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利侵權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專利侵權風險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你好,專利侵權的認定標准可理解為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下面簡單跟你說明判定原則有哪些。
專利侵權判定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專利侵權判定書需要與權利要求書作比較,被控產品方案很多情況下與權利要求書都是不一致的,不一致達到什麼程度構成侵權,不一致達到什麼程度不構成侵權。中國侵權判定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外尤其是美國的侵權判定原則。
1、 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所謂全面覆蓋原則,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麼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徵,缺一不可。在判定專利侵權時,最先適用的是全面覆蓋原則。
(1) 字面侵權。即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被控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必要特徵相同。
(2) 專利權利要求中使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物公開的結構屬於上位概念中的具體概念,此種情況下適用全面覆蓋原則,被控物侵權。
(3) 被控物的技術特徵多於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也就是說被控物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相比,不僅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徵,而且還增加了特徵,此種情況仍屬侵權,因為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就是只要被控物具備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徵就算侵權,而不問被控物是否比權利要求的多。
2、 等同原則
等同原則認為,將被控侵權的技術構成與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相應技術特徵進行比較,如果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研究了專利權人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後,不經過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諸如採用等同替換、部件移位、分解或合並等替代手段實現專利的發明目的和積極效果的,並且與專利技術相比,在目的、功能、效果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則應當認定侵權成立。
3、 多餘指定原則
在專利侵權判定中,還有一種原則叫多餘指定原則。是被控侵權行為少了某項技術特徵,但缺少了這項特徵,也不影響整個技術方案的完整性。專利申請人因缺乏經驗,才將不必要的特徵寫進了獨立權利要求。這種情況下法院可認定,缺少了這一項非必要技術特徵,也構成侵權。
如果有更多疑問,歡迎咨詢知墨墨。
⑵ 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是否構成專利侵權,需要做出相應的認定,要是不滿足規定的構成要件,那此時也不能認定為侵犯專利權。那麼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餐具圖片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一)侵犯的對象應當是在我國享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首先,鑒於專利權的地域性,有效專利一般應當是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其次,鑒於專利權的時效性,只有在規定保護期內未因繳費、無效宣告、放棄等原因失效的專利權才是有效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項專利權由於某些原因被宣告無效,則該專利權將被視為自始不存在,因此即使有他人在前已經實施也不夠成專利侵權。(二)有違法行為存在即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5種不認為是侵權的行為,是專利侵權責任的例外規定,如果行為人不能舉證以此作為抗辯理由,則應當認定行為人構成專利侵權,並依法承擔責任。(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而實施該行為;所謂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於自信而實施了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但也有例外,例如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就規定,即使行為人主觀無過錯,也構成專利侵權,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罷了。(四)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實施其專利,而實施即是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因此,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應是判斷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
⑶ 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包括哪些
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包括折衷原則、禁止反悔原則、相同原則、等同原則、多餘指定原則。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包括哪些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折衷原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發明創造專利權的法律效力所及的范圍。社會或國家授予專利申請人專利權,專利申請人必須以技術公開為對價,在技術公開的同時,其專利保護的范圍也必須公開,以明確專利權利的邊界。對於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范圍的公開是通過公開權利要求書來實現的,各國法律都承認權利要求書是界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例如,我國專利法第56條第1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因此,權利要求的內容是判斷是否侵犯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標准。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禁止反悔原則在適用折衷原則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進行解釋時還應適用禁止反悔原則。所謂禁止反悔原則是指,在專利申請和專利侵權訴訟中,專利權人對權利要求的解釋應該一致。專利權人不能為了獲得專利,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對權利要求作出狹義的或較窄的解釋;而在以後的專利侵權訴訟中,為了使權利要求能夠覆蓋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又對權利要求作出廣義的、較寬的解釋。對那些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已經作出修改或放棄的內容,專利權人在以後的專利侵權訴訟中不能反悔。這一原則在很多國家採用,《實質性專利法協調條約(SPLT)草案》也將禁止反悔原則寫入其中,我國專利法沒有對禁止反悔原則作出規定,但司法實踐中是應當採用的。禁止反悔原則旨在防止專利權人採用出爾反爾的策略,這實際上是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應用,我國在以後的專利立法中應增加禁止反悔原則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相同原則所謂相同原則,是指在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中能夠找出與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每一個技術特徵相同的對應特徵時,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構成侵權的判定原則。根據相同原則判定的侵權稱為相同侵權。權利要求書中的獨立權利要求,含有的技術特徵最少,其保護范圍也最寬,獨立權利要求中既包括專利技術區別於現有技術的必要技術特徵,即區別特徵,也包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即共有特徵,專利法所保護的既不是區別特徵,更不是共有特徵,而是保護包括在權利要求中的由區別特徵和共有特徵組合而成的完整的技術方案,每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就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在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時,應將整個獨立權利要求作為比對對象,被控侵權產品或方法只有利用了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即完全覆蓋了專利權保護范圍,才構成侵權,因此,相同原則又稱全面覆蓋原則。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等同原則所謂等同原則,是指以實質上相同的方式、手段或產品,替換所要保護的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使兩者產生實質上相同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兩者在形式上或技術上存在非實質性的某些不同點,但應認定為侵權。對等同原則的創立和發展產生最大作用的是美國,其採用等同原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8年,後來,這一理論被德國、日本等國家所採用,逐步成了國際公認的理論。現代等同理論是美國最高法院於1950年在一個判例中建立的,該判例提出了一種判斷是否構成等同侵權的准則,即判斷專利發明和被控侵權行為客體的各個技術要素是否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上述准則被稱為功能方式效果准則。專利侵權行為判定原則:多餘指定原則多餘指定原則,是指在專利侵權判定中,在解釋專利獨立權利要求和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將記載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明顯附加技術特徵(即多餘特徵)略去,僅以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來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是否覆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適用多餘指定原則的結果使得被控侵權技術雖然缺少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幾項技術特徵,仍然認定被控侵權技術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實質是擴大了專利的保護范圍。因此,許多國家在司法實踐中並不採納這一原則,在我國亦有很大一部分人對該原則的適用持反對態度。
⑷ 哪些行為構成專利侵權,專利侵權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對於專利行為的侵權責任,其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的對象應當是在我國享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 首先,鑒於專利權的地域性,有效專利一般應當是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其次,鑒於專利權的時效性,只有在規定保護期內未因繳費、無效宣告、放棄等原因失效的專利權才是有效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項專利權由於某些原因被宣告無效,則該專利權將被視為自始不存在,因此即使有他人在前已經實施也不夠成專利侵權。 (二)有違法行為存在。 即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5種不認為是侵權的行為,是專利侵權責任的例外規定,如果行為人不能舉證以此作為抗辯理由,則應當認定行為人構成專利侵權,並依法承擔責任。 (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而實施該行為;所謂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於自信而實施了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但也有例外,例如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就規定,即使行為人主觀無過錯,也構成專利侵權,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罷了。 (四)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實施其專利,而實施即是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因此,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應是判斷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
⑸ 專利侵權認定的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專利侵權認定的判斷標准,專利是人通過自己的腦力做出來的一件之前所有人都沒有做過的東西,然後通過國家知識產權機構申請這個東西只屬於自己,這就是專利。那麼專利侵權認定的判斷標準是怎樣的?專利侵權認定的判斷標准專利侵權認定的判斷標准:第一個就是對比侵權。通過對申請的專利的各個特點與其被告侵犯專利的人所做的東西進行逐一比對,看看有多少特點是一樣的,如果通過判斷發現幾乎一模一樣,那不用說,肯定是侵犯專利權了,但是如果經過比對發現只有較少的部分是相似的,那麼則不會構成專利的侵權行為。第二個方法就是相同侵權。相同侵權指的就是被侵犯的專利上所寫的技術特徵的方案與被告侵犯的專利上所寫的一模一樣,或者包含了侵犯的專利中所有的技術特徵等等都是屬於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第三個則是等同侵權。等同侵權是基於對比侵權和相同侵權都不成立的基礎上所需要進行的步驟。等同侵權是指利用別人專利中相同的手法做的一個類似的東西出來。根本沒有再經過自己的腦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