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依據

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依據

發布時間:2021-04-24 01:06:52

⑴ 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現實問題
樂某和於某因一些瑣事發生肢體沖突,在廝打過程中,樂某將內於某打傷住院。由於容傷勢比較嚴重,雖然經過搶救於某保住了性命,但一隻眼睛永久性失明,構成了殘疾。於某出院後,精神狀態一直很差,經常做噩夢,還患上了神經衰弱。為此,於某向樂某提出了精神損害賠償,但樂某認為其已經賠償了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費用,不應該再賠償精神損失。那麼,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精神損害賠償是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而獲得的金錢賠償,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可以考慮侵權人的主觀狀態、被侵權人的傷殘情況和遭受精神痛苦的情形等。
在這則案例中,於某可以向樂某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⑵ 關於《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

呵呵,藉助一些新聞您看看有沒有幫助吧
精神損害賠償得到法律彰顯

2007年11月日,「北京公交售票員掐死清華教授女兒案」民事賠償部分終審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了賠償10萬元精神損害金的一審判決,改判賠償30萬元,這是目前我國法院判決精神損害賠償的最高數額。

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沒有明確規定,正在審議中的國家賠償法修訂草案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但僅限於行政法領域,司法實踐中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來規范,司法實踐中精神損害賠償已經有了不少案例。

最新通過的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勝明表示,這是《侵權責任法》的一個亮點,表明我國在現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

王勝明介紹說,草案審議過程中,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怎麼認定,什麼情況下構成精神損害賠償,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究竟賠多少,有過很大爭論。最終通過的法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嚴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侵害人身權益是指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但不包含侵害財產權,如果侵害了財產權益,就要根據財產的損失給予賠償。

⑶ 能否引用《侵權責任法》來支持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現階段刑事附帶民事案件想追索精神損害賠償,似乎沒有渠道。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就橫亘在哪裡,無法逾越。

最近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葯家鑫案,附帶民事部分只判了4萬多,那可是慘不忍睹啊。還是實際點,別給當事人不切實際的幻想。

《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於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nn的,已經給你限定死了。

⑷ 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現實問題

樂某和於某因一些瑣事發生肢體沖突,在廝打過程中,樂某將於某打傷住回院。由於傷勢比答較嚴重,雖然經過搶救於某保住了性命,但一隻眼睛永久性失明,構成了殘疾。於某出院後,精神狀態一直很差,經常做噩夢,還患上了神經衰弱。為此,於某向樂某提出了精神損害賠償,但樂某認為其已經賠償了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費用,不應該再賠償精神損失。那麼,法律對於精神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精神損害賠償是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而獲得的金錢賠償,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可以考慮侵權人的主觀狀態、被侵權人的傷殘情況和遭受精神痛苦的情形等。

在這則案例中,於某可以向樂某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⑸ 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民法高手進)

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和《侵權責任法》造成精神損害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為物品的遺失或破壞,屬於財產所有權。後者是人身權益……有就是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身權益應該是包括人身權和與人身相關的其他利益,自然人的人身權,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不包括財產損害。所以兩者並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的,一條做為另外一條的補充。在實際中,侵犯了財產所有權的按照精神損害的司法解釋處理,如果侵犯了人身權,則按照《侵權責任法》處理。當然,兩者的前提都是產生嚴重的精神損害,故應「嚴重精神損害」為標准

⑹ 具有人格意義的特定物品被損害,可否按照《侵權責任法》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內念物品,因容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應該適用這條規定。本條與侵權責任法第22條並不沖突。

閱讀全文

與侵權責任法精神損害賠償依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