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借款人和擔保人一同起訴還是分別起訴
根據擔保責任的不同,由所區別,可參考以下兩點。
1、對於擔保人是連帶擔保責任的,出借人可以選擇起訴擔保人或者借款人,也可以將兩者一並起訴。
2、對於擔保人是一般擔保責任的,出借人可以直接起訴借款人或者將借款人和一般擔保人一起起訴。
② 15年判的債務糾紛案子,當時判被告和擔保人都承擔責任,現在擔保人向檢察院申請,說判案有誤
不一定的,要看是取保是人保,還是財保,財保就不需要擔保人一起去。
人民專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屬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每次取保的最長期限)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③ 債權人,借款人和擔保人不在同一地區,債權人應該向那個法院提起訴訟
向借款人的住所地或者戶籍地法院起訴的。
④ 一個案子的借款人和擔保人能委託一個律師開庭嗎
不一定,重要的是要看有無"利益沖突".
一,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利益沖突"當事人擔任代理人(這里是指原告訴訟被告履行某種義務的,律師不能同時擔任原,被告二人以上的代理)
二,,在同一案件中,律師不可以代理,與律師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這里指,律師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如律師代理被告,但原告是律師的近親屬或原告的利益有律師的份額等)
二,,在同一案件中,律師不可以同時為委託人及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第三人代理、辯護.(這里是指,律師擔任代理人,不可同時擔任所有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第三人代理、辯護).
引用法律規定;
1《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八條律師有下列行為的,屬於《律師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項規定的「應當給予處罰的其他行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律師法》以及本辦法給予相應的處罰:二.三項;
(二)在同一案件中,同時為委託人及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第三人代理、辯護的;
(三)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有利害關系的案件中,分別為有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代理、辯護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七條三項;(三)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
綜上所述,在同一案件中,律師不可以同時為委託人以外的,與委託人有"利益沖突"的人再擔任代理人.二個都是被告,有"利益沖突"也不可以代理.
⑤ 債務人和擔保人都被起訴,二者情況差不多,法院先執行誰的財產
一般法院是任意執行,執行法院想執行誰就執行誰(兩個人之間),怎樣執行方便就怎樣執行,不存在對錯。不過擔保人如果承擔了責任,可以向債務人追償。另外,作為擔保人,最好收集債務人的方便執行的財產的線索,金錢總是執行最方便的。或者疏通一下關系了!
⑥ 借款人和擔保人一同起訴還是分別起訴.!
根據擔保責任的不同,由所區別,可參考以下兩點。
1、對於擔保人是連帶擔保責任的,出借人可以選擇起訴擔保人或者借款人,也可以將兩者一並起訴。
2、對於擔保人是一般擔保責任的,出借人可以直接起訴借款人或者將借款人和一般擔保人一起起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構成重復起訴的條件是當事人相同、訴訟標的相同、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1、在當事人是否相同的判斷上,若前訴和後訴的當事人不同,一般認為屬於不同的訴,但在有些特殊情況之下,當事人不同也有可能構成同一訴訟。
如因債權債務轉移、當事人死亡發生權利義務轉移等,在糾紛已經得到法院裁判後,權利承受人再次提起訴訟就構成重復起訴。顯
然,本案的雙方當事人並不相同,本案前訴的原告是債權人,被告是債務人;後訴的原告是債權人,被告是保證人。因此從訴訟主體看,本案不構成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違反。
2、對於訴訟標的是否相同的界定,就當前的司法實踐而言,訴訟標的界定為當事人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較為妥當,有利於法官確定審理的對象,提高法院裁判的效率。
就本案而言,前訴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為借款合同關系,而後訴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為保證合同關系,雖然從理論上說保證合同是借款合同的從合同,但是後訴的爭議焦點在保證合同關繫上。
因此從訴訟標的看,本案不構成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違反。
⑦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已生效判決因利息高於法律規定,被再審撤銷後債務人和擔保人對我就沒有債務了嗎
第一,原判決如果經上級法院審查,發現確有錯誤的,可自行提審也可指令下級法院再審,這里用的法律文書系裁定書,其第一項內容為"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故名思義就是從中暫停執行,而非"終止"執行更非"終結"執行,也就是說原判決的效力尚存,並沒有被撤銷。如果再審程序繫上級法院提審,則其作出的判決為生效判決,不可上訴,如果是指令下級法院審理,所作判決系一審判決,可以上訴,因此,2011年3月所作判決即為一審判決,可以上訴。根據規定,我們不難看出,在法院沒有作出生效判決撤銷原判決之前,原判決的效力尚存,並沒有被撤銷,也就是說,如果2011年3月所作撤銷原判決的的再審判決即便屬於生效判決,2008年10月保證人將其房屋出賣給其兒子之時原判決尚未被撤銷,只是屬於中止狀態;第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權人如果因債務人為規避債務出賣其財產,致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的,在1年內可行使撤銷權,要求法院撤銷其買賣行為,本例擔保人的行為就涉嫌為規避債務出賣房屋給其兒子,其中,作為擔保人的兒子理應知曉其父出具擔保並因此成訟的事實,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不存在善意取得的內涵,原告應當具有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的訴訟權利,此訴權是法律賦予的,不受原告訴借款人及擔保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訴訟行為羈束,即便沒有該訴訟,原告同樣具有訴權。
⑧ 債務人和擔保人都還不了錢法院起訴先起訴誰
一起起訴,這個是通常做法,但擔保人必須是連帶責任擔保人,而不是一般擔保人
⑨ 貸款人與擔保人的糾紛
自行追討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