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企業兼並重組的糾紛

企業兼並重組的糾紛

發布時間:2021-04-08 08:52:46

① 企業並購重組的風險具體有哪些

近年來,國內企業並購重組現象越來越常見。但是,在實際並購重組過程中,如果缺乏合理的風險控制,就會影響並購重組的效率和成本,同時也會給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巨大沖擊。鑒於此,本文就企業並購重組的風險予以合理分析,並提出了企業並購重組風險控制的有效策略,希望為企業並購重組活動的實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並購重組是企業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整合優勢資源和加速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並購重組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無論是趕集和58的合並、美的並購東芝、滴滴收購uber中國等,都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和戰略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企業並購重組如果缺乏全面的風險評估和控制手段,就會加劇自身的經營風險,招致大量經營問題。
企業並購重組的主要風險
戰略決策風險。合理的並購重組戰略決策,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企業並購重組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投資,企業並購重組活動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如果企業的並購重組過於盲目,勢必會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的加劇,甚至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目前,國內外並購重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一些企業在並購前期缺乏嚴謹的決策風險評估,導致企業在並購過程中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最終影響到企業的資金結構,甚至使企業破產、倒閉。

② 政府主導企業兼並重組未完成能否要求賠償

重組炒的就是預期,重組成功就會大漲,後面沒有完成自然會跌點,不過等炒完第一次,後面就會開始跌了,望採納

③ 什麼叫企業的兼並重組求通俗解釋

你很有錢,但是地方小,因此,買了個大房子,這就叫兼並。
你沒有錢,住的地方不小,但是很擠,你把房子里的東西都進行了清理,重新組合,這就叫重組。
你既有錢,地方也很大,但就是感覺住的擠,因此,買了個鄰居的大房子,把2個房子打通了,同時進行了清理,並重新規劃了一下,住的更好了,就叫兼並重組。

④ 關於企業兼並與重組

企業兼並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根據契約關系進行權合並,以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企業兼並不同於行政性的企業合並,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通過以現金方式購買被兼並企業或以承擔被兼並企業的全部債權債務等為前提,取得被兼並企業全部產權,剝奪被兼並企業的法人資格。企業兼並的核心問題是要確定產權價格,這是轉移被兼並企業產權的法律依據。企業兼並的主要形式有;購買兼並,即兼並方通過對被兼並方所有債權債務的清理和清產核資,協商作價,支付產權轉讓費,取得被兼並方的產權;接收兼並,這種兼並方式是以兼並方承擔被兼並方的所有債權、債務、人員安排以及退休人員的工資等為代價,全面接收被兼並企業,取得對被兼並方資產的產權;控股兼並,即兩個或兩上以上的企業在共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某一企業以其在股份比例上的優勢,吸收其他企業的股份份額形成事實上的控制關系,從而達到兼並的目的;行政合並,即通過國家行政干預將經營不善、虧損嚴重的企業,劃歸為本系統內或行政地域管轄內最有經營優勢的企業,不過這種兼並形式不具備嚴格法律意義上的企業兼並。企業兼並,是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進展,對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重組企業重組是對企業本身的生產力諸要素進行分析 整合以及內部優化組合的活動.
企業重組的模式
企業重組一般有業務重組 資產重組 債務重組 股權重組 人員重組 管理體制重組等模式.
(1)業務重組,是指對被改組企業的業務進行劃分從而決定哪一部分業務進入上市公司業務的行為.它是企業重組的基礎,是其重組的前提.重組時著重劃分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 盈利性業務和非盈利性業務 主營業務和非主營業務,然後把經營性業務和贏利性業務納入上市公司業務,剝離非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
(2)資產重組,是指對重組企業一定范圍內的資產進行分析 整合和優化組合的活動.它是企業重組的核心.
(3)債務重組即負債重組,是指企業的負債通過債務人負債責任轉移和負債轉變為股權等方式進行重組的行為
(4)股權重組,是指對企業股權進行調整的行為.它與其他重組相互關聯,甚至同步進行,比如債務重組時債轉股.
(5)人員重組,是指通過減員增效,優化勞動組合,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行為.
(6)管理體制重組,是指修訂管理制度,完善企業管理體制,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行為.編輯本段企業重組的發展趨勢及創新

一、重組發展趨勢
首先,隨著WTO的加入,我們的游戲規則將發生根本的改變,隨之將帶來各經濟體角色的轉變,最主要的將體現在政府幹預職能的淡化,而各中介組織的職能和作用將得到強化。這一淡一強將使以後的重組中,政府的作用將由現在的直接干預為主轉變為以協調、監督為主,力圖引導有利於本國產業競爭力提高的重組,政府恰到好處地支持將使重組迎來比以往更有利的政策環境。
其次,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將使資產重組迎來又一高潮。
再次,資產重組將在資本市場的規范完善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四,企業自身的內在要求使戰略重組成為主流。
二、重組創新模式
1.股權託管
股權託管是公司的股東通過與託管公司簽定契約合同,委託託管公司代表股權所有者根據委託合同的授權范圍對該股份行使管理監督權利,進行高效的資本運營,一方面達到有效維護股權所有者權益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與其他託管方式的結合,發揮託管經營的綜合優勢,從而使股權擁有人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以有效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2.MBO(管理層收購)MBO(Management Buyout)是在西方國家產生的,在西方國家的發展已有近20年的歷史,它是在傳統並購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MBO的前奏,自八十年代始,MBO成為英國對公營部門私有化的最常見的方式,英國政府廣泛採用了MBO形式及其派生形式EBO(員工控股收購)。1987年英國MBO交易數量已達300多起,交易額近400億美元。
3.LBO(杠桿收購)LBO(LEVERAGED BUYOUT)盛行於80年代的美國,是並購重組的一種經典型式,將公司的很多重大思維、理念和金融技術函納於一身,並開發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垃圾債券、私募、橋式融資、風險資本、商人銀行等。

⑤ 企業並購重組案例分析怎麼寫

企業並購重組中要注意:
(一)要做好並購重組企業發展環境調查 企業並購行為雖然是市場行為,但不可能不受到當地政府影響,要考慮政府的政策和態度。對於並購項目,政府考慮更多的職工安置、並購後的企業稅收及對本地經濟發展的影響。企業要對並購項目進行判斷,對有發展前景的、符合國家鼓勵產業的,政府大多會採取支持態度,從資金、稅收、土地使用權等方面給予重大優惠。這樣,企業就可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與措施。對無發展前景的,國家明文規定抑制的項目,政府大多會採取抑制態度。如屬於高能耗、污染嚴重的行業,企業應盡量規避政府出台的抵制其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要做好並購企業相關財務信息調查分析 並購過程中,並購企業可能存在資產質量較差,歷史沉澱的不良資產、大量潛在負債等情況,要充分了解並購項目資產、負債、運營效率情況,運用財務指標科學分析,作出合理評估。如在資產質量與償債能力方面:要綜合對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量資產狀況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此外,還應了解主要資產的抵(質)押、出租或承租等狀況;在盈利能力及其成長方面:要綜合對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及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及構成比例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並從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等指標對其成長性作出分析判斷;在現金流質量方面:要綜合對各種現金流量、現金銷售比率、凈利潤現金含量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 此外,還要做好企業重要外部關系分析。如向並購重組企業的律師、會計師、財務顧問等外部顧問了解企業情況;向銀行了解企業的信用評價情況,如信貸額度、相關機構的信貸或證券信用等級評價;委託雙方都認同的評估機構對並購資產進行合理估價,作為雙方談判並購價格的基礎等。
(三)要做好並購企業的潛在風險分析 企業在並購其他企業時考慮的是並購後協同效應,實現並購後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但由於對並購企業的情況不很了解,並購方可能對並購企業存在的涉稅風險、潛在訴訟、法律糾紛等潛在的風險渾然不覺,結果為將來的重組失敗埋下伏筆。因此,要對並購行為進行全過程跟蹤,認真搞好盡職調查,聘請中介機構進行法律、財務、風險防範等方面的咨詢、評價。如在財務稅收方面:要考慮並購企業是否存在應收帳款沒法收回、潛在的訴訟可能導致的賠償責任、對外擔保帶來的連帶責任等潛在負債風險等;還有前期運行中是否存在偷漏稅行為及可能帶來的影響等涉稅風險;在法律訴訟方面:要考慮並購企業是否存在已發生的、未決的和潛在的訴訟,可能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的涉法風險;在企業文化方面:要考慮其融合程度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著並購後企業的決策速度和執行力度,不少企業並購行為的失敗,關鍵就在於企業文化的沖突。要考慮兩種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針對並購對象進行文化變革的難度,以最短時間促進企業的戰略調整、組織架構建設、業務流程調整再造、資源合理配置,做到妥善謀劃和安排。
(四)要推進科學決策機制,高度重視風險管理 企業並購,實際就是資本的擴張,投資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現有的復雜經濟形勢下,非理性投資、超能力投資、非主業投資,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應按照關規定,科學決策,加強風險管理。一是企業作為並購重組的市場主體,要強化戰略意識,重視涉及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定位。投資規模應與企業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把目標集中於投資回報,靈敏反應市場信號,按企業發展的規律辦企業。二是企業並購屬於重大投資行為,要強化董事會決策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法人治理建設,促進決策機制的科學化。同時,應建立適當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將並購效益與管理層的報酬和責任直接掛購,讓他們既分享並購重組收益,又要承擔與決策有關的風險。三是引入專家決策和項目動態管理手段。一要委託專業咨詢機構組織行業專家、財務專家論證,提供決策建議;二要開展投資項目後評價工作,提高企業投資決策水平。

閱讀全文

與企業兼並重組的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