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鄰里糾紛怎麼解決
1、通過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拿出追求「和諧」的勇氣,多換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和行動。
拋棄「小氣」,力求「大氣」,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
實在無法解決時,可請求政府和組織的幫助,千萬不要激化為械鬥。
2、通過各種調解加以解決。
3、通過派出所加以解決。
很多人在遇到鄰里糾紛後通常會去派出所解決問題,公安部門會依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性質,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進行民事訴訟加以解決。
調解員和派出所不能解決問題後,可以採取進行民事訴訟的維權行為,但是該種途徑耗時較長,費用較高。
所以,只有在糾紛始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選擇此項方法加以解決
(1)領里糾紛擴展閱讀: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是一套糾紛解決原理與實務系列教材。
它適用於法律院校學生和實務工作者(調解員、仲裁員、法官)等。
《糾紛解決:理論、制度與技能》由三編組成。
第一編:糾紛解決原理,闡述了糾紛解決的基本原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ADR)的類型及其起源與發展;
第二編:糾紛解決制度與程序,介紹分析了我國民間性、行政性、司法性以及專門性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制度和程序;
第三編:糾紛解決實務技能,重點介紹了現代協商、調解和仲裁的基本理念、方法、技能以及有關參與者的行為規范。
旨在訓練糾紛解決專業人員、律師提高糾紛解決的實際操作能力。
2. 在執行過程中 原告不主動履行判決書 例如:原告和被告為領里糾紛案件,被告主動履行判決書
如果存在客觀情況下,原告方不能給予前提條件,不是不配合判決書的履行,建議雙方可以向法院提出調解,而不是激化矛盾,去拘留對方。畢竟是領里,低頭不見抬頭見。
如果原告是故意不履行,你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 存在中國和哪幾個國家有領土糾紛
截止2019年2月,有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印度、不丹等國家。
爭議介紹:
一、中日釣魚島爭端
中日釣魚島爭端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所引發的爭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但是,日本方面無視大量歷史事實,竟聲稱釣魚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
二、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1、魯林爭議區(絨林)
位於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2、洞郎爭議區
位於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
3、查瑪浦爭議區
位於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游部分,約60餘平方公里,有草場30餘個,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 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
4、白玉爭議區
位於洛扎縣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轄,白玉地區的群眾均來自洛扎縣。西藏和平解放後,不丹趁機進入該地區,相繼建立了德馬龍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設立哨所。
5、基伍爭議區
位於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場20餘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中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基伍爭議區。
6、墨拉薩丁爭議區
17世紀以後,不丹人大量東遷,移居達旺等地,引起草場和民事糾紛。為此,西藏地方政府和不丹在1715年曾兩次訂立條約,言明墨拉薩丁主權歸屬,草場可以租給不丹移民使用,按規定交納草稅。
20世紀初,英印政府制定麥克馬洪線,並把勢力范圍擴展到達旺以北。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定《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將中國墨拉薩丁地區轉讓不丹,自此,墨拉薩丁地區一直處於不丹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墨拉薩丁爭議區位於達旺以南,扎西岡以東,打攏宗以西,面積330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墨拉薩丁分別歸達旺寺和打攏宗管轄,薩丁寺屬於達旺宗,基堪布由達旺寺派任。
三、中印邊境爭端
1、東段爭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
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征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2、西段爭議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准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
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四、南海爭端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南海主權歸屬之爭發端於20世紀後半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中國南海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佔。提出所謂「主權」要求並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家。
4. 我看了下法律,說,領里糾紛不屬於尋釁滋事,比如,辱罵,恐嚇,這怎麼辦鄰居長期找一個理由,對我們鬧
從描述看,此情況不屬於尋釁滋事,應屬於故意傷害。
5. 現在除了中國有領土糾紛外,還有哪些國家有領土糾紛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爭奪耶路撒冷
印度和巴基斯坦爭奪克什米爾
日本和韓國爭奪獨島
日本和俄羅斯爭奪北方四島
柬埔寨和泰國爭奪柏威夏神廟領土
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
索馬里對肯亞北部的爭奪
索馬里與衣索比亞的豪德和歐加登地區爭端
伊朗和伊拉克爭奪胡齊斯坦主權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爭端
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領土爭端
6. 談談在實生活中如何運用法律正確處理領里糾紛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有一個和諧穩定、鄰里和睦相處的社會環境。而要創造這么一個環境,除了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制教育以外,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要做好人民調解。通過人民調解化解各類矛盾。人民調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凸現,利益主體多元化,人民調解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偉大工程中自然而然被賦予了非同尋常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人民調解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方面。在社會生活中,通過人民調解,糾紛當事人在遵守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的前提下。互相諒解,自己解決矛盾糾紛,防止人民內部矛盾,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要求。人民調解把大量民間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即方便群眾,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又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人民調解還通過調解糾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生動的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提高人們的法制觀念和道德水平,符合先進文化發展的要求。
我國現行的人民調解制度是在黨的領導下,繼承和發揚我國民間調解的歷史傳統,經歷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項重要的民主法律制度,在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群眾自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際上享有「東方經驗」、「東方一枝花」的美譽。調解作為一種訴訟程序之外解決社會糾紛的有效方法,受到各國司法界的高度重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學習我國的人民調解制度,並結合他們本國的歷史文化和法律制度加以發展。如挪威制定了《糾紛解決法》、日本頒布了《民事調解法》、美國制定了《解決糾紛法》,歐盟目前正在制定一部適用於歐盟各國的《糾紛解決法》。由此可見,用調解的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糾紛,已成為許多國家認同的較好方法之一,成為當今各國司法改革的一種趨勢。
歷經幾千年,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民間糾紛依然存在,而且糾紛的特點更具有廣泛性、復雜性和潛伏性。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這些糾紛,有利於化解矛盾,增進團結,共建和諧,減少上訪及刑事犯罪,從而能夠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重要作用,才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1963年,諸暨市楓橋鎮創建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少捕人,治安好」的楓橋經驗。毛澤東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43年的試點、推廣,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新時期楓橋經驗,其內涵都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就地解決。因此,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
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農村的鄰里之間在生活、生產和工作當中沒有矛盾、不發生糾紛是不現實的,發生了矛盾和糾紛也並不可怕。關鍵是要通過調解,互相諒解,求和,化解矛盾,促進團結。
× 村一位近80歲的老婦陳某,早年喪偶,生有三個兒子,在成家後各自單過,他們關系可謂是:一家親人,四方鄰里。後因涉及拆遷,三個兒子為其母的房屋安置和贍養問題發生糾紛。村調委會和街道司法所多次調解未果,雙方當事人也多次提出要到法院打官司。可調解人員總是笑著對他們說「打官司是你們的權利,我們無權干擾,不管你們是通過調解,還是訴訟,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雙方糾紛,如果母子、弟兄對簿公堂,今後見面還有笑臉嗎?老人多次來鄉司法所,村調解主任總是陪扶進來,司法所的同志一邊端水泡茶,一邊說理勸導,經過街道、村二級調解人員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他們終於感動了、理解了、和好了,一起難解的家庭糾紛,二級調解組織先後調解了近10次,經過1個半月,終於圓滿解決,弟兄幾個兩次到調解員家上門致謝。
****同志指出:「依法治國要與依德治國相結合」,依德治國就是要以講道德、講文明、講團結、講和氣的氛圍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但是近年來,某些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為了減少信訪案件和重復、越級上訪量,確保考核不扣分,烏紗不受潮,存在著一個誤區,在調處糾紛、處理農民各類信訪上訪和群體性事件中往往是採取簡單化和有意識地把糾紛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引導他們對簿公堂,當然從工作程序上來講也是合法的,同時也履行了職責,但仔細想想,農村鄰居兩家,或兄弟兩個、或父子兩代、或同宗親友為了一道牆、一間房、一塊地發生糾紛而對簿公堂,家裡放著一份判決書,那可要傷害多少人的心,結多少年的冤。
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時常需要嘔心瀝血。今年六月四日下午四點,「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正在值班的古城司法所趙允輝同志拿起電話。原來是水海村村支書趙開厚打來的,「你們司法所快來人,我村水東組趙東喜放火燒麥茬燒死趙開葉家1000棵楊樹苗,眼看就要發生流血事件,你們快來。」趙允輝掛上電話向劉繼紅所長簡要地匯報一下,兩人騎摩托車迅速趕往現場。雙方糾集各自家族幾十人在現場吵吵嚷嚷,劍拔弩張,眼看一場械鬥就要發生。劉所長一下摩托車就大聲喊:「大家千萬不要干傻事,法律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觸犯法律要受到制裁的,你們雙方要相信,司法所是會公正地處理這起糾紛的!」看到雙方情緒穩定下來,司法所同志經過了解才知,原來趙東喜與趙開葉兩戶是同村鄰居,雙方在本小組南有一塊名叫「金地」的承包地是相連的,趙東喜種的是小麥,趙開葉育的意楊樹苗。趙東喜用大型聯合收割機收的小麥,由於麥茬較深,就放火燒麥茬。由於突然起風,火借風勢,兩三米的火苗飛竄,救不下來,燒毀了相鄰地界趙開葉的意楊樹苗,造成1000多棵樹苗受損。一個要賠,一個不願賠,雙方家族人員又摻合進來,人多嘴雜,矛盾越來越大!司法所同志及時收集證據,又找來村幹部及雙方信得過的家族代表,陪著司法所劉繼紅、趙允輝兩位同志到地里一棵一顆核對損毀的小樹苗數字。由於樹苗地密不透風,人在樹苗地一時就汗流浹背。兩人沒有說一句怨言,認真核對出的數字,1382棵。劉所長又通知來林業站技術員張來權。張來權核出了具體的錢款數。通過深入細致地做雙方的思想工作,雙方自願達成了損害賠償協議。雙方簽好字已是夜裡十一點了。第二天,司法所的兩位同志又騎車到現場回訪,看到雙方和好如初。趙東喜正用抽水機從機井裡抽水幫趙開葉澆地呢。雙方看到他們,都趕緊跑過來,一把握住劉所長的手說:「謝謝你們了,沒有你們及時感到,我們兩家早就家敗了。」
實踐證明:人民調解在調解矛盾糾紛、融洽社會關系、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法治機制,發揮了獨特作用。它與「對簿公堂」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後遺症小」的優勢,符合我國民間長期形成的「無訟為貴、和為貴」追求和諧的社會心理和民族傳統,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農村的人民調解工作呢?
一是要提高對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認識。人民調解制度始於1954年,1982年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9年國務院出台了《人民調解解委員會組織條例》,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將人民調解協議認定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民事合同。歷經幾代人的努力,人民調解制度在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化解民間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人民調解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處理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消除阻礙改革發展和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安定因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人民調解在保障農村社會穩定、創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營造融洽的社會關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的具體要求。所以,必須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來進一步提高對人民調解工作的認識。
二是要鞏固和完善人民調解組織。根據國務院《人民調解組織條例》、司法部《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人民調解組織局限於村、居和鄉鎮街道建立。而目前村、居和鄉鎮街道建立的人民調解組織基本上沒有專職調解員,大部分調解員都是村、居和鄉鎮街道的幹部兼任。一些企業和市場建立的人民調解組織,由於多方面因素不能發揮人民調解的功能作用。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調解組織都是掛牌調委會,名存實亡。因此,鞏固和完善人民調解組織是做好人民調解工作的關鍵。村、居和鄉鎮街道的人民調解組織要設立專職調解員,村、居小組和企業、市場一般以建立調解小組和設立調解聯絡員為妥。
三是要建立人民調解聯席會議制度。目前運行的調解機制大部分是糾紛當事人上門請求調解,在一定程度上,工作程序還存在著被動狀態。為此,鄉鎮街道應建立人民調解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對本轄區的不穩定因素和矛盾糾紛進行排摸、梳理、分流,並通過聯席會議研究調解方案,其中:重特大事件提交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落實專職調解員調解;可能發生的預見性事件,由村、居調解組織進一步排摸,把握深層次信息,提出化解矛盾意見,為上級決策發揮參謀作用;一般性的糾紛,由村調解組織、村民小組、企業、市場調解小組或調解聯絡員調處解決。
四是要建立橫向聯合調解機制。農村的一些糾紛除了本村、本組鄰里之間發生的以外,還有一些糾份一方當事人涉及外村、外鄉鎮或本轄區以外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這些異地糾紛往往比較疑難和復雜,也容易引發越級上訪和重復上訪。因此,要建立橫向聯合調解機制,糾紛發生後立即啟動聯合調解機制,分別向雙方當事人宣傳法律和做耐心細致的說服疏導工作,及時化解矛盾。
五是要提高調解員素質,樹立為民服務宗旨。素質偏低是目前調解組織、調解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基層的各類矛盾糾紛、信訪、上訪和群體性事件也明顯增多,而且具有更廣泛性、復雜性和潛伏性。提高調解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提高為民服務的質量,是形勢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和群眾的需要,只有懂政治,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才能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只有懂政策,有較高政策水平,才能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只有懂法律,有較豐富的法律知識,才能用法律、法規處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群體性事件。所以要加強學習,積極組織各種業務培訓,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和調處各類糾紛的本領。
六是要落實調解經費,加強硬體建設。目前,調解經費不足、硬體設施簡陋的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農村的調解工作。因此,基層政府要確保調解經費的落實,有條件地配備傳真機、電腦、攝像機、數碼相機等基本設施。同時還要制定激勵措施,充分調動調解人員的積極性,把農村的人民調解工作做好做實。
7. 為什麼中國周圍領土糾紛那麼多樹敵也多。領國多的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國事可以關心但不可以隨意評論!
相信有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向世界證明阻擋中國的現在發展,就是阻擋他們未來的發展
8. 關於領里糾紛打架
1、因鄰居糾紛所導致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屬於違法或犯罪行為,司法機關會根據傷者的傷情鑒定結果,追究打人者相應的責任。如果因矛盾導致雙方聚眾斗毆的,對於首要分子或積極參與者,司法機關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導致受害人輕微傷或不足輕微傷的,追究打人者行政違法責任。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導致受害人輕傷二級或以上的,追究打人者刑事犯罪責任。
4、如果雙方為互毆,雙方均有違法或犯罪行為,根據各自給對方造成的傷情,追究相應的責任。
5、因矛盾糾紛導致雙方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與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司法機關認定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持械聚眾斗毆,多次聚眾斗毆,在公共場所或交通要道上聚眾斗毆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與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依據刑法232條或234條追究刑事責任。
6、關於民事賠償,受害人因醫療傷情所導致的合理的、必要的、與損害結果存在關聯性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宿費、交通費、營養費、後續治療費、打人者作為賠償義務人應依法予以給付。
7、如果受害人傷情較為嚴重,可以進行傷殘等級鑒定,並根據傷殘等級鑒定主張合理的生活補助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
8、如果客觀事實為受害人對於自身損害的發生也負有過錯的,侵害人可以依法要求減輕賠償責任。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92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43條
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7條
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條、8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9條、131條
9. 高空拋物引起的領里糾紛如何處理
高空拋物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再屬於糾紛類別。
報警。
10. 中國和韓國有領土糾紛嗎!
蘇礁,在長江口外海.還有長白山,圖們江中的間島,韓國人說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