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債權債務爭議的案例
1、不成立,乙方自身原因導致不能辦理,不應由甲方承擔責任。
2、按相關規定處理,甲方不可能單方辦好過戶,不必糾結,這句話不能成為乙方借口,按規定是雙方都有義務提交相關資料,現在是乙方原因導致過戶手續遲遲未辦,與甲方無關。
3、這句話已經足夠嚴謹,在合同約定時不可能細化到如何辦理的每個步驟,這句話足以涵蓋所有可能的辦理情況,意思同「甲方有義務協助辦理過戶手續」及甲乙雙方應配合辦理過戶手續「有同等功效,現有相關規定是任何人也不得違反的,法不強人所難,法律不可能規定雙方義務卻讓一方單獨承擔雙方過錯責任。
4、是乙方造成拖延,乙方的「未能辦理好過戶」不可能得到支持,放心。法官的智慧不至於那麼差。在整個過程中甲方顯然是積極履行自身義務的一方,相反是乙方的拖延造成了後來的糾紛,不配合辦理過戶手續不得歸責他人,不按期付款是明顯的違約行為,甲方可追究乙方違約責任。
5、有權要求滯納金,「另60萬元在90天內付清,如沒按時支付,每拖延一天,乙方向甲方支付滯納金千分之一。」這個就是鐵的依據。時間從哪裡起算和計算方法都有明確約定,按此約定來主張即可。
另外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支付違約賠償。
② 一個關於債務糾紛的案例,民法專家請進...
明確地給你一個答案吧,
首先,小張作為老張的繼承人有權主張要求田某還款以及利息。
其次,王某作為保證人在沒有明確約定保證責任的情況下,應視為連帶擔保。即,小張可以將田某和保證人作為共同的被告予以起訴。
再次,這里有一個訴訟技巧的問題。首先,債權從1998一直到2007年間,時間跨度大,如何主張需要分不同的情況對待。
1、小張能夠有證據證明張某和小張多次上門要款。就是說小張要證明他們一隻在催討,當然這不能只聽小張的口頭表述,要有具體的證據。比如田某在欠條上簽字確認,因為這里有一個兩年的訴訟時效問題。只有在兩年內催討,才能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起訴到法院才會有勝訴權。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小張證明了他在不停的追要,就會失去對保證人追償的權利。因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連帶保證的保證期間是在主合同履行期滿6個月內。小張討要欠款,住合同的履行期早已開始計算,那麼屆滿後6個月後,就無法向保證人追討債款了。
2、小張沒有證據證明張某和小張多次上門要款。那麼,由於該借條沒有寫明還款日期,所以訴訟時效一直沒有開始計算。履行期間也沒有確定。現在具體的做法就應該是,小張首先向田某主張欠款,並給其一定的履行期限。比如,小張給田某打個電話,讓其載15天內還款,對此予以錄音作為證據,或者找幾個證人當面向田某要錢,並給他15天的還款期。如果還款期滿,田某還沒換款,小張就可以起訴,要求田某和保證人共同還款並利息。
③ 債權債務糾紛法律判決的幾種結果
1,《民法通則》中關於債權債務的規定在「第五章民事權利」的「第二節債」中。回
2,實務中的債務糾紛起訴首答先依據當事人雙方訂立合同或者依據實際侵害形成的法律責任關系。合同約定不明,或者責任不清時,再依據合同法或者相關法律。只有在特別法沒有規定時,才適用民法中的規定。
3,《民法通則》規定:
第八十四條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 暫時無力償還的, 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④ 債務糾紛調解生效後,債務人發現調解金額大於債務金額,可否另案起訴
但是你履行了么,如果沒有履行這份調解書的話,你可以要求撤銷這份調解書重新判決~如果是履行了,那就可以起訴認為不當得利,但是調解協議當時你是簽了字的,要面對敗訴風險
⑤ 債權債務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很可能您的親戚借了高利貸,高利貸一般要求提供一些親屬的號碼,目的是在債務人不還時去騷擾親屬施加壓力迫使債務人還款。您不是該借貸關系的當事人,親戚的借款與您無任何法律關系。一般等幾天追債公司就不打了。
⑥ 債權債務糾紛,涉及六萬元欠款。如果法院已判債務人在歸定期間內歸還債權人的欠款,但債務人不履行,轉移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所以債權人可以請求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後,該行為自始無效。
⑦ 糾紛調解案例
鄰里糾紛調解案例
在生活中鄰里糾紛往往是由於人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不夠,相互之間缺乏諒解禮讓,所產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區盤西組居民庄春花與庄永華就兩家相鄰巷子砌牆一事,發生了矛盾糾紛,雙方互不相讓,由口角很快發展到動手。庄春華說這條巷子經常有污水流淌,現在整治酷夏天氣炎熱,每天都會有陣陣惡臭散發出來,影響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於是庄春華未和隔壁庄永華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牆。這一下污水是進不來了,但引起鄰居庄永華的強烈反映:你怎麼有權隨便砌隔牆自己獨用?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嗎?雙方很快發生爭吵並動起手來,庄永華阻止庄春花繼續砌隔牆。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了情況,請求法律幫助。XX社區調解委員會給予了接待,並及時介入調解。調解人員先到現場勘察,並向其他居民和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庄永華說:「我也不是沒事找他家麻煩,這個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憑什麼把它圍起來?成了她一家的嗎?」社區調解人員針對庄永華提出的問題征詢庄春花的意見,問她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庄春花脫口說:「還能怎麼辦,他打我也打了,罵我也罵了,我豈不是白吃虧呀?現在誰怕誰啊!」調解人員嚴厲地說:「現在是法治國家,你說的是不對的。還有,舉國上下都在建設和諧社會,鄰里之間互動友愛是一種美德的體現。古人都曉得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怎麼不明白呢」。並耐心開導她:「第一火氣不要大,第二要講法,第三要講德。你耐心地聽我講,污水引發的惡臭,影響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麼解決而不是什麼也不說就自作主張的忙活起來。還有違章砌隔牆有兩個不對:第一是違章,第二是占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設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為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但行為卻是違法的,要糾正。他雖然動手是不對的,但是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所以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調解人員的耐心開導勸說,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一、圍牆南至前門小屋,北至庄永華房屋衛生間窗戶北側50厘米處,牆高不超過2米。二、北側圍牆盡頭處由庄春花安裝一扇門,庄永華同意在自家房屋牆上打一門栓插孔。門鎖鑰匙各人一把,出入時通知對方。三、建圍牆及門的費用由庄春花負責,所有權屬庄春花,雙方簽字後生效。
在社區平時生活中,鄰里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或多或少會影響著社區安定。其實鄰里糾紛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為雙方互不相讓,導致矛盾激化。鄰里雙方應當按照「方便生活,團結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相互間的通行、通風、採光、衛生、噪音和互不幹擾等相鄰關系。如給對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調解作為一種方便高效率、經濟實用的糾紛處理方式,在處理鄰里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調解委員會分布在我們城市的大街小巷,貼近我們的生活;人民調解工作人員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鄰里糾紛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於鬧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於鬧上法庭,而人民調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滿足了居民的需要,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是基層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⑧ 十萬火急!!!!!!債務轉移糾紛案例及法院判決結果分析!!!!!!
你好!對於法院的判決,談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關於債務轉移時的利息問題。年最高院頒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八條第一款: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則完全改變了這一規定,該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因此,根據後法由於先法的原則,自99年合同法頒布後,法院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借款,一般不再判決支付利息。從你上面的敘述,判斷當時甲、丙並沒有書面對利息進行約定,導致甲無法提出有力證據證明利息存在,法院這樣判決是有法律依據的。(但如果甲乙丙三方的債務轉移發生在合同法之前,則仍應按照前法的規定判決參照銀行貸款利息給債權人一方支付利息)
第二,關於復利問題。1991年最高院《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本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第七條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法院判決的第二、三項就是依據於此,但具體數額須根據當年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才能看出法院的計算是否准確。
但是有一點我認為是有些問題的,上面第七條規定的是債權人不得單方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但應該並不禁止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情形,並且只要在計算復利時不超過第六條規定的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限度,就應該是給與保護的。那麼我考慮一方面是不是甲方當時審理時並不能證明計算復利是經過彼此協商同意的,另一方面復利超過了規定的限制(不好意思因為利息的計算要根據當年銀行貸款利率,我沒有算)。
個人觀點,如還有不明可進一步詢問。
你好!
我認為影響判決主要是第一點:
即債務轉移時對利息的約定。你前面說:「口頭約定丙於一個月內還清可不額外支付利息,一月內不能還清則按甲乙原定利率1分付息. 」並且「當時債務轉移時,雖然沒有書面協議,但乙可做證明」關於乙做證的效力,因為乙是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實踐中其證言是不能夠作為單獨證明需認定事實存在的證據的,「丙以欠條形式結了15萬元兩年的利息(3.6萬元).」但如果從欠條上可看出此為支付利息的話,是可以作為旁證的。
至於復利問題,前面說過只要是雙方協商一致(須證明,同樣涉及乙的證明效力問題)並未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應當是保護的。但須注意的是:由於印刷的錯誤,《若干意見》第七條的規定在已出版的法條中存在兩種版本,一種版本是我前面說的,另一種版本第七條為:「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回本金。」該版本為錯版,不應在審判中適用。
你問的:「即使不承認約定利息,但從起訴之日起至還清時產生利息是否支持.」我認為是否支持的前提是:法院對當時債務轉移時利息是否認為存在約定。由於現在法院並未認定所以在判決中也未支持。
你的案子總體來說,要申訴的話存在改判的可能性,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建議綜合考慮一下訴訟成本再行定奪。
⑨ 債權債務糾紛
題目描述比較模糊,債權債務的主體、引起的原因存在多種類型。僅從一般的民法角度,債的糾紛就已經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如債的產生、變更、消滅以及擔保與反擔保等等。
從訴訟的角度看,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相對較為明確,因為能夠證明債存在的證據(借條等)一般較為容易收集。但是遇到口頭借款,只能通過錄音證據、旁證、人證等,就比較困難了。
不知道這位具體想了解什麼內容。如果僅僅是常識性的了解,建議可以去聽聽司法考試班關於這方面的講解,這些網上都可以下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