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親過世了,喪葬費可否子女分擔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喪葬費首先由死者的遺產列支,如果死者的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時,由死者的繼承人承擔不足部分。
喪葬費是對死者近親屬處理死者喪葬事務時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一般包括運屍費、火化費、告別儀式費、購買骨灰盒費、骨灰存放費等。死者單位給付的喪葬費是對死者親屬處理喪葬事務的一種經濟幫助,它是用於解決死者家屬在殯葬花銷時所遇到的實際困難。
對死者安葬是近親屬或遺產繼承人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國社會公序良俗的道德要求,讓死者安息也是對死者親屬的一種撫慰。某一親屬或繼承人支付的喪葬費可以從單位給付的喪葬費中扣除,單位給付的喪葬費超過實際支出的,超過部分可參照遺產法中的遺產處理原則予以合理分割。
死者的喪葬費的負擔問題,應根據不同情況來確定:一是死者存在侵權侵害關系、工傷保險關系、勞動合同與僱傭關系、社會保險關系等關系時,都有傷葬費的支付與承擔項,按超不補,節不退的原則包干使用。這類情形一般不會有大多超支問題,則不會因為喪葬費產生糾紛的。除存在以上關系外的公民自然死亡的情況,則會因為喪葬費的承擔問題而產生法律關系。
Ⅱ 老人去世後,喪葬費按法律規定,應該怎樣分配
喪葬費系對死亡人員喪葬補助費用,應用於死亡人員喪葬事宜。
一般用於逝者服裝、整容、遺體存放、運送、告別儀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
喪葬費不屬於遺產。如有節余,可參考親屬與死者之間的關系,以主要照顧和救濟死者生前需要扶養的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補償對死者生前照顧贍養較多的親屬並兼顧其他親屬為原則進行酌情分割。
(2)老人葬禮費用糾紛擴展閱讀:
案例:繼母為爭丈夫喪葬費與繼子女打官司,法院判參照繼承法分割
2014年10月,兵團第二師某團場的馮先生因病去世,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給付其家屬撫恤金及喪葬費共計76340元,為分割上述費用,馮先生現任妻子馬女士將其3個子女告上了法庭。10月29日,庫爾勒墾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這起共有權糾紛案。
據了解,馬女士與馮先生於2002年結婚,婚前各自都有子女,且已長大成人。馮先生因病去世後,社會保障部門給付的撫恤金及喪葬費成為馬女士與丈夫的3個子女爭奪的焦點。在法庭上,馬女士稱,自己是馮先生合法的妻子,丈夫去世後,撫恤金及喪葬費應歸自己所有,而且丈夫名下的存款也應由自己和丈夫的子女們平分。
但是馮先生的3個子女堅持要同馬女士平分76340元撫恤金及喪葬費。
經過法院調解,馮先生的3個子女同意將撫恤金及喪葬費的一部分34000元歸馬女士所有,訴訟費1400元由他們與馬女士各付一半,並一次性以現金的方式將34000元付給了馬女士。
據庫爾勒墾區法院法官介紹,喪葬費、撫恤金是公民死亡之後發生的,不屬於死者遺產,它是國家對死者親屬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喪葬費,是對被繼承人死亡後的喪葬事務支出的一種經濟幫助,用以解決死者家屬在殯葬花銷時所遇到的實際困難;
撫恤金,用以優撫和救濟死者家屬,尤其是那些依靠死者生活而無經濟來源的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直系親屬,它是對死者親屬精神痛苦的一種撫慰。
本案中,在辦理完被繼承人喪事後,喪葬費尚有餘額,而原、被告作為被繼承人的合法妻子及子女(均已成年獨立生活,且有勞動能力),應當參照繼承法,由配偶、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分割撫恤金,並按照均等原則分割喪葬費餘款及撫恤費。
Ⅲ 如何起訴領取糾紛喪葬費
不知道你問的是什麼
如果你是不明白喪葬費具體怎麼計算,這個請你找你當地有關文件,因為各回地情況答不同沒有辦法幫你具體具體計算
如果你問是怎麼訴,
如果是單位不支付喪葬費,因為是權利人到法院一起去訴,或者指定某人代理也可以
如果 是領完錢大家 分錢的矛盾,那麼是有異議方去法院訴另外一方
Ⅳ 老人去世喪葬費誰出
老人去世喪葬費應該兒子出,沒有兒子的女兒出,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政府出。
Ⅳ 老人去世後的喪葬費子女是否平均分配
喪葬費雖然不屬於遺產,但在處理時會按遺產繼承人順序進行分配,第一順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員是第二順序,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的人員,才在第二順序的人員中分配。
對喪葬費如何分割,法律並無明確規定。根據我國目前的有關政策,享有喪葬費待遇的人必須同時具有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死者的直系親屬、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養的人。死亡喪葬費的具體分割,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如果實在協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訴。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則處理喪葬費。
Ⅵ 喪葬費分配問題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喪葬費首先由死者的遺產列支,如果死者的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時,由死者的繼承人承擔不足部分。
喪葬費是對死者近親屬處理死者喪葬事務時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一般包括運屍費、火化費、告別儀式費、購買骨灰盒費、骨灰存放費等。死者單位給付的喪葬費是對死者親屬處理喪葬事務的一種經濟幫助,它是用於解決死者家屬在殯葬花銷時所遇到的實際困難。
對死者安葬是近親屬或遺產繼承人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國社會公序良俗的道德要求,讓死者安息也是對死者親屬的一種撫慰。某一親屬或繼承人支付的喪葬費可以從單位給付的喪葬費中扣除,單位給付的喪葬費超過實際支出的,超過部分可參照遺產法中的遺產處理原則予以合理分割。
死者的喪葬費的負擔問題,應根據不同情況來確定:一是死者存在侵權侵害關系、工傷保險關系、勞動合同與僱傭關系、社會保險關系等關系時,都有傷葬費的支付與承擔項,按超不補,節不退的原則包干使用。這類情形一般不會有大多超支問題,則不會因為喪葬費產生糾紛的。除存在以上關系外的公民自然死亡的情況,則會因為喪葬費的承擔問題而產生法律關系。
Ⅶ 喪葬費的承擔主體夫妻繼承人依據詳細說明!
老人在生前把財產立了遺囑給其中一個孩子,如果老人去世了,其他沒有得到遺產的子女是否需要拿喪葬費,要根據遺囑內容、財產和其他情況確定。
通常的觀點是,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喪葬費首先由死者的遺產列支,如果死者的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時,由死者的繼承人承擔不足部分。
但此觀點對於「喪葬費」是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所說的被繼承人的「債務」,尚有爭議,因此各方可以進紶甫官晃擢浩規彤海廓行協商,如不能協商,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7)老人葬禮費用糾紛擴展閱讀:
立法規定
1、《德國民法典》第844條第1款規定:「在殺害的情形,賠償義務人應向擔負埋葬費的人賠償埋葬費。」
2、《瑞士債務法》第45條第1項規定:「傷害致人死亡的,支付的賠償金應當包括所支出的費用和喪葬費。」
3、《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1094條第1款規定:「對受害人死亡負有責任的人,應向支付喪葬費的人賠償必要的喪葬費。」4、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192條第1款規定:「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5、國務院1991年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註: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廢止)第36條規定對喪葬費進行賠償,並在第37條規定「喪葬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的喪葬費標准支付」,這也使得各地對喪葬費的實際賠償標准上差異很大。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對喪葬費的計算標准做出了明確規定,即「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這一標准既考慮到了地域差異,又兼顧了公平,是一種比較科學、合理的標准,還簡單易行、標准明確、便於掌握。
Ⅷ 奶奶昨晚去世了,如何解決喪事辦理費用承擔的爭議~急
1、你的這個問題在法律上比較簡單,根據你說的情況,5個孩子中有兩個兒子是你奶奶親生的,3個不是親生,但是也都形成了撫養關系,因此與親生無異。根據婚姻家庭法的規定,5個孩子都有生養死葬的義務,也即是說5個孩子原則上對喪葬的費用有相同的義務,但是法律也保護弱者,為公平原則,你的父親由於自身有疾病,你的家庭也不寬裕,因此你父親可以少承擔一些,具體的減免比例法律無法規定,關鍵還是親人們的協商,如果他們都通情達理應該會照顧你父親的。
2、至於你有無義務,原則上可以說有,畢竟你也是奶奶的至親,但是按照風俗,在有父輩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先由他們承擔這個義務,如果你自願承擔當然法律不會禁止。
3、對於你母親的情緒,相信這是歷史積累的,不是勸一下就能好的,這需要你更多的疏導。
4、你爺爺的問題,和奶奶是一樣的,應該同等處理。
Ⅸ 我老公去世了單位里喪葬費不給,我該怎麼辦單位以我家有糾紛為理由
這是單位的好心,擔心你因為喪葬費導致家庭矛盾,你應該和領導好好談談,說明喪葬費是你的權利,矛盾產生與否和單位無關。
Ⅹ 老人死了喪葬費子女有糾紛法院怎麼判能強制執
哎呀,為老人的喪葬費,打官司。不覺得難為情
生活中需要這樣么,以後親情都沒有啦
沒有喪葬費,你們還不生活了
判決沒問題,執行也沒問題,親情丟失就是網路也找不到,互聯網也聯系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