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事侵權如何解決
民事侵權可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責任,內對方不承擔的向人容民法院起訴,憑判決書申請強制執行。
《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❷ 如何處理侵權糾紛
您好!這個問題需要看具體是什麼類型的侵權。《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專害民事權益,屬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一般而言,出現侵權糾紛可以先收集證據,隨後進行協商或調解,若是協商不成或調解不成功,則可採取訴訟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❸ 監獄管理人員沒收犯人手機兩部,未上交或作其他處理,該犯人一年後被減刑,此監獄工作人員是否構罪
1、司法部的規定是行政法規,該監管人員的行為應是濫用職權或民事侵權行為,可以通過行政處理或民事訴訟解決。
2、減刑或假釋是司法行為,監管只是有提請權,是否批準是有法院依法裁判的。
❹ 民事侵權案件的起訴
會受理,只要有基本證據,法院就會受理的。
建議你請律師,然後到派出所復印詢內問筆錄,或者委容托派出所對證人進行詢問,然後拿這些證據去法院起訴。一般來說勝訴機會還蠻大的。
一般來說還要注意保存住院期間的醫療費單據,交通費票據,然後找醫生在你的病歷上註明需要休息,加強營養,後續醫療費用等。到時候可以把這些費用一起主張。
他應該賠償你的費用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營養費、續醫費等。
❺ 民事侵權行為能判刑嗎
既然是民事侵權行為,那麼也只是民事糾紛,不會判刑的。
如果侵權行為達到追究刑事責任的要件,那麼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❻ 在民事侵權中,一因多果的情況下應當怎麼處理,和刑法中的處理一樣嗎
和刑法處理方式不同。民事侵權,侵權結果和原因有關系的,都要負責
❼ 根據民事訴訟法 如果遇到侵權應對措施有哪些
措施抄如下
一、在侵權發生或持續時,自己採取一定措施進行阻止,但應在法律范圍內,不應違法,尤其不能造成對無關第三人造成傷害。
二、根據不同類的侵權,到相應的政府主管部門申訴、舉報;
三、到法院起訴。
四、對方觸犯刑法的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到法院自訴刑事,同時附帶民事賠償。
五、如果政府工作人員消極推諉,可向其上級主管部門反映追究其責任。
侵權行為
1.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2.「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❽ 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怎麼判,賠償多少,要不要坐牢
一般侵權行為的復後果
根據《民法通則制》,一般侵權行為是指因行為人對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並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方法: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❾ 是民事侵權還是刑事犯罪如何索賠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事責任回和侵權責任,侵權責任優答先於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於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時效上,進入刑事審理階段的案件,其民事訴訟時效自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未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仍可在刑事程序終結後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但應及時提起以免訴訟時效超期。同樣,對於同時產生行政責任的,亦如此遵循「私權優先」原則,優先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❿ 民事侵權的救濟途徑
民事侵權如何救濟
當專利權民事受到侵害時,有兩個選擇:到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專利局進行處理。
選擇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之前,應先明白兩者之間的差異:
1、民事專利管理機關在處理民事專利侵權時,雖然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但這種處理不是終局的,只要當事人有一方不服的(可能是專利權人,也可能是被控侵權人),他在收到專利局的處理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可以向法院起訴。只有當雙方當事人對專利局的處理決定表示接受或者在規定的起訴期間內沒有到法院起訴,該處理決定才算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對專利侵權的判決是終局的,其他任何機關不能改變這種判決。
2、民事專利局的救濟手段有限,只能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而法院可以行使《民法通則》規定的一切民事救濟手段。
民事侵權行為的民事救濟責任:指行為人因自己的過錯,實施非法侵犯他人的權益的行為,對受害人承擔的民事責任。
民事侵權民事責任的救濟特徵:
①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②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③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④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救濟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