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只有收到侵權通知後刪除鏈接的義務,只對通知後繼續擴大損害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⑵ 網購中有哪些侵權行為
您好,
1、物品被寄丟賣家不賠付
(1)物品被寄丟了是網購中時常會實現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物流公司應該對失職行為負責,買家可以要求物流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全額賠償貨物價款。
(2)買方也可以直接找商家,商家可能會認為「這是物流公司的錯,拼什麼要找我」,但買方在網購時實際上是與賣方訂立了約束雙方的買賣合同,商家有按照約定交付貨物的義務,物流公司實質是在幫商家履行合同,因此物品被寄丟使買方無法獲得所購買的物品,買方可以要求商家承擔違約責任,要求商家重新再發一件同樣的商品或者退回相應的價款。
2、實物與網路表述不符不願退貨
網購中買方只能通過肉眼觀察判斷這個物品的質量,往往會出現賣方欺騙消費者,故意美化商品,所以經常都會看到哭笑不得的購物經歷。商家這種行為已經屬於消費欺詐,侵犯當事人的財產權,可以要求商家退貨,若被拒絕,有權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3、承諾七天退貨但又反悔
賣方經常為了吸引顧客,會打出承諾七天退貨的標識,但當顧客真的想退貨的時候又不百般推脫。其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網購這種方式獲得的產品,買家本身就有在七天內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並不因為賣方承諾了,買方才可以退貨,買方可以到平台上投訴賣方,要求退貨並全額賠付。
4、產品質量不合格但找不到賣方
因為是在網路上購買物品,因為商品質量不合格,遭受了人身損害,如果這個時候找不到賣方,應該怎麼辦呢?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中,買方可以直接起訴產品的生產方和經銷商,要求他們賠付財產損失。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為了不願意退貨、買了假貨拒退等問題起訴買家,一方面是因為數額小覺得太麻煩沒必要,這需要大家增強維權意識。另一方面可能賣方早已經找不到了,這個時候可以先到網購平台投訴,委託律師寄送律師函,要求他們提供賣方信息。
⑶ 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責任?
新《消法》第44條:消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權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購物當中的欺詐性交易層出不窮,其中,責任主體的確定是關鍵因素,但是買家在購物的時候無法查證經營者的信息是否真實,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在准許經營者進入交易平台的時候就應當查證其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當然,交易平台提供者在承擔了責任之後,可以再向後追償,找到真正的致損者。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網購平台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有句話叫做不作死
老老實實做人就沒事
⑸ 網路侵權應承擔那些責任
網路侵權應承擔哪抄些責任
1、民襲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2、行政責任,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根據情節輕重處以行政罰款。
3、刑事責任,依據刑法第217條的規定,處以相應刑罰、罰金。
網路侵權構成要件
1、侵權責任包括過錯(含過錯推定)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它們的構成要件不相同。
2、《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關於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因果關系和行為人主觀有上過錯四個方面。
3、《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這就是關於無過錯責任構成要件的規定。根據該規定,無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以及因果關系三個方面。
⑹ 電商平台如何承擔保護消費者信息的責任
記者在天貓商城查詢發現,歐萊雅官方旗艦店有409.8萬粉絲,蜜絲佛陀官方旗艦店有180.3萬粉絲,美寶蓮官方旗艦店有419.7萬粉絲,相宜本草官方旗艦店有338.5萬粉絲,夢妝官方旗艦店有179.7萬粉絲。這些粉絲大都是年輕的消費者。
在樊國民看來,「內鬼」使得信息泄露進而導致消費者被騙,電商平台應承擔侵權責任。由於電商平台安全防範措施不到位,未能盡到基本的信息安全保
障義務,還應承擔違約責任。另外,電商平台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戶信息泄露,
造成嚴重後果的,構成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罪,應承擔刑事責任。
樊國民說,對於擬上市的電商平台,證監會可以對其取得相關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年限、誠信記錄作出要求,對於最近3年因個人信息泄露受到重大民事訴訟、重大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還需對其網站接入地、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要求。
信息不是自己想保護就能保護的,只能在事後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