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優酷土豆合並案例 被並購方為什麼接受並購
4月12日消息,優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新的F-20文件,文件中披露了優酷收購土豆可能存在的風險,雙方有可能無法按預定時間完成交易,以及雙方業務整合也可能無法平穩、順利的實現。
優酷表示,為了擴大產品也服務規模,優酷一直在在考慮戰略收購以及投資補充性業務和資產,並且建立戰略聯盟。今年3月份,優酷與土豆達成協議,以100%換股的形式進行合並。
優酷網認為公司未來的戰略性收購和投資可能包含不確定性和風險,具體包括:
1、 整合收購來的業務和管理更大規模業務的相關成本和困難;
2、 潛在的重大商譽損失;
3、 收購與融資的高額成本;
4、 潛在財務責任和不可見或隱藏的責任;
5、 不能實現預期目標、收益或獲得提高收入的機會;
6、 董事會批准重大收購或投資交易後,與他們履行職責和遵守適用法律所要求的其他責任的行為有關的潛在申訴或訴訟;
7、 資源和管理重點被分化的風險。
如果不能按時完成與土豆的合並,優酷的業務規劃及運營可能會被打亂。優酷網稱,雖然公司預計在獲得雙方公司股東批准後,能夠迅速完成與土豆網的並購交易,但這項交易仍需滿足一定的常規條件。雙方有可能無法按預定時間完成交易,或完全中斷交易並修改經營計劃,這都會給優酷的業務和ADS股票價格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如果這項並購交易無法完成,公司可能會遇到更多風險,包括支付與並購交易有關的成本、大量分手費和管理層無法專注於其他並購機會的機會成本,而並購的任何利益也將無法實現。
此項交易的另外一個風險是雙方的能否成功整合。要達到業務合並和預期收益,取決於能夠有效和快速的整合兩家公司的業務。兩家公司之間是各自獨立經營,這將在很多方面給公司帶來巨大挑戰,優酷可能無法完成平穩地成功地整合。另外,收購業務的整合可能還需要重要的管理資源,這可能暫時分散公司管理層的注意力,影響公司的日常運作。特別是,公司未必能實現預期的內容庫合並、銷售力量整合、更合理的帶寬結構、系統集成一體化等好處。
早在土豆上市前,市場上就流傳優酷想拿下土豆的傳聞。由於創始人的婚姻問題,土豆錯過了最好的上市時機,故而融資額只有優酷的四分之一,市值也只有優酷的三分之一。以土豆相對優酷資金少、公司小的態勢,後者對將其納入囊中,怕是念念不忘的。土豆上市後,創始人王微(微博)的股權比例被稀釋到只有8.6%,投票權不過四分之一強,當資本的力量心心念念要做一個動作的時候,王微是擋不住的。
土豆的股東通過一次換股,拿到了看上去更有前景的優酷股票(優酷一直是中國視頻行業的老大,據市場調查公司comScore去歲的一個全球視頻行業排行,優酷僅次於YouTube,不過這個排行沒有考慮到非獨立視頻站,比如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優酷則通過一種「兵不血刃」(畢竟不是現金交易)的方式,將一個吵鬧了多年的競爭對手拿下。但就具體運營而言,兩者合並最明顯的一個好處不過就是在版權交易上可以節省一些重復投入。
微博上有論者認為這是一個視頻行業整合的大動作,也是一樁能影響視頻行業的大交易,我倒並不這么認為。這兩家公司的模式幾乎是一樣的,視頻內容也多有重復,受眾群體區隔並不明顯。這樁交易讓優酷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是真的,但對於類似騰訊視頻、搜狐視頻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威脅作用。
最新財報顯示,優酷持有現金6億美元,土豆則持1.4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優酷將土豆納入之後,並沒有高比例的現金增量,也不會出現巨大的受眾增加。該買的版權還是要買,該投的設備帶寬還是要投,該吵吵嚷嚷的版權口水仗還是得吵。2011年全年虧損2730萬美元的優酷,增加了一個新的包袱:同年虧損8120萬美元的土豆。這不能叫如虎添翼,更多的,是「抱團取暖」。
不過,這起並購案,至少說明了一點,獨立視頻行業是很難走通了。從酷6網(微博)納入盛大系,56網嫁入千橡集團,網路視頻行業當年的幾個獨立大站,也就只剩下今天的優酷和土豆了。樂視網、激動網都有廣電的資源和背景,迅雷(微博)PPlive走的是客戶端的道路,後來者要做獨立視頻,已經宣告沒戲。
但優酷土豆依然面臨著來自傳統網路巨頭的競爭,比如搜狐、騰訊、網路旗下的奇藝,特別是前兩者,由於不是獨立網站和上市公司,很多數據都在水下不得而知。但搜狐在美劇上有一定的口碑影響力,騰訊更是大手筆地在自製劇上動作,優酷土豆只能讓它們覺得競爭對手大了點,但未必就是「強」了點。這種既沒有消滅主要競爭對手又不能出現獨占內容獨特收看體驗的並購,怎麼談得上「撼動」國內視頻業呢?
歸根到底,網路視頻並非是一個被證明已經成功的商業模式。有些網路數據說,現在又有多少多少人不看電視了,但網路視頻受眾主體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學生構成——他們沒有電視機。從廣告意義上講,學生群體並非優質群體。別看電視受眾老齡化,但社會學卻告訴我們,一般意義上,年輕和富有是成反比的。
美國風險投資機構凱鵬華盈(KPCB)的報告說,全球整個網路廣告的CPM(以廣告圖形被播映1000次為基準進行的收費)單價都只有電視廣告的十分之一多一點,網路視頻的廣告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這個市場,的確會讓小玩家不得其門而入,但它本身卻是在探索以及混亂中行進的。靠這么一樁交易,就能讓格局變得清晰起來,不亞於天方夜譚。
最後說一下優酷土豆在我眼中的未來。幾年之後,土豆作為一個獨立品牌很有可能會消失,其創始人王微則除了擔當董事外會淡出管理層。這兩家公司本來一南一北,各自風格都很突出,卻不相似,再考慮到的確會有冗員出現,優酷土豆公司未來的內部動盪,是少不了的。而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旁的競爭對手們,倒是因為這起據說是「強強聯合」的聯姻而機會大增——比如說,人才撬動。
Ⅱ 土豆網站的創始人是誰
土豆網創始人:王微
在創立土豆網之前,王微是德國貝塔斯曼集團總部的企業發展總監兼貝塔斯曼在線中國執行總裁。在此期間,王微負責貝塔斯曼集團在中國的戰略策劃以及貝塔斯曼在線中國的重組工作。
1997-2001年間,王微任職於美國休斯公司。任職業務開發經理期間,王微負責亞洲市場的衛星寬頻及衛星電視業務。王微也參與了休斯在亞洲的戰略規劃及並購。
在美國和法國居住了8年和1年後,王微自2002年起一直居住在上海。
王微擁有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楓丹白露,法國)的MBA學位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
Ⅲ 土豆網上的視頻會不會侵權啊
應該屬於侵權
因為好多視頻版權歸唱片公司或者某企業個人擁有版,沒有經過他的同意,私自網權上傳播,肯定屬於侵權。譬如近期經常有唱片公司狀告Youtube侵權,如果要做視頻分享,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背景,是很難生存的~
Ⅳ 日報的「土豆」糾紛
2006年6月26日的《日報》「真相」版刊登了題為Polens neue Kartoffel. Schurken, die die Welt beherrschen wollen. Heute: Lech 「Katsche」Kaczynski(波蘭的新土豆。想統治世界的流氓。今天:萊赫·「Katsche」·卡欽斯基),諷刺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和雙胞胎兄弟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在政治上缺乏經驗和天真幼稚。此事立即引起兩國的外交糾紛,直接後果就是波蘭總統取消了原定於不久之後舉行的德、法、波三國政治會談。波蘭方面還要求德國政府對這篇文章進行譴責,但被德方以新聞自由的名義拒絕。
Ⅳ 經濟糾紛案件.......由股東牽扯到整個股份公司
只能起訴ab公司,不過打贏官司,可以執行ab公司在c公司的股份。我支持你。可以進一步聯系。
Ⅵ 公司股份糾紛
本律師答復:1、「更換股東」是否是指股權轉讓(即賣掉股份),如果是,則出售股份的一方應當通知其他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可查閱公司法相關規定)。2、機械廠是否為合夥性質?不管怎樣,機械廠應當清算,以確定機械廠的財產(包括債權與債務)的歸屬。另外,既然甲全資成立新公司,則該公司與他人無關。他人不能要求所謂的股份。如果新公司系用原機械廠的財產訂立的,權利人可以要求甲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與新公司的股份無關。
Ⅶ 土豆網的創始人是誰
土豆網創始人、媒體總監:陳偉稼
土豆網創始人、CEO:王微
Ⅷ 搜狐和土豆因為什麼有糾紛
搜狐與土豆網的糾紛源自《神話》和《杜拉拉升職記》的版權。據記者了解,土豆網年初從上影英皇購得央視《神話》的網路版權,搜狐則買入《杜拉拉升職記》版權。
Ⅸ 創始人拿不到67%的股份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創始人保證其對公司的控股權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會會議表決時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全體股東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如果公司創始人的股權比例未達到67%,那麼對於公司法規定的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通過的事項,將喪失控制權。但創始人可以在成立公司時在公司章程中約定股東會會議不按出資比例進行表決,將創始人的表決權超過67%。而且在公司章程中約定,公司新增資本時,創始人優先認購出資,而不按實繳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從而確保創始人的股權比例和表決權不被稀釋。
以上法律意見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