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葯品沒有國葯批號我要如何舉報
首先要看該葯品是不是有國葯准字,如果有國葯准字說徹底包治或者治療率達到多少多少這都屬於誇大葯品功效對於這種行為相關部門可以進行處罰。如果沒有國葯准字那就要看該物品是食健字還是葯制字,食健字就是食品不可以有葯用的功效。葯制字應當是本單位臨床需要而市場上沒有供應的品種,並須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後方可配製,但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你可以咨詢一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010-88331902或者打電話查詢一下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
對於沒有國葯准字或者查詢該准字與葯品不相符的就視為假葯,至於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你可以對照一下以下法規。
葯品管理法
第七十三條 未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葯品、經營葯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 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 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生產銷售假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國家葯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經省級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葯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銷售的假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生產、銷售的假葯被使用後,造成輕傷、重傷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生產、銷售的假葯被使用後,致人嚴重殘疾、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後果的,應認定為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
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罪] 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罪] 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❷ 從網上買的葯用了之後有後遺症去哪裡投訴
去消委會或者葯監局投訴,要保留手中的證據,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❸ 葯品質量投訴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葯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制定的質量管理制度應包括以下內容:
回(一)質量方針和答目標管理;
(二)質量體系的審核;
(三)有關部門、組織和人員的質量責任;
(四)質量否決的規定;
(五)質量信息管理;
(六)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
(七)質量驗收和檢驗的管理;
(八)倉儲保管、養護和出庫復核的管理;
(九)有關記錄和憑證的管理;
(十)特殊管理葯品的管理;
(十一)有效期葯品、不合格葯品和退貨葯品的管理;
(十二)質量事故、質量查詢和質量投訴的管理;
(十三)葯品不良反應報告的規定;
(十四)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的管理;
(十五)質量方面的教育、培訓及考核的規定。
❹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亂開葯如何投訴
前天我老婆到醫科大婦科看病醫生開處方去拿葯用了7800元葯房都沒有開發票給我們,是不是亂收費?
❺ 怎麼舉報亂用酒精
怎麼亂用了,作假酒嗎?如果是販賣酒精,酒精不合法的來源可以報警解決,謝謝!
❻ 怎麼舉報醫用口罩作假
怎麼舉報醫用口罩造假?這個各地都有不同的舉報電話,可以查一下這個電話,就是舉報專用的
❼ 淘寶上買的祛痘葯用了出問題怎麼投訴呂沐冉容顏記
找淘寶小蜜看看
❽ 在中醫醫院配中葯發現中葯有質量問題請問可去哪部門投訴解決
這個很難辦的,如果沒什麼大問題,建議你就算了。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試:
你這個問題首先版可以去醫葯管理局權投訴,然後他們會跟你說,這個是屬於中葯,中葯屬於農業開發,你應該找農業局;然後你去了農業局,他們說這個已經製造成成品銷售,應該屬於工商局管理范疇;然後你去工商局,工商局很不耐煩的跟你說,這個應該是質量監督的問題,你去質量監督局;等你去到了質量監督局,他們就憤怒的抱怨,MD這個明明應該是衛生局處理的。
❾ 舉報葯店打什麼電話
舉報葯店可播打12331。
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已經於2015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接到投訴舉報後,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並於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並屬於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9)葯用投訴擴展閱讀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反映生產者、經營者等主體在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環節中有關食品安全方面,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等環節中有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涉嫌違法行為。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對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投訴舉報,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投訴舉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並以適當方式告知投訴舉報人:
(一)無具體明確的被投訴舉報對象和違法行為的;
(二)被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均不在本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管轄范圍的;
(三)不屬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職責范圍的;
(四)投訴舉報已經受理且仍在調查處理過程中,投訴舉報人就同一事項重復投訴舉報的;
(五)投訴舉報已依法處理,投訴舉報人在無新線索的情況下以同一事實或者理由重復投訴舉報的;
(六)違法行為已經超過法定追訴時限的;
(七)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上述程序的;
(八)其他依法不應當受理的情形。
投訴舉報中同時含有應當受理和不應當受理的內容,能夠作區分處理的,對不應當受理的內容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