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投訴超市怎麼投訴
可以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如果是物價問題,應該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到物價監督所投訴舉報,如果是質量問題,可以到市場監督管理局消協投訴舉報。
② 在超市工作時遇到顧客投訴怎麼處理
://www.centuryginwa.com.cn/henshu/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9&ID=25&ac=pre&rd=118&Upflag=1&RootID=1666
--行政部現場管理 白秀卿
任何一家商場在服務顧客的過程中,總會發生顧客因員工的服務質量、商品質量及售後服務處理等方面而導致投訴的現象。我認為處理顧客投訴是我們服務顧客的繼續;是售後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的一個重要手段。現就個人這段時期的體會,淺談一點技巧,以供大家參考。
一、 以誠相待,但不可輕易許諾
以誠相待是我們的基本態度,粗暴、怠慢只會激化矛盾,擴大事態,但以誠相待,善待朋友,並非等於對顧客的任何要求都要滿足,一味取悅顧客,又非一言即定,只會招致欺騙之嫌。我相信如向顧客動之以情、曉之以禮,會得到大多數顧客的理解與配合。
二、 客觀分析,但不可輕下結論
顧客的投訴是多種多樣的,一定要區別對待,把握產生投訴的根本原因,用委婉的表達方式闡明自己的觀念,這樣使顧客覺得你同他是站在同一立場分析、解決問題的,可為處理投訴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 適度靈活
在處理顧客投訴時,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機動,彈性處理,使兩者矛盾統一起來,有些貨品的退還和小禮品的贈送,可能有一定的經濟損失,但這損失是在預算控制內。為長期贏得顧客,這種近期損失是可以接受的。但過度的靈活,可能失去原則。
四、 分清主次,有的放矢
在處理投訴時,宜粗不宜細,為一些枝節問題而爭論不清,只會偏離主題,而且是缺乏冷靜、不分主次的表現,正確的做法是耐心傾聽顧客投訴,抓住問題的要害,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不要在沒搞清顧客有什麼要求的前提下,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概念、處理結果強加在他們身上,令其無所適從。在日常接到顧客投訴時,作為現場管理人員,首先就要學會傾聽,這是成功溝通的前提。
對於顧客投訴,可採取如下步驟和方法:1、有效傾聽,接受批評;2、換位思考,理解同情;3、巧妙道歉,平息不滿;4、調查分析,提出方案;5、執行方案,再次道歉;6、深刻檢討,總結經驗。在處理和解決顧客投訴時,要態度誠懇,語言婉轉,多詢問少解釋,絕不能爭論或辯護。請記住:站在顧客的角度看問題。
--------------------------------------------------------------------------------------------------
http://www.zhwlw.com.cn/view_wlinf.asp?id=1393&lb=7
http://www..com/s?wd=%B4%A6%C0%ED%B9%CB%BF%CD%CD%B6%CB%DF%BC%BC%C7%C9&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3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5%D0%B6%CF%D0%D0%CE%AA%B5%C4%C9%C6%B6%F1%B5%C4%B1%EA%D7%BC%CA%C7%B6%AF%BB%FA%BB%B9%CA%C7%BD%E1%B9%FB%3F&sr=&z=&wd=%B3%AC%CA%D0%B9%A4%D7%F7%CA%B1%D3%F6%B5%BD%B9%CB%BF%CD%CD%B6%CB%DF%D4%F5%C3%B4%B4%A6%C0%ED&cl=3&f=8
③ 315打假投訴電話是多少
12315。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
1999年3月15 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3)超市打假投訴擴展閱讀:
撥打情形:
1、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注意事項
應符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否決申訴
(一)超過保修期或者購買後超過保質期的商品,被訴方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二)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三)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四)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
(五)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六)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
時限
(一)自收到申訴書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
(二)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60日內終結調解(扣除檢測等時間);調解不成終止調解。
北京市工商局的12315接線業務已被外包給專業的電信公司,工商局作為12315的管理者和協調者,將主要專著於問題的解決以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這將有助於工商局更加專注於消費者投訴的處理工作。
維權通道
「12315」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託「12315」熱線電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調解消費者權益糾紛,查處侵害消費者權 益案件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經濟違法行為,監督管理市場和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工作。
「12315」工作宗旨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排憂解難,為消費者提供熱情周到、快捷的服務。
「12315」工作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
「12315」工作作風:反映敏捷、行動快速、務實高效。 「12315」
「12315」工作的目的: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12315」的承諾:有問必答、有訴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讓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
「12315」 工作標准:咨詢解答快、受理申訴快、調解查處快、信息反饋快。
「12315」網路建設的「四化 : 指揮現代化、處置網路化、管理規范化、行動快速化。
12315互聯網平台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
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2017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就是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
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相促進、區域城鄉發展相協調,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要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費環境;要促進真正實現讓群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
④ 怎麼打假索賠
律達網:
現階段只能向食品領域階段打假,法院支持
手段一:
向超市索賠,廠家被迫掏錢
職業打假人周某在沈陽某連鎖超市購買了多桶某品牌食用(植物)調和油,購買後該職業打假人並未找超市退貨,而是向當地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法院(1)判令超市退還其購買產品的貨款;(2)判令超市賠償其購貨款10倍的賠償金;(3)由超市承擔訴訟費。
在這一案例中,職業打假人沒有找食用油的生產廠家,而是找超市索賠,是精心選擇的結果。
對於食品企業來說,超市是最重要的流通渠道之一,失去了超市,食用油企業要想成功在市場立足,幾無可能。超市和廠商是緊密的利益相關方,同樣應對職業打假人,超市的談判能力和專業能力總體要比廠商弱,選擇超市起訴索賠,正是「攻其必救」。
面對職業打假人的投訴,超市從其自身利益考慮,要求將該產品下架。廠家多次安排人員與超市及職業打假人進行溝通,但職業打假人要求超市賠償其相關費用才可撤訴,超市不願意承擔相關責任要求廠家進行處理,為了不影響產品的正常銷售,最終廠家同意與職業打假人私了賠償其相關費用。
手段二:
選擇法規盲區,跟廠家打疲勞戰
職業打假人張某在某超市購買了90多瓶某品牌食用(植物)調和油,購買後直接向當地食葯監部門舉報:認為該食用調和油沒有標明各配料在成品中的添加量,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要求超市賠償其10倍貨款及相關費用。
食用調和油最早是由金龍魚推向市場,1∶1∶1的廣告很多人耳熟能詳。食用調和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多個油種,各油種在調和油中佔多少比例,此前各家品牌都沒有公布過,慣例是在外包裝上按照含量的多少,在配料表中以先後順序排列。
近年來,一些市場的新進入者,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魯花為了在調和油市場打開缺口,開始舉起公布調和油比例的大旗,作為營銷的一大殺器。
但是食用調和油公布配方比例,一直沒有出台國家標准,國家也沒有強制要求。
上述案例經過幾個月的溝通,目前食葯局仍未拿出自己的意見。廠家稱,如果食葯局做出給予職業打假人賠償,那肯定會被廠家告敲詐勒索,食葯局人員也是害怕承擔責任,隨後廠家協助超市向食葯監部門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同樣,職業打假人對廠家的材料不予認可,堅持要求賠償。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食葯部門仍沒有拿出自己的意見,也未在雙方中進行協調。
手段三:
摳字眼,索取「巨額」賠償
劉某在超市購買了一桶某品牌食用油,隨後向當地質監部門投訴稱該食用油在外包裝標簽中「營養成分表」一欄標注了「飽和脂肪酸」,但是沒有標識「營養素參考值」,違反相關法規,要求依法立案查處不合格產品,並責令被申訴舉報企業產品下架停止銷售,並給予申訴舉報人獎勵;依法責令被申訴舉報企業退回貨款49.50元,並依法10倍賠償495.00元;責令被申訴舉報人賠償申訴舉報人因申訴而產生交通費、列印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共計12365元。
廠家接到投訴後答辯稱:「飽和脂肪酸」為核心營養素「脂肪」中的構成組分,該公司在「脂肪」項目下已經標注了營養素參考值,作為組分之一的「飽和脂肪酸」需要標注營養素參考值,強制性條款中並無此要求或特別說明。
廠家與質監局執法人員溝通確認,產品並不存在質量和安全問題,是因標簽標識引起的舉報投訴,隨後針對舉報的問題,廠家組織專業人員與質監局執法人一起對相關的標識規定進行了詳細解讀,認定純屬於舉報人專業知識不足,理解有誤進行的舉報。不過,廠家還是表示願與當事人進行調解。
手段四:
抓廠家疏忽,比竇娥還冤?
某職業打假人實名舉報北京某商超銷售的某品牌食用油未標注質量等級,屬不合格產品。超市及廠家多次與北京某主管部門溝通告知其執行的是企業標准,因該企業標准中的質量指標已嚴苛於國家標準的要求,故產品企業標准文本中未再實施質量分級。
廠家方面答辯稱:「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准,在本企業適用,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企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製定了企業標准,但職業打假人卻質疑廠家的企業標准不合格,不予認可。對此,有關部門卻拿不出自己的主張,一再要求廠家繼續提供相關材料,而不去質疑職業打假人如此荒誕的理由。
⑤ 超市被打假人打假怎麼辦
超市被打假人打假,如果超市確實存在問題,就應該好好的吸取經驗教訓進行整改,但是如果是被人惡意的中傷,那麼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⑥ 懷疑在超市買了假貨,怎麼維權啊
認栽了,每次投訴,總是占線中,是不是打擾午休
⑦ 網店商品被職業打假人舉報 正規的法律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職業打假人是利用了法律空子而為自巳刮收了財富嚴格的說和碰瓷的沒有區別
⑧ 超市出現問題產品怎麼投訴怎麼賠償
一、投訴的方式: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六章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有5條,這5條途徑任消費者自主選擇: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例如工商等。
3、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機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賠償的標准:
如果是食品,可以要求10倍賠償;如果是食品以外的其他物品,則可以要求雙倍賠償。2015年10月1日實施的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在延續舊法十倍賠償的基礎上,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賠償金額的底線,即消費者可以在要求生產者或經營者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之間進行選擇,且增加賠償金額的底線確定為一千元。
(8)超市打假投訴擴展閱讀:
【案例分析】:
李先生在某大型連鎖超市的一家分店購買了五盒徐福記皇冠巧伯禮桶,購買後對照保質期和生產日期,發現食品已經過期。李先生以超市銷售過期食品存在欺詐為由,將對方訴至法院。庭上,超市以李先生明知產品過期,同時沒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為由抗辯。
【判決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李先生提供的證據,可以認定購買時該商品已過了保質期限。法院對於超市抗辯意見中不存在故意銷售過期產品主觀過錯、不同意10倍賠償的主張不予採信,對李先生要求10倍賠償的訴求予以支持。一審判決後,超市上訴至市一中院,堅持認為李先生對於明知是過期食品的商品仍然購買,且購買後並未食用,因而他沒有因涉案產品而受到任何損害,故不同意10倍賠償。
市一中院審理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對於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向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賠償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此外,根據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因食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市一中院認為,本案中根據查明的事實可以確認李先生在超市購買的脆花生巧克力和朱古力豆為已過保質期限的食品,故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了一審判決。
⑨ 超市最怕什麼投訴舉報
食品過期舉報
⑩ 315打假投訴電話是多少
315打假投訴電話抄是12315。
2020年2月襲9日,全國12315投訴舉報平台在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已正式上線。你可以在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首頁,點擊【價格舉報】,對這些不法行為進行投訴舉報。
之前部門分管,去年合並為12315都可以打通投訴了。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消費者撥通12315熱線後,會聽到提示音『消費維權、產品質量、食品及保健食品請按1,葯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請按2,物價請按3,知識產權請按4』。」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會將網路、來信、來人等電話接聽渠道外的投訴舉報線索,及時錄入相關業務系統,按投訴舉報有關規定,依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