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利中,不同技術領域的結構類似算侵權嗎
1·判定一項專利技術的侵權與否,一般採用同一技術領域進行比對;
2·需證明是否侵權方進行了商業運作,並得到了報酬;
3·專利技術中,類似技術的不同技術領域運用,可以判定不侵權,甚至是可以再去申請專利進行保護的。
⑵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外觀專利侵權的條件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那麼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呢?我們來講解下關於外觀專利侵權判定指南。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以普通消費者為侵權判定的主體,並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時去追求真正的消費者的意見,而是要求審判人員在判斷時,將所處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費者的水平線上,去認識、感知比對對象的異同。比對方法一:肉眼觀察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藉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比對方法二:直接對比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比對方法三: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對比方法,類似商標近似判斷方法,目前較為認同的做法是將要部作為比較的重點,看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抄襲、模仿了權利人的獨創部分。
⑶ 不同行業,使用相同外觀產品。是否會構成外觀專利侵權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授予及權力行使與發明和實用新型有所不同,因此侵權判定專的方法也有屬其自身的獨特之處。在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時,判定的前提為兩者是否為同類產品,不同類產品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和審美觀察能力時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具有相同的美感時,必須遵循整體觀察與綜合判斷的原則。同時提出由於外觀設計與發明和實用新型保護的內容不同,有些在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侵權判定中採用的原則,並不適用於外觀設計專利的侵權判定。
⑷ 一項發明用在不同領域算侵權嗎
侵權判定的原則主要有:
1),字面侵權:涉嫌侵權的標的(可以是方法或產品)的技術特徵完全與涉嫌被侵權專利相同。
2),等同侵權:涉嫌侵權的標的雖然有部分技術特徵與涉嫌被侵權專利不相同,但是這些不相同的技術特徵可等同於涉嫌被侵權專利中相應的技術特徵,如以焊接方式替代現有技術中的螺栓連接。
3),多餘指定:在解釋涉嫌被侵權專利獨立權利要求和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將記載在涉嫌被侵權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明顯附加技術特徵(即多餘特徵)略去,僅以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來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判定涉嫌侵權標的是否覆蓋所述保護范圍。如涉嫌被侵權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A+B+C+D,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專利權人將不必要技術特徵D也寫進了獨立權利要求,而涉嫌侵權的標的此時包括技術特徵A+B+C三個特徵,而A+B+C為所述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則此時認定侵權成立。
4),禁止反悔原則:涉嫌被侵權專利在專利審查過程中,為取得專利權而明確放棄了的保護范圍,將不受所述專利保護,如涉嫌被侵權專利最初的保護范圍為:加工環境溫度為
100-200度之間,但是審查員經審查,發現有技術揭露了「加工環境溫度為50-150度之間」,此時專利申請人為了獲取專利授權,將專利申請保護范圍縮小為「150-200」之間,若此時涉嫌侵權的標的的「加工環境溫度為140度」,則可認定所述標的不侵權。(這個原則主要是限制專利權人的)
對於一個標的是否侵權,最主要是看該標的的技術特徵是否落入涉嫌被侵權專利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樓主在其提問中述及的「該實用新型專利的內容構思用在其他領域」,可以得知,您所述的標的應當是侵權的,因為其「構思」(即技術特徵)與所述實用新型的內容(技術特徵)相同。對於技術領域的問題,審查指南2006版中也有相關規定,請參考如下:
第二部分第三章,新穎性,第148頁 3.1審查原則 (1)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新穎性判斷時,審查員首先應當判斷被審查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的技術方案是否實質上相同,如果專利申請與對比文件公開的內容相比,其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公開的技術方案實質上相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兩者的技術方案可以確定兩者能夠適用於相同的技術領域,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並具有相同的預期效果,則認為兩者為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1)現有技術的領域
對於發明專利而言,不僅要考慮該發明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還要考慮其相近或者相關的技術領域,以及該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能夠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到其中去尋找技術手段的其他技術領域。
對於實用新型專利而言,一般著重於考慮該實用新型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但是現有技術中給出明確的啟示,例如現有技術中有明確的記載,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到相近或者相關的技術領域尋找有關技術手段的,可以考慮其相近或者相關的技術領域。
一項發明用在不同領域是否侵權,同樣適用於侵權判定四原則:全面覆蓋原則、改劣發明原則、多餘指定原則和等同原則。一項發明不管用在什麼地方,只要違反以上原則,均可能形成侵權。
一項發明用在不同領域:
如果功能相同、效果相同、目的相同則必會判定侵權
如果功能不相同、效果不相同、用於新的目的則不侵權,甚或可以提交新的專利申請。 《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
4.4轉用發明
轉用發明,是指將某一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轉用到其他技術領域中的發明。
在進行轉用發明的創造性判斷時通常需要考慮:轉用的技術領域的遠近、是否存在相應的技術啟示、轉用的難易程度、是否需要克服技術上的困難、轉用所帶來的技術效果等。
(1)如果轉用是在類似的或者相近的技術領域之間進行的,並且未產生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則這種轉用發明不具備創造性。
【例如】
將用於櫃子的支撐結構轉用到桌子的支撐,這種轉用發明不具備創造性。
(2)如果這種轉用能夠產生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或者克服了原技術領域中未曾遇到的困難,則這種轉用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具備創造性。
【例如】
一項潛艇副翼的發明,現有技術中潛艇在潛入水中時是靠自重和水對它產生的浮力相平衡停留在任意點上,上升時靠操縱水平艙產生浮力,而飛機在航行中完全是靠主翼產生的浮力浮在空中,發明借鑒了飛機中的技術手段,將飛機的主翼用於潛艇,使潛艇在起副翼作用的可動板作用下產生升浮力或沉降力,從而極大地改善了潛艇的升降性能。由於將空中技術運用到水中需克服許多技術上的困難,且該發明取得了極好的效果,所以該發明具備創造性。 4.5已知產品的新用途發明
已知產品的新用途發明,是指將已知產品用於新的目的的發明。
在進行已知產品新用途發明的創造性判斷時通常需要考慮:新用途與現有用途技術領域的遠近、新用途所帶來的技術效果等。
(1)如果新的用途僅僅是使用了已知材料的已知的性質,則該用途發明不具備創造性。
【例如】
將作為潤滑油的已知組合物在同一技術領域中用作切削劑,這種用途發明不具備創造性。 (2)如果新的用途是利用了已知產品新發現的性質,並且產生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則這種用途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具備創造性。
【例如】
將作為木材殺菌劑的五氯酚制劑用作除草劑而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該用途發明具備創造性。
⑸ 兩個產品外觀一致,分別獲得不同種類的外觀專利,是否侵權
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具體如下:
(1)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認定產品種類是否相同或者相近。確定產品的用途,可以參考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產品的功能以及產品銷售、實際使用的情況等因素。
(2) 人民法院應當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
其中,人民法院在認定一般消費者對於外觀設計所具有的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時,一般應當考慮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授權外觀設計所屬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的設計空間。
人民法院在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相近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於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徵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徵,應當不予考慮。
下列情形,通常對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影響:
(1)產品正常使用時容易被直接觀察到的部位相對於其他部位;
(2)授權外觀設計區別於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徵相對於授權外觀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徵。
(3)對於成套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被訴侵權設計與其一項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4)對於組裝關系唯一的組件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被訴侵權設計與其組合狀態下的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5)對於變化狀態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被訴侵權設計與變化狀態圖所示各種使用狀態下的外觀設計均相同或者近似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設計缺少其一種使用狀態下的外觀設計或者與之不相同也不近似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未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5)不同領域外觀專利專利算侵權嗎擴展閱讀: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製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於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於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⑹ 外包裝相似,但我的都有申請專利算侵權嗎
你代理一個產品,你索要了知識產權證明,作為一個經銷商,你盡到了對於版知識產權關注的義務。
另外一個廠權家的包裝,你覺得看起來跟你代理的這個產品的包裝類似,說不定是這兩個廠家之間相互模仿呢。
如果這個廠家發現包裝類似的情況,覺得侵犯了他的知識產權,他是可以起訴的,可以起訴產品生產廠家,也可以起訴經銷商。
起訴的最終結果,應該是工商先查你的銷售的貨品,扣留你的貨品,然後廠家之間互相協商相關事情。
跟你有關系,有的關系只是你經銷的貨品被扣,影響你的正常經營。如果最終確認侵權的話,賠償的問題跟你沒有關系,不會牽扯到你賠償的。
⑺ 這兩個產品其中一個申請了外觀專利,另外一個算侵權嗎
審理侵犯外觀抄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襲,應當首先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專利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及其設計要點、專利權人在無效程序及其訴訟程序中的意見陳述、應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要求在專利申請程序中提交的樣品或者模型等,可以用於解釋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外觀設計專利權請求保護色彩的,應當將請求保護的色彩作為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要素之一,即在侵權判定中,應當將其所包含的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組合與被訴侵權產品相應的形狀、圖案、色彩及其組合進行綜合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