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離婚訴訟中,庭審筆錄重要嗎
任何庭審的庭審筆錄都非常重要,需要本人簽字確認無誤。
Ⅱ 起訴離婚,開庭時我委託代理人(表姐),法官讓表姐開具社區推薦證明,有什麼法律條文依據
你好,離婚案件一般原告應該出庭。即使有訴訟委託代理人原告也應該出庭。如果有特殊情況原告確實不能出庭的,應該有原告簽名蓋章的書面材料具體說明原告離婚的意願(主張離婚)和法庭應該允許原告不出庭的正當理由。在法庭准許的條件下才可以不出庭。 如果離婚案件經法庭准許原告不出庭:在必要的情況下法庭會做缺席判決。
Ⅲ 求離婚庭審筆錄格式
時間: 地點: 庭
案由: 主審法官: 書記員:
原告: 被告:
Ⅳ 離婚案件原告委託了代理人,庭審時原告是不是必須要到場
原則上講,開庭是要出庭的,不過,不出庭也要在庭前到法院做個筆錄,表明婚姻的態度,是否同意離婚。
更多詳細可參考:lvban365
Ⅳ 離婚訴訟中,簽閱庭審筆錄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法院的庭審筆錄上簽字既是當事人的義務,也是當事人的權利,掌握簽閱庭審筆錄的技巧將會更好地提高當事人的訴訟技巧。在這里,我們將詳細地介紹相關要點。1.閱讀庭審筆錄時,一定要仔細,逐字閱讀。
現在絕大部分法院都已經實施了書記員電腦記錄,電腦記錄的筆錄清晰工整,閱讀起來就不會費力氣。當然,也有一部分較落後地區的法院仍實行手工記錄,這種記錄往往字體不工整,甚至有時候讀起來也很費工夫。有些當事人因為書記員記錄字跡不工整,就不去細看了,這是完全不對的。因為人無完人,再優秀的書記員也不能保證其所做的筆錄100%的正確,因此,認真審閱庭審筆錄是完全必要的。2.閱讀筆錄時,一般更應著重於自己一方的陳述。
書記員在記錄庭審筆錄時,雙方當事人說的話都會記錄。有的當事人在閱讀時,認為對方當事人說的話不對時,往往要求書記員更正,其實這是不對的。書記員的任務,就是把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上的陳述記錄在案,至於任何一方當事人陳述是否屬實,是否在胡說八道,書記員都不能更改,而只能是按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記錄。當事人的陳述,只是證據形式的一種,法官斷案不會僅僅依據當事人的陳述定案的,而要結合另一方當事人的陳述以及其它證據材料斷案,因此,當事人應著重看自己的陳述與記錄是否一致即可。當然,如果當事人在法庭上發表了對另一方有利的言詞,而書記員又未記錄的,有利方可以提醒書記員予以補記。這個時候,發言方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堅決要求不記,但記或不記就完全取決於主審法官的態度了。3.發現自己的陳述與書記員的記錄不一致的,應當要求書記員更正。
因為書記員記錄的速度很可能跟不上當事人發言的速度,因此,有時候書記員會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記錄當事人所說的話。有時,這種理解是符合當事人的原意的,有時,卻是理解偏頗甚至曲解了當事人的原意的。因此,對於發現書記員記錯的地方,一定要求書記員更正,而不必怕麻煩,或書記員說麻煩就一走了之了。4.筆錄更正的地方,一定要簽名確認。
如果庭審筆錄中有更改或添加的地方,一定要自己簽名確認。只有這樣變動的地方才能體現是當事人而非書記員的意思表示。有的法院的書記員在變更以後,不要求或忘記讓當事人簽字確認,這是很危險的。這樣非常容易引起後患,若當事人不承認變更的地方是其意思表示,誰是誰非很難說清。5.簽字時,要每頁都簽名確認。
有的法官或書記員只要求當事人只簽最後一頁,我們認為這是不妥的。如果對於前幾頁不加以確認,就會存在書記員更改前面幾頁的內容而當事人不知道的可能性,若當事人對其沒有簽字的頁面的記錄的真實性和原始性表示懷疑,法院也會很有麻煩的。因此,最好每頁都簽字避免雙方無法確定責任。6.重大、復雜的案件,庭審筆錄最好保留一份復印件。
對於重大、復雜的案件,當事人最好將庭審筆錄復印一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0條的規定,當事人有權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因此,對於重大復雜的案件,當事人將庭審記錄進行復印,有利於對庭審過程有一個客觀、全面的掌握。不過,現在的法院在庭審過程中一般都不支持當事人復印案卷,必須要等到判決案卷歸檔後,方可復印。
Ⅵ 離婚糾紛庭審筆錄的協議效力
如果法院根據該協議製作了調解書且雙方已簽收,那麼等於調解書認可了協議的效力;如果沒有有效調解書,建設這個協議就不能作為判決書的依據,只能作為參考。
Ⅶ 離婚庭審被告不到庭的庭審筆錄
1、感情是否確已破裂認定難。缺席審理時,由於被告未到庭,法官不能通過聽取雙方的陳述、辯論並結合雙方提供的證據來判斷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原告為了達到離婚的目的,往往誇大其詞,甚至杜撰一些不實的事實來證明夫妻感情不和,法官僅憑原告的陳述及其提供的證據確實難以判斷雙方的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
2、子女撫養問題處理難。缺席審理時,夫妻雙方不能就子女隨誰生活及撫養費的承擔等問題進行協商。當原告不同意撫養子女時,對公告送達缺席審理的,若判決由原告撫養,而被告又下落不明,對原告來說是不輕的負擔,且對原告不公平;若判決由被告撫養,而其又下落不明,這等於一紙空文,子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切實的保護,不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法院處於兩難的境地。
3、財產狀況查明難。原告提供的財產情況,可能有遺漏,因為對被告下落不明期間所得的財產,原告不知情,亦無法查清,更不能提供,在這種情況下,財產的分割局限於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所得的財產和被告下落不明期間原告所得的財產;同時可能存在虛假,因為原告為了達到多得財產的目的,可能隱瞞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這種情形如果涉及的財產多、數額大,當被告一旦重新出現,新的財產分割紛爭必起無疑。
4、離婚的目的識別難。缺席判決,特別是公告送達而缺席判決的離婚案件,對解除一些名存實亡的婚姻關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為一些當事人為達到借假離婚而規避法律的目的,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重視:有的夫妻為逃避債務,一方外出,另一方則慌稱其下落不明而提出離婚;有的夫妻為規避計劃生育,在女方懷孕外出躲避後,男方以女方下落不明為由提出離婚,致使離婚是假,規避法律是真。
5、婚姻案件的調解前置程序落實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從此條文看出,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而被告在下落不明或經傳票傳喚不到庭應訴的,則不可能進行調解。在這種情況下,案件是否中止審理?如果以被告不到庭無法進行調解為由而無限期地中止案件的審理,這使得那種名存實亡的婚姻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法院將處於兩難的境地。另一種情況,若不中止審理,則又有違反程序之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而該法第一百八十一條又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沒有經過調解就作出離婚判決,是否違反法定程序?此種情況,如果缺席審理的案件也必須調解,而被告不到庭,沒有經過調解就作出離婚判決,當下落不明的被告重新出現,當事人能否申請再審?若此,法院又將處於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