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害公民的財產權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縱橫法律網
申志禮律師
② 有關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案例
案例1:甲駕車違章,被交通機關將機動車扣留,停放於派出所內的停車場,甲於當晚將車偷偷開回家,後被公安機關發現。甲是否構成犯罪,何罪?
③ 財產權受到侵犯是該提起什麼性質的訴訟
財產權被侵犯,從法理上講講可以進行兩種救濟方式,私力救濟或者功公力救濟。私立救濟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靠自身的實力,通過實施自衛行為或者自助行為來救濟自已被侵害的民事權利。這種救濟方式在法律上限制較為嚴格。公力救濟就主要是指行使訴訟權,訴請人民法院依民事訴訟和強制執行程序保護自己的權利的措施。
④ 侵犯財產權的訴訟費
公民依法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財產侵權案件的案件受理費,公民可以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規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⑤ 有什麼侵犯財產權的案例
鄭梅玉訴啟東市公安局收容審查、侵犯財產權,莆田市公安局侵犯財
本案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一、公安機關是否享有處理經濟糾紛案件的職權。1989年3月5日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中規定:"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決定》。該決定取消了合同管理機關對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權。明確規定:"經濟合同的無效,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依照上述規定,處理經濟糾紛案件的職權屬於有關企事業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無此職權。也就是說,公安機關對經濟糾紛案件沒有進行處理和作出決定的權力。如果公安機關的行為超出了法律授權的范圍,其行為則應作為無效行為而被撤銷。無論其動機、目的正當、合法與否,只要行為客觀上超越許可權,即構成行政越權。本案中,作為被告的啟東市公安局和莆田市公安局以查處詐騙案件為名,插手鄭梅玉與張建新等人因購買鰻魚苗而發生的債務糾紛,對鄭梅玉採取收容審查措施並索取人民幣23000元,其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超越了公安機關的職權范圍,是一種行政越權行為。一、二審人民法院判決撤銷其收容審查決定,判令其返還原告的人民幣23000元和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是正確的,符合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四目和第六十八條的規定。
二、啟東市公安局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在我國,行政機關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如果沒有行政組織法的根據,又沒有特別法的授權,或者雖有法律的根據,但超越法律的授權范圍,其行為都屬於越權行為。例如,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條例的行為人有權處以15日以下的拘留,如果某公安機關對行為人處以20日或25日的拘留,則該具體行政為屬於超越法定職權的行為,盡管該公安機關享有法定職權,但逾越了法定許可權范圍,也構成超越職權。1980年2月29日國務院《關於將強制勞動和收容審查兩項措施統一於勞動教養的通知》第二條規定,收容審查的對象僅限於"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不講真實姓名、住址、來歷不明的人,或者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對上述兩類人以外的人,則不屬於收容審查的范圍,公安機關也無權對其採取收審措施。本案中,啟東市公安局對不屬於收審對象的鄭梅玉採取收容審查措施,超越了其職權范圍。
⑥ 侵害財產權的行為表現
一、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表現有哪些
盜竊、詐騙、敲詐勒索、搶劫、搶奪等都屬於侵犯公民財產權利的行為
根據以上行為相關的司法解釋
如果構成追究刑事責任的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未達到追究刑事責任標準的 會被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追究行政責任
二、財產所有權的法律特徵
財產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具有權利主體上的特定性。
財產所有權具有強烈的排他性.
三、財產所有權的權能
佔有
是指所有人對物的實際控制的事實狀態。佔有權即對所有物加以實際管領或控制的權利。
所有權的佔有權既可以由所有人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行使。在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通常把佔有分成不同的種類,以區分不同的佔有狀態。
第一、所有人佔有和非所有人佔有。所有人佔有即所有人在行使所有權過程中親自控制自己的財產。非所有人佔有則指所有人以外的其他人實際控制和管領所有物。
第二、合法佔有和非法佔有。這是對非所有人佔有的進一步分類。合法佔有是指基於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意志而享有的佔有權利。非法佔有則指無合法依據亦未取得所有人同意的佔有。
第三、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這是對非法佔有的再分類。善意佔有是指非法佔有人在佔有時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佔有為非法。惡意佔有則指非法佔有人在佔有時已經知道或應當知道其佔有為非法。
使用
使用權是指依照物的屬性及用途對物進行利用從而實現權利人利益的權利。所有人對物的使用是所有權存在的基本目的,人們通過對物的使用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所有人在法律上享有當然的使用權,另外,使用權也可依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意思移轉給非所有人享有。
收益
收益是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收取物所生的物質利益。收益權即民事主體收取物所生利益的權利。在民法上,物所生利益主要指物的孳息。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兩類。天然孳息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生之物,如母牛所生牛仔;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關系而生之利益,如股票的股息。天然孳息在沒有與原物分離之前,由原物所有人所有;法定孳息的取得則需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進行。
處分
處分權是指所有人依法處置物的權利。處分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是指通過一定的事實行為對物進行處置,如消費、加工、改造、毀損等。法律上的處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改變物的權利狀態。如轉讓、租借等。
處分權是所有權內容的核心,是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是決定物之命運的一項權能。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權均由所有人來行使,但在特殊情況下,處分權可以基於法律的規定和所有人的意志而與所有權分離。如國有企業依法處分國有財產。佔有、使用、收益、處分一起構成了所有權的內容。但在實際生活中,佔有、使用、收益、處分都能夠且經常地與所有人發生分離,而所有人仍不喪失對於財產的所有權。
以上就是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表現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各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上述文章涉及的這些內容,免得到時候要上法院解釋。如果你還有更多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快車的相關律師。
⑦ 財產權糾紛
野山參屬於甲所有,乙應當返還給甲。
如果乙不返還,甲可以起訴,法院會判決乙返還的。
畢竟野山參在甲承包的山林里,野山參的所有權屬於甲所有。
⑧ 侵害其他著作財產權糾紛應該怎麼處理
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發表的作品,著作權人有權決定是否許可其他網站進行轉載、摘編;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通過網路轉載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發表的作品的網路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⑨ 什麼是侵犯著作財產權糾紛
著作財產權又稱「著作經濟權」,使著作人身權的對稱,指作者及傳播者通過某種形式使用作品,從而依法獲得經濟報酬的權利。侵犯著作財產權糾紛就是關於著作財產權的糾紛。
⑩ 侵害財產權的侵權包括哪些
法律明確規定侵犯抄財產權的襲法律是《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