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頂樓贈送的閣樓房頂壞了歸物業管嗎
這個閣樓是原來設計就有,還是你自己改建的。如果是原來設計就有,交房三年內應該是開發商和建設單位管,也就是保修期內。如果過了保修期,可以去找物業處理。如果是你自已改建的,那就得給自己處理了。
B. 准備買房子了 頂層送閣樓的 沒產權的 請問以後會有這方面的糾紛么
一般不會 但是有可能的。就算發生糾紛 這種房子也不是一點保障都沒有的,現在小產權房那麼多,怎麼可能一點保障都沒有呢
C. 買房時售樓人員說閣樓是贈送的,但是交房時卻反悔了,怎麼辦
肯定是以原本合同為准,至於贈送閣樓要有真憑實據,你那個錄音是否能證明是對方說的,就算能證明是他說的,就一定要贈送嗎?他只是一個推銷員,謹此一點肯定不能贏得官司,建議你還是咨詢律師。網上有打電話就可以,祝你早日解決問題!
現在賣樓的真是不敢恭維!!!!!!!!!!!!!!!!!!!!!!!!!!!!!!!!
D. 我買了頂樓送閣樓!我想咨詢下閣樓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否歸我所有;閣樓的屋面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否也歸我所有
既然是送的閣樓,肯定是沒有所有權的,如果你簽訂合同的時候,註明了你的使用權,你可能的損失就會有人負責。但切記不要讓本棟樓的其他住戶太反感,否則會有麻煩。
E. 《物權法》實施後買房送閣樓的問題!!!急
老大,《物權法》細則還沒出來,現在出來的只是大綱,你看現在買房送閣樓被忽悠的事太多了,你一定要加附加條款哦!首先明確閣樓贈送的面積,退一萬步說以後找開發商有根據,因為你很有可能中計,明明是公共閣樓,開發商跟你說你可以獨享,結果是幾戶人共享,這時你就可以要求開發商推錢,當然,前提要確定面積哈!
F. 開發商贈送樓頂手寫進合同里了 還有章 以後會和樓下發生糾紛嗎 如果發生糾紛這個合同有效嗎
會發生,但是一般不可能發生。打官司的話這個合同無效,樓頂屬於全體業主共有。但是一般人不會強調自己的這個權利
G. 買頂樓送閣樓,但開發商不跟我簽補充協議,我該怎麼辦
只有你房本上寫的,才是你有產權的東西。
涉及到這種贈送的時候開發商一般版不會跟你簽補充權協議,現在開發商都變精了,不願意承擔風險。
為了規避風險,交房時開發商肯定不會把你的房子和閣樓打通的,需要你自己去處理。
送的這部分閣樓不能辦產權,你只有使用權。
H. 我買房子贈送的閣樓,可是裝修時開發商又不讓我們使用閣樓,合同里也沒有提到閣樓的問題,請問怎麼辦
按照合同辦。好好研究合同中關於閣樓的約定。合同里如果沒有提到閣樓,你就不能使用閣樓。
I. 售樓小姐說頂層送閣樓,說層高有3.75米,現在只有3米,咋辦,可不可以走司法程序
可以走的,前提是你得有證據證明售樓小姐說了3.75米。
J. 購買頂樓贈送的無產權閣樓面積誤差如何計算
買頂樓住宅贈送閣樓,主要是促銷的一種手段。很多贈送的閣樓僅有口頭約定,但一般不會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閣樓的使用權屬於買房人。買房人也不會考濾此房閣樓權屬問題及發生糾紛後如何處理。2009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兩份司法解釋,將於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分別是:《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規劃上專屬於特定房屋,且建設單位銷售時已經根據規劃列入該特定房屋買賣合同中的露台等,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專有部分的組成部分。」開發商承諾贈送的閣樓、花園、露台等是否屬於房屋的一部分,一直倍受爭議。
此次司法解釋明確規定:首先其必須在規劃上即屬於特定的房屋,並且在開發商銷售時,贈送的部分符合有關部門的規劃,而且還被明確地列入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當中的,才被確認為房屋的組成部分之一。第四條規定:「業主基於對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特定使用功能的合理需要,無償利用屋頂以及與其專有部分相對應的外牆面等共有部分的,不應認定為侵權。但違反法律、法規、管理規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
買房人因閣樓發生的糾紛處理要取決於買房人與開發商是否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了閣樓狀況,包括閣樓位置圖、使用面積、高度、裝修情況、有無天窗、照明設施、水電、防水、上下閣樓樓梯扶手等各項內容,如果買房人與開發商對上述內容約定明確,一旦開發商未按約定交付閣樓,買房人即可追究開發商違約責任,如雙方在合同中無此約定,則買房人的部分權利將得不到保障,但開發商仍應遵守《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關主體結構、防水等方面的保修規定,不能因為閣樓是贈送的就免除合同義務。因此,在購買贈送閣樓的商品房時應謹慎確認好贈送面積權利義務,以書面形式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約定,並要求附圖。
購買「送閣樓」的頂層住宅要注意5個方面:
一是看清閣樓有無規劃,如果閣樓不是規劃范圍內的建築,閣樓所有權是難以保證的,不能辦理房產證,那麼就無法保證您對他享有完整的私有權利。
二是明晰產權。對於小閣樓中低於2.2米不計算建築面積但有使用功能的部分,要在房屋權屬登記中明確相應權利的歸屬。
三是弄清計算方式。如果閣樓計算在銷售面積中,那一定要弄清楚是如何計算的,做到心中有數,不同的層高決定了閣樓是否納入銷售建築面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只有高於2.2米的部分才計算建築面積。
四是弄清配套。一些樓盤頂層與閣樓之間的樓梯需要購房者自行購買或另外付款,購房者一定要事先弄清楚。
五最後在購買商品房,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與開發商就閣樓位置、面積,屬權細致的進行約定如與約定有差別時,可以追究開發商違約責任,只有這樣才會避免不必要糾紛的出現,或是在權利受到侵害時能有充分的依據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