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篇關於提單的法律適用的論文
去網路里 找幾篇類似的一篇抄幾句 簡稱拼湊法
② 求一篇 提單的法律適用的論文,海商法的
無法提供專業論文!建議直接去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
③ 國際貿易糾紛所適用的法律規則是什麼
國際貿易所適用的法律法規
為保證國際貿易能夠順利進行,使國際貿易得到法律的承認與保護,國際貿易業務必須符合法律規范。但由於國際貿易的當事人一般身處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具有不同的法律和制度,因此,國際貿易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有較大的不同。概括起來,國際貿易所適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國際條約、國際貿易慣例、國內法等。
一、國際商事中的主要國際條約
1、關於國際貨物買賣的公約
(1)《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海牙,1964年)
(2)《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 ( 維也納,1980年)
(3)《聯合國國際貨物實賣時效期限公約》 (紐約,1974年)
2、關於國際貨物運輸的公約
(1)《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 (1924 年)
(2)《有關修改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的議定書》 (1968年)
(3)《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 (簡稱漢堡規則, 1978年)
(4)《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 (簡稱華沙公約,1929年)
(5)《修改華沙公約的議定書》 (簡稱海牙議定書,1955年)
(6)《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 (簡稱國際貨協,1951年)
(7)《關於鐵路貨物運輸的國際公約》 (簡稱國際貨約,1961年 )
(8)《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 (1980年)
3、 關於國際支付的公約
(1)《匯票、本票統一法公約》 (日內瓦,1930年)
(2)《解決匯票、本票法律沖突公約》 (日內瓦,1930年)
(3)《統一支票法公約》 (日內瓦,1931年)
(4)《解決支票法律沖突公約》 (日內瓦,1933年)
(5)《聯合國國際匯票與國際本票公約》 (1988年)
4、關於對外貿易管理的公約
《世界貿易組織協議》 (馬拉喀什,1994)
5、關於貿易爭端解決的公約
(1)《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 (紐約,1958年)
(2)《關於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的諒解》 (馬拉喀什,1994年)
6、關於國際投資的公約
(1)《解決一國與他國國民投資爭議的公約》 (簡稱華盛頓公約)
(2)《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 (簡稱漢城公約,1985年)
7、關於知識產權的公約
(1)《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巴黎,1967年)
(2)《商標注冊馬德里公約》 (馬德里,1995年)
(3)《伯爾尼公約》 (伯爾尼,1971年)
(4)《世界版權公約》 (日內瓦,1971年)
二、我國的國內法所涉及的有關國際貿易的主要法律有:
(一)關於適用於國際貨物買賣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二)關於適用於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自1993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三)關於適用於國際貨款收付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四)關於適用於對外貿易管理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等。
(五)關於適用於國際商事仲裁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三、常用的國際貿易慣例
目前,在國際貿易領域常見的國際貿易慣例有:
1、國際貿易術語方面
(1)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2)國際法協會制定的《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
(3)美國全國對外貿易協會制定的《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
2、國際貨款的收付方面
(1)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國際商會第 500 號出版物) 。
(2)國際商會制定的《托收統一規則》1995年修訂本(國際商會第522號出版物)。
3、運輸與保險方面
(1)英國倫敦保險協會制定的《倫敦保險協會貨物保險條款》
(2)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制定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3)國際海事委員會制定的《約克一安特衛普規則》
4、國際仲裁方面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
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內立法的關系,不同法律制度有不同的規定。一般地,在許多國家,國際條約有自動生效和非自動生效之分。
四、國際條約、國內法及國際慣例的適用
自動生效的國際條約,一經該國批准,自動產生效力。當事人可直接援引。對於非自動生效的國際條約,即使該國批准,也不對其居民產生直接約束力,只有經該國立法機關制定了有關實施該條約的法律後,才對其居民具有約束力。國際慣例具有民間的非官方性質,因此不需要國家立法機關的批准。國際慣例多與當事人約定有關,而不與國內法或國際條約相關。在當事人的約定與其採用的國際慣例矛盾時,法院將根據當事人的意圖予以解決。
④ 提單適用法律條款的概念與提單適用法律的重要意義
書上有概念方面的內容,你可能對它不是很理解吧,我來盡量為你解釋一下:
提單的法律適用條款,就是指在國際貨物買賣中發生了糾紛,那麼適用哪個國家的法律呢?這就是法律適用,比如說:在提單上明確寫明如發生糾紛適用中國法律,那麼這就是法律適用條款了。
關於它的重要意義:因為提單是國際貨物買賣中發生糾紛而適用的,所以,如果法律適用沒有一個公平公正的法律來作為依據的話,那麼勢必會對一方造成損害或不公平,所以,提單法律適用的條款一直被認為是「首要條款」,也就是說是最重要的條款啦!意義對於國際貨物買賣的雙方來說,是權利義務的平等的保證,也是處理國際糾紛的重要依據啊!
以上意見供你參考,如果有什麼疑問請再講
⑤ 如何評析《涉外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
第九條當事人在合同中援引尚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效的國際條約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該國際條約的內容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除外。
關於當事人選擇對我國未生效的國際條約的處理
在海事海商審判實踐中,有些案件的當事人在提單中載明適用《1924年統一提單某些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即《海牙規則》)、《1978年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即《漢堡規則》)等國際條約的相關內容,而我國並未加入這些國際條約。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一般會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同時認為,既然是對我國尚未生效的國際條約,該條約對我國沒有拘束力,不能將其作為裁判的法律依據,即我國法院不能將其作為國際條約予以適用。如何處理此種情況是司法實踐中一個爭議較大的問題。
在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這種情形可以作為當事人約定適用外國法律的情形對待。因為國際條約是若干締約國簽署並有一定數量的國家批准後才生效的,既然允許當事人選擇適用外國法律,舉重以明輕,當事人選擇適用已經在多個國家之間生效的國際條約,不違反我國法律的規定。第二種觀點認為,可以把這類國際條約視為國際慣例。第三種觀點認為,把這類國際條約認為構成當事人之間合同的組成部分,據以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更為合理,這樣也可以解決如何對待當事人援引一些不具有拘束力的國際示範法、統一規則等產生的問題。同時,由於國際條約的復雜性,也不能將條約內容簡單地等同於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內容。對我國生效的國際條約,我國往往會通過聲明保留排除對我國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的條款的適用,而對我國尚未生效的國際條約,很有可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在我們不將該國際條約作為外國法律對待的情況下,可以排除外國法適用的公共秩序保留條款不能發生作用,因此,還應當增加對違反我國社會公共利益的情形的限制性規定。
司法解釋最終採納了第三種觀點,第9條明確規定:「當事人在合同中援引尚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效的國際條約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該國際條約的內容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除外。」
⑥ 提單法律性質有哪些
三個性質
1.合同 托運人和承運人的合同
2.收據 承運人受到貨物的收據
3.物權憑證 有提單就相當於你有權處置貨物
⑦ 海運提單的若干法律問題
海運提單(Ocean Bill of Lading),是承運人收到貨物後出具的貨物收據,也是承運人所簽署的運輸契約的證明,提單還代表所載貨物的所有權,是一種具有物權特性的憑證。
運輸單據的種類很多,包括海運提單(Ocean Bill of Lading)、海運單(Sea Waybill)、航空運單(Air Waybill)、鐵路運單(Rail Waybill)、貨物承運收據(Cargo Receipt)和多式聯運單據(MTD)等。
海運提單可以從不同角度,可以分類:
※ 根據貨物是否裝船,可分為「已裝船提單」(Shipped B/L)和「備運提單」(Received for shipment B/L)。「備運提單』上加註 「已裝船注記」後,即成為「已裝船提單」。
※ 根據報單上對貨物外表狀況有無不良批註,可分為「清潔提單」和「不清潔提單」。國際貿易結算中,銀行只接受「清潔提單」,即承運人未在提單上批註貨物外表狀況有任何不良情況。
※ 根據提單「收貨人」欄內的書寫內容,可分為「記名提單』和「指示提單」。提單」收貨人」欄,又稱提單抬頭,表明貨物所有權的歸屬。記名提單,該欄記載特定收貨人名稱,只能由該收貨人提貨,不能轉讓。指示提單,又分不記名指示和記名指示:不記名指示提單僅填寫「To order「(憑指定),必須由托運人背書後才能轉讓,又稱「空白抬頭」。記名指示提單填寫「To the order of...」(憑某某指定),該某某即為具體的指示人,提單由其背書後可以轉讓,通常為受託銀行;背書又分兩種形式:一種由有權背書人單純簽署,稱為空白背書;另一種除背書人簽署外,還寫明被背書人(受讓人)的名稱,稱為記名背書。在國際貿易中,通常採用「憑指示空白背書提單」習慣上稱「空白抬頭、空白背書」 。
⑧ 「V」輪在法國波爾多裝載一批葡萄酒,運往我國上海。提單規定適用中國法律,有關提單的爭議由中國海事法院
重慶山茶花商貿(酒業)有限公司是以經營、代理國內外高端名酒的專業酒業公司。目前旗下有五糧液、茅台、郎酒及法國紅酒、義大利紅酒、西班牙紅酒、澳洲紅酒(以上均為原瓶原裝原汁進口)
⑨ 關於倒簽提單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對承運人和收貨人而言,提單本身就是一個合同證明,而且往往是一個涉外合同。這就涉及到它的法律適用問題。依照我國《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的規定,提單中可以規定適用於該提單的法律,提單中沒有規定的,適用與提單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該法第二百七十六條還規定,在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時,不得違背我國的社會公共利益。這兩條規定,即是國際私法上著名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公共秩序保留原則,後一原則是對前一原則的限制。
因此,依據上述法律沖突規范,不論適用於提單的是哪個國家的法律或哪種國際公約,只要該法律或公約承認承運人採用欺詐手段簽發的提單是有效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援用上述公共秩序保留條款,排除該法律或公約的適用,徑直適用我國法律對預借或倒簽提單行為進行定性。
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明確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以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均屬無效。因此,承運人採用欺詐手段簽發的提單,應屬無效。這一認定,也是與各國的法律規定和習慣做法乃至國際慣例相符的。一般來說,各國法律或國際公約均不會承認採用欺詐手段所簽發的提單的有效性,因而也就不存在援用公共秩序保留條款徑直適用我國法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