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民樓遮擋採光的賠償
你好!
採光權,通常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從室外取得適度光源的權利。
從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九條:
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之規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標准為大寒日≥2小時,冬至日≥1小時,老年人居住建築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2小時的標准;在原設計建築外增加任何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准降低;舊區改造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准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於大寒日日照1小時的標准。」
由於對採光權的侵害不僅體現在對物權的侵害上,還可能導致健康權、身體權、人格權以及其他權利的被侵害,因此,採光權侵權實際上是多重侵權的綜合,賠償內容應當包括:由於陽光遮擋導致電費、採暖設施增加的費用,健康補償費、視覺污染費,因採光損失導致房屋價值貶低等。
如果對方的建築依據上述《物權法》和《規范》的確影響了你家的正常採光,那麼是就應當賠償,你可以直接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㈡ 建築設計單位提供虛假圖紙是否可以認定欺詐行為
可以,如果是挪用其他項目圖紙,那就是應付甲方,這種設計院除了可以起訴要求賠償、行業處罰,重則可以停業整頓的。
如果是盜用別人的設計,那就屬於侵權,除了甲方,原圖所屬權單位也可以同時起訴賠償,重則可以吊銷相關資質
㈢ 建築工程設計的責任問題
建築設計圖紙分為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總圖等專業,由設計總負責人(簡稱「設總」,也有稱「項目主持人」的)對設計總體負責,各個專業之間的協調由「設總」控制。以往,「設總」必須具有高級職稱(高級建築師、高級工程師),實行注冊制度後,規模在10000平米以上的民用建築設計要由一級注冊建築師負責,所以通常由一級注冊建築師擔任「設總」,對設計負全責,設計出現問題,由設總和設計單位共同承擔法律責任。
專業負責人,通常要求具有中級職稱。各專業負責人、設計人、繪圖人等的工作都由「設總」管理、控制,所有修改都必須通過「設總」,可以理解為——參與工程設計的技術人員聽設總的,對設總負責,設總對所在的設計單位負責,同時,設計單位的法人代表和設總共同對業主負責。
防火專篇是由建築、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專業合作完成的,由「設總」總負責,如果報批出先問題,各專業設計人員在設總的統一控制下修改自己的圖紙,直到通過審批。
消防、人防、交通、綠化等屬於政府職能部門,對建築設計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和城市規劃進行專項管理監督。施工圖審查負責審查設計圖紙是否符合建築設計規范的要求。
如果建築在使用、運行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首先查設計圖紙是否有問題,圖紙沒問題則查施工單位是否照圖施工,施工沒問題查使用單位管理問題。如果圖紙有問題,由設計單位和設計總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
設計無小事,作為設計單位的一員,關注自己的責任就好。
㈣ 借鑒其他建築設計如何改動才不算侵權或剽竊
風格一樣沒關系 但是都是借鑒多了就是抄襲
這東西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 9成以上都不會追究
㈤ 以房屋設計師拿設計完的圖紙去參賽算不算侵權
以房屋設計師拿設計完的圖紙去參賽應該是算侵權的。
㈥ 司法實踐中,建築設計圖侵權判賠數額的認定依據是什麼
根據《審理指南》相關規定,應優先根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來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在使用這兩個因素均無法精確計算時,除依據在案證據外,還可以結合作品類型、作品市場價格、行業經營主體盈利模式及正常利潤率等因素裁量確定賠償數額,且該數額可以高於法定賠償最高額。
微版權首創「區塊鏈+司法+知識產權保護」模式,為攝影、設計、動漫、游戲、律所、報社等行業提供作品確權、全網監測、侵權分析、網路取證、公證舉證、在線申請版權證書等一站式服務。
㈦ 用一樣的建築設計說明算不算侵權
你在改一下內容,那些都是必須要說明的,內容大都一樣,應該不算了啊
㈧ 建築上會有設計侵權的事情發生嗎
這個如果年代很久遠了(原作者逝世超過50年)應該不會侵權。你可以去匯圖網上找找,有很多這方面的包裝設計素材。
㈨ 用知名建築設計做別的東西算侵權么
做別的東西用於商業用途,謀取利益就算侵權。
㈩ 建築單位施工設計存在缺陷,造成他人財產遭受損害,賠償責任應由發包人承擔還是由施工方來承擔
你好
此先由建設單位 和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因是建築單位的設計缺陷造成的,所以,施工單位賠償後可以向建設單位追償。
《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六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