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教育糾紛案件

教育糾紛案件

發布時間:2021-04-25 23:36:32

⑴ 急:求一篇關於教師與學生以及家長的糾紛的案例

昨天下午,我校初三某班級學生的家長來到學校,跟班主任吵架甚至開口罵老師,原因版:老師權對學生管理嚴格,不符合這位家長的教育風格,讓那學生心情不好了。家長來了三個,學生的家長來了三位,父母以及阿姨,學生的父親就在學生的班級門口拉著班主任要打,一領導在旁邊勸架,那家長不服氣,仍舊三張嘴巴齊罵老師,要找校長評理。
我不知道那個班級的學生看了這樣的鏡頭有什麼樣的感受,幸災樂禍還是惋惜?
老師以後還怎麼在學生面前立足?
現在每家都是一個孩子,很多孩子也被家長寵上了天,老師對學生怎麼管理才能讓班級百十來口子學生的家長同事滿意?不管?輕管?還是嚴管?
面對不學習還搗亂紀律的學生,老師又該怎麼辦?管嚴了,家長罵!管不嚴,家長還罵!到底該怎麼管?
(註:那位老師我我們學校公認的對學生認真負責的老師。
在這里,我並不是想為這位老師說話,只是想向社會上每一個家長徵求一下意見。)

現在9年義務教育階段不準開除學生。面對頑劣的學生,老師們一個個也是束手無策:管了,家長鬧;不管其他家長罵!

⑵ 駁回起訴!焦作女教師訴教育局案一審判決,此案中存在哪些疑點

2023年3月31日,焦作市第十七中學語文教師姚燕燕訴焦作市山陽區教育局不履行行政職責一案,在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庭審長達2小時,擇期宣判,約在上午11點結束。在庭前會議上,爭議焦點首先是本案是否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其次是山陽區教育局是否具有處理投訴的法定職責,山陽區教育局是否履行了法定職責。

教師申訴書

2020年12月10日,姚燕燕以 EMS快遞的形式,向山陽區教育局遞交了一份教師申訴書。據快遞信息顯示,2020年12月11日,山陽區教育局已經收到了該快遞。與此同時,在庭審過程中,被告也承認收到了姚燕燕寄來的教師申訴書,但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山陽區教育局到姚燕燕起訴時,她個人並沒有收到山陽區教育局對她的答復。

中學黨總支部書記、校長劉愛國對學校職稱評定公示環節把關不嚴,給予劉愛國誡勉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檢查;中學黨總支部副書記王有科,作為分管職稱評定工作的領導,履職不力,審核不嚴,給予王有科提醒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檢查;第十七中學政教處處長程慶剛負責職稱評定的公示環節,工作不認真不嚴肅,給予程慶剛誡勉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檢查。

⑶ 涉及教育配套費的案件屬於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

涉及教育配套費的案件,如果是涉及行政部門對教育配套設施的行為,應該屬於行政訴訟。如果是以教育部門的合同糾紛,應該屬於民事訴訟。供參考。

⑷ 武華玉訴華中農業大學教育行政行為糾紛案中原被告之間構成什麼法律關系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訴訟當事人

⑸ 教育案例分析

一、個案背景:

1、個案的基本情況

李某,男,聰明好動,學習習慣差,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編一些謊話騙老師。沒有良好的勞動意識,每次值日都會有逃離現象。平時以自我為中心,經常跟同學發生糾紛。同學們討厭他的習慣、做法,看不起他,在他經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後,有時也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種無奈。

2、個案的家庭情況

父母離異,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祖輩對其比較寵愛,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他們經商的緣故。平時對孩子要麼放任不管,要麼只會責罵,一聽說成績不理想,就是一頓打罵。

二、 主要問題分析

通過近半年的觀察,我發現李某的行為主要表現在:性格方面以自我為中心、固執;心理方面自暴自棄;勞動能力方面較薄弱;學習方面興趣不濃。而形成這幾種現象的主要是以下幾反面:

1、家長的寵愛

通過跟家長談話,我了解到不管孫輩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開口:「我要……」祖輩總是有求必應。尤其是小孫子發脾氣、哭鬧、耍賴時,老人更是「俯首甘為孺子牛」,失掉原則,要啥給啥。祖輩一昧遷就、給予、滿足,導致孩子對物質需求的慾望惡性膨脹,攀比虛榮,事事以我為中心。

2、集體的排斥

李某在班裡總是很顯眼,經常跟同學吵架,作業不認真完成,值日的時候先逃回家,上課做小動作……甚至老師說今天有同學作業做錯了,全班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轉向他。同學歧視的目光,老師嚴厲的批評導致了他對學習的厭惡,漸漸地他對自己也失去信心。作為一個孩子,不能被他所嚮往的群體接納,不能得到正常的夥伴之間的交往,內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

雖然祖輩對李某在生活反面極其寵愛,但對他的學習期望又很高。他們認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孫子應該彌補他們的缺憾。因此,他們對李某的學習成績很重視,一聽說成績不理想,就是一頓打罵,很少有耐心地說理與交談。長期下來,他對學習漸漸的失去興趣,也逐漸產生逆反心理。

三、採取的對策

作為教師,只有給予相應的幫助和心理疏導,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績能不斷提高,能力不斷加強。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了解什麼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麼樣的病更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後,班主任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他的心理建設,加強對他的心理監護,使他的心理健康發展,樹立信心,從本質上轉化他,進一步提高教育實效。

1、深入家庭,進行家教指導。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家庭環境的影響。要想解決他的不良表現,還得從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我利用家長會,向家長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幫助家長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另外,還向家長推薦優秀的家庭教育報刊,建議家長訂一、二份報刊、雜志,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資料。??

其次,當我了解到他只是在人多的客廳做作業時,建議家長為孩子設計一間書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書桌和書架,使孩子有一個學習的小天地。

再次,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經常查看孩子的作業。不要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成績,當他的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也不要以打罵相威脅。這樣,形成濃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圍,幫助孩子形成自覺學習的態度,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2、發現他積極的因素,促進轉化。

我發現李某雖然經常犯錯誤,但他依然有向上的願望,他身上還有很多「閃光點」,比如,跑步在班級里數一數二,做錯事敢於承認,不鬧事的時候還挺討人喜歡,上課也會積極發言……所以我們可以發掘他這些向上的可塑性,對他進行再教育。

首先,我在班級活動中,多為李某提供表現機會,結合班上具體情況,開展一些集體的活動和競賽,任命他為負責人,讓他感到被信任和責任感,在組織活動中,他的主動參與使他覺得班上的活動,自己也是一份子,從而達到消除行為惰性的效果。

3、引導集體關注他,接納他。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在培養他的正確的交往能力的時候,還注意發揮集體和夥伴的作用,通過同學的忍耐和愛護,幫助他在集體中找回自我,學會交往。

我利用晨會,班會等恰當時機做好班級學生的思想工作,告訴他們不能因為種種原因而孤立班集體中的任何一員,向學生講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同學明白像李某這樣的學生,自暴自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形成是長期的,多方面的結果,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根除,要允許他有反復現象。並且教育大家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確對待他的變化,以我們集體的耐心,接納他的缺點,他的變化。並號召班幹部帶頭和他一起玩耍,如果他有什麼困難,我們要主動去幫助,以此來帶動班學生態度的轉變。

4、尊重和信任他,正確看待「反復」。

信任是一種人格力量,它促人奮進,使人努力。對他來說,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現,也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他自暴自棄的心理。他的錯誤不可能在一次兩次之間完全改變,我要耐心對待他的錯誤。上學期,他又有幾次沒做作業。我詢問原因,他說因為本子放在家中忘帶了,以前他也曾經因為這個原因經常不做作業。我猶豫了,難道他又撒謊了,是否叫他趁下課的時間補回去呢?我沒有這樣做,只是叫他以後要善於管理好自己的學慣用品。此時,他的眼裡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感激的眼神。

5、運用多種評價,促進發展 。

維果茨基說過:「我們不盯著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該盯著兒童發展的明天」。 他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家庭環境、同學的態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擊。作為教師如果不是實事求是地用發展的眼光評價他,他的個性發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調動他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必須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當發現他今天能主動參與勞動,於是就及時在同學面前表揚他;當他能主動幫助同學的時候,同學給予一聲感激的「謝謝」;當他做錯事的時候,引導他由自己找出不對的地方,並想出假如再出現類似情況會怎麼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現的時候,由家長反饋到學校,並給予鼓勵……

四、教育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師生共同努力,這個男孩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時在和同學的交往中,能主動退讓,家長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不會想要什麼就吵著要什麼了。他從一個令人討厭的孩子,成為班級中受人歡迎的一員。他能按時完成作業,和同學友好相處,不隨便打人,積極為集體做事,更令人高興的是,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參加了校運動會,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相信以這樣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他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對個案研究的反思和收獲

世界上有兩種愛是最無私的:一是母愛,一是師愛,但師愛不同於母愛。 師愛,不應該是空洞無物的,而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關心、幫助,生活的關懷、照顧,就像呵護幼苗一樣扶持學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長。這是一種情感與心靈的融化,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樁大事了。」這就告訴我們,師愛並不是盲目的,而是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愛,方能收到應有的徐李效果。這些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到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就拿一些後進生來說,他們學習成績差,思想不求上進,甚至經常惹麻煩,讓教師們「想說愛你,不是很容易的事。」

李某的特殊主要來自於他的家庭,家長的嬌慣、放任、養成了他唯我獨尊、蠻橫無理的個性,以至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如果教師和同學對他的過錯或者是出現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批評,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很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引起他對老師的敵意和不信任,給今後的思想帶來更大的障礙。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是最難塑造的,雖然李某同學的進步已有了質的飛躍,但它只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長中的一個起步,不能說已是徹底的成功。對他的教育使我認識到,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不應該有一絲一毫的鬆懈與疏忽。

⑹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糾紛有哪些亂象

暑期將至,針對少年兒童的各類輔導班又多了起來。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會把孩子送到校外的輔導班,希望提高成績或者培養興趣。不過,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北京西城區法院5月26日相繼發布的調研顯示,部分非正規校外輔導機構存在管理混亂等問題,由此引發的糾紛增多。

法官提醒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培訓機構時,要事先了解清楚其資質、經營狀況,考察清楚其經營環境,對於課時時長,學費概念等要了解清楚,並留存好相應證據。在訂立合同的時候,對一些模稜兩可的語句,要求機構解釋清楚,防止糾紛的產生。

⑺ 急急急!!!!求有關教育方面的案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糾紛,最好是官司,並且有具體的學校)

碩士來寫信揭源導師與女博士關系不一般 師生打官司http://news.sohu.com/20080917/n259591454.shtml

⑻ 合理沖突教育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師生關系是維持教學活動的基本關系。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業務關系、倫理關系、情感關系過程中會發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師生雙方沒有採取協商、對話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採取了比較不當的言行將會使小矛盾也會變成沖突。我將結合工作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對師生沖突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一些反思,從而去思考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案例1. 正在上課的時候,有一個張同學舉手向我匯報「老師,林同學用粉筆砸我」。坐在這個女同學身後的林同學是一個小調皮,學習成績還可以,就是比較爭強好勝,好狡辯,喜歡在課堂上做一些小動作。聽到張同學的匯報,我還沒有說話,林同學就大聲狡辯起來「我沒有砸,是石同學砸的」我說「人家怎麼不說是胡同學砸的呢?」胡同學是坐在林同學邊上的一個比較好的女同學。我繼續說「你做了錯事還不承認,還像一個男子漢呀!」這句話引來了其他同學對他的譏笑,使林同學非常氣憤,他氣乎乎的看看石同學又憤憤不平的看看我,說了句「有些人才不像男子漢呢」,於是在那又是拍書又是砸筆。課後我很快了解到,今天確實不是他去惹事去砸人家的,而是石同學砸的。由於前面說的一番話使我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也使我和林同學之間產生了一絲不愉快。分析:從這個案例來看,由於我誤解了學生,學生比較委屈,在辯解的同時還鬧起了情緒。虧好我的情緒控制的還比較好,沒有用自己的權威去壓學生從而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反思:
1.教師面對一些突然的事件時,心態上還不夠冷靜,容易偏聽偏信,用自己的思維定式去分析問題,去批評心中認定的問題學生。當碰到兩個學生鬧矛盾,而我又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時,教師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採取「冷處理」,可以說課後再來處理或對那塊地區加強巡視杜絕問題進一步擴大。
2.從案例中有可以看出除了我不夠冷靜外,和教師潛在的心理因素也有關系。教師對於一般「問題學生」都存有偏見,導致教育行為失當。如許多教師認為管束「問題學生」的唯一辦法就是要「狠「,必須要壓服他們,務必要把他們的銳氣磨光掉。如在案例中,由於這個林同學給我的印象是調皮,爭強好勝,好狡辯。所以當我聽到他說話時就認定他在狡辯了,就決定給他點「難看」 給他點「顏色」,從而導致了自己的誤判。當教師要公平、公正的去處理問題時,就不能用有色眼鏡去看學生,這是教師特別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摔掉有色眼鏡,戴上一副平光鏡。
3.教師在處理問題時,語言一定不能失控。在案例中雖然教師只是說了一句不算訓斥學生的話,但由於產生了一種廣泛的效應,使學生的心理受到了刺激,進而產生了反抗的情緒。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盡量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出發,不要用語言去訓斥學生,也不要用語言去恐嚇學生,也不要用語言去激將、挖苦、諷刺學生。
案例2.我們班有一個同學脾氣特別不好。有一天,該同學和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我非常生氣,利用中午時間把他的父親請來,在辦公室進行了交流。下午,我已經上了將近5分鍾的課的時候,凌同學進來了,沒有喊報告,而且嘴巴里還罵罵咧咧。於是我就說「你怎麼搞的,來遲了不喊報告,而且還發出不該發出的聲音。」只見該同學歇斯底里的開始發作了「怎麼了,我就是要遲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那該死的爸爸找來,他打我,我就去打別人。」 我又教育的他幾句之後,只見該同學一激動就將桌子給掀了,拎著書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我在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才知道,原來該同學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就離異了,但是平時父親、母親也還都管著他的學習。他的父親脾氣比較暴躁,而且他的母親也經常在他面前說他的父親的不是。當上了初中以後,他對父親的教育也比較反感,對父親也比較痛恨。
分析:從案例中看出,本來我和該同學還沒有發生比較大的沖突。但是由於我一次很隨意的家長交流,使該同學和我之間產生了一次大的沖突。沖突的原因主要是我不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沒有取得家長的最好協作。
反思:
1.教師對於比較特殊的學生是不是有必要進行提前家訪?案例中由於我對該同學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夠了解,從而導致了和該同學之間發生了矛盾沖突。如果我能做一個有心人,在知道馬上接手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棘手的「人物」時就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家庭情況,對這個即將接手的學生進行家訪,這次的矛盾和沖突也不會發生了。
2.教師對於比較特殊的學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顧?案例中當該同學遲到,又嘴巴里還罵罵咧咧進入課堂時,教師能否適當的照顧一下他的情緒,讓他做一個適當的發泄。教師對他可以採取「冷處理」,不聞不問先隨他去。看他的心態平和下來後再用比較關心的語氣問問為什麼遲到,可能比在氣頭上去問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對於一部分特殊的學生,教師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感化他們,而不是動不動就去訓斥,指責他們,「特殊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特殊的愛」。
新型師生關系的思考:
在教育教學中師生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師生發生沖突亦是難免的。教師只有在處理好矛盾沖突的時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是: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從平時的教學和案例分析中,我體會到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願、隱私權等等,採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對學生要有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級採用班幹部輪流制,教師讓全部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班級,這樣的班級在後面的學習、活動中都會名列前茅。
5、改變自己。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

⑼ 有關受教育權的案例及法院的判定(字少點)

「齊玉苓訴陳曉琪等侵犯受教育權案」,這是中國最著名的關於受教育權的憲法案例了。如下:

原告:齊玉苓被告:陳曉琪;陳克政;山東省濟寧商業學校;山東省滕州市第八中學;山東省滕州市教育委員會二審判決時間:2001年8月23日一審法院: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告齊玉苓因與被告陳曉琪、陳克政、山東省濟寧商業學校、山東省滕州市第八中學、山東省滕州市教育委員會發生侵犯姓名權、受教育權糾紛,向山東省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齊玉苓訴稱:原告經統考後,按照原告填報的志願,被告濟寧商校錄取原告為90級經財會專業委培生。由於各被告共同弄虛作假,促成被告陳曉琪冒用原告的姓名進入濟寧商校學習,致使原告的姓名權、受教育權以及其他相關權益被侵犯。請求判令各被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給原告賠償經濟損失16萬元(其中包括:1.陳曉琪冒領工資5萬元;2.陳曉琪單位給予的住房福利9萬元;3.原告復讀一年的費用1000元;4.原告為將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交納的城市增容費6000元;5.原告改上技校學習交納的學費5000元;6.陳曉琪在濟寧商校就讀期間應享有的助學金、獎學金2000元;7.原告支出的律師代理費5000元、調查費1000元),賠償精神損失40萬元。
被告陳曉琪辯稱:本人使用原告齊玉苓的姓名上學一事屬實,齊玉苓的考試成績雖然過了委培分數線,但她表示過不想上委培,因此她沒有聯系過委培單位,也沒有交納委培費用,不具備上委培的其他條件。本人頂替齊玉苓上學,不侵犯其受教育權。受教育權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權利,齊玉苓據此主張賠償,沒有法律依據,二且其訴訟請求已明顯超過了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
被告濟寧商校辯稱:本校收到以齊玉苓名義寄來的委培單位證明後,及時對考試成績超過委培分數線的齊玉苓發出了錄取通知書,因此沒有侵犯原告齊玉苓的合法權益。
被告滕州八中辯稱:在齊玉苓與陳曉琪的糾紛中,本校沒有任何侵權行為,不應被列為本案被告。
被告滕州教委辯稱:在90屆中專招生考試中,從報名、考試、錄取到發放錄取通知書的各環節,本被告都嚴格執行了招生政策,在此糾紛中無任何過錯,不應為他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
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齊玉苓與被告陳曉琪均是被告滕州八中的90屆應屆初中畢業生,當時同在滕州八中駐地滕州市鮑溝鎮圈裡村居住,二人相貌有明顯差異,齊玉苓在90屆統考中取得成績441分,雖未達到當年錄取分數線,但超過了委培生的錄取分數線。當年錄取工作結束後,被告濟寧商校發出了錄取齊玉苓為該校90級財會專業委培生的通知書,該通知書由滕州八中轉交。
被告陳曉琪在1990年中專預選考試中,因成績不合格,失去了繼續參加統考的資格,為能繼續升學,陳曉琪從被告滕州八中將原告齊玉苓的錄取通知書領走。陳曉琪之父、被告陳克政為此聯系了滕州市鮑溝鎮政府作陳曉琪的委培單位。陳曉琪持齊玉苓的錄取通知書到被告濟寧商校報到時,沒有攜帶准考證;報到後,以齊玉苓的名義在濟寧商校就讀,陳曉琪在濟寧商校就讀期間的學生檔案,仍然是齊玉苓初中階段及中考期間形成的考生資料,其中包括貼有齊玉苓照片的體格檢查表,學期評語表以及齊玉苓參加統考的試卷等相關材料。陳曉琪讀書期間,陳克政將原為陳曉琪聯系的委培單位變更為中國銀行滕州支行。1993年,陳曉琪從濟寧商校畢業,自帶檔案到委培單位中國銀行滕州支行參加工作,被告陳克政為使被告陳曉琪冒名讀書一事不被識破,曾於1991年中專招生考試體檢時,辦理了貼有陳曉琪照片並蓋有「山東省滕州市招生委員會」鋼印的體格檢查表,還填制了貼有陳曉琪照片,並加蓋「滕州市第八中學」印章的學期評語表。1993年,陳克政利用陳曉琪畢業自帶檔案的機會,將原齊玉苓檔案中的材料抽出,換上自己辦理的上述兩表。目前在中國銀行滕州支行的人事檔案中,陳曉琪使用的姓名仍為「齊玉苓」,「陳曉琪」一名只在其戶籍中使用。
經鑒定,被告陳克政辦理的體格檢查表上加蓋的「山東省滕州市招生委員會」鋼印,確屬被告滕州教委的印章;學期評語表上加蓋的「滕州市第八中學」印章,是由被告滕州八中的「滕州市第八中學財務專章」變造而成,陳克政對何人為其加蓋上述兩枚印章一節,拒不陳述。
另查明:1990年,被告滕州八中將當年參加中專考試學生的成績及統招、委培分數線,都通知了考生本人。
1990年的招生辦法,要求報考委培志願的考生必須憑委培招生學校和委培單位的介紹信報名。為滿足這一要求,凡報考委培志願的考生事實上都是自己聯系委培單位並自己交納培費用。被告陳曉琪當時交納了5500元的委培費,原告齊玉苓既未聯系過委培單位,亦未交納過委培費用。
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一、被告陳曉琪停止對原告齊玉苓姓名權的侵害;二、被告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向原告齊玉苓賠禮道歉;三、原告齊玉苓支付的律師代理費825元,由被告陳曉琪負擔,於判決生效後10日內給付,被告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對此負連帶責任;四、原告齊玉苓的精神損失費35000元,由被告陳曉琪、陳克政各負擔5000元,被告濟寧商校負擔15000元,被告滕州八中負擔6000元,被告滕州教委負擔4000元,於判決生效後10日內給付;五、鑒定費400元,由被告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各負擔200元;六、駁回齊玉苓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按本院核定的實際爭議數額19.5萬元計收5410元,由原告齊玉苓負擔4400元,被告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各負擔300元,被告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各負擔55元。
宣判後,齊玉苓不服一審判決,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理由是:一、陳曉琪實施的侵犯姓名權行為給本人造成的精神損害是嚴重的,應按照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5條規定的賠償標准予以賠償;二、根據當年國家和山東省對招生工作的規定,報考委培不需要什麼介紹信,也不需要和學校簽訂委培合同,滕州市招生委員會辦公室的「滕招辦定(1990)7號」文件中對報委培生工作的規定,違反了國家和山東省的規定,是錯誤的,不能採信。本人在參加統考前填報的志願中,已經根據棗庄市商業局在滕州市招收委培學生的計劃填報了委培志願,並表示對委培學校服從分配,因此才能進入統招兼委培生的考場參加統考,也才能夠在超過委培分數線的情況下被濟寧商校錄取,正是由於滕州八中不向本人通知統考成績,而且將錄取通知書交給陳曉琪,才使本人無法知道事實真相,一直以為成績不合格落榜了,因此也才不去聯系委培單位,沒有交納委培費用。各被上訴人的共同侵權,剝奪了本人受中專以上教育的權利,並喪失了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相關利益。原審判決否認本人的受教育權被侵犯,是錯誤的。
請求二審法院判令:1.陳曉琪賠償因其侵犯本人姓名權而給本人造成的精神損失5萬元;2.各被上訴人賠償因共同侵犯本人受教育的權利(即上中專權利及相關權益)而給本人贊成的經濟損失16萬元和精神損失35萬元。
被上訴人陳曉琪答辯稱: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當維持。
被上訴人陳克政答辯稱:中專預選考試結束後,齊玉苓私下曾對陳曉琪表示過她不準備上委培學校。正是由於齊玉苓有這個意思表示,所以我提供了鮑溝鎮鎮政府的介紹信和委培合同。當然,以後陳曉琪使用齊玉苓的姓名上學,齊玉苓不知情,但這並不違背齊玉苓本人的意思表示,所以,我們侵犯的只是齊玉苓的姓名權,沒有侵犯齊玉苓受中專以上教育的權利,更沒有因此給其造成任何精神損害。
被上訴人濟寧商校答辯稱:侵犯齊玉苓的姓名權,完全是由陳克政精心策劃並實施的,如果有其他具體行為人明知是假,還為陳克政編造或更改檔案材料,應當追究具體行為人的責任。濟寧商校履行了自己應盡的審查義務,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濟寧商校在陳曉琪、陳克政實施的侵犯姓名權方面有故意行為,因此濟寧商校沒有給齊玉苓造成任何精神損害。
被上訴人滕州八中答辯稱:滕州八中於當年以張榜公布的形式將齊玉苓的統考成績及委培分數線進行了通知。齊玉苓合法權益在1990年就已經受到陳曉琪、陳克政的侵犯,而滕州八中的財務章是1992年4月才刻制的,以加蓋了變造的財務章讓滕州八中承擔侵權責任,於理不通。
被上訴人滕州教委答辯稱:滕州教委在1990年的中專招生工作中,從考試到錄取以及考生錄取通知書的發放,都是嚴格按招生政策規定的程序進行。齊玉苓被他人冒名上學,與我委無關。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一審認定被上訴人滕州八中已將上訴人齊玉苓的統考成績及委培分數線通知給齊玉苓本人,沒有證據證實,不能成立。
被上訴人滕州教委承認是上訴人齊玉苓本人填報了委培志願。因此被安排在統招兼委培考場參加考試。
上訴人齊玉苓在被上訴人滕州八中畢業以後,其戶口是由被上訴人陳克政持齊玉苓的錄取通知書遷出。
被上訴人陳曉琪至今仍使用上訴人齊玉苓的姓名在中國銀行滕州支行工作,自1993年8月到2001年8月,共領取工資計52043元。
滕州市1997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100元,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為110元,1999年7月至今為143元。
上訴人齊玉苓於1990年8月至1991年5月在山東省鄒城市第二十中學(現為第四中學)復讀,其間支出復讀費1000元。1993年6月份,齊玉苓向有關部門交納6000元城市增容費後轉為非農業戶口。同年8月,齊玉苓又就讀於鄒城市勞動技校,交納學費等費用5000元。1996年8月,齊玉苓被分配到山東魯南鐵合金總廠工作。自1998年7月,齊玉苓曾有一年多時間下崗待業。
以上事實,由棗庄市招生委員會證明、體格檢查表、學期評語表、收款憑證、文檢鑒定書、常住人口登記表、中國銀行滕州支行的證明、滕州市民政局的證明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證實。
除此以外,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確認了一審查明的其他事實。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上訴齊玉苓所訴被上訴人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侵犯姓名權、受教育權一案,存在著適用法律方面的疑難問題,因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33條規定,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對本案研究後認為:當事人齊玉苓主張的受教育權,來源於我國憲法第46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本案事實,陳曉琪等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了齊玉苓依據憲法規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外,並造成了具體的損害後果,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據此,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釋(2001)25號司法解釋批復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憲法第46條、最高人民法院(2001)法釋25號批復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一、維持一審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二、撤銷一審民事判決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三、被上訴人陳曉琪、陳克政於收到本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賠償上訴人齊玉苓因受教育的權利被侵犯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7000元,被上訴人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四、被上訴人陳曉琪、陳克政於收到本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賠償上訴人齊玉苓因受教育的權利被侵犯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按陳曉琪以齊玉苓名義領取的工資扣除最低生活保障費後計算,自1993年8月計算至陳曉琪停止使用齊玉苓姓名時止;其中1993年8月至2001年8月,共計41045元),被上訴人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五、被上訴人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於收到本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賠償上訴人齊玉苓精神損害費50000元;六、駁回上訴人齊玉苓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0910元,由上訴人齊玉苓負擔8984元,被上訴人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負擔192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910元,由齊玉苓負擔8984元,陳曉琪、陳克政、濟寧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負擔1936元。

閱讀全文

與教育糾紛案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