹部吃低保,該如何處理

如果你所述屬實,可以到省、市紀委反映情況,相信他們會給你一個公道的。

㈤ 土地糾紛公安可以干涉嗎

一、當前土地糾紛案件主要類型和特點。

根據統計,我們發現土地糾紛主要有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承包經營權糾紛、承包經營權流轉協議糾紛、請求確認土地轉讓協議無效糾紛、土地補償糾紛和土地租賃合同糾紛等幾種主要類型,它們的特點是:

(一)土地發包程序不合法,違反民主議定原則。

我們發現,統計案件所涉土地90%沒有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節所規定的土地承包的原則和程序辦理承包手續,大多數合同為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與承包戶簽訂,但合同沒有根據該節第18條第(3)項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的同意。這些土地承包合同嚴格來講均是違法的,不符合法律相關規定。

(二)所涉人員多,矛盾不加以控制容易激化群體上訪。

土地糾紛案件涉及人員較多,且關系村民切身利益,處理不慎容易造成群體上訪。2003年3月,作為政府的招商引資項目,桂花鎮8個村、960多戶村民委託桂花鎮政府與四川彭州葛根葛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土地租賃合同。2004年,該公司內部資金出現問題,葛根因無人管理導致退耕還林的大片林木死亡,村民無法得到退耕還林補償及租賃土地利益。2005年4月,村民遂聯名委託村委會進行訴訟,要求解除協議賠償並經濟損失。雖然,案件經法院做解釋工作,村委會以主體不適格撤回起訴,村民得以暫時安撫,但因案件涉及人數多,又關系政府退耕還林和土地承包政策,相關部門均密切關注案件進展、積極配合處理,以預防發生群體性上訪事件。

(三)土地利益爭執激烈,矛盾隱蔽性和突發性突出。

土地糾紛案件,利益爭執的激烈是其他案件無法比擬的。彭州市西郊鎮來壽村9社與被告彭州市國土資源局、被告彭州市西郊鎮人民政府土地補償費返還糾紛一案,涉及長達十年的征地遺留問題,政策性強且屬敏感社會問題,來壽9社村民情緒激動,多次揚言要進京越級上訪。庭審時,全體村民都旁聽案件,原、被告均有過激言詞,特別是村民們依仗人多勢眾,有些人甚至出言不遜,雖然得到法官的及時制止和良好控制,但爭執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土地糾紛案件還具有隱蔽性的特點,這些矛盾大多為村民內部矛盾或村民與村集體的矛盾,這些矛盾因雙方都礙於情面不點破而暫時隱蔽起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對利益的追求會突破人的情面而突然爆發,土地糾紛的這種隱蔽性和突發性特點較之其他的矛盾,具有更難處理的一面。

(四)案件季節性強,時間相對集中。

土地糾紛案件有較強的季節性,這系自然規律的影響。案件起訴來院一般集中在春播或者秋種時。另外,村委會班子換屆之時也是土地糾紛案件多發時間。鑒於土地糾紛案件的季節性特點,法院處理這類案件應具有較強的時間性,一般都盡量在農作物播種前做出處理,從而維護農民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以防止矛盾的激化或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二、審理當前土地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農民擁有法律賦予的長期而穩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法定承包期限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調整和收回承包地,不得違背農民意願強行流轉承包地,不得非法侵佔農民承包地。統計中,我們還發現審判中應當對以下問題引起足夠重視:

一是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受法律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規定,在法定承包期限內,除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其他一律不得收回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將外出務工農民的承包地發包給別的農戶,外出務工農民請求收回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是違背農民意願強迫流轉承包地問題。強迫農民流轉承包地的,流轉關系無效,侵害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責任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四川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規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自主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妨礙或者強迫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承包方書面委託,發包方和其他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代表承包方與流入方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農戶起訴要求返還被強迫流轉的承包土地的,人民法院應當保護。

三是以拋荒為由收回農戶承包土地問題。任何組織和個人以拋荒為由收回農戶承包土地的,應予退還。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明電[2004]21號文件要求,人民法院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以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農戶拋荒承包地的,現在農戶起訴要求繼續承包耕種的,原則上應准許。

四是出嫁女等土地承包「小調整」問題。當前,幾乎每個行政村每年都因農戶婚喪嫁娶等人口的增加或減少,進行所謂的「小調整」。特別突出的是出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受法律保護,對在承包期限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可以收回其原承包地;對在承包期限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另外,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根據《四川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的規定,結婚後,男方到女方家落戶的,適用上述規定。

三、加強土地糾紛案件審理的對策。

面對土地糾紛數量不斷上升的態勢,我們分析了法院審理此類案件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但加強土地糾紛案件處理,緩解此類糾紛帶來的社會壓力,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需要各政府部門的「聯動」和合理分工。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對村兩委成員的法制宣傳教育。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旨在提高村兩委成員及村民的守法意識和合同意識,規范村兩委的發包行為。嚴格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9條規定,按5個程序簽訂承包合同: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承包小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擬定並公布承包方案;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公開實施承包方案;簽訂承包合同。同時,扼制村委的各種侵犯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苗頭性行為,將糾紛消滅在萌芽之中。

——政府進行土地詳查,明確土地權屬並加強對村委土地工作的管理。政府應加強對村委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特別是土地發包的全程監督,以維護村民承包經營權的落實。規范土地合同樣本,指導村委依法訂立合同,減少訂立合同中的隨意性和粗放性,細化合同條款,明確合同責任。為了進一步搞好土地工作,政府部門應該依法進行土地詳查,在以前詳查的基礎之上,了解土地現狀及不安定因素,進一步明確地界,確定一些新增地及權屬不明地的權屬,並及時發放權利證書。通過及時確權並排除隱患達到減少土地糾紛的目的。基層鄉(鎮)人民政府還要在土地糾紛中積極發揮作用。《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1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權發生糾紛,可以請求鄉(鎮)人民政府調解解決。鄉(鎮)人民政府作為基層政府,最了解土地的現狀及糾紛的產因,可因勢利導的調解矛盾,化解糾紛,穩定土地承包關系。

——法院內部對土地糾紛案件進行妥善分工,及時審理,防止矛盾激化。因立法缺陷,各地法院對村民要求分配責任田處理不同,但土地糾紛案件需要分情況由不同庭室進行處理。《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3條雖然規定了侵犯土地承包經營權應該承擔民事責任。但該法第22條規定,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產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此之前,村民的權利為有權依法承包農村土地。我們認為,此處應理解為村民有兩種權利,在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合同生效之前,是承包權;簽訂合同並生效以後,是承包經營權,承包經營權受到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有法律根據,侵犯承包權承擔民事責任則無法律依據。此時,村委會侵犯承包方的承包權,行使的權利屬公權力范疇,應該由行政庭進行依法處理。而其他的土地糾紛案件,大多都是侵犯承包經營權的行為,根據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應由民庭進行審理。

——豐富糾紛解決機制,擴大糾紛解決途徑。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1條的規定,土地糾紛解決方式有三種: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調解應該大力加強和進一步豐富。調解可分為當事人雙方自行和解、第三人或者村委會主持調解、基層鄉(鎮)人民政府主持調解。在此應該特別指出的是,調解還應貫穿於仲裁和訴訟之中。不管是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還是法院,在處理這類案件是應當多做調解工作,切勿輕率處理。調解時,可找基層德高望眾的第三者幫助調解,也可以讓村委領導或者基層鄉(鎮)人民政府信訪部門或者司法所出面協調。

㈥ 村土地被個人霸佔向哪個部門投訴

如果是違建違法佔地可以去國土部門舉報,如果是土地使用權的糾紛可以向當地人民回政府舉報或者去法答院起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6)五華感謝信安流鎮土地糾紛擴展閱讀:

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義務或濫用權利與職權,應當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根據新《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主要有:

1、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違法行為;

2、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

3、非法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

4、 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違法行為;

5、非法批准用地的違法行為;

6、非法侵佔挪用征地補償費的違法行為;

7、拒不交還土地的違法行為。

㈦ 五華縣安流鎮人民政府怎麼樣

五華縣安流鎮人民政府,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五華縣安流鎮人民政府更多信息和資訊。

㈧ 農村土地違法舉報電話

12336。

「12336」是全國統一的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號碼。群眾在發現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時,可第一時間撥打「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與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取得聯系,對違法用地、非法采礦、違反國土資源管理等行為進行舉報監督。

同時隨著12336舉報電話的開通,國土資源部同時開通12336微信平台。群眾發現國土資源違法線索後,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關注「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微信公眾服務號或點擊微信城市服務中「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輸入相關信息,提交違法線索。

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及時開展接收、判定、核查、處理等工作。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及時了解掌握本轄區12336微信平台工作情況,加強分析研判和督促檢查。

《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查處工作規程》

5.1違法線索發現渠道

(1)舉報發現。通過12336舉報電話、舉報信件、網路舉報等發現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2)巡查發現。按照巡查工作計劃確定的時間、路線、頻率,巡查發現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3)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發現。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或者土地變更調查成果發現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4)媒體反映。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發現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5)上級交辦、國家土地督察機構督辦或者其他部門移送、轉辦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6)其他渠道發現的國土資源違法線索。

(8)五華感謝信安流鎮土地糾紛擴展閱讀:

撥打「12336」違法舉報電話的注意事項:

1、依據「屬地管理」原則,請與所在地職能管轄區域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舉報違法行為;

2、舉報時,請務必向工作人員說明被舉報方的姓名和詳實的事發地,並告知工作人員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盡可能地提供真實有效的違法案件線索,以便工作人員進一步核查。

3、撥打電話時請使用文明用語,忌使用謾罵、侮辱他人的語言,不能捏造事實誹謗、攻擊他人或機關。

4、如反映問題屬於緊急救助的,此類問題應直接及時向110等專門緊急救助系統求助。

閱讀全文

與五華感謝信安流鎮土地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