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行為結果發生地
您好,區別主要是對實施者和受害者而言的,實施者動作的地點就是實施版地,受害者發生後果的地權方就是結果發生地。
侵權行為地,是指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事實所在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所在地。一般情況下,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兩者相一致,均在同一地點。但也存在兩地不一致時,針對該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可能存在三處管轄人民法院,即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Ⅱ 侵權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還是被侵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
是合法的。適用《合同法》。只要協議適用法律符合:侵權行為地法律;當事人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
侵權發生後協議解決,這是作為解決沒有協議侵權適用法律的補充。
Ⅲ 侵權責任法屬於民法內還是民法外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條文有刑事侵權和民事侵權兩種 所以不能說「屬於民法內還是民法外」只是有交集 具體案件適用哪個法律需要具體分析的
Ⅳ 以下哪些行為是屬於侵權
侵權行為的種類主要有:國家機關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等。下面就由法律快車的編輯為您介紹。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運用,經濟生活條件,生活方式的改變,新的損害不斷涌現,而且一些損害後果極其嚴重,如果拘泥於侵權行為的一般規定,適用於侵權行為的賠償原則,受害人就會得不到賠償,影響社會的安定。於是出現了特殊侵權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在侵權責任的 一、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於一般侵權行為,應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的致人損害的行為。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是: (一)特殊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責任或公平責任。 (二)特殊侵權行為由法律直接規定。此處的法律包括民法的特別規定和民事特別法的規定。 (三)特殊侵權行為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適用倒置原則,即由加害人就自己沒有過錯或者存在法定的抗辯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四)法律對特殊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作出嚴格規定。一般免責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此外,受害人的過錯、第三人的過錯、加害人沒有過錯或者履行了法定義務也可能基於特別規定成為免責事由。 (五)特殊侵權行為的責任主體和行為主體存在分離現象。如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致人損害所承擔的民事責任。 二、在我國,特殊侵權行為的種類主要有: (一)國家機關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 (二)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三)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四)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五)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六)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七)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八)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Ⅳ 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損害結果地法律的選擇,由法官還是當事人決定
侵權行為地和侵權損害結果地的法院都有管轄權。原告可以在這兩個地方選擇一個法院起訴,該法院應該立案受理。
Ⅵ 重疊適用侵權行為地法與法院地法的原因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應重疊適用
重疊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和法院地法原則
《民法通則》第 146條 侵權行為版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中權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上述發條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通俗來說就是甲在某國對乙進行了某國法律所規定的某種侵權行為,但是乙卻在中國起訴甲,而這種在某國法律所規定的侵權行為在中國法律中並不認為是侵權行為,所以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Ⅶ 商標侵權的侵權行為地應該如何確定
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商標權的保護,商標是一個企業或產品身份的標志。未經持有有同意,是不可以使用的。要現實的法律事務中商標侵權糾紛的事件時有發生。那麼商標侵權的侵權行為地應該如何確定?為大家解答。
一、什麼是網路商標侵權
商標侵權行為是指違反法律的規定,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未經商標權人的同意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我國商標法採用的是注冊在先的原則,因而我國商標權保護是針對注冊商標而言的。
未注冊但已經使用並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標雖然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享有禁止他人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的抗辯權利,但不享有商標法提供的禁止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法律保護。
二、商標侵權的侵權行為地應該如何確定
從我國商標法規定來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一)違法性。即行為人未經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律依據而客觀上行使商標權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二)損害後果。造成損害後果或即將發生損害後果,即侵權行為給商標權人已經造成損害或者即將造成損害,可表現為產品銷量下降,利益的減少或者商標信譽降低等。
(三)因果關系。損害後果與違法行為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後果是由違法行為直接造成的。
(四)過錯。包括有過錯和無過錯兩種。一般情況下,行為人非法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反向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在認定是否侵權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要件;而對於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認定是否侵權時不以行為人主觀上過錯為要件,即使行為人無過錯,仍然構成商標侵權,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而已,但還是要承擔其他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商標侵權的行為有哪些
根據我國商標法以及商標法實施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具體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使用侵權
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
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必須經商標所有人同意並簽訂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然後在商標局備案。如果未經許可而實施該行為,無論是出於故意還是過失,均構成他人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二)銷售侵權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即屬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行為。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侵犯他人商標權的銷售行為的構成,不再以銷售者是否存在「明知」或「應知」的主觀過錯而論。
只要行為人具有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的行為,就以侵犯商標權的行為而論。但構成侵犯行為的並不一定都要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只有在主觀上具有明知或應知的過錯的,才負賠償責任。
(三)商標標識侵權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又稱為商標標識侵權。
1、未經商標權人授權和委託而製造、銷售其商標標識;
2、雖然商標權人的授權或委託,但超出授權或委託的范圍,製造、銷售其注冊商標標識等行為。
(四)反向假冒行為
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
即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行為人將該注冊商標撕掉或去除,換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商標,再將更換了商標以後的商品投入市場,冒充自己的商品予以展示或者銷售的行為。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所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標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Ⅷ "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這是一條( )。
"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這是一條(B)。
A.專 單邊沖突規范
B. 雙邊沖突規范
C. 選擇性屬沖突規范
D. 重疊性沖突規范
如果是明確規定適用國內法或者國外法就是單邊的,沒有明確規定,需要根據連接點來確定適用法律的,就是雙方的。
雙邊沖突規范,其系屬既不明確規定適用內國法,也不明確規定適用外國法,而是提供一個以某種標志(即連結點)為導向的法律適用原則。
Ⅸ 侵權案件的管轄法院是什麼
1、對於侵權行為而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內
2、侵權行容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Ⅹ 侵權責任法、安全生產法、民法通則屬於民法商法嗎
1,《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屬於民法商法;《安全生產法》屬於社會保障法版。
2,民商法是指民權法與商法。關於民法和商法的關系,有兩種體例:一是民商合一,一是民商分立。所謂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是商法的母法,並指導和統帥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別法。
3,(1)民法的成文法規范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等。
(2)商法包括但不限於: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證券法。在我國,商法的成文法規范包括: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