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方法專利侵權取證

方法專利侵權取證

發布時間:2021-05-01 10:15:07

Ⅰ 專利侵權如何調查取證,專利侵權證據如何收集

專利權人發現有人涉嫌侵犯自己專利權,決定進行侵權調查取證時,應當按照下列步驟進行: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分析專利的可靠性:首先應當客觀的確定專利的保護范圍,然後分析專利的可靠性,確定專利是否存在被宣告無效的可能。2、把涉嫌侵權的技術與專利技術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對方的技術特徵是否落入自己專利的保護范圍。3、對侵權事實進行調查,保存搜集有關證據:侵權調查包括侵權行為人的主體情況以及侵權事實的情況。主體情況包括侵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針對自然人);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行業分類、注冊資本、生產規模、業務領域、營銷渠道等(針對單位);侵權事實情況包括:產品名稱、技術資料、使用情況、銷售情況、宣傳資料、銷售數量、銷售價格、銷售發票、購買合同、客戶關系、銷售地域、銷售時間等。針對調查情況搜集相關證據。4、調查因侵權造成的損失:包括自己的銷售量減少、利潤減少、支出的維權成本、侵權人的銷售數量、銷售價格、利潤等。進行侵權調查時可以尋求律師、調查公司、專利管理行政機關的幫助。例如:尋求律師進行專利侵權基礎事實的調查。尋求專利管理行政機關對侵權人進行查閱、復制與侵權有關的合同、賬冊、詢問當事人和證人、現場勘驗、保全證據。
專利侵權證據收集的方法: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Ⅱ 專利侵權有哪些取證方法

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
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Ⅲ 專利侵權取證如何進行需要哪些材料

如果來你在之前工作的時候恰源好發明了一項專利,並且,申請了,之後發現有人在沒經過你的許可就拿來使用,你會作何感想?當然是提前搜集證據,之後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啦,下面教大家專利侵權取證如何進行。若發現專利侵權的,最好收集相關證據來維護自己權益。對於專利侵權要收集的證據,一般有: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如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比如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如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專利侵權證據收集的方法: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Ⅳ 專利侵權證據有哪些,有哪些專利侵權的取證方法

專利權人要收集抄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專利權人首先應了解的。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3、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Ⅳ 專利侵權的取證方法

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其主要方式如下:
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
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准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准備的有效措施。
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2002年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依照其規定辦理」。這就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確定了一個合法依據。最高法院2002年1月實施的司法解釋《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在商標權侵權案件中,可以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實施的《關於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 16條也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實施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有一項就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可見,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保全措施後,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應在法定時間段里提起訴訟。如果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則此種保全措施應當予以解除,或者將有關證據予以銷毀或發還,同時申請人還要就此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基於此當事人往往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和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一份調取證據申請,調取的證據通常又分為三類:
第一,保全被控侵權產品;
第二,調查被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便確定賠償額;
第三,調取被控侵權人存在侵權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運作方式:一是主動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在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以及有關程序事項時,法院應當主動依職權調查和收集證據,而無需當事人提出取證申請。二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取證。在法院主動依職權調取證據的范圍被縮小了以後,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的申請變得日益重要。如果缺乏當事人及時提出的證據調查申請,法院一般不主動調查證據。在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申請後,法院是否啟動調查取證的機制還取決於法院的審查判斷,只有在當事人提出的該項申請符合法院取證范圍之時,法院才有義務調查取證,否則法院應當駁回該項申請。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應當注意兩點:一是申請調查的證據范圍,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二是此項申請必須注意舉證時限。
法院通常採取的措施是對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品採用拍照的方式,或採用記錄下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徵的方式,對易於調取的書籍、商標實物等採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對於被控侵權人的財務賬冊往往因侵權人的阻撓或隱藏而極難得到。
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我國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章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帳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抽取樣品。
不管採取那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只有客觀真實的證據才有證明力。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專利權人發現自己的專利權被他人侵犯,並在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後,可以開始著手下一步工作。
所謂下一步工作,首先是收集證據。
專利權人要收集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專利權人首先應了解的。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二、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三、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Ⅵ 專利侵權行為應該如何取證

專利侵權行為應該如何取證?專利權人發覺侵權產品的存在,往往是通過一些廠家、商家的展銷、自己的發現或其他人的告知而得知。這時,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起訴,應該注意收集一些證據。專利侵權行為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專利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您有專利轉讓,專利申請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專利侵權行為應該如何取證?1、主體資格證據的收集關於原告主體資格(即專利權人)的證據,這個比較簡單,一般只要具備專利證書、專利登記本、專利年費交納票據等即可。2、侵權事實證據的收集根據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要件,一般為:未經權利人許可;實施專利;製造、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3、損失賠償證據的收集關於損失賠償,盡管最高院已有明確的司法解釋,但此還是實務操作中一頭疼事。因為實踐中,侵權產品的銷售數量的取證的確不易,故很難准確計算具體的賠償數額。專利侵權行為應該如何取證?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Ⅶ 生產工藝方法的侵權如何取證

我來仔細分析吧

1.我們有個發明專利,是化工生產工藝方法的,可以節約大量生產成本
所謂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依據是專利法第2條第2款

2.我們的生產工藝方法不是新產品的生產工藝,而是傳統產品的
所謂新不是指對新產品或者傳統產品,而是指生產方法的新穎性,如果沒有方法上的新穎性是不可能申請通過專利的。換句話說既然能拿到專利,那麼肯定就存在新穎性

3.請問我們應該用哪些方法取證才能起訴這些廠家呢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依據是專利法61條
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於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依據是專利法62條
從專利法的規定來看,舉證責任採取的是責任倒置,具體說你們只要憑借的專利保護起訴,對方就必須舉證證明自己的產品沒有沒有使用你們的新方法才能依法免除責任,否則就是舉證不能而依法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具體在起訴上,你們可以申請法院訴前證據保存,然後及時起訴,依據就是你們的專利保護文件。如果事情重大或者實在不熟悉法律可以在當地請專利律師代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祝一切順利!

Ⅷ 求助,請問一下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
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准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准備的有效措施。
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2002年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依照其規定辦理」。這就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確定了一個合法依據。
最高法院2002年1月實施的司法解釋《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在商標權侵權案件中,可以申請訴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實施的《關於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 16條也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實施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有一項就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可見,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保全措施後,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應在法定時間段里提起訴訟。如果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則此種保全措施應當予以解除,或者將有關證據予以銷毀或發還,同時申請人還要就此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基於此當事人往往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和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一份調取證據申請,調取的證據通常又分為三類:
第一,保全被控侵權產品;
第二,調查被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便確定賠償額;
第三,調取被控侵權人存在侵權的證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運作方式:
一是主動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在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以及有關程序事項時,法院應當主動依職權調查和收集證據,而無需當事人提出取證申請。
二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取證。在法院主動依職權調取證據的范圍被縮小了以後,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的申請變得日益重要。如果缺乏當事人及時提出的證據調查申請,法院一般不主動調查證據。在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申請後,法院是否啟動調查取證的機制還取決於法院的審查判斷,只有在當事人提出的該項申請符合法院取證范圍之時,法院才有義務調查取證,否則法院應當駁回該項申請。
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應當注意兩點:一是申請調查的證據范圍,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二是此項申請必須注意舉證時限。
法院通常採取的措施是對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品採用拍照的方式,或採用記錄下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徵的方式,對易於調取的書籍、商標實物等採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對於被控侵權人的財務賬冊往往因侵權人的阻撓或隱藏而極難得到。
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我國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章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帳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抽取樣品。
不管採取那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只有客觀真實的證據才有證明力。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Ⅸ 進行知識產權訴訟的取證方法有哪些

現實困惑

某著名漫畫家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北京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提出索賠額30萬元。原告在遞交法院的訴狀中稱,他所創作的《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及《地下鐵》等繪畫書籍,出版後深受讀者歡迎。但是,他卻發現,北京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原告同意,竟然在網站上擅自使用他上述作品中的內容供用戶作為手機主題下載。原告在訴訟中取證的方法有哪些?律師點評

原告在訴訟中取證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且委託律師調查取證是首選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的把握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業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

2.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基於此,當事人往往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或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調取證據申請。調取的證據通常分為三類:第一,保全被控侵權產品;第二,調查被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便確定賠償額;第三,調取被控侵權人存在侵權的證據。法院通常採取的措施是,對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品採用拍照的方式,或採用記錄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徵的方式,對易於調取的書籍、商標實物等採用扣押、提取等方式,至於被控侵權人的財務賬冊,則往往因侵權人的阻撓或隱藏而很難得到。

3.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我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門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賬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抽取樣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四條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包括:(一)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專利行政執法辦法》

第三十五條第一款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過程中,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部分證據的,可以書面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查取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調查收集有關證據。

第三十六條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賬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查收集證據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由案件承辦人員、被調查的單位或者個人簽名或者蓋章。被調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由案件承辦人員在筆錄上註明。

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式。

特別提醒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必須合法。實踐中,證據不合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收集或提供主體不合法; (2)取證程序不合法,如以暴力、威脅、欺騙、引誘、收買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 (3)內容不合法,即不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虛假的事實材料。

此外還要注意證據之間的關聯性和一致性。首先,各個證據之間要有某種客觀的聯系,相互印證,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其次,當事人應收集與證明對象相一致的證據。實踐表明,證據證明對象過於分散往往容易削弱證據的證明力,至於相互矛盾的證據更是不為法庭所採信。所以,在收集證據後要仔細研究它們的內在關系,剔除無關緊要的證據,確保有的放矢。最後,注意證據的客觀性。不管採取哪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只有客觀真實的證據才有證明力。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212199

213200

閱讀全文

與方法專利侵權取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