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訴訟中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可以出現在一起案件中嗎
您好!在法條引用上,二者可以出現在同一起案件中,但若是指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則同一起案件中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不能並用。
所謂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同時又符合侵權要件,導致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一並產生,違約的責任的請求權與侵權責任的索賠請求權發生重疊,形成請求權的競合。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不法行為而造成的。一個不法行為產生數個法律責任是責任競合構成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為人實施兩個以上的不法行為引起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同時發生的,應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定,承擔不同的責任。
(2)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不法行為既符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又符合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使兩個民事責任在同一不法行為上並存。
(3)競合責任必須是同一民事主體。引起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同時發生的同一不法行為,是由同一個民事主體實施的。這一不法行為同時符合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因而,其可能承擔雙重責任的主體是同一人,其可能享有雙重請求權的主體也是同一人。
(4)受害人只能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中選擇一種責任提出請求,而不能同時基於兩種責任提出兩種請求。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同時並存,相互沖突,但當事人只能獲得一次給付滿足,如同時並存獲多次滿足,對責任人是不公的。
2. 判決書生效時間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這期間未上訴,十五日過後就生效,就可以回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答賠償。生效後三日內是對方支付的時間,超過三日,12月24日判決生效。
12月9日拿到判決書,上訴期到12月23日,未上訴的,12月28日起的二年內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超過二年就過期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合同並侵權判決書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書生效時間: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 最高法院判例合同糾紛以侵權責任為由起訴管轄權如何確定
您好,以侵權為案由的,則按照侵權案件進行管轄權的確定。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一審侵權案開庭,被告拿出一份偽造原告簽名的協議,那對於這假協議是另案處理還是一並審理
一審侵權案開庭,來被告拿源出一份偽造原告簽名的協議,你提出協議不是你簽名、協議是偽造的質證意見就是,可以同時要求對協議書上你的所謂筆跡進行司法鑒定。案件中一方提供的證據,法院要審查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做出是否採納該證據的認定。如果你對協議的內容有異議,可以另行起訴。
對於未提出停止侵權的主張,法院會在判決書中查明被告的行為是否侵權。如果構成侵權了,被告當然要停止侵權。
參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5. 侵權糾紛和保險合同糾紛是否可以並案審理
你好,侵權糾紛和保險糾紛是屬於不同的案由,是不能並案審理的。一般來說,如果版兩個訴訟的雙權方當事人完全相同,法院可以視情況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安排在同一時間段進行審理。但是像交通事故案件是屬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可以將侵權人與保險公司一並起訴。
6. 合同糾紛勝訴後,無法執行,原告主張被告的侵權,及第三,第四的連帶之訴
合同糾紛勝訴後無法執行原告主張被告的侵權及第三第四的連帶之訴把這官司只能慢慢的打下去
7. 請問網上哪裡能找到法院的判決書全文 最好是有合同法方面的案例以及該案例的判決書全文
1、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里能找到法院的判決書全文,合同法的內容也有。
2、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正式實施。依據該辦法,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一般均應在互聯網公布。對於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公布。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實施。該司法解釋明確,最高法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中西部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時間進度由高級人民法院決定,並報最高法備案。
8. 合同糾紛案.並判合同無效但法院並不按判決書執行:因雙方都沒再上訴丶該怎麼辦
如果法院已經做出判決,判決合同無效,法院就應按判決執行,如果法院不按判決書執行,你們要以向檢察院或者人大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