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貨物買賣合同經典糾紛案例

貨物買賣合同經典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4-18 02:22:57

❶ 經濟法買賣合同案例

1:甲乙的買賣合同因為實際履行而成立
2:合法。甲的做法為不安履行抗辯
3:乙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合法。因為合同的免責條件為不可抗力,此案件沒有不可抗力存在
4:丙公司承擔違約賠償甲公司因此所造成的損失。原因:合同違約賠償的責任

❷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案例分析

本案中,英商的觀點是成立的,即合同已經按照3770元每噸的報價成立。
合同成版立需要具備要約和承諾權,沒有特殊規定,合同自承諾時起成立並生效。
7月份,我方發出要約,得到英商的回復,因為涉及到合同內容實質性變更,雖然無具體數額,但構成反要約。我方同意變更合同,再次發盤,屬於新要約,且該要約具有期限,屬於不可撤銷要約。英商在規定期限內作出答復,接受該盤,雖然提出附加條件,但對貨物包裝的規定,不屬於合同內容實質性變更,英方的承諾實現,合同已經締結。我方的拒絕成交復電,意味著對合同約定的違反,屬於合同違約。故而應當履行合同,按照後一個要約內容履行合同。

❸ 買賣合同中產生質量糾紛,怎麼辦

買賣合同質量糾紛買受人如果在約定檢驗期通知出賣人,如沒有約定檢驗期的,應當在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買受人可以不接受物品或者解除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四十八條 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第一百五十八條 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

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

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

出賣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前兩款規定的通知時間的限制。

(3)貨物買賣合同經典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檢驗期間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既可以由當事人約定,也可以由法官酌定,買賣法還規定了兩年的最長期間。

這些不同的期間含義如何,相互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不同地區的法院有不同的做法。下面擬從幾個案例出發,對相關問題作一探討。

案例一:正達公司與莘鴻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當事人約定了機器質保期為一年,正達公司提出質量異議的期限應當是自收貨之日起一年,檢驗期也應當是一年。在該案中,法院直接將質量保證期認定為了檢驗期。

案例二:漢源公司與雙貴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當事人雖然在合同中約定了「保修期為6個月,並按約定的質量標准進行驗收,貨到工地,安裝調試後止」,但該檢驗期間過短,買受人無法完成全面檢驗,因此原告可以在兩年最長期間內提出質量異議。

而原告在收貨後兩年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應當視為在合理期間內提出了異議。在該案中,法院認為檢驗期間過短後,並沒有另行確定合理期間,也未考慮保修期的約定,而是直接適用了兩年最長期間。

案例三:偉達公司訴瑞達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偉達公司雖然主張交付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但其未在合同約定的到貨30天內提交書面異議,亦未提供相關證據證明貨物的質量問題,對其主張不予採信。

雙方約定了三年的質保期,偉達公司如果有證據證明在質保期內電池有質量問題,可以要求瑞達公司更換,但這屬於雙方自行協商或另行起訴的問題。在該案中,法院認定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提出異議,否則即使未過質保期,也不能再以標的物存在質量問題提出異議。

案例四:啟測公司訴奧爾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中,一審法院以買受人未在質量保證期內提出質量異議,對其抗辯不予支持,而二審法院則認為雙方沒有約定檢驗期間時,買受人應當在合理期間內或質量保證期內提出異議,否則視為質量符合約定。

檢驗期間為我國合同法所確認,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不僅規定了約定期間、合理期間,還明確了兩年最長期間以及質量保證期等,這種將各種期間雜糅在一起的立法,易造成實踐中對上述各期間相互關系理解與適用上的混亂:

在案例一,法院將質量保證期等同為了檢驗期;

在案例二,法院在當事人有質量保證期約定的情況下,並沒有考慮該約定而是適用了兩年最長期間;

在案例三,法院認為檢驗期間與質量保證期存在根本區別,兩者不能混同;

在案例四,法院認為當事人有質量保證期但無檢驗期間約定的情況下,還應受合理期間的約束。可見,司法實踐對各期間的關系存在較大分歧,在適用過程中也有不同的判斷標准。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買賣合同解釋),試圖緩解司法實務中的混亂,如明確了合理期間的判斷標准、區分外觀瑕疵和隱蔽瑕疵等,但對於各期間之間的關系並未涉及,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同的做法。

❹ 合同糾紛的案例分析

第一:合同屬於可撤銷合同,因為該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單方不得自行處置。
第二:合同當事人一方被偽造簽章,不應視為真實意思的表達。當然可以撤銷,除非當事人予以追認其效力。

❺ 急~!關於國際貿易貨物買賣合同案例

1、要看A公司是否知情,若A公司知道或理應知道這批機床侵犯了美國C公司在美國取得的兩項專利,則A公司必須承擔賠償責任。若A公司不知情,則免責。但一般來講A公司從事此行業應該對這批機床的專利權有所了解,所以一般是要賠償的。
2、仍是看A公司是否知情。除了知道第一題所說的情況外,還要看是否知道D公司要將這批機床轉賣給美國的B公司,若不知道,則免責。
3、若C公司的其中一項專利同樣在中國也獲得專利許可,則該項專利的使用不構成侵權。另一項是否侵權仍要依上題所說的情況而定。
說明:第三題的那種情況我沒見過,但依據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來說應該不構成侵權。

❻ 買賣合同的糾紛案例

案例介紹:原告起訴稱,其與被告分別於2007年1月25日、3月7日、5月3日和9月25日簽訂了《全乾式單芯電纜戶外終端及接地箱物資購銷合同》、《110KV氧化鋅避雷器采購合同》、《電纜附件試驗合同》、《全乾式單芯電纜戶外終端物資購銷合同》、《110電纜固定夾購銷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采購變電電力設備元件的相關權利義務。合同簽訂後原告依約供給被告總價1292300元的變電電力設備元件,被告僅支付了919710元,剩餘372590元未付。後經原告分別於2008年1月、2009年5月30日和2009年8月13日委託律師郵寄《律師崔款函》崔收,被告才又支付了部分欠款。到2009年12月30日止,原被告雙方一致確定的欠款為229965元。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還款計劃》一份,承諾從2010年1至11月每月支付原告19000元,第12個月支付20965元,所有欠款保證在2011年1月1日前全部還清,如到期未還清全部欠款,將承擔由此帶來的違約責任。《還款計劃》出具後,被告至原告起訴時均沒有向原告支付一分欠款。2010年1至7月份已構成根本違約,8至12月份已構成預期違約,理應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全面承擔違約責任。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剩餘貨款229965元及延期支付利息20000元並承擔律師費20000元,合計:269965元。被告在答辯期內未提交答辯。案件審理過程中,經調解達成協議:由被告於2010年12月15日前給付原告229965元並承擔全部訴訟費,該調解協議已履行完畢。

❼ 買賣合同糾紛

如果你確實能夠證明你說的單據被對方收了,可以適用下面的法條。
《最回高人民法院關於答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 【妨礙舉證的推定規則】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讓他提供收據條,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不能提供的,就有理由相信,你所說的是正確的。

閱讀全文

與貨物買賣合同經典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