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侵權人死亡的,誰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戚某和謝某是老鄉,在同一個建築工地工作,平時兩人關系不錯,但有一次,兩人因為一件小事產生了口角,並爆發了肢體沖突,在廝打過程中,戚某一拳打中了謝某的心臟,謝某當場倒地不起。謝某被送到醫院後,雖然醫生盡力搶救,但還是沒能保住性命。謝某的妻子和父母向戚某提出索賠,但戚某稱他打的是謝某,現在謝某死了,沒有受害人,自己無須賠償。那麼,謝某的家人有權要求戚某進行賠償嗎?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法律對被侵權人死亡後,誰可以成為請求權主體的規定。被侵權人僅僅受到傷害、殘疾,請求權人是被侵權人本人。但是,被侵權人(即受害人)死亡的,其權利能力消滅,法律主體資格不復存在,死者不可能以權利主體資格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請求權人只能是被侵權人以外的主體。
在這則案例里,謝某的妻子和父母都可以作為近親屬請求戚某承擔侵權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八條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㈡ 因侵權行為致受害人死亡的,誰可以要求賠償
重慶美翎律師事務所冉繽律師解答如下:
法律規定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近親屬有權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近親屬在法律上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㈢ 已死亡的當事人可以列為訴訟主體嗎
不可以,沒有民事主體資格了,人是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一旦死亡了,就沒有民事主體資格了,同理也就沒有訴訟主體資格。
㈣ 侵權人死亡其賠償義務主體如何確定
是繼承人,由繼承人處理侵權人的遺產,並從遺產中賠償受害人。如果遺產已經分配,則由各繼承人從所繼承的遺產中賠償受害人。如果侵權人沒有遺產,那麼繼承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㈤ 侵權賠償中受害人死亡的原告如何確定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內位分立、合並的,容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㈥ 侵權致人死亡,死亡公民的繼承人享有訴訟實施權依據是什麼
繼承人來有維護被繼承人權利的權利。自
相關法條參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44.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有繼承人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㈦ 侵權人已經死亡還能起訴嗎指民事
侵權人死亡的話,被告主體就不存在,所以就不能起訴侵權人了。
如能提供詳細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㈧ 被監護人在侵權行為中死亡,誰為責任主體
既然說明是侵權行為,那麼侵權人就是責任主體
㈨ 如何確定被侵權人死亡後其近親屬的范圍和請求權順序
《侵權責任法》第18條第1款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是被侵權人死亡後侵權責任請求權主體的規定。
關於被侵權人死亡後,其近親屬的范圍和請求權順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若干意見》第12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死亡賠償金正是對近親屬這些間接受害人的賠償。
《侵權責任法》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何謂死者的近親屬沒有明確,只是規定了近親屬為請求權人,而沒有規定順位問題。但是,《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7條對此有所體現,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其他的為第二順位,這主要考慮中國仍然是一個大家庭社會,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鎮,與子女的聯系仍然十分緊密。基於此種原因,從死亡賠償金的角度來看,遵守《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順位比較合適,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沒有第一順位的,第二順位的近親屬才能請求。而且,死亡賠償金不能作為受害人的遺產來看待,受害人的債權人無權要求從死亡賠償金中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