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未讓座引糾紛

未讓座引糾紛

發布時間:2021-04-17 19:14:05

⑴ 男子公交車上未讓座被連扇5個耳光 那個打人的SB是誰裝什麼B呀!! 一看就是一個SB。

國家雖然提倡給帶孩子的婦女讓座,但是並不是強制一定得讓座,別人沒讓座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他沒這個義務,誰也沒有權力去要求別人讓座。 除非打人者兒子是萬人養的,全家女性是萬人騎的。 另說一句,沒讓位也不能說明人家素質不高,你們難道沒看見新聞里那麼多做了好人好事,卻引來禍端的嗎?

⑵ 小伙未讓座被老人怒扇耳光 邊打邊喊"讓不讓

轉摘:
關於讓座一直是備受爭論的社會話題,有人提倡給老幼讓座,也有人表示讓座不是義務,不應該強制要求讓座。1月19日,西安15路公交上又發生一起因未讓座引發的沖突,小伙沒讓座挨耳光,老人一邊打一邊嘴裡還對不讓座的小夥子嚷:讓不讓!
小伙沒讓座挨耳光發生在19日早上八點多,當時正是上班早高峰,15錄公交車上突然一陣騷動,據司機回憶稱,回過頭去看發生了什麼,只見一位老人在打一個小夥子耳光,一邊打一邊嘴裡還說「讓不讓座」。他這才得知,原來是小夥子沒讓座,老人扇小伙耳光「表達不滿」。
據目擊者稱,小夥子眼睛都紅了,都替這個小伙感到憤憤不平,之後小夥子將座位讓給了後來上車的一位老太太。車廂里大部分乘客看到這一幕後都上前勸說,還叫小夥子去醫院驗傷,小夥子自稱是醫生,這點傷不算啥,並沒有追究打人老人的責任。
小夥子沒讓座挨耳光,前不久還發生一起男童為給爺爺佔座趕走孕婦,爺爺甚至幫腔罵孕婦,這等為老不尊的事件屢有發生,讓座本是看似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如果西安公交上老大爺好心要求小夥子讓座,難道對方不讓?或者請求司機協調,看有人是否願意讓座給老人,想必很多年輕人都願意主動讓座,比起動手打人這種行為,要合適得多。

⑶ 老人暴打未讓座女孩的分析

女孩沒讓座遭老人暴打!的確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女孩的不讓座,與老人的指責及大打出手,不全是一個層面上的事。如果女孩故意不讓座,那是道德層面上的事。女孩不尊老不讓座老人提出並指責,也是道德層面上的事。可是,老人的大打出手,則是對他人人身權益進行侵犯,是違法的事!
要全面的看問題,辯證的分析問題。
女孩的不讓座,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第一,那女孩真的「沒看見」身邊的老人。或者其身體不適或心情不好沒願讓座。一切皆有可能,這個也是有可能的。如果那名女孩因特殊原因,其精神過度集中到一定的事物上,或者特殊原因就算是車上的廣播喊,也可能沒注意身邊的老人,也沒讓座。假如是這樣,女孩沒讓座,應另當別論。第二,那女孩真的不願讓座且沒有讓座。那麼,她的傳統美德哪裡去了?他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哪裡去了?既是這樣我們應當從道德水平進行教育,而不能對其進行指責。
公交車是公共場所,每位乘客享受的都是有償公共服務,因此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必須讓座的約束。它顯然是一種道德約束,而道德也有公德和私德之分,公交車上的「公德」,諸如上車買票,不吸煙等,遵守這些「社會公德」,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倘若違反了這種「公德」,不但應受到譴責,有關部門還可以對之進行處罰。而公交車上的 「私德」,諸如上車時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亂扔垃圾等,此類行為就屬 「私德」范圍。一個公民遵守「公德」是天經地義的,而一個人的行為放射出「私德」的光輝,則意味著他並不是在盡應盡的社會義務,而意味著他是個有愛心、願意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人。但是並不是說不讓座就是人品有問題,對於文明的行為要用同樣文明的行為來促進。
在北京的地鐵里和廣州的公交車上,慣用的「請把座位讓給老幼病殘孕」的提示語,已經悄然改為「請將座位讓給需要的乘客」。在公共場合,彼此互相理解,提倡精神文明才是構建和諧的最好辦法 。
女孩不讓座,老人指責後因爭吵大打出手,也應從兩個方面去評。一方面,女孩不讓座,沒有尊老愛幼的美德,老人可以對其進行教育與引導。由於個人的素質有差異,老人沒有必要沒有耐心或生氣的與其爭吵。與其爭吵,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勸說者的素質與美德的缺失。另一方面,老人的大打出手,曝出了老人道德上的不過關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的一面,也曝出了其侵犯他人人身權益,無法制觀念,違法違規的一面!
「老人暴打未讓座女孩」折射弱者相殘
也許,這樣的讓座糾紛,快要讓人審丑疲勞。但公交車上的老幼相殘,還是讓人痛心。這種弱者對弱者的傾軋和欺辱,讓人很容易想到一個詞——弱者互害。
這場丑劇中,兩位都是弱者。一位是年輕的女孩,她手無縛雞之力,即使在一個老人面前,也沒有保護自己的基本能力;一位是60歲左右的老者,他本身也沒有多少氣力,只是在一個更弱的女孩面前,才暫時逞強。都是弱者,本該相互關心和理解。
但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不是惺惺相惜,而是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了被剝奪的心態和恃強凌弱的慣性。那個女孩,當老人站在她身邊時,她覺得這是與己無關的事情,老人的抱怨更是讓她充滿委屈,也許女孩覺得,在老人面前她是強者。而當老人施暴時,所扮演著的是暴戾的強者角色,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覺得用拳頭才可以找回尊嚴。
為何人與人之間會充滿相對剝奪感,為何人們在面對矛盾的時候會習慣恃強凌弱?一個原因是,人們在現實中經常受到別人的擠壓,這種擠壓通常是來自比自己更強者,比如有權有勢的人。當一個人在現實中受到了擠壓,但又沒有辦法去糾正這種行為,保護自己時,釋放被擠壓感的途徑,只有針對更弱的人。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弱者相殘的悲哀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規則去救濟每個人的權利,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保持權利的完整和為人的尊嚴。否則,類似的狀況難免重現。

⑷ 未讓座被扇耳光人肉打人者

國家雖然提倡給帶孩子的婦女,但是並沒有強制要讓座,別人沒讓座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他沒這個義務,誰也沒有權力去要求別人讓座。 除非打人者兒子是萬人養的,全家女性是萬人騎的。 另說一句,沒讓位也不能說明人家素質不高,你們難道沒看見新聞里那麼多做了好人好事,卻引來禍端的嗎?

⑸ 司乘糾紛 警察說是民事糾紛去法院 他們管刑事

警方應該是至少進行調解並要求賠償,不應該是簡單的推諉。如果是乘客弄壞的,警方應該是要求乘客賠償,只有乘客拒絕賠償或者無法判斷責任的情況下,警方會建議你去法院訴訟解決。

民事糾紛需上法院判決這說法不對,治安管理和處罰都是警方處理范疇。那你可以要求記錄該乘客個人信息用於起訴。這也沒問題,這事你讓警察處理可能還沒法院訴訟簡單,警察處理往往是拉鋸式的協商,最終還不一定能解決。法院你起訴一紙訴狀要求賠償和訴訟費被告承擔,由法院判決就可以了。法院現在是快速程序,這種案件很快就可以判下來。

⑹ 因太累未讓座被大爺懟的男子發聲說自己沒做錯,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現在的生活也是一個快節奏的出現,更多的時候每個人都變了一系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很多的時候也會讓他們處於身心疲憊當中,而對於現在的讓座問題也是十分重視的一點,在新聞當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因為不讓座而引發的糾紛問題,也是讓不少網友都為之憤怒了,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也是一個倚老賣老的狀態嗎?最近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新聞也是讓不少的網友都為之議論了,到底是誰的原因呢?很多人都說到了該男子這樣不也是一個不尊老愛幼的表現嗎?其實在很多的時候對於發生了問題之後,人們總會站在弱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但是是對於誰對誰錯卻沒有一個合理的認知。

⑺ 政治辨析一段時間來給老人讓座而引發的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未讓座的青年遭老人打罵老人因讓座糾紛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在公共汽車上,遇見老人、孕內婦、容兒童,年輕人主動給讓個座,這是有道德、有修養、有禮貌的表現。如果沒有主動讓座,自然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因年輕人沒有給老年人讓座,老年人就打罵,這也是不應該的。年長也不能任性,讓座是禮貌,不讓做也不犯法,打罵別人顯然有失身份。
希望此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⑻ 怎樣才能避免讓座糾紛

不坐車

⑼ 讓不讓座引發的社會思考

還有再之前看到的高鐵上請求年青人把座位讓給老人的事兒,更是讓人反省必須明確並維護一種公共資源獲取暫時使用權的通行規則。否則的話,公共場所各種爭端糾紛就會增多,而且止紛息爭的難度會更大,甚至侵入到不應侵入的個人權益領域。在這類事件中,旁觀者最不能容忍的是那些人強迫別人讓座而不得後的暴怒、謾罵,使得這類事件不必再在文明禮讓層面上討論,而可以直指那些個人的品質德性。

⑽ 如果在地鐵車廂因沒讓座被打,該不該還手打回去

對於因沒讓座就打人的行為表示無法苟同,但我認為不該還手,這樣事情可能會發酵的更大

閱讀全文

與未讓座引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