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監護人有爭議的應由人民法院指定。這句話哪裡錯了謝謝。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實體法既然賦予被指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公民在不服指定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那麼在程序上就需要有處理此類案件的相應規定,否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權利就無法得到救濟。
在司法實踐中,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理,認為指定並無不當的,裁定駁回起訴;指定不當的,判決撤銷指定,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判決書應當送達起訴人、原指定單位及判決指定的監護人。
實踐中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即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當適用什麼程序審理?從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訴訟請求的實質看,這種請求並不是要求解決與他人就監護權發生的權益之爭,而只是要求人民法院確認自己不再是監護人的法律事實,且起訴時也不存在與之有爭議的對方當事人,所以,實踐中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應比照特別程序審理,雖然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此類案件適用特別程序
⑵ 不服指定監護,應該向哪個法院起訴
現實困惑
小王是未成年人,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哥哥大王在省會城市工作,經濟條件還不錯。據此小王原來所在的村民委員會指定他的哥哥大王做他的監護人,並通知了大王。大王未表示同意,也未否定。十幾天後,大王接到通知,被監護人小王與鄰家孩子打架,需要賠償對方五百元。但是,大王認為小王還有姐姐、爺爺、奶奶等親屬,要讓自己承擔賠償責任不合理,所以想要變更監護關系。大王應該向哪個地方的法院起訴呢?律師點評
本案涉及指定監護的問題。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就本案而言,可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而這些組織可以從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或者朋友之間選擇。但是,如果對指定監護有爭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裁決。另外,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條規定,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所以,大王應該向小王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0、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特別提醒
民事訴訟管轄的一般規則是原告就被告,但是監護糾紛這類案件有其特殊性。這類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轄,能夠更好地查清事實,同時也使案件的審理更加方便。
⑶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應如何解決
監護人的指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精神病人為本人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住所地居委會、村委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監護人;如對指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人民法院在裁決指定監護人時,如果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後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徵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監護人的人數: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中的數人。
⑷ 監護權糾紛的管轄是哪個法院
被監護人的處所地法院管轄。望採納
⑸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直接請求法院裁決
一、不可以直接請求法院裁決.要先由其所在的基層組織進行裁決.如果對裁決據結果不滿意的話,可以針對裁決的結果到法院進行相應的訴訟.
二、法理:這種做法的用意是為了減輕基層法院的辦案壓力,提高效率.
(記得這是司法考試題,我沒記錯的話應該就是這樣的)
⑹ 監護權爭議應用何種審判程序
《民法通則》第16條第3款規定:「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按照這一條款的規定,監護權發生爭議,先由有關單位或組織在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當事人對指定監護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訴。王晨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被有關方面指定為王晨的監護人,在法律上,雙方又都是同一順序上的法定監護人。現在王晨的監護之爭處於僵持狀態。若訴之法院,由人民法院作出最後裁決。人民法院將以何種程序審理,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我國民事訴訟法根據民事案件的復雜程度和案件是否有爭議等不同情況,規定了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程序,有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特別程序。監護權爭議案件,是按特別程序審理,還是以普通程序審理,更有利於人民法院正確審理和當事人充分行使訴權,必須從普通程序和特別程序的性質、適用案件范圍,以及監護權爭議案件的性質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出......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⑺ 生育權、監護權在法院立案廳可以立案嗎
生育權和監護權都是當事人的人身權利。但是稍有區別
一般來說因生育權導致的賠償或者離婚,可以直接起訴立案。
後者監護權也可隨時起訴立案。
⑻ 監護人之間的監護權糾紛應該在哪裡訴訟
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條: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