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有一個實用新型的專利被別人侵權了 該怎麼維權
保護程度以及程序都是有差別的。
發明保護的范圍更廣,更主要的是,在專利侵權專訴訟過程中,程序有區別屬,主要是法釋(2001)21號第8條:提起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訴訟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侵犯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的被告請求中止訴訟的,應當在答辯期內對原告的專利權提出宣告無效的請求。
也就是說:按照法釋8條,如果你告人家,人家很可能反過來先告你的專利無效,這時候侵權訴訟要等無效程序結束。而國內專利律師更願意代理的是侵權的被告(即無效的原告),因為國內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質量不太高,無效成功率要高一些。
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
『貳』 新型實用型專利被人侵權了,應該怎麼要求賠償
先跟對方談,要求一個賠償數額或者讓對方停止生產,談不成的話,只有走訴訟途徑了。賠償數額可以根據對方因採用該專利而獲得的利潤而定。
對方的應對措施是無效你的專利,如果專利被無效掉,那就是誰都可以用的技術了。
『叄』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
這個問題太難了,一般水平的律師是回答不上的。
『肆』 侵犯他人發明專利現在有懲罰性罰款嗎
侵犯專利權:指沒來有得到源專利權人的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
侵犯專利的行為可分為:1)假冒他人專利;2)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兩種。
侵犯專利權的應承擔停止侵權、沒收違法所得、賠償專利人損失、被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罰。
『伍』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標准有哪些
你好,對於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判定的標準是看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如落入,則構成侵權。判定的方法則是將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進行對比,具體方法如下:
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解釋專利權利要求時,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內容為准,而不是以權利要求書的文字或措辭為准。
2、根據全面覆蓋原則,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徵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對應比較,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則構成侵權。具體分四種情況:
a)、包含---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
b)、上位概念涵蓋下位概念---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採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侵權物是下位概念;
c)、新增加---被控侵權物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d)、從屬專利---被控侵權物是對先專利技術的改進,並獲得了專利權,屬於從屬專利,未經先專利權人許可,擅自實施從屬專利。
3、根據等同原則,將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比較,即使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等同,即兩者以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或者,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是該專利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專利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技術特徵。在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陸』 專利,被投訴未標明專利號,請問這樣要罰款多少
1. 採用中文標注專利權的類別,例如中國發明專利、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外觀設計專利,只要標注清楚就可以了。
2. 專利號標注不是必要的。如果標記不正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其限期改正。除非是標記錯誤,構成冒充專利行為的,才會涉及到處罰。
3. 做專利標注需要注意確認專利的法律狀態,必須處於授權狀態才能標記為專利,如果只是申請還沒有授權的,必須標記為「專利申請」
『柒』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標准有哪些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標准有哪些?(三)等同原則的適用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實用新型專利被侵權的情況。那麼,你知道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標准有哪些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標准有哪些(一)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的比較1、進行侵權判定,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對應比較。2、進行侵權判定,一般不以專利產品與侵權物品直接進行侵權對比。專利產品可以用幫助理解有關技術特徵與技術方案。3、當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均有專利權時一般不能用雙方專利產品或者雙方專利的權利要求進行侵權對比。4、對產品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比較,一般不考慮侵權物與專利技術是否為相同應用領域。(二)全面覆蓋原則的適用5、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徵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6、全面覆蓋原則即全部技術特徵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7、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採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徵,而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採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徵時,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8、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9、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並且獲得了專利權則屬於從屬專利。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