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銷售提供來源侵權免責

銷售提供來源侵權免責

發布時間:2021-04-15 18:07:04

A. 法律第幾條規定食品商標侵權產品有明確進貨來源可以免責

您好,那就要看該授權店有沒有獲得商標主的合用許和,可以出售貨物的協議。就知道會不會被投訴了~
立諾為您解答~
注冊商標。法律訴訟~立諾知識產權幫到您~

B. 在淘寶銷售的產品侵權,現在收到侵權承諾書,咋辦哭,高分求解,解後再加分。

簽。
首先,你不必太擔心,這不是什麼大事,如果說你的行為確實如你所說,那麼恭喜你,事態不嚴重。很可能是因為該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高,所以他們採取的措施也比較正式,你的行為遠不構成犯罪,只是侵權了而已。而且你說就幾本,這個程度遠不構成起訴的程度,放心,他們絕不可能告你,訴訟沒有你想的這么簡單,交10塊錢就可以了么?不是的,要准備證據,案前還有很多事要搭理,所以不用擔心,或許有人會為了吵架去起訴,但大多數人不會,而且你的事例不具威懾力,公司更不會做這種沒有回報的付出。
其次,簽只是證明你尊重他們知產權的態度,和你願意悔改的態度。這就好比你惹上司生氣了,是道歉為妙,還是和他死犟呢?當然是道歉更合適啦。
關於樓上說的什麼不簽,怕留證據等問題阿,你完全可以忽視了。請問這是什麼證據?你本來就做錯了,這點是無可爭議的。盡管你之前不知道,但是知道後為你的錯誤道歉,難道這能證明你是故意的么?這是什麼邏輯?請問這有邏輯么?別理他們,不會起訴你!請你放一萬個心!
最後,我還想反駁一點樓上的。是的,如果是合法渠道,而且商品是正品(非盜版)的話,那家公司在第一次銷售之後就無權再約束再買賣行為,但是你看到重點了么?這是盜版!謝謝,所以權利人任何時候都有權打擊這種銷售、傳播行為。另外你提交侵權產品來源的目的並不是是給你一個免除責任的機會。你侵權了怎麼可能沒責任呢?責任是伴隨你侵權的行為就隨之產生了,免除的是你的賠償責任,你只是不用賠償。綜上,你千萬不要死犟,態度好一點,和作為第三方的淘寶好好溝通,不會有大問題的。關於你說不記得在哪裡購買,這點沒關系,你不是說在個二手市場買的么,就寫二手市場,再要細究,你就說人家可能關門了,他不會太為難你的~
最後,多加一句,其實我也就是一名學生,但是是名一本大學一流專業的法學本科生。然後請你看看我的賬號等級及採納率(90%)。所以請放心,我不會胡亂編些亂七八糟無根無據的話來亂騙你的。

C. 侵害商標權糾紛中銷售者可以免責嗎,如何免責

首先,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生產企業出具的產品鑒定證明能否作為處理案件的依據問題的答復》:「在沒有專門技術鑒定部門進行鑒定的情況下,產品生產企業出具的證明是處理案件的重要依據。但是否作為定案的唯一證據,應當根據具體案情確定」。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若被告不提出相反證據或其他重要證據予以質疑的情況下,法院一般對商標權利人的鑒定結論予以認可並採納。而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所以您的酒樓銷售涉案白酒的行為構成侵害商標權。在已被認定構成侵權的情況下,銷售者若希望免除賠償責任,則應符合《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其中「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是證明銷售者不具有主觀上的故意的證據,而「能證明並說明」是法律賦予銷售者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審慎經營義務。苛刻一點來講,即使銷售者「能證明並說明」,但若商標權利人能舉證證明銷售者「知道」或「應當知道」時,銷售者仍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以上就是對您的問題的解答,總的來說,根據您的情況您的酒樓是可以免除賠償責任的。當然,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您到我所提供更多的材料。

D. 不知道銷售的商品是侵權的商品承擔賠償責任嗎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三條: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九條:下列情形屬於商標法第六十條規定的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情形:

(一)有供貨單位合法簽章的供貨清單和貨款收據且經查證屬實或者供貨單位認可的;

(二)有供銷雙方簽訂的進貨合同且經查證已真實履行的;

(三)有合法進貨發票且發票記載事項與涉案商品對應的;

(四)其他能夠證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E. 銷售侵犯著作權產品的銷售者,如果能夠證明其合法的進貨渠道,是否可以免責

不一定來。這是因為在行為人能自夠證明發行或出租的作品有合法來源的情況下,其也有可能明知發行或出租的作品為盜版作品,這種情況下依然享受免責的待遇對著作權人就非常的不公,也起不到打擊盜版保護市場交易的作用。
由於我國《著作權法》目前未規定侵權商品銷售者有合法來源抗辯事由,從而造成司法實踐中對涉嫌著作權侵權的銷售者能否適用「合法來源」抗辯,以及如何適用存在著相當大的爭議。如果銷售商不承擔法律責任,那麼其前提是能夠證明合法來源抗辯的,但是不能夠得出:能夠舉證合法來源,就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
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復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F. 侵權商品說明不了來源怎麼處罰

只要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出具了鑒定報告,就是有證據證明你所銷售的產品是侵權產品,工商回部門即答可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的規定予以扣押,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予以定性,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罰款數額為10萬元以下。 」的規定予以處罰。

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能提供合法來源證明的,可以免除你的賠償責任,但不免除你的侵權責任。

行政處罰不等同於賠償責任。行政處罰不同於刑事處罰,行政處罰不問行為人的主觀意思,即無論你在購買時是否知道其屬於侵權產品,一旦你了實施了侵權行為,即可處於行政處罰。

G. 銷售侵權商品案如何認定合法取得

具體來說,「合法來源」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一、抗辯主體需合法
現階段,我國的假冒現象較為猖獗。在商標權侵權訴訟中,權利人的主張所針對的一般為侵權商品的生產者與經營者。對於侵權商品的生產者來說,除他人委託其加工外,大多是由於其積極實施的侵權行為才導致了訴訟的產生,並且生產者具有積極追求侵權結果發生的主觀故意,屬於惡意范疇,故不能成為善意第三人。所以,能夠主張所銷售的侵權商品具有合法來源的,就只能是經營者,即商品的銷售者。
二、主觀上,經營者需善意
侵權經營者主觀上的善意,是指侵權商品銷售者主觀上不知道其所經銷的商品侵權,「不知道」有兩種形式,即「不可能知道」與「應當知道但因疏忽大意而不知」。如果經營者明知其所銷售的是侵犯他人商標權的商品而仍然銷售,屬於惡意,則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是,如何判定經營者是「不可能知道」抑或「應當知道而因疏忽大意導致的不知」,則是實踐中商標侵權案件的難點所在。
對於「應當知道」,我國的商戶,特別是中小型商戶,對於商品的真偽、是否侵權普遍缺乏辨別能力,如果簡單推定經營者具有疏忽大意的過失,必將導致商業經營風險的擴大化,導致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畏手畏腳。
三、客觀上需來源合法
來源合法,是認定商品具有合法來源的基礎。在商標侵權司法實踐中,一般推定經銷者所銷售的商品不具有合法來源。但是,此時僅僅是法律上的推定。經銷者若想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則必須提供所經銷的產品來源合法的證據,即經銷者通過合法的渠道取得產品。在證據上,一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合法的合同。經銷者從生產者處取得商品,應當具有買賣合同。但是,這一點在證明經銷者商品來源合法中卻不是必要的,原因有兩個:
(1)法律的允許。法律上允許交易雙方口頭合同的存在,合同法也專門對口頭合同做出了一些規定。作為經銷者,以口頭合同的方式取得商品並不違反法律的規定。
(2)商業交易效率的要求。在現實商業交易中,鑒於商業交易效率與慣常的做法,口頭合同大量存在,經營者往往是通過一個電話,即可以取得經銷的商品。
2、合理的價格。合理的價格是法律上判定經銷者商品來源是否合法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商品的價格差異較大,對於經銷者來說,應當是明確知曉的,則經銷者應當對商品是否侵權等產生進一步辨別的意識,認真加以核實。
3、具有合法的商業發票。商業發票是證明經銷者所售商品來源的一個重要證據。現實經營中,也存在部分經營者出於逃稅等目的而不出具商業發票的現象。此種行為以違法為前提,一旦經銷者所售商品侵權而無法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商品來源合法的話,則不能免除其賠償責任。
4、具有完整的日常經營記錄。實際經營中,一些經銷者出於逃稅等目的,往往不建立銷售記錄。這種違法行為並不能免除其法律上的義務。在無法提供其他商品來源合法的證據時,經營記錄是判定侵權商品是否具有合法來源的重要證據,否則,將由經銷者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
我國《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此款規定能夠提供商品合法來源的商標侵權人免除賠償責任。

H. 銷售侵權商品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免責條件是什麼(請寫出具體法律法規)

如果侵權行為成立,一是停止銷售。二是賠償損失,具體金額要看具體問題了, 免責條件估計很少,除非你和提供商品的廠家簽訂的協議規定了他必須保證該商品不侵犯任何第三人權利,如果有侵權則由他負責~

I. 銷售侵權產品處罰依據

《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 【銷售侵權復製品罪】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構成特徵

1、侵犯的客體是著作權人的著作權和著作權管理制度。

2、客觀方面表現為以營利為目的,

3、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而進行銷售的行為。

例如銷售明知是盜版的文字作品、音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構成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之規定,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巨大。

(9)銷售提供來源侵權免責擴展閱讀

案例:

1、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

2017年4月,根據愛思唯爾等5家境外權利人投訴線索,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

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優閱外文數字圖書館系統」向大學圖書館提供侵權文字作品3萬篇,違法經營額17.76萬元。2017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

2、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

2016年12月,根據國家版權局移轉案件線索,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

經查,自2014年11月起,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將45篇證券研究報告上傳到其租用的伺服器,通過其運營的「匯智贏家網」網站和「匯智贏家」APP向公眾提供,並收取費用,涉案金額累計28萬余元。2017年3月1日,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J. 銷售侵犯著作權商品的免責條款有哪些急!!!!

樓主你好!

參考《著作權法》以下法條:

第四十一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製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許可人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製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五十二條 復製品的出版者、製作者不能證明其出版、製作有合法授權的,復製品的發行者或者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復製品的出租者不能證明其發行、出租的復製品有合法來源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結論:只要你公司能提供證據證明你銷售產品的合法來源就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有侵權行為,構成侵權;但無需承擔賠償損失)。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對你有幫助,祝你天天快樂!

(版權聲明:此答案未經允許,不得復制使用)

閱讀全文

與銷售提供來源侵權免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