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糾紛判決後怎麼執行
一審法院判決15日內沒有提出上訴,就能夠申請強迫履行。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1)起訴和受理
起訴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訴訟程序,使訴訟活動開始.起訴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訴權,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啟動訴訟程序.起訴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②有明確的被告;
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④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訴後,決定接受原告的起訴並開始訴訟程序的行為.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必須受理案件;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2)審理前的准備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應當進行審理前的准備.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組成合議庭並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核對訴訟材料或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3)開庭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審判一般應當公開進行.審理過程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征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見;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判決.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4)判決和裁定
法庭辯論終結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判決一律公開宣告.
判決書應當寫明:
①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②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③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④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② 經濟糾紛法院會怎樣執行啊,過程是怎樣,應該怎樣處理
1、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等財產情況。
2、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4、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5、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
6、強制被申請執行人遷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強制執行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
8、強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和支付遲延履行金
9、強制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
10、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法《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0條明確規定:
金錢債權執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執行人以執行標的系本人及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為由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對被執行人有扶養義務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夠維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執行依據生效後,被執行人為逃避債務轉讓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請執行人按照當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准為被執行人及所扶養家屬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參照當地房屋租賃市場平均租金標准從該房屋的變價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執行依據確定被執行人交付居住的房屋,自執行通知送達之日起,已經給予三個月的寬限期,被執行人以該房屋系本人及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的必需品為由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條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遊、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③ 經濟糾紛案件的訴訟程序
經濟糾紛復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制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經濟糾紛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經濟合同糾紛,如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等;二是經濟侵權糾紛;如知識產權的侵權糾紛、所有權侵權糾紛、經營權侵權糾紛等。經濟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經濟糾紛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審理和解決經濟糾紛案件的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經濟糾紛起訴流程:1、撰寫民事起訴狀,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2、案件被受理後,法院會給你一份繳費通知書,按照指示向指定銀行繳納訴訟費用,再將銀行給你的繳費單據拿到法院換票;3、等待法院通知開庭,一般會給你發開庭傳票的;4、按照傳票指示的時間、地點出庭參加訴訟;5、開完庭等待判決結果,如對結果不服,自收到判決結果之日起至15日可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④ 經濟糾紛,法院已經判決,執行期限是多久
借錢不還、貨款不付等等生活中人們遇到的經濟糾紛並不少,涉及到重大金錢的糾紛不及時處理可是很麻煩,就演算法院做出判決後對方仍然不按判決結果支付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那麼,經濟糾紛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1、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但中止執行的期間應當扣除。2、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責令執行法院限期執行或者變更執行法院:1.債權人申請執行時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對該財產未執行完結的;2.執行過程中發現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院自發現財產之日起超過六個月內對該財產未執行完結的;3.對法律文書確定的行為義務的執行,執行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依法採取相應執行措施的;4.其他有條件執行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
⑤ 經濟糾紛案件提起訴訟程序怎麼進行
經濟糾紛案件的訴訟程序
在廣東圳泰律師事務所受理的經濟糾紛案件中,遇到的糾紛類型主要有:施工、建築合同糾紛、房屋買賣糾紛、供銷合同糾紛、合作糾紛、借貸糾紛、擔保糾紛等。這些糾紛,雖然案由不用、法律關系不同,但有一點是不變的:所有爭議點都圍繞合約、證據進行。那麼經濟糾紛案件的訴訟程序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就有廣東圳泰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根據民事案件當事人爭議內容的不同,《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審判程序和執行程序,並對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作出了特別的規定.經濟糾紛案件涉及的訴訟程序主要有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
1.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
第一審普通程序.
(1)起訴和受理
起訴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訴訟程序,使訴訟活動開始.起訴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訴權,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啟動訴訟程序.起訴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②有明確的被告;
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④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訴後,決定接受原告的起訴並開始訴訟程序的行為.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必須受理案件;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2)審理前的准備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應當進行審理前的准備.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組成合議庭並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核對訴訟材料或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3)開庭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審判一般應當公開進行.審理過程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征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見;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判決.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4)判決和裁定
法庭辯論終結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判決一律公開宣告.
判決書應當寫明:
①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②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③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④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上訴期滿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2.第二審程序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對地方人民法院作出的允許上訴的第一審裁定不服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②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③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④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此限制.
3.審判監督程序
(1)再審案件的提起
①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②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三)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④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⑤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2)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
(3)再審案件的審理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4.執行程序
(1)執行的申請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執行的組織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3)執行的措施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但查詢,凍結,劃撥存款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凍結,劃撥存款,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規定交有關單位拍賣或者變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4)申請執行的期限
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申請執行期限的規定,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開始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當您需要律師協助時,向「廣東圳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咨詢不失為一種選擇,相信專業的律師會為您帶來專業的解讀。
⑥ 民事經濟糾紛案法院判決後,如何向法院申請執行,如何操作
到法院申請執行即可
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一條發生法律效內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容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一十二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⑦ 經濟糾紛法院會怎樣執行啊,過程是怎樣,應該怎樣處理
勝訴之後,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判決書生效後就安排執行,一般是十五天生效,三個月後執行不下來可通知申請強制執行,公民有義務提供可執行的線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經濟糾紛執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雙方或一方為公民的,應當在1年內申請,雙方均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當在6個月內申請。
2、遞交執行申請書,由一審法院受理並實施強制執行。
3、交納執行申請費,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的,按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4、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有利於判決順利執行。
執行條件
執行程序的發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一)必須具有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書,調解書,公證機關製作的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行政機關製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決定書。
(二)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必須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並具有給付內容。
(三)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絕履行義務。
執行措施
執行措施包括以下幾種:
(1)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儲蓄存款。
(2)扣留,提取被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
(3)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搜查,強制被執行人交付執行文書中所指定的財物或者票證。
(4)強制被執行人遷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通知有關單位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
(5)強制被執行人完成法律文書中指定的行為。
(6)對遲延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強制其支付遲延履行金或加倍支付遲延履行利息。
(7)經濟糾紛判決執行程序擴展閱讀:
2007年12月,大峘集團在河北省遷西縣墊資1025萬元,承接了遷西遠大萬通球墨鑄管有限公司一項總價為2050萬元高爐噴煤工程。但直至2008年6月該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並交付使用,發包方遠大公司仍以種種理由拖欠其中墊付的1025萬元工程款。
為了解決自身問題,遠大公司竟將大峘集團墊資建成的高爐噴煤設備生產線等優質資產,作價4.5億元出售給了遷西縣津西萬通球墨鑄管有限公司,所得款項全部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和當地企業債務,遠大公司已沒有任何還債能力。
為了盡快挽回損失,大峘集團於2010年8月將遠大公司和津西公司訴至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誰想,原告此後的司法維權之路一波三折,充滿艱辛。
該案歷經南京市中院一審、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2012年11月終獲勝訴。在申請執行過程中原告發現,為了逃避債務,被執行人遠大公司已經宣告破產,正處於清算階段。另一被執行人津西公司則早已採取了相應的措施,規避執行。
⑧ 經濟糾紛法院已經判決,進入執行程序,如何糾錯
對於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的,可以在判決生效後
6個月內申訴,申訴是可以糾錯的。
⑨ 經濟糾紛訴訟審判程序有哪些
經濟糾紛訴訟審判過程為訴訟和審理、審理前的准備、開庭審理、判決和裁定以及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