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工程糾紛一般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1.建設工程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特點: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這主要是針對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糾紛,而有關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多具有不可處分性。在建設工程領域,較為普遍和重要的民事糾紛主要是合同糾紛、侵權糾紛。
發包人和承包人就有關工期、質量、造價等產生的建設工程合同爭議,是建設工程領域最常見的民事糾紛。
2.建設工程行政糾紛
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便可依法自主做出。(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並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5)行政行為以無償為原則,以有償為例外。只有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特別公共負擔,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時,方可為有償的。
在建設工程領域,行政機關易引發行政糾紛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如下幾種:
(1)行政許可,即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政管理行為,如施工許可、專業人員執業資格注冊、企業資質等級核准、安全生產許可等。行政許可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違反法定程序等。
(2) 行政處罰,即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程序對於違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常見的行政處罰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投標資格、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易導致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處罰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3)行政獎勵,即行政機關依照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社會和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鼓勵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表彰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行政獎勵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違反程序、濫用職權、行政不作為等。
(4) 行政裁決,即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的民事糾紛(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對特定的侵權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權屬糾紛、國有資產產權糾紛以及勞動工資、經濟補償糾紛等的裁決。行政裁決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裁決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號
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1月1日起施行,優先受償權變化巨大!-工保網
作為與《民法典》相配套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新解釋)在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無效合同工程價款的處理規則、合同解除及解除後果等方面都與民法典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作為對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原解釋一)、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原解釋二)的承繼,新解釋也對原規定進行了綜合梳理與細化調整。
新解釋的四十五條內容可以分為九部分:合同效力相關問題(1-7)、工期相關問題(8-10)、工程質量相關問題(11-18)、工程價款相關問題(19-24)、工程利息相關問題(25-27)、工程造價鑒定問題(28-34)、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35-42)、實際施工人權利保護問題(43-44)、附則(45)。其中,新解釋在勞務分包合同效力、合同無效處理原則、利息計付標准以及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主體、期限、范圍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新的規定。
1、調整勞務分包合同的無效情形
圍繞具有勞務作業法定資質的承包人與總承包人、分包人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新解釋將原解釋一的「當事人以轉包建設工程違反法律規定為由請求確認無效的,不予支持」修改為「當事人請求確認無效的,不予支持」。
如果說舊款規定意味著勞務分包不屬於工程轉包,那麼新款規定則意味著:具有勞務作業法定資質的承包人與總承包人、分包人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合法有效;當然,在當事人以勞務分包之名行工程分包之實,且承包人未取得相應資質等級時,可依據第一條認定無效。
2、強調合同無效時的「折價補償」原則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是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情形下,新解釋將原解釋二「當事人請求參照實際履行/最後簽訂的合同結算建設工程價款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中的「結算建設工程價款」修改為「折價補償承包人」。
這進一步明確合同無效後應支付的價款並非有效合同中依約支付的「合同對價」,避免了原解釋二可能造成的無效合同按照有效對待的誤解,通過強調「折價補償」原則,也與《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三條、《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保持了一致。
3、調整利息計付標准
在關於墊資利息約定、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准方面,新解釋修改了原解釋一中的「約定的利息計算標准高於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在第二十五條中重新規定:約定的利息計算標准高於墊資時的同類貸款利率或者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部分除外。
因此,在當事人對墊資利息、欠付工程價款利息沒有約定時,可以按照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或者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息。這與2019年興起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進程一脈相承,通過在原利息計付標准中添加了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一新標准,實際上給出了市場利率和官定利率的雙重標准;一方面幫助承包人更加高效地維護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留出了調整空間。
圍繞實際施工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情形,新解釋將原解釋二中的「以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怠於向發包人行使到期債權,對其造成傷害為由」修改為「以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怠於向發包人行使到期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其到期債權實現」。
這與《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保持一致,實際上將「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納入了代位權的行使范圍,某種程度上為實際施工人在提起代位權訴訟中主張代位行使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提供了路徑。
此外,新解釋在行文上也調整了原解釋的一些文字細節,如在「不予支持」、「應予支持」前添上「人民法院」,減少了造成誤解的空間;將援引《合同法》條文統一調整為《民法典》相應條文,等等。
概而言之,新解釋是對《民法典》相關規定以及原解釋的吸收融合,是適應建築業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變化、為應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司法審判所面臨挑戰而提出的最新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新解釋在出台之時便在後綴上冠上了「一」。這一方面與原解釋一作出區分,另一方面也為新解釋二、新解釋三的出台埋下了伏筆。期待最高法持續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制定司法解釋,為司法審判再添新翼。
⑶ 建築資質借給他人圍標串標,我公司應員哪些責任
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但在2015年1月30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4條,則直接表述為「掛靠」。但在2015年1月30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4條,則直接表述為「掛靠」。
其實橋梁垮塌事故、樓房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引發人們對建築質量、施工安全和建築企業資質問題的強烈關注。建築師、建造師數量是衡量建築企業資質的重要指標,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不夠的建築企業打起「證書掛靠」的歪主意,將具有相應資質證書的技術人員掛靠在企業名下,大量中介公司則做起了這種資質「轉租」的生意。證書掛靠生意紅火,已成為建築行業公開的秘密。
也因此給建造師帶來相應的風險:
①項目質量安全帶來的風險。由於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責任終身制,一旦發生質量,安全方面的事故,即使本人不在場,也很可能要承擔本不屬於建造師的責任,如果認定建造師有違規行為,輕則吊銷執業證書,重則處以刑罰,這就得不償失了。
②企業違約帶來的風險。由於一級建造師掛靠本身就違反了國家相關規定,應屬於無效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協議約定支付掛靠費用,不按協議的范圍或超出協議的范圍使用證書時,建造師的約定利益將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③證書本身的風險。一級建造師一般是兩到三年進行一次年檢,一旦發現一級建造師掛靠的違規現象,那麼年檢將無法通過,因此也就無法再繼續執業。
建築業資質危險掛靠、工程層層轉包,早已是業內不成文的秘密,如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使用無資質的勞務包工頭、將勞務層層分包、拒簽勞務合同等。我國將建築行業單位資質和個人資質捆綁,要求持證者須在有資質的單位注冊才能執業。這不同於西方強調個人資質,由個人建立建築師或建造師事務所,事務所和客戶之間用市場手段來約束。對個人資質進行約束,是未來建築行業市場化改革的必然方向。
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15晚會曝光了葯店資質證書、各種資質證書掛靠。
應答時間:2020-10-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河北博勝智遠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北博勝智遠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是2018-04-1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聯盟路641號水悅雅居二單元2102。
河北博勝智遠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30105MA0A0H4241,企業法人代立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北博勝智遠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建築工程勞務分包,建築工程、土石方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電力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房屋拆除工程(爆破工程除外)、園林綠化工程、園林景觀工程、鋼結構工程、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照明工程、環保工程、建築智能化工程設計、施工,工程技術咨詢,機械設備、機電設備、水電安裝,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機械設備及配件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河北博勝智遠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⑸ 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1月1日起施行,優先受償權變化巨大!-工保網
作為與《民法典》相配套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新解釋)在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無效合同工程價款的處理規則、合同解除及解除後果等方面都與民法典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作為對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原解釋一)、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原解釋二)的承繼,新解釋也對原規定進行了綜合梳理與細化調整。
此外,新解釋在行文上也調整了原解釋的一些文字細節,如在「不予支持」、「應予支持」前添上「人民法院」,減少了造成誤解的空間;將援引《合同法》條文統一調整為《民法典》相應條文,等等。
概而言之,新解釋是對《民法典》相關規定以及原解釋的吸收融合,是適應建築業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變化、為應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司法審判所面臨挑戰而提出的最新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新解釋在出台之時便在後綴上冠上了「一」。這一方面與原解釋一作出區分,另一方面也為新解釋二、新解釋三的出台埋下了伏筆。期待最高法持續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制定司法解釋,為司法審判再添新翼。
⑹ 我被鑫智遠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給騙了
先開始 騙取 50 手續費 說是什麼 入檔費用。 後來 又要交400 的 服務費。 尼瑪 你對我 服務什麼了 就要400 。 結果 50 都不給退了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