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尼巴江車草山糾紛

尼巴江車草山糾紛

發布時間:2021-04-26 06:20:56

1. 草山糾紛達成協議後不履行法律上怎麼處理

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或者解除合同並要求對方承擔違約後果。

2. 發生草山糾紛應向哪一級部門反映,該怎樣解決兩鄉相鄰幾村群眾因草山地界而發生矛盾,甚至發生打架斗毆

這個由村委會、鎮政府處理,你們可以找這兩個部門解決問題

3. 詳談「青海阿柔部落」

青海阿柔部落是全名藏阿柔部落,藏族部落名。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6大部落中的藏族部落。在自治縣西部。東鄰智後茂和托葉瑪部落,南連甘肅瑪曲縣,西接果洛瑪沁縣之雜斯合部落,北毗同德縣葉吾部落和澤庫縣隆務三庄。黃河流貫該部。為黃河南蒙古親王旗直轄4大部落之一。

境內一度設有蒙古親王府,並有河南縣最大寺院曲格寺。青海和碩特部蒙古首領察罕丹津曾在此迎接拉卜楞寺一世嘉木樣活佛,接待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

二百年前自果洛游牧至此定居。其先人魯哇嘉本小頭人,始稱所部為「藏阿柔」,下轄小部。部落設贊格(章京)1人,在蒙古親王統轄下執掌部務,贊格下設尕保若幹人,協理日常事務。

(3)尼巴江車草山糾紛擴展閱讀: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

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此時已進入奴隸制社會。

4. 藏戲唐傑不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州首屆民間藝人絕活展示大賽暨首屆「南木特」藏戲調演頒獎晚會在甘南大劇院隆重舉行。

5. 雲南省有關佔用荒山建蓋豬舍相關政策

雲南省荒山有償開發的若干規定(修正)
(1994年11月30日雲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11月30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雲南省荒山有償開發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可開發的國有和集體所有的裸露土石山(包括荒坡、荒溝、荒灘)、野生草山、覆蓋度低於30%的灌叢地和喬木林郁閉度低於0.1的荒地。

第三條 本規定所指的荒山有償開發,是指按本規定有償取得荒山使用權從事發展林業、種植業、養殖業及其必要的輔助設施建設。

從事非農產業開發和地下的礦藏資源開發及其它性質的開發,按國家的有關規定另行辦理。

第四條 荒山開發,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利於水土保持和生態平衡;禁止毀林開荒和在25度以上的陡坡開墾耕地。
凡已劃給學校的用地,公路、鐵路及江河、湖泊、溝渠兩旁劃定的保護用地,水利工程保護范圍內的土地,村民共用的牧場,道路、薪炭林地,有權屬糾紛的荒山,有專門用途的荒山以及不宜出讓的其它荒山,不得出讓其使用權。

第五條 鼓勵和支持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集體和個人採用各種形式開發荒山,不受行政區域、行業、身份、職業和國籍的限制。

第六條 荒山開發,可以採用出讓、承包、租賃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合作開發。可以獨資經營、合資經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經營。

第七條 荒山使用權的出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標、協議等方法進行。
出讓、承包、租賃荒山開發的雙方,應當簽訂合同,明確開發使用的面積、期限、用途、金額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荒山使用者應按合同規定,交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承包金、租金。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荒山使用權出讓、承包、租賃的登記、發證的管理工作。林地和牧草地的使用權出讓、承包、租賃的登記、發證的管理工作,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八條 國有荒山使用權的出讓、承包、租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將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承包、租賃給荒山使用者,並向其收取出讓金或承包金、租金。
集體荒山使用權的出讓、承包、租賃,由荒山所有者的村(社)將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承包、租賃給荒山使用者,並向其收取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承包金、租金。

原已劃定由國有林場、農場、畜牧場、工礦企業及科研機構使用的荒山由使用單位組織開發或與有開發能力的單位、集體、個人合作開發。使用單位無力開發的,也可報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依照本規定承包、租賃開發。

第九條 出讓、承包、租賃荒山開發的年限,由出讓、受讓雙方根據開發的難易和經營的項目確定,最長年限可到五十年。合同期滿後,荒山使用者如要求續期使用的,經出讓、受讓雙方同意,可辦理續期使用合同。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收取的出讓金、承包金、租賃金,全額上交同級財政,專戶存儲,用於荒山開發。

村(社)收取的出讓金、承包金、租賃金,屬村(社)所有;用於荒山開發、農田水利建設和擴大再生產,由鄉(鎮)人民政府監督使用。

國有林場、農場、畜牧場、工礦企業及科研機構等單位收取的承包金、租賃金屬國家所有,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部分或全額留給原單位使用,用於擴大再生產。

第十一條 取得荒山使用權的受讓人及承包人、承租人,對其按合同開發的荒山有自主經營權、產品處分權、收益權;以出讓方式取得荒山使用權的受讓人,在按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內有入股權、抵押權、轉讓權和繼承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其合法權益。

轉讓、轉包、轉租和繼承荒山使用權,應依法進行變更登記。

第十二條 對出讓、承包、租賃開發的荒山,應按合同規定進行開發利用;改變荒山用途的,必須經所有者同意,並依法更改合同內容;未按合同規定開發和使用的,所有者有權終止合同,收回荒山使用權。

第十三條 對原已出讓、承包、租賃和其它形式開發的荒山應維護原出讓、承包、租賃和其他開發者的合法權益,未經原開發者同意,不得改變原有的合同關系。如荒山所有者和使用者雙方同意改變原出讓、承包、租賃及其它開發的方式的,可按本規定重新簽訂合同。未按規定開發的,由所有者收回。屬國家所有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屬集體所有的,由村(社)收回。收回的土地,可依照本規定進行出讓、承包、租賃。

第十四條 對已承包和劃給農戶的責任山、自留山,已開發的應按各地原有的規定繼續執行。尚未開發的,由所有者責成原使用者限期開發,不願開發的,由所有者收回。

第十五條 國家和集體因建設需要徵用、使用已開發的荒山,應按有關規定對荒山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給予補償。

第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荒山有償開發的領導,可根據本規定製定有關的具體辦法,並提供必要的服務,以促進荒山開發。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林業、農業、水利、畜牧、財政、商業、鄉鎮企業及銀行、供銷等部門,要為荒山開發提供信息、規劃、種苗、資金及產前、產中、產後的有關服務和技術指導,並依法進行行業管理。

第十八條 司法機關對破壞荒山開發的違法事件,要依法及時查處,以維護荒山所有者與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第十九條 對在荒山開發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

與尼巴江車草山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