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
我國受理產品質量問題的部門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企業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民法院。
國務院在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方面,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明確分工如下:
1、在生產、流通領域中,凡屬產品質量責任問題,均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各級質量技術監督機構負責查處;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配合。
2、在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發現生產、經銷摻假產品、冒牌產品的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查處,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配合。
3、在市場上倒賣、騙賣劣質商品的行為,凡屬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查處;需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協助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協助。凡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發現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查處;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協助。同一問題,不得重復處理。
消費者協會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社團組織,涉及的面比較廣,並掛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解決問題相應比較容易,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發現問題後,可以找消費者協會。
企業主管部門是企業的上級主管單位,直接制約下屬企業。向它投訴質量問題,容易得到解決。
對不易解決的商品質量問題,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⑵ 受理消費者投訴范圍
(一)下列投訴應予受理
1.根據《消法》關於「消費者的權利」的9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投訴。
2.根據《消法》關於「經營者的義務」的10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
3.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葯、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其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二)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1.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3.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和保證期;
4.商品超過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7.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⑶ 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後,一般怎麼處理投訴案件
消費者抄協會受理投訴後,進行襲調查了解情況,有必要約談經銷商或者生產商,而後進行調解,調解的目的是使雙方都能得到滿意。
調解前有必要雙方提出調解底線,再經消協作雙方工作,最後簽訂調解協議書。
⑷ 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可以什麼
1、消費者投訴應該具備的內容 ①應該向消費者協會書面投訴,有些消費者協會也可以接受傳真方式的投訴。 ②應該有明確的投訴對象,即被投訴方,並提供准確的地址。 ③應該有明確的投訴理由,有自己明確的要求,確保事實真實。 ④投訴時要提供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的憑據的復印件和有關證明材料。 ⑤消費者投訴應留下便於聯系的地址和電話。 為及時地維護您的合法權益,投訴前應該先通過電話,向所在地消費者協會咨詢後,提交書面投訴資料,請求調解。 2、消費者協會對投訴的受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各地消費者協會(委員會,以下簡稱消協)對受理消費者投訴做如下規定: (一)下列投訴應予受理 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消費者的權利"的九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投訴。 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經營者的義務"的十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 ⒊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葯、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其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二)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⒈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⒉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⒊商品超過規定的保修期和保證期。 ⒋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⒌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⒍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⒎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⒏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⒐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三)下列情形酌情受理 ⒈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條所列情況,投訴人當時不能提供明確的被投訴方的,應積極協助消費者查找應負責任者,能夠確定的,消費者協會(委員會)應予受理。 ⒉對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侵權問題投訴,可告知投訴者保留現場和證據,及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投訴的消費者堅持要求消費者協會(委員會)調解的,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進行。
⑸ 受理投訴的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投訴一般有三種情況
①消費者直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的投訴;
②消費者向有關單位進行的投訴,經有關單位委託消費者協會協助處理的投訴;
③經營者請求消費者協會協助處理的投訴。
消費者協會處理消費者投訴的主要手段是調解。
⑹ 消費者投訴應該具備哪些條件315如何投訴
消費者投訴12315的條件為: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專具體的商家屬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撥通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6)受理消費者投訴擴展閱讀: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原工商、質檢、食品葯品、物價、知識產權等投訴舉報熱線電話,即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將統一整合為12315熱線,以12315一個號碼對外提供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服務。
⑺ 消費者投訴的受理原則
消費者協會接受消費者的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的原則:
(一) 對消費者的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的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被訴方所在地與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
(二) 案情涉及兩個縣級轄區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市級或省級)消費者協會處理。
(三) 案情涉及兩個市級協會轄區以上的,由省消費者協會處理;省消費者協會對已受理的投訴可以委託轄區內與案情有關聯的任何消費者協會處理。
(四) 省消費者協會收到的來信及網上投訴案件可以直接轉到當地消費者協會處理,對重大、疑難的投訴案件可以直接受理。
(五) 外籍消費者投訴國內經營者的,由被訴方所在地縣級消費者協會處理;省內消費者在上海、江蘇、香港、澳門地區消費引發的爭議,可以向消費者所在地消協投訴。
⑻ 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渠道有哪些
我國受理產品質量問題的部門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企業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民法院。 國務院在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方面,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明確分工如下: 1、在生產、流通領域中,凡屬產品質量責任問題,均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各級質量技術監督機構負責查處;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配合。 2、在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發現生產、經銷摻假產品、冒牌產品的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查處,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配合。 3、在市場上倒賣、騙賣劣質商品的行為,凡屬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查處;需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協助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協助。凡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發現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查處;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予以協助。同一問題,不得重復處理。 消費者協會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社團組織,涉及的面比較廣,並掛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解決問題相應比較容易,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發現問題後,可以找消費者協會。 企業主管部門是企業的上級主管單位,直接制約下屬企業。向它投訴質量問題,容易得到解決。 對不易解決的商品質量問題,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⑼ 請問消協不受理消費者投訴的幾種情形
有以下幾種情形。超過保修期或者購買後超過保質期的商品,被訴方專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屬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
12315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託「12315」熱線電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調解消費者權益糾紛,查處侵害消費者權 益案件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經濟違法行為,監督管理市場和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