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勞動糾紛前置程序問題
一、勞動糾紛前置程序也就是仲裁程序,這種程序並不是一定要執行的,仲裁只是為了解決法院的負擔,並不是一定先走仲裁在上法院的。
二、勞動糾紛前置定義:法律所規定的勞動爭議仲裁程序前置,實指勞動爭議這一事實經過仲裁程序,並非要求所有的當事人都經過仲裁程序。
三、法律依據:
1、《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的規定,必須共同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根據此規定,有理由認為在訴訟階段可以追加被訴單位的。
2、一些地方性法規中也是明確規定在訴訟階段可以追加被訴單位的。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勞動局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意見》第1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以合同雙方為當事人;沒有訂立勞動合同的,以實際使用勞動力的單位為一方當事人。訂立勞動合同或未訂立勞動合同的單位與實際用人單位不一致的,或實際用人單位難以確定的,以及訂立勞動合同的單位與作出處理的管理單位不一致的,具有利害關系的單位均可列為當事人;仲裁時未列入的,訴訟中可依上述原則列為當事人。
㈡ 勞務關系要求支付報酬需不需要仲裁前置
你好,雙方如非勞動關系,則不屬於勞動法調整,無需仲裁前置.
㈢ 不經過仲裁前置的勞動爭議案件有哪些情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3條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此類案件勞動者可不經過勞動仲裁直接起訴。除上述情形外,勞動爭議處理必須經過申請仲裁才能進行訴訟。
㈣ 追索勞動報酬仲裁前置,但當事人起訴並受理判決的怎麼辦
如果已經起訴,仲裁將不予受理。按法院判決書進行最終執行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