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農民工侵權案例

農民工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4-14 09:36:59

A. 農民工工資隨意降低算不算侵權

用人單位無故降低勞動者工資是不算侵權的,對於用人單位無故剋扣工資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被剋扣的工資。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該單位。

勞動者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時攜帶: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全稱、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能證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上班的相關證據,由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下達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可以下達行政處罰處理決定;逾期未執行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同時逾期不改正的,勞動者可以主張用人單位支付你拖欠工資數額50%-100%的賠償金(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6條)。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B. 一個農民工施工期間意外闖入第三方施工區域,導致受傷,責任應該怎麼劃分。請大師指教,謝謝

農民工可以找你們也可以找僱主,僱主負責後可以向你們追償,你們的責任可以減輕或不負責任,協商不成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侵 權 責 任 法
第七十三條 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 

第七十六條 未經許可進入高度危險活動區域或者高度危險物存放區域受到損害,管理人已經採取安全措施並盡到警示義務的,可以減輕或者不承擔責任。

C. 50歲以上的農民工無顧被辭退是否屬侵權行為

是的,可以向勞動局申請仲裁索賠

D. 拖欠農民工工資侵犯了農民工什麼權利

勞動報酬權是憲法權利,世界各國均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勞動報酬權的相關內容,屬於政治權利之一。《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你是對的。

E. 農民工異地合法權利受到侵犯,請求人民政府給予求助,人民政府故意推託,媒體能報道嗎那家媒體願意報道

外媒或者港媒台媒好一點。主要他們要看你這事的影響大不大,比如,征服部門的人有沒有逾越之辭。牽涉面是否大,是否僅僅是侵害到個把人的權益。不過意義都不大,還是吃一暫長一智,自己能進步,以後也不會受人愚弄。
在官僚主義體制地區,不論是奴隸社會,還是什麼社會。土地和所有資源都屬於大小奴隸主的。當然,皇權貴族享有的更多。奴隸所享有的就只有健康時候所呼吸的氧氣。所以,官僚主義體制地區的富豪,就是大小土地資源或者奴隸的擁有者。在這片土地上的教育都是奴隸制思想為主的,奴隸們的奴隸制學習,最終也只能成為小奴隸主,而且不是人人都能。最小的奴隸主大概是10個或100個里有一個能成功。這是階級社會里,普通人的最終命運。
斗爭的最終理想結果就是平等,所以非但起源,而且也適用於包括奴隸,封建,資本,社會主義等各種類型的階級社會。
人類由於無知而將生活交付給開拓者,這就是政治這種理念的來源。而實際上,這些開拓者們不是開拓我們的生活,而是包圍壓榨我們的生活。
首先,國和家是不能並稱的。國是一種權利機構,家是一種親情團體。在這兩者都還沒有誕生之前,文字和語言都較為成熟的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是由禪讓制領導和大眾共同撫養平均分配共同勞動的極少矛盾的時代。後來伏羲氏創立了五行和八卦說,將當時的領導人喻為天子,從此拉開了領導人和普通人的感覺差距。最終在大禹的兒子啟手中變為不勞而獲的坐享權力,是為國。其餘支持者分管一方,是為諸侯。國創造了許多自私自利的文化,比如階級和金錢以及刑法,鼓勵人們多勞動給政權創造利益(也就是稅收)則有獎賞,反抗政權將受到嚴懲。一直發展到今天的規則幾乎完全變質,許多累死累活一輩子的還是什麼都買不起。所以我們應當把人類這種盡管文明已經有一定程度但階級仍然存在的時代,稱為低級文明時代。

管制是階級社會的明顯特色。人類在原始社會時產生帶頭團結和抵禦外強的頭領,這一點和獅子群,狼群的社會體制一樣。後來,人類能夠戰勝或驅趕陸地上所識別的所有動物,成為立足地球的小霸主以後,慢慢的形成了比較鮮明的權力文化(五行說和八卦論)什麼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都是暗指你們是我的子民,應當為我服務……自奴隸社會開始以來,最初是由帝王的個人意願管制他們所能管制的區域,包括人和所有動物。後來,人們在開采土地推廣農業的時候,無意發現銅這種數量較多的金屬元素,青銅器時代開始了,在大量製造銅器用具時期,奴隸主發現奴隸們在建造銅具的時候,發現部分或者許多奴隸喜歡偷藏這些東西的碎片。於是,大王就用這些碎片命人製造成大小不一的貨幣,鼓勵勞動者用於兌換土地或牛羊豬狗等。時間大概是商代時期。那時最盛行青銅器用具。然而歷經千年,在東方文明歷史上,第一個將這種貨幣統一鑄造並刻上印發字樣的,就是秦始皇帝。

法律是樹立街機形象,維護街機利益的工具,是統治者說了算的。以前省部級貪污幾百萬被槍決的一大把。現在不同了,為了鞏固交替禪讓和家族化統治,為了證券屹立不倒。也為了避免要除掉的周薄同黨的破釜沉舟。所以對於他們拿走股市的幾十萬億都可以當做不聞不問,開除幾個小兵了事。所以對於釣魚島,南海等所謂領土主權問題,以及現在的520TW獨立也只能強行忍之。新拆那不是貪官問題,是體制問題,每年10多萬億的CZ收入就養3,5千萬人。想想吧,是不是那些道貌岸然每天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每天的收入達到九,十位數呢?註:之所以有這么高的CZ收入,除了各種KJZS以外,主要的是房產,這種泡沫經濟破滅不得。但是無異於是派發給每個老百姓的吸血鬼。所以請不要以毛來代表新拆哪了。
政治是什麼東西?政治是一種人和高等動物與生俱來的思維意識,狼有狼群,獅子有獅子群。不同的是動物的政治僅僅限制於團結合作和抵禦外強。而人類的政治卻用於壓榨和利用。這種東西起源於人的無知和狂妄自大,而且是一種巧妙的為己謀私的工具。
通常人們總會認為盜賊,黑社會,j女必定承認自己的行業很壞,感到羞恥。實際上完全相反,凡是由於命運的安排觸發錯誤的觀念主宰這些人頭腦而趨使走進歪路的人,無論他們處於多麼不正當的地位,卻總是本能地去依附那些承認他們對生活保持相同看法,承認對他們的生活地位不可缺少的交際人群。每逢事情涉及盜賊誇耀他們的本領,黑幫誇耀他們的暴力,j女誇耀他們的淫盪。這樣的事情就會使得我們感到震驚。然而,這所以會使得我們感到驚訝,無非是因為這些人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氣氛局限在狹小的范圍,而我們卻處在局外罷了。不過,每逢富翁誇耀他們的財富,也就是他們對生活的炒作和掠奪。果加誇耀他們的稅收,也就是他們制定的合法強暴,統治者誇耀他們的權力,也就是他們的隨從和2奶。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使得我們感到意外。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由祖輩那兒傳承下來的思想意識不但吻合了生活現狀,而且我們也都是生活在這個圈子裡的人而已。
無階級社會分為三個階段,作為現代的人類社會來說,共產主義社會和機械產力社會都已經看到了一些曙光。共產主義呢,就是每種東西就一個生產和維護模式,普及到這個社會范圍各地,這種社會下,錢幣這種衡量各種物質價值的東西已經消失了,而且沒有所謂的果夾證券植物之類說法。機械產力社會呢,是建立在共產主義思想之上更為科技一些的社會,簡單的說,就是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人享樂,由人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這樣的社會有一定范圍和人口限制。不過可以像蒙古包一樣大量建造共同的環境。當然,作為生命來說,還有一個最高等的特殊化階段,那就是獨立化時代,又稱為無社會時代,蟻後時代,UFO時代。是目前人類的科技和腦力無法想像的時代,這相當於打破了牛頓的萬有引力論點,打個比喻來說就是地球離開太陽還能一直生存下去。這時人類能夠以家庭為最大團體,實現獨立去尋找並開發外星球,征服宇宙各地,一家人一個星球並能存活發展並繁衍下來的時代。當然,說不定到時候的人類是兩性同體化了,像蟻後一樣,生出各種後代並且不同分工。人類如果能夠在地球滅亡前發展到可以實現這種近似科幻化的時代,那麼就可以和宇宙同存,生命永久不息了。總的來說,整個人類社會,就是由思想分裂到合作進步,然後再到擺脫對其他同類依賴,實現完美個人主義的必然過程。

F. 拖欠農民工工資侵犯了農民工什麼權利

工資支付監管、工資保證金監管……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監管舉措各有側重,但歸根結底的核心邏輯只有一個,那就是升級勞務管理(事前預防)、全程動態把控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事中監管),並對工資拖欠行為予以制止與懲戒(事後懲戒)。

1

搭建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台

2018年前後,多地著手依託監管平台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當前,省級支付監管平台已有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台、河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等,市級支付監管平台也有安徽省淮北市建設領域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監管平台、湖北省十堰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系統以及江西省南昌市農民工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等。

如2019年1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雲南省保山市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台設有實名制管理、分賬管理、工資銀行代發、保證金管理、預警、失信曝光、一鍵投訴、統計分析八大功能,可實現工程建設政府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企業、農民工、銀行等各方信息的互聯互通,對工程建設領域在建項目農民工實名制用工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農民工工資銀行按足額代發管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管理等情況進行全面實時動態監管,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報酬權益。

2

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

工資保證金制度自2006年由國務院發布《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發展至今已成為預防和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重要制度。隨著保支工作的深入,保證金制度也發展出差異化繳存、三方監管等創新形式。

如廣西壯族自治區2019年12月全面推開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制度,明確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均應在工程項目所在地商業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用賬戶,預存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用賬戶實行主管部門、開戶商業銀行、繳存方三方監管制度。

旅遊 景點 城市分割線

該制度一般都配合以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連續兩年未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社會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可按原金額的50%繳存;連續三年未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社會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可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後,企業如有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須按規定足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3

農民工工資入社保卡

同樣在2019年12月,2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11家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簽署了社會保障卡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人社部將開展拖欠工程款等財產入社保卡、農民工工資等資金入社保卡服務。這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第三十一條的「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所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用人單位或者其他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變相扣押」相對應。

當前,這一創新形式仍處於探索階段,也已釋放出人社部將強化手段、加大政府監管手段的積極信號:禁止「拖欠農民工工資」與治理「拖欠工程款」相輔相成,對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作出系統的制度安排。

G. 受傷民工在人身損害案中的責任劃分中的法律依據

《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其適用與理解已經出台多年,明確了狹義的勞動關系和僱傭關系應當適用不同的法律及程序進行處理,但是實踐中對該類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處理仍存在混淆現象。實踐當中,建設單位作為發包人,直接將工程發包給無資質的組織或自然人很少,即使存在,建設單位作為投資方,有投資資金作保障,賠償也不成問題。事實上工程分包大都發生在施工總承包或專業承包領域當中,這些承包商大都是具有施工資質或專業承包資質,企業經濟實力相對雄厚,不容易破產倒閉,比較注重企業信譽,在安全領域投入較多,有固定的辦公場所,財產清晰可查,遠非那些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可比。因此只要農民工的人身傷害符合該司法解釋規定的條件,能向發包人、分包人主張權利,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則基本能滿足賠償要求,較好地維護自身權益,是比較理想的索賠途徑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款有 「雇員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的規定,但第三款明確規定「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勞動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該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但長期以來,區分職工和僱工一直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工傷保險條例》中的上述規定特別有利於前述高風險行業大量僱工的合法權益。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之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應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企業僱工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不宜再按照普通民事訴訟案件受理和審判,或判令企業按照普通侵權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標准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現實生活當中建築施工中存在的違法分包、非法轉包工程,損害農民工權益的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5年發布的《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4條專門作出規定:建築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用工主體責任,不限於承擔工傷賠償責任,還包括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繳納、非工傷醫療待遇、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賠償等其他責任。因此,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只要能認定與建築施工企業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即使不符合工傷認定條件,不能獲得工傷保險賠償,也能享受非工傷醫療待遇、解除勞動合同補償等待遇,受益明顯。

根據該條規定,只要建築施工企業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那麼作為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法律就推定為與建築施工企業建立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由該建築施工企業承擔用人單位的責任。這樣農民工在從事施工作業時,一旦發生了人身損害事故,如若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15條規定的工傷認定條件,就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仲載部門申請確立與建築施工企業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並進而進行工傷認定,由建築施工企業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盡管兩種賠償方法在某種程度上都能或多或少填補農民工因人身損害造成的損失,但是二者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總結一下,主要有如下一些不同:

1、責任主體不同。侵權賠償的責任主體是僱主與發包人、分包人,工傷賠償的責任主體是用人單位;2、主體之間關系不同。侵權賠償的權利人和義務人之間不受勞動關系的限制,工傷賠償必須有存在勞動關系,非有勞動關系,不構成工傷;3、責任性質不同。侵權賠償是民法上的義務,工傷賠償是勞動保險法上的義務;4、歸責原則不同。侵權賠償實行過錯責任,工傷賠償實行無過錯責任;5、性質認定不同。侵權賠償不以勞動部門讓定為前提,工傷賠償必須經過經過勞動部門確認(調解私了除外);6、舉證責任不同。侵權賠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對賠償的一切事實,權利人均須舉證證明,工傷賠償除非用人單位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所為,否則必須擔責;7、處理程序不同。侵權賠償可直接通過訴訟解決,工傷賠償調解不成,必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才能訴訟;8、賠償范圍和標准不同。侵權賠償在於填補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所受損害和利益,最明顯的莫過於可以主張精神撫慰金,工傷賠償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最低生活,其賠償的范圍僅限於人身傷害,並且給付金額受到法定標準的限制;9、適用法律不同。侵權賠償適用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工傷適用勞動法及法規。

H. 農民工幹活受傷,是工傷糾紛還是人身損害糾紛

案例:原告系農民工,在被告(施工單位)工地施工過程中從在建建築上跌落受傷,遂向人民法院訴被告人身損害賠償,後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之規定認定施工單位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我認為法院的作法不妥,原告訴被告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事由錯誤,本案屬於工傷事故,應按工傷保險條例處理。原因是:原告在起訴書中明確表明自己是被告招用的建築農民工,是在工地勞動過程中受傷,被告也承認雖未與原告簽勞動合同,但系單位招用的電焊工。原告為被告工作中受傷應屬於工傷,不應提起侵權損害賠償,應當按工傷保險處理。 《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作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據此,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的職工發生工傷事故的,均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進行處理。 依法應當參加工作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即使用人單位沒有給勞動者建立工傷保險關系,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也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處理。農民工未與施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就是從事僱傭活動嗎? 本案被告系具有建築企業資質的合法企業,原告系農民工。二者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應該屬於勞動關系。原告在施工過程中受傷屬於工傷事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而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及《北京市外地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暫行辦法規定》,原告應當參加工傷保險。雖然被告並未給他辦理工傷保險,但發生工傷事故後也應當按工傷保險條例處理。 綜上我認為,原告提起訴訟的事由錯誤,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告之其按工傷保險處理。 不同意望不吝賜教。

I. 農民工工亡向僱傭方索賠是否與節三人侵權有關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對你說的情況有明確的規定,你可以學習一下:
1、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如果是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當然,你的情況不是,你們之間正常情況下就是僱傭關系,在建築工地一般是不會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的。

閱讀全文

與農民工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