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村級排查臨時糾紛議論文

村級排查臨時糾紛議論文

發布時間:2021-04-27 13:06:27

⑴ 作文《糾紛》600字k

夜深了,我卻難以入睡.窗外黑糊糊的,卻有一盞燈猛然亮起.那是宋婆婆房裡的.那一絲光明在黑暗中顯得格外耀眼.
宋婆婆的兒媳婦是個潑辣十足的女人,近來對狠.宋婆婆的兒子是個二愣子,又是個十足的「妻管炎」,看著老婆天天對老娘摔盤子,發火,卻無計可施.街坊鄰居越勸,媳婦就越囂張.這不,今天她竟拿好宋婆婆的東西要她「滾蛋」.二愣子勸不住,媳婦便索性拽著宋婆婆出了屋子.
宋婆婆無助地坐在地上,哭喊著.人群越加越厚.
那媳婦愈加張狂,指著婆婆開始罵街:「你這個只知道吃了拉,拉了睡的死鬼,硬賴這幹嘛,你別要我動粗,你這老不死的……」罵得簡直不堪入耳,而且句句純屬虛偽,人家宋婆婆對家人已經夠盡心的了,她一攬家務,照看兩個孩子,卻招來兒媳婦如此的虐待,哎.
一位叔叔看不下去了,便拉過二愣子,大聲呵斥:「你就這么由著你老婆鬧,你老娘咋辦!」
二愣子一聽,急了,望望哭得死去活來的母親,又瞄瞄凶神惡剎的老婆,他鼓足勇氣,沖老婆大嗥:「你撒什麼潑,給我滾回去!」那媳婦見二愣子也沖她來了,更加瘋,二愣子狠狠得給了她一巴掌.把在場的人們看得是目瞪口呆!爽也!
又扶起宋婆婆,往屋裡走去.只見那媳婦發瘋似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離婚,我要離婚!」
這場糾紛過了好久才算平靜下來.
可第二天,二愣子家又有人要走,這回卻不是宋婆婆,而是那個可惡的媳婦.
哎,「惡人」走了.對宋婆婆來說可能是好事,但對那些孩子說……哎……可憐呀!
我問了問宋婆婆的孫子:「你媽走了,你難過不?」
那孩子的回答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不難過,她走了,就沒有人欺負我的奶奶了,也沒人砸盤子了!」
聽,遠方傳來了隱隱約約的爭吵聲,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告訴你,聲音是從遙遠的聲音王國傳來的,聲音王國本來很安寧,可各種聲音漸漸的驕傲自大起來,就這樣,一場糾紛拉開了序幕.
首先挑起事端的是雷聲,它粗聲粗氣地說:「我的聲音洪亮,而且人們最怕我了.」聽了雷聲的話,風聲立刻發起反攻:「你對人類有益還是有害?」雷聲毫不示弱:「我能使發電站發電.」風聲總是和雷聲針鋒相對,說:「別吹牛了,那是水、水蒸氣、太陽能等能源做的事,不是你做的了的!」雷聲也不服氣,問:「你對人類有什麼益處?」風聲得意洋洋的說:「我能推動發電機轉動,產生電流,再通過電線傳到千家萬戶.我們對人類是有百利而無一弊.」雷聲還不甘心,又說;「你說你們對人類百利而無一害,可你們別忘了,海嘯是你們引起的,淹死了許許多多人,多少樹木被你們颳走了,這些自然災害都是你們引起的!」
正在雷聲和風聲爭論不休的時候,不知是哪個聲音喊了一聲:「不要吵了,我比你們都好!」雷聲和風聲仔細一看,原來是海濤聲.雷聲問海濤聲:「你為什麼說比我們都好?」「我能推動燈塔里的發電機轉動,這樣輪船等船隻就不會在海上迷失航向了.」海濤聲一字一頓的說.雷聲又開始發起語言子彈了,它說:「你雖然能讓燈塔發光,可你別掀翻船隻啊.」海濤聲可不會認輸,說:「那是因為暴風雨激起了海浪,所以船隻才會沉入海底.」
在聲音們爭吵的面紅耳赤的時候,聲音王國的國王說;「既然你們爭論不出什麼,那我讓每天只有一個聲音上班.」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答應了.
第一天,雷聲上班,它不停的怒吼著,人類聽見了,以為要刮風下雨了,紛紛跑回家,誰知,風平浪靜,一滴雨也沒下,農民罵著雷聲,因為它耽誤了播種的好時機.
第二天,風聲上班,它因為沒有雷聲配合,發揮不出風的力量.
第三天,海濤聲上班,因為沒有風,海面上風平浪靜,無法使燈塔發光,海面上的船隻都迷失了方向.
……
當人們強烈抗議的時候,聲音王國的國王語重心長的說:「大家從這幾天應該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只有團結友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從此,聲音王國恢復了安寧.

⑵ 村委會如何調節村民糾紛請寫一篇議論文

可以寫的

⑶ 作文生活中的沖突800字

一天早晨,我和好朋友朱革在家裡玩奧比島游戲,奧比島里有打工游戲、開心書房比賽、芭比娃娃大賽、食人花選美大賽、找齊多拉王子的禮包、丁冬小溪釣魚、做漢堡等。我最喜歡玩的是芭比娃娃大賽,朱革最喜歡玩丁冬小溪釣魚。玩了一會兒,我們就到朱革家繼續玩這些游戲。玩游戲時,他做了些小動作,我告訴了他的媽媽,他挨了批評,就生氣了。她媽媽說:「你先回去吧。」我說:「沒關系,等他消氣了再和他玩。」我原諒他的錯誤,並主動和他和好。他也向我道歉,希望和好。我們在他們媽媽的調解下,和好了,我也就回家了。
今天和好朋友朱革發生沖突的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小朋友和我發生沖突時,我首先要制止他的錯誤,勸說他改正錯誤,並表明我的立場,說明我這樣做的理由。經過這件事,我覺得自己長大了!

⑷ 一次糾紛作文

天灰暗暗的,樹也無精打採的,花草垂頭喪氣的,我的右眼皮狂跳著。我想:右眼皮跳代表不祥的事要發生了!我得小心一點。
下午第一節課下課了,不祥的事還是發生了。
那時,我和陳信言是學習上的競爭對手,計分表是記錄我們表現的表。表現好加一分,表現不好扣一分。這一周,我和陳信言不相上下,上音樂課時,他被扣了三分,這可是勝負的關鍵啊,我得去監督他。於是,我叫他把計分表拿給我看一下。
我看了一下表,說:「你那三分沒扣!」
陳信言大聲說:「我扣了的!」
我說:「你就是沒扣!」
陳信言呵斥到:「我——就——扣——了!」
我嚇了一跳,但很快就反駁他:「你沒扣!」
陳信言憤怒的說:「就是扣了!」怒火沖天的他使出了必殺技——貓爪無敵神功,他把我抓傷了,三條長長的傷疤在我的玉臉上「安了家」。我的怒氣植達到了極限,於是我也使出了殺手鐧——拳打腳踢。陳信言的頭上出現了三個大包。
之後,我們倆分別用狼一般的一級殺傷目光瞪著對方,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牙齒也咬的「咯咯」的響,拳頭捏成了球形,腳好像隨時都要過去一樣。這種姿態一直保持到上課鈴打響後。
楊老師進來了,她先了解了情況,之後說:「做人一定要大度,不能做小肚雞腸的人,一定要寬容。你讓他一下,他讓你一下,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最後楊老師讓我們握手成友。
一次糾紛,雖然讓我受傷了,但是也讓我明白了一個珍貴的啟示,那就是——寬容!

⑸ 描寫村長解決群眾糾紛的作文

我們村子裡有兩口溫泉,一口在桃東,一口在桃西,桃東與桃西是兩個自然村,坐落在高峰和雪山腳下,中間隔著一條河,像一根扁擔一樣挑起了桃東與桃西的兩口溫泉。溫泉最美的時候是在清晨,你站在村子裡可以看到,在常綠的冷杉和杜鵑與落葉的闊葉樹混生的山腳下升起一片氤氳的霧氣,輕紗似的透明,飄浮在桃東和桃西的上空,像一幅美妙的輕

紗覆蓋著仙女的臉龐,桃東和桃西朦朦朧朧的,猶如仙境一般。

兩口溫泉的用途自古約定俗成,從什麼時候沿襲下來的已無從考究,桃東的溫泉供人洗衣服,桃西的溫泉用於村人沐浴。每天的大清早,都有姑娘和梅溪村的媳婦們三三倆倆相約到桃東的溫泉清洗衣物,一直到日上三竿,桃東的溫泉才會漸漸冷清下來。桃西的溫泉在入夜時分才顯得熱鬧,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陸陸續續來到這里,將自己脫得赤條條的,泡在水中。浴池分有男女浴池,由蘆葦圍成天然的屏障,隔著搖晃的蘆葦,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姑娘們白花花的身子在月光下閃動,讓人遐想聯翩。

現在我這個村長候選人就站在桃西的溫泉邊一塊草地上,陽光在我的頭上照耀著,雪山腳下的平地上,一汪汪綠色的琉璃般的泉水從泉眼裡噴出,微微動盪,這些綠汪汪的泉水就注成了我們村裡的浴池。我站了很久,雙眼滿是溫泉的光芒在迷離搖盪,濃烈的硫磺味就像酒香一樣,撲進了我的鼻子。硫磺味與當年離家外出讀書時一模一樣,雪山上的鳥鳴也依舊,聲聲啁啾,聲聲清脆。湖邊的蘆葦像透明的玻璃花一樣在我的眼前搖晃。

我是這個叫梅溪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兒子,是村裡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學生,我是父母年過半百才生下的獨子,母親生下我後就因難產離開我和父親,父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撫養長大,並讓我成了一位大學生。但世事難料,誰能想到呢,就在我走出校門在一家外企上班,可以回報我父親的時候,父親卻因病離開了我,沒留給我報答盡孝的機會。父親的去世給了我很大的打擊,我現在所以想回梅溪來競選村長,正是因了離我而去的父親。我知道父親是為了送我上學,才會積勞成疾,過早地離開我。

我決定回村裡來參加村長選舉不是意氣用事一時沖動或頭腦發熱,就辭了職,我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了這個決定的。我們村子有很好的旅遊資源,除了溫泉外,還有高峰和雪山兩座情侶山也是一項可以開發的旅遊資源,高峰以高而險和一座情侶廟而出名,雪山以其嫵媚,山上有萬畝草場和一個神仙洞而聞名遠近,有古老的文化積淀。相傳在遠古時候,也就是村子有了先人後不久,村子裡來了七位仙人,他們落腳在我們村子時,被辛勤勞作的先民的精神所感動,提供了兩種待遇讓先人選擇,一是功名貴人,二是名氣。先人經過仔細掂量,覺得功名貴人對以土地為根本生存條件的農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及,於是選擇了後者。第二天,早起挑水的主婦們發現往日清冽的泉水變成了一汪熱水,先人們這才恍然大悟,名氣乃大地之氣——溫泉。至今,在高峰上仍有七塊類似人型的頑石靜卧在半山腰。這就是吸引我這個學經濟學的大學生想回梅溪村辦一個旅遊集團公司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劉家鎮鎮長陳加明。

從省城回到縣里時,從長途車上一下來,我就坐了中巴直奔了鎮上。我們劉家鎮是個小鎮,就是一個村盤子上的一條小街,街的兩邊是鎮政府大院和鎮里七所八站的單位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糧站、供銷社、衛生院、林業站都各自擁有自己的一幢小樓,掛著牌牌,只是裡面沒有幾個人。幾家私人開的雜貨店、小吃店,都是半開半掩著沒有生意。除了行政和商業設施,街兩邊是一些先行發富起來的暴發戶蓋的私宅,外牆貼著磁磚,裝修得比政府大院還美觀。我到達鎮上的時候已過了午飯時間,太陽暖洋洋地照著,整條街都在愜意地打著瞌睡。

「等你半天了,我的大作家。」我前腳剛著地,就聽到了鎮長陳加明的大嗓門從敞開的政府大院里傳來。陳加明個頭大,在幾位幹部的陪同下,讓我覺得陳加明就是一隻立在雞群里的鶴。陳加明三十齣頭,是全縣最年青的科級幹部,在劉家鎮從農技站幹部、副鎮長、副書記一直當到鎮長,據可靠消息傳言,他馬上就要接手書記的位置了。

陳加明一見到我,就用他那雙溫暖的大手緊緊地把我的手握住,像是要把我的手捏脆似的,老半天後我還感到手上隱隱作痛。陳加明能有今天,一方面是他的能幹,另一方面與我這個作家的極力宣傳是他分不開的。哦,忘了交待,我是劉家鎮頂頂有名的作家,可謂是家喻戶曉,在縣城裡也是小有名氣,二十歲不到就加入了市作協,現在是省作家協會會員。寫作對我來說或許是天賦吧,是上蒼賦予我的立足社會的原始資本。對別人很難的寫作,對於我來講是信手拈來,在上高中時,我就有許多作品在省市報刊上發表。這期間,一位前輩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在縣城裡有點名氣後,他找到了我,和我作了一次深談。他拍著我肩說,劉龍我看你是個很有前途的人,我跟你說句實話,在我們中國是人制社會,是人與人的關系,沒有關系,能辦什麼事?關系靠什麼建立?靠各人的資源,或是權,或是錢,或是血統、緣分、美人。我們的資源就是寫作,要看準了人去寫,贏得人情,這是一輩子也吃不完的原始資本的積累。那時我還半懂不懂,後來在他的指點下,我寫了一些新聞後,就真正明白了他話的重大意義。

陳加明就是我的絕作之一,當時陳加明還是個只夠喝黃酒、看黃片,回去摟黃臉婆的農技站站長,一個股級幹部而已。那年,他從鄰縣引進了四季豆訂單農業,在劉家鎮試種,當年就獲得了成功,農民一年多收入千把元。我找到了他,專門為他寫了一篇通訊《農技站長陳加明,農民致富引路人》,在市報二版頭條位置上刊發了出來,幾乎快佔了半個版面。陳加明由此引起了縣上領導的注意,當年就被破格提拔為副鎮長,一直到如今的鎮長。正是有了這層關系,我在打電話給陳加明說了自己想回村當村長的想法後,他二話不說,就著手去替我打點一切,下派了駐村幹部到村裡去做工作,讓我與一位老實巴交的桃東村民放在一起競選村長,幾乎可以說,不選這個村長就已是我的了。在我回來這一天,他把所有的工作都放緩,專心等我。

老實說,我是一個不善飲酒的人,但那種場面是不好推辭的,當然也不能夠推辭。陳加明和他的手下,把我眾星捧月一般擁進了鎮上唯一的一家酒家,好再來酒家。酒家是設在兩層樓的糧站的樓下,一間廚房,三間小包間,牆壁被油煙熏得油跡斑斑,幾只蒼蠅圍著一盆還在冒著熱氣的豬腳在打轉,一個流著鼻涕的小女孩子揮著手在追趕蒼蠅。一走進飯店,陳加明就高聲叫老闆拿幾瓶長城干白來,飯菜還沒上來,我們就在臨街的一間小包間喝開了。在省城裡我很少喝酒,有喝也是幾個朋友們隨意性地喝一點。這時我知道不入鄉隨俗是不行的,況且以後我還有很多事需要這些地方父母官的關照。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手中的杯子,迎著面前一個接著一個遞過來的熱情的透明的玻璃杯,碰得嘣嘣響。

鄉鎮幹部的日常娛樂方式少,特別是劉家鎮這樣的小鄉鎮,連一家像樣的美發廳、歌舞廳都沒有。喝酒是他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遣自己平日的不得意,打發無聊孤寂的日子,或是有喜事了也喜歡邀上幾個朋友以這種方式來慶賀。在這個過程中就衍生出了酒文化,而這些酒文化大多又是和兩性文化休戚相關。

最先挑起酒文化話題的是鎮長助理陳小妹,她是當護士改行的,三杯酒下肚後,酒精在她的臉上發揮了功效,細白的臉泅起了兩片緋紅。她給陳加明敬酒時,念了一首順口溜:「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滿懷深情來敬酒。領導在上我在下,要干幾下是幾下。」

「好!」小包間里響起了一片喝彩聲。陳加明口一張就將酒倒進了嘴,喝酒跟喝水一樣,喝出了經驗與豪爽。陳加明喝酒從來沒醉過,他曾經和我說過,喝酒不醉是一個為官者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也是他走向成熟的最為直觀的表現。在基層,尤其這樣,不會喝酒,就等於不會工作。陳加明不理她的茬,接過話題說:「你呀,去死呢還早,當保姆太老,幹事情沒腦,做暗娼最好。」陳助理假裝生氣,站起來要打鎮長,我在你眼裡就這個形象啊?不這樣是哪樣呀?眾人起鬨,包間里又是一片笑聲。

我不知道自己喝下了多少的酒,總之我起身去小解時,身子輕飄飄的,腳下是踩棉絮般的感覺。小便間在後排,是一間陰森森的樓梯間改造的。站在小便間里,我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沖動。酒桌上的菜越上越多,但桌子上的菜我沒動幾筷子,這一桌喝下去最起碼要好幾百元,夠一個小家庭一年的消費了。我又想起了我死去的父親,想起了他為了送我上學三餐餐桌上除了酸菜還是酸菜的艱難的苦日子,一想起這些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後來,我不知是被誰怎麼架著到鎮上的招待所休息的。醒來時,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了,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了房間,一些微小的顆粒在光照里閃動。我打量了下房間,這是一間單間,房間里除了擺著一張桌子和兩把靠背椅外,就是我睡的一張席夢思了,別無它物。我連衣服都沒脫躺下就睡過去了,我感到頭還暈沉沉的,疼得歷害,好像昨天的酒全留在了頭裡面似的。

陳加明沒讓人來打擾我,但他早就叫人給我買了一套新的洗刷用具擺在了桌上。我知道他是想讓我多休息一會兒。不過我琢磨著陳加明也該起床了,洗刷後,就去找陳加明。政府大院並不大,只有一幢四層高的樓,大樓前面是一塊操場,操場圍著圍牆,大院門口掛著四套班子的牌牌,兩座石獅看家狗一樣蹲在門口。幹部辦公居住全在這幢大樓里,房間被改成了前後間,前室辦公,後室住人。有的還是幾個人擠在一個房間里。

陳加明的辦公室在二樓,也是前後間,前室是待客室,擺著幾張兩板椅,里間就是他的辦公室。我進去的時候,他就坐在一張大班台後面的靠背轉椅上看文件。他放下了文件,一邊招呼我坐在大班台前面的一張靠背椅上,一邊就給辦公室打了個電話,叫辦公室主任高勇帶我去吃早餐。早餐後,我與陳天明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談。

這次的談話,為今後我們的通力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

⑹ 關於矛盾沖突的作文

化解矛盾
我和姐姐是一對好姐妹。我會把我的心事講給姐姐聽,姐姐也會把她的秘密透露給我。

一年大年三十,飯後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說著說著,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姐姐身上。大姨說:「我們王焱小時候作業寫得可慢了,非要磨到十一點才罷休。」話剛說完,我突然插了一句:「姐姐小時候還經常把沒寫完的作業拿到被窩里,製造一個已經上床入睡的假象,偷偷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寫作業呢!」大家一陣鬨笑,大舅說:「王焱的鬼點子不少嘛。」大姨說:「你還有多少瞞我的事?」姐姐連忙說:「沒有沒有,徐昕穎,你怎麼一點兒秘密都守不住呢?你看我以後還告訴你什麼!」我絲毫不退讓,「那都是六年前的事了,說出來又有何妨?」姐姐不說話了,埋著頭就走進了屋子,隨後發出一聲響亮的甩門聲。

起先,我心中憤憤不平,認為姐姐小心眼兒,可想了想我覺得自己的確不應該這么做。因為秘密是只有少數人知道的事,這樣才能稱之為「秘密」。姐姐是因為信任我才將她的秘密告訴了我,但我卻沒有為她保密,的確是我錯了。想到這我便去給姐姐賠禮道歉。「姐姐對不起,原諒我吧。」姐姐開口說道:「沒關系,可能我也有點沖動,對不起。」就這樣,矛盾化解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如果遇到沖突,要先使自己冷靜下來,檢討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理解別人,正確地對待矛盾和沖突。不要為了一時占上風而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只是一味地相互爭吵,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論不休,要相互謙讓,化解矛盾和沖突。

化解矛盾可以使彼此之間感情更加深厚,解決沖突可以讓自己的成長更有意義。遇到沖突時,多說一句「對不起」就會風平浪靜;碰到矛盾時,多說一句「沒關系」就會海闊天空。在生活中,做一個心胸像大海般寬闊,脾氣像絨毛般細微的人吧!只要人人懷有一顆關心、體貼、理解、寬容和禮讓的心,生活中的沖突就會少一些,和諧就會多一些,爭論就會少一些,謙讓就會多一些,苦惱就會少一些,歡悅就會多一些,猜疑痛苦就會少一些,信任豁達就會多一些!

⑺ 作文,面對爭議,,,,,我想寫一篇議論文,想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面對爭議,堅持自我這個關點,求一些

1
面對爭議 
   有時因為一個動作、一句言論甚至一個細微的眼神,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成為
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或褒或貶。一些人充耳不聞,一些人聞風而起,這兩類人面對爭議的做法實屬下策,令人不敢苟同。我認為面對爭議的上策是學會在妥協中追求。  
    正視爭議並歡迎爭議是面對爭議最基本的正確的態度。 
在信息高速傳播的現代社會,人們正逐步走進這樣一個怪圈:很多人認為一件事物被受眾接納的程度會隨著爭議的出現大幅降低,認為其中任何一方的觀點都有可能因為其鑿鑿的言辭影響傍觀者的判斷,從而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認為備受關注與好評的事物就是最好的,不管對其的稱贊統一的有多離譜。難道世間存在一個完美的人或是一部完美的書作?難道因為一個諾貝爾獎,就可以抹煞人們對莫言文學的批判?不然。只要人們還會思考,爭議就不會停止。爭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萬馬齊喑,人們因為盲目追隨而喪失了生命賜予的求索之能。 
 
    面對爭議,學會妥協是必不可少的發展的技能。 
妥協不是屈服和投合,它是在理性思考辯證看待之後做出的可以將消極影響降到最低的決定。爭議的出現往往預示的事物進步的空間,向爭議妥協即承認不足的客觀存在,用事實求是的態度給事物潤色,力求做到做好。在政治生活中,爭議的背後是人民的要求,執政者、領導人需要審時度勢,完善制度並切實貫徹,使人民群眾滿意。學會向爭議妥協,一定程度上能幫助當事人即使處於風口浪尖也能保全其身,但想要立於不敗之地,還要做到不斷追求。 
 
曾經有一個桀驁的少年如此自我介紹:「我叫韓寒,韓是韓寒的韓,寒是韓寒的寒」,多少年後,他成為臭名昭著的「毒舌」韓寒。有人說他是憤青,天天呆在網路上混著罵人,有人說再過幾年,他就會變得像過去的魯迅一樣。曾經韓寒因為爭議一度停止《合唱團》的發行,但他卻從未停止在做自己這條道路上的獨行,尖銳、叛逆,殺戮權貴的同時追求殺戮群眾。正是因為這份追求,韓寒可以代表80後的聲音。面對爭議,我們不能貪圖一個風波後的安逸,那樣會使精神頹靡。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不斷追求,讓生命涌動起來。 
 
「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開嘴,因為你的牙齒永遠是白的。」面對爭議的混亂,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可以讓你笑得坦然,學會妥協可以讓你笑得更歡,而精神上、人格上的不斷追求就是那潔白的本質了。

2
一天,朋友問我:「當你被所有人質疑,你會怎麼做?」
起初,我感到好笑,隨即便默然,我彷彿可以設想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周圍一片沸騰僅對,人們張牙舞爪的向我逼近,我想反抗,聲音卻頃刻間淹沒在人海。
這令我感到窒息。我想到了愛默生,當《草葉集》發表後,他是第一個鼓掌的人,但隨著爭議聲高漲,這唯一的掌聲也退縮了。而與之相反,惠特曼,《草葉集》的作者,卻堅定不移的相信作品那超越歷史的價值,並為自己寫了三封推薦信表示支持。草葉的背面,是一顆即使面對爭議,仍不改初衷,執著於內心追求的心。
「只是,要想在人眼中堅守自我,太難了!」又聽朋友一聲嘆息。也許生活在風濤淚浪里的我們,要想做到不畏人言人笑實屬不易,但倘若僅因不易,便放棄了對自我的堅持,在爭議中輕易因他人而流轉牽動,那才是愚蠢的行為呢。當女數學家索菲亞不被人理解是,她堅定地說:「我選擇數學!」面對爭議,哪怕千萬人阻擋,我們也要堅守自我,即使自成一派,又有何不可。才女張愛玲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與正義之聲但她仍著旗袍,「一步一步素顏修行」,從而使其人生吸引無數追隨者。而此時的爭議,也成了她人生價值的體現,而事實上,關鍵就在於,面對爭議,是否堅守自我,不輕易妥協。
林清玄說:「我一直以為當時最缺的,一為從容,二為有情。」而要想做到在爭議中堅守自我,必先覓得從容的心懷。從容是一種自信,它能讓你處於風暴中依然處變不驚。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很少看見有人步履從容,因為我們要滿足我們自己生存的需要,還要以最佳姿態展現給世人,唯恐招致爭議。我又想到了寒山禪師曾說過的「吾心似秋月,無物堪比倫」。而這方為「在滔滔人世里不受人惑」的從容境界。正因如此,大師才能執著追求內心的菩提,最終自成大家。
「有時爭議也是件好事,在面對爭議時,才能考驗你堅守自我的毅力,也才能使你擁有步履從容的自在人生。」我對朋友說,也是在對我自己說。
兩袖一甩,清風明月,步履一雙,山河自在,我以明珠一顆照破山河萬朵,這些境界,我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倘若我們在面對爭議時,能堅守自我,從容前行,那麼在覺性明朗的一刻,或許能看見般若之花的綻放。

3、
面對爭議,少說,多做,不解釋
過去一年,韓寒受到很多爭議。韓寒說,處理爭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少說,多做,不解釋」。
《獨唱團》停刊之後,韓寒繼續「文藝復興」,先後發布電子雜志 《一個》的App版和安卓版,反響熱烈,上線24小時,便登頂中國大陸地區APP免費排行榜榜第一名。
同年,韓寒作品《青春》由美國主流出版公司西蒙&舒斯特(Simon &Schuster)出版,近兩年是中國文學大年,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韓寒的文字開始在英語世界產生影響。
也是這一年,作為賽車手的韓寒,獲得場地賽、拉力全國錦標賽雙料冠軍。韓寒笑談,他是作家裡最會開車的,車手裡最會寫字的。
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韓寒總結式地寫道:「歷史只會記得你的作品和榮譽,而不會留下一事無成者的閑言碎語。」
是否通過文字取悅人? 韓寒:我只想對他們說「你們有眼光」
當被問及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時,韓寒回答說:「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沒有人問我生活究竟是什麼。我也不會問自己生活是什麼。最後,也沒有人來問我,你所理解的生活是什麼。」
而今年過三十的韓寒,在回答「三十而立」的問題時表示,真的很難說什麼叫「立」,什麼叫「不立」。有錢、有名就叫「立」嗎?如果活得很開心,但錢不是很多,一樣可以說是「立」的。家庭幸福,哪怕事業剛剛起步,不是很順利,這些其實都是「立」。內心快樂,就是「立」了。
是否曾經通過文字來取悅人?韓寒說:「我取悅不過來,我只想對他們說『你們有眼光』。」
「如果有年輕人問你,如何可以做到跟你一樣自由地去追逐夢想,你會怎麼回答?」
韓寒說:「能這么問的人都沒有決心去自由追逐夢想,有決心的人基本都不問別人。」他還表示,現在的生活正是自己想要的。

4
面對爭議
當今社會,民主之風盛行,面對同一件事,人們往往會有不同看法,於是便有了爭議。有爭議並沒有什麼不妥,反而是一個社會進步的動力,但面對爭議,不應該固持己見抑或隨波逐流,而應該理性面對。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魯迅先生曾在《論辯的魂靈》中關於自由結婚寫到這樣一番爭議:「過激派都主張共妻主義。乙贊成自由結婚,不就是主張共妻主義嗎,他既然主張共妻主義,就應該先將愛他的妻拿出來給我們共。」一段現在看來可稱之為無厘頭的荒謬爭議,其之所以無理,就是在於過於固執,只認為自己是對的。於是這種墨守成規的爭議,也只能令我們暗暗發笑。可見不理性的爭議不過是過眼雲煙,絲毫沒有提供社會前進動力在大眾的笑聲中只能黯然退場。
是否不固持己見,爭議之後耳聽幾家之言就是有價值得呢?非也非也!耳聽八方固然無錯,但聽之任之就是愚昧了。宋朝便是最最鮮明的反例。大宋太祖當年奪天下之時,女真,西夏,遼不過蠻夷,但是最後宋卻在世界第一繁榮之國的稱號下,無奈亡國。為什麼?究其原因,一大半是在皇帝每每面對戰還是降的爭議時,總是聽那議事的文臣之言,聽之,從之,毫無自己思考,於是即便宋軍大勝,戰敗國只要賄賂大官,宋仍是稱臣納貢。可悲如斯!
隨波逐流最後只帶來自我思想的毀滅,這種面對爭議的方式令人不寒而慄!那如果是理性又會怎樣呢?讓我們看看這個例子。
古永鏗,優酷網路老總。他曾經並不是從學習網路出身,他在美國拿到MBA的學位後,在搜狐工作,但在即將成為搜狐決策層時,

⑻ 文明的沖突議論文800

在未來的2030年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車,讓我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這種車叫萬能車,因為它有很多特異的功能,所以叫它萬能車,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 萬能車能在你需要的時候,變出你需要的東西,比如說你想去旅行,車子上有一個屏幕,你直接輸入你的...

⑼ 求一篇與家人或陌生人發生矛盾沖突的作文,700字,也可以是旁觀者,把如何面對,化解矛盾沖突寫具體。

我和弟弟經常會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弟弟說我總逗他、氣他,我說弟弟小心眼,開個小玩笑就告狀。今天就出現了這種事。

我正專心致志地用一把尺子切粉筆玩,弟弟見了,也要玩,還就要用我的那把尺子,我笑嘻嘻的說:「就不給你!」他氣極了,瞪了我一眼,追著我要。我想:拒絕他,看他什麼反應。「我偏不給你,氣死你,氣死你!」 「給我,給我!」弟弟追著跟我要,我拿著尺子在院里跑來跑去。我想嚇唬嚇唬他,便猛地轉身,揚起尺子,瞪圓眼睛,好像要吃人:「就不給你!憑什麼給你,,憑什麼?走走走,再不走,看我不打你!」說著把尺子往上抬了抬。

弟弟像一隻打了敗仗的將軍一樣,垂頭喪氣轉身要走,不過他臉上仍擠出一副不自然的笑容,表示自己不怕,只是對尺子沒興趣。

我一見,忍不住不笑起來,但馬上抿住嘴,拚命忍住,那模樣肯定可笑,幸虧我不知道當時我的樣子多可笑,不然我一定羞愧的無地自容。

弟弟顯然看到了,他嬉皮笑臉走過來,走到我面前,臉色突變,大喝一聲:「把尺子給我!」

我把臉揚得老高,像個驕傲的公主,漠然從他身邊走過,當他是空氣。他發怒了,拿起我的手又抓又撓,疼死了!我生氣了,便來到水籠頭前,往尺子上淋了些水,然後把水珠都往他身上甩,甩得他像只落湯雞。他身上晶瑩剔透的水珠,襯托得他「楚楚動人」。本來怒氣沖沖的我一見他這樣,馬上哈哈大笑。我的弟弟喲,可氣得不

行,臉紅得像關公,怒吼一聲像張飛,接著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劉備不是很愛哭么?我心中暗笑:桃園三結義搬到弟弟臉上來了!

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就笑不出來了,弟弟向爺爺告狀了,爺爺很生氣的說了我些什麼,我都沒聽,只知道弟弟在一旁笑啊笑,那麼奸詐狡猾,曹操復活了!

唉,我和弟弟怎麼總是鬧別扭呢!通常是過一會兒我忘了,可他還記得,一有機會就說,還把責任都推我身上,哼,曹操!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性格不同,他很認真,愛較真,開不起玩笑。我是很會開玩笑並且別人跟我開了也不在乎的人,結果……就造就了現在這種局面,歸根結底還是弟弟心眼太小,小家子氣,哼!

⑽ 用智力解決家庭矛盾或鄰里糾紛 作文

現實中的家庭矛盾,或者是鄰里糾紛,是經常見到,並且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還成效不大。在處理的過程中,既要動之以情,還要曉之以理,還要有耐心,自己還必須懂法,懂規。以下內容,僅供參考。祝順!

遇家庭矛盾鄰里爭吵 找社區法律服務室調解
遇到家庭矛盾、鄰里爭吵等問題,通過設在居委會或村委會的法律服務室,居民便可將矛盾化解。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8月起,北京市各區、縣均建立起基層法律服務室,為居民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近日,記者前往北京市門頭溝區進行了采訪。

法律服務室調解鄰里糾紛

「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的糾紛很有可能鬧到法院去。」4月16日,在門頭溝區城子街道橋東社區居委會的法律服務室內,居民林女士不停地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此前,工作人員剛剛幫她調解完一起因自來水管道漏水引起的鄰里糾紛。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供水管道老化,因沒有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每次遇到供水管道漏水,鄰里間都會產生一些摩擦。「昨晚樓上鄰居用水時造成管道破裂,水全部流到我家廚房裡,一些傢具被水泡壞了。樓上住著兩位老人,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最初不同意賠償我的損失。」林女士到法律服務室尋求幫助,工作人員立刻趕到現場了解情況。

「我們到林女士家調查發現,造成傢具損壞的原因確實是樓上鄰居家漏水所致。依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給相鄰不動產權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考慮到當事人的經濟條件,我們先後6次對雙方進行調解,目的是使雙方能和解。」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工作人員馬德彥告訴記者,最終林女士獲賠2500元。通過他們的工作,這起糾紛不僅得到了解決,林女士與鄰居間還加深了理解,鄰里關系更為親密和諧了。

記者在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內看到,服務室面積約為15平方米,擺放著兩張桌子和5把椅子。正對門口的牆上,懸掛著「人民調解」的標志,周圍的牆壁上懸掛著法律服務室的性質、基本制度、工作職責和運行方式及法律援助案件受理范圍等。「現在,我們工作人員的手機、住址都被居民們熟知。只要有需求,我們可在30分鍾內開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隨著我們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內的鄰里關系越來越和諧。」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主任李淑芳告訴記者,該法律服務室於2007年6月建成,除了有兩名多年擔當人民調解員一職的固定工作人員,每月還有律師來這里為居民進行公益性質的法律講座。法律服務室為社區3000餘名居民提供服務,工作人員雖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但只要居民有需要,可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前期普法排查預防矛盾

已經退休的橋東社區居民孫女士,是社區法律服務室的一名糾紛信息員。每天,她都會與樓里鄰居聊聊家常,詢問誰家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糾紛。「我已經擔任糾紛信息員一年多了,了解到哪家存在矛盾,我就立刻上報給法律服務室。」孫女士說。

李淑芳告訴記者,社區居民間的法律糾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家庭內部矛盾,另一種是因缺少物業公司管理導致居民使用基礎設施建設不當造成的鄰里糾紛。對此,「我們在社區每棟樓都設有糾紛信息員,這些信息員都是樓里人緣較好的居民。信息員每天都會通過聊天的形式與樓內居民進行溝通,一旦發現矛盾隱患,他們會在法律服務室每周一次的例會上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再主動找當事人化解糾紛。」李淑芳說,這種主動排查矛盾的方法將一些潛在的糾紛及時化解了。

預防法律糾紛,普法宣傳至關重要。李淑芳介紹說,利用門頭溝區政府每年給每個工作室下發3000元經費,他們為居民購買了法律圖書、光碟,定期組織居民觀閱。在橋東社區法律服務室內,記者看到一個法律宣傳資料自由索取欄,上面擺放著《人民調解案例》、《合同法》、《部分常用法律條款》等法律資料。

此外,針對一些熱點民生問題,法律服務室還在社區內進行大型普法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的維權意識。李淑芳遞給記者一本《2008年法律服務室工作記錄》,記者在其中看到,該服務室去年共舉辦了6次法律宣傳活動,其中包括「3·15普法系列講座」、「家庭及鄰里矛盾如何避免」、「食品安全注意事項」等,每次宣傳活動都有200名以上居民參加。

服務室成基層法律平台

記者了解到,2006年8月北京市司法局制定了《關於在農村建立法律服務室的意見》,要求各區縣建立法律服務室為基層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共建立了1500個法律服務室。

「法律服務室是基層司法所依託街道社區居委會及農村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的,集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制宣傳等司法行政職能為一體的法律服務機構,在群眾家門口將糾紛進行化解。」4月16日,門頭溝區司法局局長馬星告訴記者,目前,門頭溝區已經建立155個法律服務室,共有1505名工作人員進行調解工作。在2008年的工作中,全區法律服務室共調解民間糾紛952件,共涉及20726人次。

法律服務室的工作人員由村鎮、社區人民調解員、律師、離退休法官、法律志願者及其他行業專家學者擔當,保證了工作人員自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同時,對政府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及當前熱點民生問題,司法局會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便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到今年年底,我們建立的法律服務室的總數將達到232個,並逐步建立律師值班制度和服務預約制度,使群眾的法律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

這種鄰里糾紛怎樣解決?
7月25日,居住在朝陽路65號樓的朱女士來到報社投訴:住在她家樓上的某足浴中心員工經常半夜發出很大的聲響,鬧得鄰里無法安睡。她到很多部門投訴,但效果都不理想。
朱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樓上的住房從去年年底開始租給了某足浴中心。該足浴中心將住房作為員工宿舍,住進了40多個人。由於足浴中心經營時間長,每天晚上到了11點多,員工們下班,在樓道上發出很大的聲響,影響了周圍居民的正常休息。同時,40多個人進進出出,樓下的電子門經常開著,給整個樓道造成了安全隱患。為此,她曾經向社區、房東、足浴中心經理等投訴過,甚至打了110。雖然每次投訴後,半夜吵鬧的情況會有所改善,但過了幾天又恢復原狀。有一次,樓上實在鬧得厲害,她沒辦法,就打了110請求援助,可過了一會兒,樓上又不鬧了,只得又打電話給110,告訴他們不用來了。這令她全家很煩惱。
記者隨即聯系了管轄該棟樓的司徒街社區,社區幹部告訴記者,社區為此曾多次會同民警、輔警上門協調,並到足浴中心協調。現在經他們與房東協調,房東表示等租房合同到期後就把房子租給別人。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記者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租住房成了員工宿舍,眾多年輕人住在一起,難免比較喧鬧,尤其是上夜班的,下班時或下班後的聲響會影響周圍居民休息,從而造成鄰里糾紛。就像朱女士遇到的情況,即使這些員工搬出去,但他們總還要租地方住,還可能影響其他鄰居。對於這種糾紛,只有提高市民素質、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徹底解決。

閱讀全文

與村級排查臨時糾紛議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