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糾紛打架沒有造成傷害,和解決後,能撤銷案件嗎
這個出警記錄已備案,既然和解了沒有原告爭訟了其事情就暫時作罷。如果後期又出現此類民事,在民警那裡可作屢次性質處理。
② 民事訴訟案件中,一審判決原告敗訴,上訴後經中院調解撤銷上訴,一審也能撤銷嗎
民事訴訟,一審判決原告敗訴,上訴後經中院調解,原告撤回上訴,同時也可以撤回一審起訴。
中院的裁定書有兩項內容,一是准許上訴人撤回上訴,二是准許一審原告撤回一審起訴。
③ 民事糾紛 調解後和解
對行政執法機關主持的雙方當事人民事責任的調解,不具有強制執行性,故雙方當事人均可反悔,要求履行一方可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④ 民事案件法院已經宣判,判決了的案件,原告可以撤銷撤訴嗎
民事案件法院已經宣判,判決了的案件,原告不可以撤訴。
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原告可以要求撤回其起訴的行為。
按實際情況,由於案件已經判決,原告無法申請撤訴,如果原告對判決不服的,可以在上訴期內上訴,也可以依法申請再審。
(4)民事糾紛中的和解能撤銷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66、在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出上訴。但該第三人在一審中無權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
143、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158、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屬原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如屬被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缺席判決。
159、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對該第三人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
160、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後,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在准許原告撤訴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為另案被告,訴訟另行進行。
161、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191、當事人在二審中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因和解而申請撤訴,經審查符合撤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⑤ 在調解過程中可以撤回自己的調解申請嗎
當事人撤回申請《撤回調解申請書》。如果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撤回自己的調解申請,調解委員會應當准許,並終結調解;當事人拒絕調解。在調解過程中,當事人有權拒絕調解,這時調解委員會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權利,終止調解
⑥ 民事糾紛案可以撤銷報案嗎
答:民事糾紛案事實應該可以撤銷報案。
⑦ 民事訴訟調解不成還可以撤訴嗎
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是兩回事,民事訴訟的話,調解不成,原告可以撤訴,這是原告的訴訟權利,這一點沒有疑問。民事訴訟告與不告對刑事訴訟沒有任何影響,但如果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達成諒解,出具諒解書,法院審理刑事案件的時候,可以從輕處罰發罪嫌疑人
⑧ 民事糾紛判決後雙方還能再和解嗎
既然通過民事判決方式結案了,那麼就無法通過調解方式結案了。
民事案件起訴後,法院判決和法院調解方式均是案件的結案方式,二者無法同時適用。當然,如果在法院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對判決內容的履行(包括未進入執行程序和已進入執行程序的情形),可以通過調解或者和解的方式處理並履行完畢,各方亦無爭議的,是受法律保護的,但這與在法院審判階段的結案方式是兩回事。
⑨ 強制執行,雙方和解後是否可以撤銷,法院必須執行嗎
強制執行雙方達成和解之後不可以撤銷執行但是可以中止執行,如果你們公司沒有按照和解協議履行約定,對方可以就調解協議內容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七條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執行中雙方自願達成的和解協議,對方當事人申請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的,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執行,但和解協議已履行的部分應當扣除。和解協議已經履行完畢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復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執行和解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