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流浪狗的論文
就寫全國在屠殺流浪狗和禁養犬還可以和國外做個對比國外關於狗狗的法律很健全的當然狗主也比中國人負責的多所以沒有太多的流浪狗
2. 流浪狗撞傷老人投喂者被判賠4萬,那流浪狗會被如何處理
這只流浪狗估計會被送到動物救助站給收容起來,要不然就是叫經常給流浪狗喂東西的男的收養。不過,我估計這個男的不會願意收養它。畢竟自己好心去喂流浪狗,結果卻要因為流浪狗撞傷老人而賠償四萬元,得不償失呀。
這只狗狗只有四個結局,一是被人道主義處理了,二是被送到動物收容所,三是被男子收養,四是繼續流浪。作為一隻狗,其實它也做錯什麼,狗撞了人,狗自己肯定也受傷了,但是,老人被送進了醫院,而狗,沒有人管。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類,總是高於其它物種。人的生命,總是比狗的生命高貴。
3. 動物保護協會管不管流浪動物給人造成損失
我覺得動物保護協會他才不會管流浪的動物給人造成了多少損失的呢?他只管別人傷害的動物,他就要罰款了,或者是懲罰別人了,他認為,流浪的動物給別人造成損失,那也是因為那些養動物的人沒有好好的去愛護動物,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現在養動物的人不喜歡了,就把它扔在外面,多的很,又抓不住他們,也沒辦法。
4. 思修作業 保護流浪動物的論文1000字
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的目的在於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一)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表明自己的態度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2)必須圍繞所論述的問題和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開篇提出怎樣的問題,結篇要歸結到這一問題。在論證過程中,不能離題萬里,任意發揮,或者任意變換論題。如果有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要與中心論點有關聯,要從屬於中心論點。所有論證都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論點和中心論點。議論文的邏輯性很強,論證必須緊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礎之上。在立論的過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錯誤的見解和主張,加以否定和辯駁,以增強說服力,使讀者不會誤解自己的觀點。
5. 關愛流浪動物論文2000字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號,我們一群人提著大包小包浩浩盪盪地前往愛之家流浪貓狗救助站。這一天是我們計劃已久的一天,也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一天,乘興而至。
愛之家比我們想像中大很多,總共有七八十畝地,坐落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小山村裡--雙流縣永安鎮新街村。還未到達,就聽到狗叫聲從遙遠的山裡傳來,可謂是一觸即發,成千上百隻狗狂吠不止,場面頗為震撼。我們比其他組員提前到達,在愛之家的門口一經過一番溝通後,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叔幫我們把東西提了進去,算是成功打進「敵營」。
剛開始進去我覺得非常不適應,一股子狗的味道,大狗小狗圍著你轉,對這些外來者們表示非常的好奇。不過狗狗們都非常友善,用它們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我們,那目光讓人心軟,這或許是狗的本能,因為他們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我們偶遇到一群高中生,據說他們隔兩三周來一次,幫忙打掃衛生,穿著志願者的衣服,笑得很燦爛。由於第一次到這樣的地方,我覺得我們更多是像個旅遊者一樣到處參觀,狗狗的熱情難以抗拒,它們期待著你的撫摸,沖你高興地搖著尾巴,不時地撲到你的身上。即使曾經被人遺棄,他們也從不憎恨人類,即使曾經被人虐待,他們也依舊依賴著人類的溫暖,其實反而是它們帶給人類的溫暖更多……
人類和其他生物該怎樣相處,這或許是個永恆的話題,但是至少,在不威脅我們生存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和平相處,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更多的是看它對弱者的關懷,不管是人還是流浪貓狗。
後來到了貓舍,這應該是女孩子更喜歡的了,貓比較愛干凈,它們大多慵懶地伏在木頭上,不時地蹭蹭牆,跳來跳去,十分可愛,一聲又一聲的喵,叫地人心癢難耐。我們果真也這樣做了,拿著掃把沖進了貓舍,和貓貓蹭來蹭去,大眼瞪小眼 ,大多數的貓也溫順的在你身邊跳來跳去。不過貓始終是警惕性比較強的動物,事實上我一直覺得它們就是縮小版的豹子,貓科動物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看那走路的姿勢,有一種攻擊性在里頭。所以我只是進去掃了掃地,有個笨蛋同學還被貓咬了一口。
最為精彩的是我們撿狗屎的片段了,順利會師之後,我們決定要幹些有實在意義的事,於是大家拿著竹夾,鏟子,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估計這都是大家第一次干這種事,所以十分狼狽,居然還不小心弄到了褲子上,更不用說人生當中第一次踩到這么多狗屎了……怎麼說呢,好歹還是做了點事的,此段就不展開描述了,應該說,臟,並快樂著。
想起之前采訪這里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媽們,大叔很淳樸,還很不好意地不讓拍照,說很感謝我們的到來。其實我們真正能做到的很少,僅僅是冰山一角。前期的宣傳活動大家都是動力十足地大吼大叫,我們也很感謝那些充滿愛心的學姐學長們送來那麼多東西。不過我想大家更應該地是樹立這樣的意識,愛護小動物們,它們需要溫暖,更需要的是尊重。
走的時候有個漂亮姐姐送來一隻小狗,躲在懷里很可憐的樣子,因為昨晚被主人吊在門上打。
回來的第二天,看到愛之家的創辦人陳阿姨發微信說有人領養了一隻獨眼的薩摩耶,照片里的女孩和那狗狗相依相偎,讓人情不自禁想要微笑。
我們更希望的是:貓貓狗狗們,希望你們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
6. 保護流浪的動物為主題的演講稿
寫作思路:從文章的寫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結合自身感受,真實得描述,正文:
現在走在大街上,總會時不時的看到一些流浪狗,身上臟臟的,在街上游盪,在垃圾里覓食。這些流浪狗本來都是可愛的乾乾靜靜的寵物狗,最終被它們的主人遺棄,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有些人養狗就是為了取樂,覺得很有意思就養著玩兩天,一但不喜歡了,就馬上把它們遺棄。其實狗是非常忠誠的動物,只要同主人生活在一起,它會永遠忠實這個主人。那些丟棄自己寵物狗的`主人們,如果你們在街上看到了自己丟棄的狗兒,你將如何面對它們乞憐的目光。
其實,擁有一個狗朋友,與它和睦相處,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就像我,在我七歲時,爸爸送給我一隻白色小狗,我給它取名叫妞妞,每天我們一起游戲,我給它打掃狗窩,餵食,帶他散步……
現在我已經十二歲了,和它朝夕相處了四年,每天,我一回家,他就在門口迎接我;如果有人打我,它還會沖上去保護我呢,它已經成為我真正的夥伴和朋友了。
但是現在也有一些人殘殺、虐待動物,看到這些,我很氣憤。我有許多話想對他們說:你們養狗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自己開心嗎?難道你們不知道要尊重它們嗎?
因為他們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如果你把它養了一半,它已經認定你是它的主人,對你無比信任,你卻把它遺棄,這樣不是白白辜負它們的信任嗎?狗可是人類最最忠誠的朋友,你們卻這樣對待它們,你們又於心何忍呢?
我認為,既然有孤兒院為什麼就不能有孤狗院,把流浪狗養在裡面,如果有人要領養,也不用交錢,只要登記一下就行了,這樣,大街上就不會有那麼多流浪狗了。如果我將來有了錢,就要開一個這樣的孤狗院,給流浪狗們一個家。
大家一起行動吧!來關愛流浪狗,讓它們不再流浪。
7. 流浪犬傷人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責任該如何承擔
流浪犬傷人同樣適用侵權責任法,但無法確定由誰來承擔責任,因為流浪狗是無法確定主人的。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二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8. 流浪狗傷人長期投喂者賠4萬!這憑什麼
在2019年9月的時候,遵義市正安縣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從農貿市場回來買菜的時候被一隻流浪狗撞傷。導致其多處骨折,致使這個老人十級傷殘。老人家屬要求賠償共計七萬元人民幣。
後來這位老人的家屬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然後將這件事情報告給當地的公安機關,要求調查。後來根據當地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只狗原本就是一隻流浪狗,沒有主人,但是當地有一個居民,萬某經常給這只流浪狗餵食。後來這位老人的家屬要求這位萬某賠償他們的各項損失共計7萬余元。但是外賣表示他並不是這一隻狗的主人為什麼要賠償他表示十分的不服。於是這位老人家屬就將萬某訴訟池當地法院,堅決要求賠償。
還給了那些養有寵物的人們一個提示,既然養了它們就一定要負責任,不要隨意的遺棄它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善待它們。動物們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歡樂,並且解除我們的煩悶。它們也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對待它們。
9. 流浪動物由誰承擔損害責任
一、責任主體為飼養人或管理人的情形
關於流浪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主要規定在《侵權責任法》第82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在一般情形下,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主體為飼養人或管理人,因為依據危險責任理論,飼養人或管理人實際控制且佔有該動物,因此負有承擔該動物致人損害的風險以及該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承擔。又分兩種情況:
第二種主要是是指飼養人或管理人主動拋棄該動物,放棄對該動物的所有權和佔有,尤其是疾病的動物。此時此種拋棄是無效的,因為喪失控制與佔有的動物處於危險狀態,將會對公共利益和人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原飼養人或管理人仍然是最終的責任承擔者。此時我們又要考慮,若該被拋棄的動物處於流浪狀態,發生了致人損害的事實,最終的責任承擔者為飼養人或管理人,但確實無法找到飼養人或管理人,此時受害者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且看下文關於責任主體為安全保障義務人與流浪狗管理部門的分析。
2.第二種為非基於飼養人或管理人的意思而分離
即飼養人並未實施某種法律行為而喪失了對該動物的控制與佔有。分以下幾種情況:
(1)當飼養人和管理人之間形成無因管理法律關系時的責任承擔。即並非基於飼養人自己的意思而使得其喪失了對該動物的佔有,與新的管理人之間形成了無因管理法律關系。無因管理指管理人在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為避免飼養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行為。此時該動物的實際控制權是在無因管理人之下,同時為了方便受害人及時得到救濟,保障受害人的權利應由無因管理人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但依據無因管理的規則,無因管理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飼養人追償。此種情況是無因管理人是出於善意而暫時進行佔有,並未長期進行控制,並且其主觀上沒有想要取得該流浪動物的所有權,如果無因管理人的佔有超出了合理的時間限度或者該管理人在佔有之始既是為了取得該流浪動物的所有權,則該種情況下管理人取得了對該動物的實際控制權,應當為責任承擔者,且不可以向原飼養人追償。原飼養人承擔責任後還可以向該惡意佔有人要求追償。此種情況筆者認為屬於下文第六章中應當由第三人承擔責任的情形。
(2)流浪動物喂養人的責任承擔。即並沒有管理人與飼養人之間形成無因管理法律關系,但存在流浪動物喂養人對該動物進行了喂養。流浪動物喂養人只是出於愛心而對流浪動物進行了喂養,並沒有想佔有的意思也沒有意圖或者實際獲得利益,所以喂養人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在某些情況下,如喂養人在人員聚集的地方喂養,使得流浪動物聚集並造成他人損害,此時喂養人的這種喂養行為對聚集在此處的人員形成了一定的危險性,理應負有臨時的管理責任,所以在此種情況下喂養人應當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
(3)因侵權行為非法佔有飼養人或管理人的飼養動物。即侵權行為人以侵權行為如盜竊、搶奪等非法手段奪得他人的飼養動物。此時因侵權行為而獲得他人的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因為此時侵權行為人實際控制且佔有該飼養動物,在非法佔有期間基於危險控制理論,應當由侵權行為人承擔責任。但原飼養人即合法所有人對該動物的權利,並不因為非法佔有人承擔該物的侵權責任而受到否定。
二、責任主體為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情形
對於流浪狗在小區內傷害業主的行為,因物業公司與業主簽訂有物業服務合同,對於小區內的安全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屬於安全保障義務人,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7條有關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的規定,對於流浪狗進入小區內的行為,物業公司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其進入或者將其驅趕出小區,或者向有關流浪狗管理部門報告,如果物業公司沒有實施上述行為,則沒有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正好回答了問題,但是此時物業公司只是承擔補充責任,最終的責任承擔者依然是飼養人或管理人。
三、責任主體是否可能為流浪狗的管理部門
對於上述流浪狗在小區內傷害業主的行為,受害者可以請求物業管理公司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但是如果該傷害行為發生在小區以外,不屬於物業管理公司的安全保障范圍,則受害者的損失應當由誰進行賠償呢?流浪狗的管理部門也即公安機關為不特定人群飼養動物的行政主管機關,但對於受害者所造成的損失公安機關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么?相關的案例判決持否定意見,公安機關僅負有行政法上的管理職責,並不對受害者所受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那麼對於這部分受害者的權利如何進行保障呢?對此問題我國法律尚存在空白。
四、責任主體為受害人的情形
受害人為責任承擔主體的情形主要是屬於飼養人或管理人的免責事由的情形,依據《侵權責任法》第78條,如果損失是由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飼養人或管理人不承擔或減輕承擔,不承擔或減輕承擔的部分則由受害人承擔。
五、責任主體為第三人的情形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83條的規定,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流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擔,也可以要求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但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後可以向第三人要求追償。此時第三人是最終的責任承擔者。
10. 流浪狗撞傷老人,為何讓路邊投喂者賠4萬
貴州遵義60歲昝某被流浪狗撞倒在地,幸得路過的村民將他及時送醫才保住性命。經過鑒定,老人的右側肋骨有多處嚴重骨折,已構成十級傷殘。這是一起典型的狗傷人事件,既然狗傷了人,按照我們正常的思路,肯定要找到狗主人進行索賠的。但是,警方調查過後才發現,這條狗是流浪狗,根本沒有主人。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並不是沒條狗都很溫順,有不少的狗具有攻擊性。我們看到流浪狗會覺得它們很可憐,沒有主人,沒有家,四處流浪,所以才會“發善心”去喂養它們。這次,法院認定“愛狗人士”需要負責的理由就是,他不當的投喂方式使得“流浪狗”長期留在這個片區,才傷了老人。下次,我們碰到流浪狗的時候,盡量找寵物收留站,既保護了狗狗,也減少了不少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