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期付款合同違約什麼時候起訴,怎麼算訴訟時
關於分期付款買賣的興起,同時在我國此類糾紛越來越多,在實踐中,現如今分期購物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分期付款合同違約的情況也很多,發生違約的情形,首先可以通過雙方協商來主張違約金賠償。實踐中,往往雙方不能就違約賠償的金額達成一致,這個時候,就要通過起訴來解決違約金糾紛了。對於這個問題,那麼接下來,整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和各位朋友一起來了解了解關於分期付款合同違約什麼時候起訴,怎麼算訴訟時效。
向法院申請起訴的時間(需要根據我國最新民法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為准)
(1)起訴要求對方支付某一期未付款及利息的,可自該期款項逾期未付之日起隨時向法院提起訴訟。
(2)起訴要求對方提前償還所有未付款項及利息的,可自對方逾期未付款達到總款項五分之一,或對方以言語、實際行為等明示不會按合同付款時,可隨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償還所有未付款項及利息。
在時效內起訴才能得到支持
分期付款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為兩年,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將不再保護。
訴訟時效的計算如下:
(1)如果合同約定履行期限的,應從分期付款合同約定的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2)如果合同沒約定履行期限或約定不明的,可根據雙方簽訂的補充協議確定履行期限,訴訟期限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3)如果依然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守約方要求違約方履行付款付息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滿兩年。但違約方在守約方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違約方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滿兩年。
分期付款合同常見的違約責任情形:
1、買方違約的,體現在買方因個人原因不想買了,想解除合同的;買方嚴重逾期付款的,賣方想解除合同的,構成違約。
2、賣方違約的,賣方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的,構成違約。
發現對方違約,不能協商解決的,要積極通過起訴來解決。
Ⅱ 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中訴訟時效如何確定
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未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內一,又不具容備《合同法》第94條規定的解除條件的,出賣人無權行使解除權,也無權要求買受人支付價款。對此,出賣人只得要求買受人繼續履行分期付款的義務,追究其違約責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如何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呢? 在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出賣人行使訴權的時效期間應從買受人首次未到期價款之日起計算,適用2年的普通時效期間。出賣人向買受人提出請求,或者買受人繼續履行付款義務且未特別約定其為本期之清償的,視為對前一期付款義務的履行,訴訟時效中斷。付款到期日依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依《合同法》第61條規定確定,即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Ⅲ 分期定金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分期付款買賣是買家先支付貨物的部分費用,賣家將貨物發送給買家使用,在使用過程回中,答買家按期支付貨物的費用,直至結賬完畢。這種交易方式很容易產生糾紛,那麼,遇到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該怎麼處理呢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Ⅳ 目前關於分期付款的合同到底訴訟期限是怎麼定的
1。先看合同中有沒有明確約定,有約定從約定。
2。如果無約定,既然是分期付款,訴訟時效也是分期計算的。
你問的"分期付款合同"和"同一筆債務分期履行的"是不是一回事情?
從時效的角度講可以理解為是一回事。
Ⅳ 民事合同糾紛被告可否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買賣是買家先支付貨物的部分費用,賣家將貨物發送給買家使用,在使用過專程中,買家按屬期支付貨物的費用,直至結賬完畢。這種交易方式很容易產生糾紛,那麼,遇到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該怎麼處理呢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Ⅵ 分期付款的車輛因為合同糾紛,法院能否沒收
沒判呢,怎麼知道結果?
這種糾紛挺多的,教訓就是朋友再好,也別冒名買車。他這好在還只限於經濟領域,他要是撞死人跑了,你朋友就給人家抵命吧。
Ⅶ 分期定金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一般是看合同約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