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方把電話通話錄音上傳到網上是否侵權
侵權,侵犯隱私權,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承擔停止侵害 ,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⑵ 法律訴訟中,電話錄音能作為證據吧需要什麼格式必須做鑒定么
電話錄音可以作為證據,格式為MP3、CD等音頻格式,需要經過法院鑒定,但是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錄音雙方當事人的談話當時沒有受到限制,是自覺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
二、該錄音證據錄音技術條件好,談話人身份明確,內容清晰,具有客觀真實和連貫性,未被剪接或者偽造,內容未被改變,無疑點,有其他證據佐證。
三、手機通話錄音,需選在信號好的地方,必須在錄好後最少刻制4張光碟:法院、對方、你自己、你的代理人各1張,有MP3、CD等音頻格式,在每張光碟上寫明錄音人、雙方談話人及雙方的電話號碼、錄制設備、錄制時間、錄音時長等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已於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中已明確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源同樣可以作為證據向法庭提供,該《規定》第七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對於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民事證據的種類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3條的規定,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表等記載或表達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作為定案證據的書證具有以下特徵:
其一,書證是以其記載或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
其二,書證的特質載體一般是紙張,但也包括面板、金屬、竹木、布料、塑料等;
其三,書證的製作方法一般為手寫,但也包括列印、雕刻、拼對等;
其四,某些書證必須具備法定形式,如身份證、戶口簿、承運單等;
其五,書證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品,某些證據如果既能以其記載或表達的內容證明案件事實,又能以其外部特徵再現案件真實,該種證據則既是書證又是物證。當事人向法院提供書證時,應當提交原件,如提交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或節錄本。為了便於人民法院審查,當事人提交外文書證時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二、物證。一切物品均是客觀存在的,都有自己的外形、重量、規格、特徵等。因此,凡是以自己存在的外形、重量、規格、損壞程度等標志來證明案件事實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物品及痕跡,即稱為物證。民事訴訟中常見的物證有:所有權有爭議的物品,履行合同交付的規格、質量有爭議的標的物或定作物,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的公私財物及侵權用的工具、遺留的痕跡等等。
三、視聽資料。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錄像或錄音磁帶反映出的形象或音響,或以電子計算貯存的數據來證明案件真實的證明材料。在訴訟中,常用的視聽資料主要有錄音帶、錄像帶、電子膠卷、微型膠卷、傳真資料、電話錄音、雷達掃描資料、電子計算機貯存的資料等等。視聽資料可以分為錄音資料、錄像資料、電視監控資料、電子計算機貯存資料和運用其他技術設備獲得的資料等類型。所以磁帶錄音最好。
北大法律信息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⑶ 電話錄音侵權嗎我朋友的電話被別人錄音了,裡面是對我的不好的話,我也聽了以後特別氣憤,連續好幾天都
侵權了,我們是做電話語音系統的,如果是公司電話錄音,錄音只是為了更好的工作,雖涉及到到私人問題,但也不能隨意擴散;若非公司的電話被錄音,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錄音,本身就是侵犯別人的隱私,更何況是互聯網傳播!你可以起訴他!起訴他請律師的費用不用擔心,待你勝了官司,全部由輸方支付!
⑷ 對話錄音違法嗎能否作為證據
根據2002年4月1日最高法院新出台的規定,擴大了合法錄音證據的范圍,將違法證據限定為採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此類不合法證據包括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到他人住處進行竊聽等。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並有相關證據佐證的錄音材料均可作為證據使用。如屬以上情況,經法院審查屬實後,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0條規定: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了新的非法證據的排除規則,重新明確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准,將非法證據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的范圍。
根據該規定,《批復》曾作為非法證據規定的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的資料,不具有當然的非法性,原則上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除非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以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這是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一個進步。
對此類證據的審查,首先需審查證據的取得是否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使用了其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確認證據的合法性,否則應直接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
再者此類證據按照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分類,應歸屬於視聽資料,它較直觀和可靠,有較強的證明力,但科技發展有積極和消極兩重性,這類證據不能排除偽造的可能,對該類證據的採納仍應慎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然以上對證據的審查應建立在雙方當事人訴辯基礎上,一般不應由法院依職權審查。
⑸ 請問,給對方電話錄音,侵犯他的隱私權嗎
根據目前國內的法律,只有利用他人隱私作出損害對方利益的行為才可以稱為侵犯隱私權,並沒有國外的法律規定的那麼狠,現在隱私權隱私權都是國外的電視或者電影看多了。只錄音,不對外公布就不算侵犯隱私。
可以,但錄音證據不能做為直接證據使用,即錄音證據不能單獨證明事實,必須與其他證據配合使用方才有用,同時注意錄音證據的提取必須合法,即錄音不能侵犯他人權利。
⑹ 私下手機錄音是否侵犯個人隱私權
視情況而定。
私自錄音一般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但如果私自錄音沒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式取得,該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規定,不論任何證據,包括私自錄音,都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否則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
另根據第七十條第(三)項「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三) 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的規定,錄音作為視聽資料的一種,只要有其他證據佐證,其取得手段合法,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因此,私自錄音作為證據使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是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
2、錄音證據必須有其他證據佐證,不能單獨作為證據。
司法實踐中,認定私自錄音是否違法,主要是錄音這個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或者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對一般場合的談話,電話進行錄音,本身並不違法。
2、如果在他人家裡秘密安裝竊聽裝置進行秘密錄音,顯然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這樣的錄音是違法的。
3、在現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錄音的場合錄音,是違法的。例如,黨政機關的有關會議,如果會議已經宣布禁止錄音錄像,在這種場合取得的錄音就是違法的。
總之,判斷錄音是否違法,關鍵是判斷錄音的行為是否違反現行法律,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⑺ 電話錄音是否侵權(沒有經過同意)
沒有犯法,但也不合法,理解嗎?在合法與違法之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我們稱之為不合法。如果作為涉案證據,除非雙方都沒有異議,法院一般不會以此作為定案依據。只是對案件有很小的影響力。
如果你要說錄音侵權,那就必須建立在該錄音對你造成了實質的損害且兩者有因果關系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⑻ 沒有經過對方允許,私自對電話進行錄音違法嗎
需要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違法,如果侵犯了他人權益,則是違法的;如果是合法的錄音,並且是作為證據使用的,也不認為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根據《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六十九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8)電話錄音侵權擴展閱讀:
如果侵權,可以進行起訴。
根據《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