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侵權法的簡答題。
損害亦稱損害後果,致受害人因他人的加害行為或物的內在危險之實現而遭受內的人身或財產方面的不利後果容。
損害後果具有如下特徵:損害是侵害合法民事權益所產生的對受害人人身或者財產不利的後果;損害後果在法律上具有救濟的必要與救濟的可能;損害後果應當具有客觀真實性和確定性。
依損害是否為復合構成,可以分為單純財產損失、單純非財產損失、單純人身損害、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失的復合損害、非財產損失與財產損失的復合損害以及人身損害與精神損害的復合損害、財產損失與精神損害及人身損害共同構成的復合損害。
侵權責任法上的損害可以分為財產損害、人身損害、精神損害。財產損害分為直接損失、間接損失。人身損害分為死亡、傷殘。
❷ 侵權責任名詞解釋是什麼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無過錯責任原則】 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以已經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與該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的行為人,不問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侵權責任法】是規定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侵權責任關系】是因行為人自己的加害行為或准侵權行為侵害受害人的受到侵權責任法保護的民事權益而產生的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 侵權的民事責任】簡稱為侵權責任,是指賠償義務人對自己的加害行為或者准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等後果依法所應當承擔的各種民事責任形式之總和。
【歸責】是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後,應以什麼依據使其負責。
【歸責原則】是指確定侵權行為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准則。即在損害事實發生的情況下,確定侵權行為人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 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判斷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的損害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即在損害發生的情況下,與此相關的行為人誰有過錯誰就應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的行為人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的含義: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要推定其有過錯並承擔侵權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以已經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與該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的行為人,不問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❸ 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發文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文 號:法發〔2010〕23號
發布日期:2010-6-30
執行日期:2010-6-3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正確適用侵權責任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責任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
二、侵權行為發生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前,但損害後果出現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三、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組織鑒定。
四、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撫養人的,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將被撫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
各級人民法院在適用侵權責任法過程中遇到的其他重大問題,請及時層報我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❹ 侵權行為名詞解釋
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4)侵權責任法名詞解釋簡答題擴展閱讀
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標准對侵權行為概念進行界定。
一是從行為本身的性質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違法行為或過錯責任行為;
二是從行為所侵害的客體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是從行為侵害民事權利的後果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一種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由於缺乏一個共同標准,因此,學界對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分歧極大:
日本學者認為一般侵權行為成立必須具備四個要件:
(1)故意、過失的存在;
(2)違法性的存在;
(3)損害的發生;
(4)損害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法國學者認為必須有過錯、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三個要件。
德國學者認為有過錯、行為的不法性、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四個要件。
❺ 《侵權責任法》
你要記住,法律的適用時間是根據行為的發生的時間來看,按照你的所提供的情況,這個案件還是會適用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當然,其中也會適用民通意見和侵權解釋。
這其實是一個法律的溯及力問題。
是一樣的,除非09年新出的《侵權責任法》有例外的規定,但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一部立法是要遵循法理學的相關原則的。
❻ 侵權責任法解釋有哪些
您好,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正確適用侵權責任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責任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
二、侵權行為發生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前,但損害後果出現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三、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組織鑒定。
四、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撫養人的,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將被撫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
各級人民法院在適用侵權責任法過程中遇到的其他重大問題,請及時層報我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❼ 經濟侵權責任(名詞解釋)
1)經濟復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經制濟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2)經濟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
3)侵權行為基本上都是違法行為。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的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一百一十四條 【高度危險作業概念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高度危險作業」,是指高度危險活動和高度危險物。
第一百一十五條 【戰爭等情形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條所指「戰爭等情形」,是指武裝沖突、敵對行動、國家戰爭或市民暴亂等情形,不包括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
第一百一十六條 【民用航空器侵權的免責事由】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確定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應當適用《民用航空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地下挖掘活動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地下挖掘活動」,是指在地表之下進行的挖掘活動,不包括該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挖坑。
第一百一十八條 【高速軌道運輸工具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高速軌道交通運輸工具」,是指高速鐵路、普通鐵路、城市鐵路、地下鐵路、有軌電車等通過軌道運行的交通工具。游樂場所等供娛樂的軌道工具,不屬於高速軌道交通運輸工具。
第一百一十九條 【高度危險區域的免責或減責】
高度危險活動區域或者高度危險物存放區域的管理人,已經採取安全措施並盡到警示義務,受害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應當免除管理人的賠償責任;受害人具有過失的,管理人可以減輕責任。
第一百二十條 【高度危險責任的限額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法律規定賠償限額,包括法律、行政法規以及行政法規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