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時效一般為2年,但是最高不能超過20年,我對此不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也就是說你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你的合法權益被侵害後,必須在從知道起2年內提起訴訟,如果在兩年內你沒有提起訴訟,那麼你將失去法院支持你訴訟請求的訴訟權利,也就是法院不會受理你的訴訟,但是你的實體權利還是有的,也就是說如果對方自願履行,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內,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也就是你又擁有了兩年的訴訟時效。
如果你一直不知道你的合法權益被侵害,那麼法院保護你訴訟權利的時間也是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還要補充一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面幾種情況訴訟時效只有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② 民事訴訟時效由2年改為3年了,之前的合同還沒過追訴期的算嗎
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開始生效,此時及此後,如果2年已過而3年未到的,則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2)脅迫民事侵權訴訟時效2年擴展閱讀
案例:
政協委員:訴訟時效兩年改三年 可救大批債權人
好消息是,在新《民法總則》里,第一百九十一條明確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不再是兩年,改為三年。
「我認為這是《民法總則》的一個亮點,是一個進步。」在座談會上,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瀛領律師事務所主任曾文忠,專門准備了一個關於因訴訟時效過期無法維權的真實案例,並據此分析。
他說,《民法總則》將民事訴訟時效從兩年改為三年,在當前民間借貸多發、債權糾紛較多的經濟形勢下,將挽救成千上萬個訴訟時效過期的債權人,使得他們能夠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債權。
就上文提到的建築公司討債案,曾文忠委員也進行了具體分析。
他說,按照總則中訴訟時效延長至三年的規定,建築公司在2017年1月30日起訴,仍然在三年訴訟時效內,其債權仍然受法律保護。
成都理工大學法學系主任王明成教授也認為,訴訟時效從2年改為3年,將讓很多時效到期的債權人重新燃起希望,向人民法院起訴。
③ 法律訴訟時效2年
這個不一定,欠條到期後兩年內你都沒去要過債,那麼可以說過訴訟時效了。
但是,只要被告沒提過訴訟時效,法院是不能以過時效而判的
④ 民事訴訟時效是2年還是3年
【為您推薦】都江堰市律師
江華縣律師
大方縣律師
天寧區律師
金鳳區律師
於都縣律師
什邡市律師
在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中,一個案件超過了一定的時限時,即使向法院起訴,在審理過程中查明時效已過的法院就不會受理了,這也表示當事人不再有案件的訴訟權利了。那麼民事訴訟時效是2年還是3年?有沒有特殊情況的?在下文作出解答。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勝訴權的法律制度。雖然起訴法院會受理,但法院查明超過訴訟時效,會判決駁回。我國的訴訟時效,有如下四類:
一、通常情況下是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特殊時效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規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其他還有如《擔保法》中規定的「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等。
三、特殊時效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
四、最長訴訟時效
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所以看到,民事訴訟時效是2年還是3年這個問題法律是有規定的,在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的時候,要盡早的把侵害證據保留,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按照法律的規定時效內通過訴訟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將自己受到的傷害降低到最小。
延伸閱讀:
追討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該怎麼辦
醫療事故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⑤ 訴訟時效為2年的情形有哪些
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為20年。
⑥ 民事訴訟時效由2年改為3年了,之前的合同還沒過追訴期的算嗎
等到2017年10月1號新民法總則正式生效,所有沒有特殊規定的案件訴訟時效都變成三年。
⑦ 由於受脅迫而產生的可撤消民事行為,其訴訟時效是多少年從什麼時候開始
1年。
《合同法》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所以說當用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一年不行使撤銷權,撤銷權就消滅了,而不是合同訂立之日起或合同履行屆滿之日起算。
(7)脅迫民事侵權訴訟時效2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須屬有償行為。顯失公平行為只能發生在有償行為之中,無償行為因當事人一方不支付對價,談不上公平與否的問題。
須行為內容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根據該行為已經實施或者約定實施的財產上的給付,明顯背離公平原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