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義和狹義是什麼
廣義定義就是對狹義定義的推廣,狹義從字面上來看就能知道是一個狹小的方面。
廣義肯定就是從全方面的來認識了。
例如,馬克思主義,從狹義上說就是,馬克思的思想。但從廣義上來看,還包含了恩格斯,已經後繼的很多思想家對馬克思思想的發展和擴張。
再例如,邏輯實證主義,從狹義上看,就是指維也納學派的思想,從廣義上看,他包含了利用邏輯和實證的思想來研究哲學的一切思想。
Ⅱ 廣義和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各指什麼
廣義: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狹義: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79年7月1日通過,1979年7月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五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2)廣義和狹義共同侵權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法律規范,反映了刑事訴訟的客觀規律和基本要求,它與刑事訴訟的目的和任務緊密相連,是指導人們實現刑事訴訟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價值目標的重要保證。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Ⅲ 廣義的法律和狹義的法律之間的區別
法律通常是指國家機關制定或者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社會規范)的綜總和。
廣義上的法律(指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規章和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還包括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狹義上的法律,僅指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全國人大制定)、普通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
廣義上的法律與狹義上法律的主要區別是:
①制定的機關不同。狹義的法律,制定機關僅僅限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廣義的法律,制定機關除了最高權力機關外,包括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地級市(一般為設區的市)以上的人大和政府,民族自治機關,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和政府等。
②法律效力不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二位的是法律,然後是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排在最後的是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下位法不能與上位法相沖突,否則無效。
③內容不同。狹義的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當中最重要、基本的的社會關系;廣義的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要廣泛復雜的多。同時地方規章,僅僅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
④適用范圍不同。狹義上的法律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廣義法律中的民族自治機關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法規和地方規章,只在本轄區范圍內適用。
Ⅳ 共犯和共同犯罪有區別嗎,什麼是共同侵權
一、共犯和共同犯罪有區別嗎
在我國刑法總則中只出現了「共同犯罪」的字眼,並沒有出現「共犯」的字眼,那「共犯」與「共同犯罪」之間是否存在區別呢?
在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上,「共犯」分為廣義的共犯和狹義的共犯。其中廣義的共犯包括正犯、教唆犯和幫助犯,而狹義的共犯僅僅指教唆犯和幫助犯。因此共犯主要指稱實行共同犯罪的人,而共同犯罪主要指稱行為。大陸法系刑法理論關於正犯、教唆犯與幫助犯的劃分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動中的分工為標準的,而我國刑法關於共同犯罪人的劃分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為主,兼顧分工的標准。
因此不存在區分正犯與狹義的共犯的基礎。在我國刑法中的共犯當指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的廣義的共犯。
二、什麼是共同侵權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主要民事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並造成損害後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後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Ⅳ 「廣義」和「狹義」是什麼意思
廣義,拼音guǎngyì,釋義是由本義而推廣原意。就是不渉及具體概念,只是一個框架,其有確定的抽象概念,但沒有確定的形象概念。由於不渉及具體概念,因此可以和任意具體概念組合形成狹義概念。
例如:說到『『技術』』這個詞,我們可能會想到科學技術、勞動技術等很多概念,但如果只說『『技術』』而不說具體什麼技術,那麼就沒有意義。在這里技術這個概念就是廣義概念,而具體的科學技術等,就是狹義概念。
狹義,就是在系統中設定或區分某一相對狹窄的、片面的、局部的點、面、區域、系統,主要指某一物質系統中具有特殊的、有別於一般的、非普遍的部分。相對廣義而言。
Ⅵ 廣義和狹義的知識產權的分別在於什麼啊
兩者是相對而言, 先從容易理解的狹義說知識產權是 商標權 專利權 版權 是狹義上的知識產權
廣義上說,還包括 集成電路權、企業秘密權、企業名稱權、域名權、地理標志 、反不正當競爭等其他類似權利
Ⅶ 廣義與狹義有何區別
區別:
1廣義和狹義之間的區別主要在設置的參照和使用范圍上面。廣義和狹義的參照物不同,其使用范圍也會隨之改變。
2 狹義廣義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的,只是廣義所指的「一定范圍」更為廣泛。比如狹義相對論的范圍是相對靜態的三維空間,而廣義相對論則延伸到了扭曲空間。
3 定義不同:狹義:專指某種含義,比較具體。例如狹義相對論;廣義:比狹義范圍要廣,含義更加寬泛。例如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的共同點則在於兩者都是「相對」而成的,那就是在我們人類思維可以想像到的領域內有效,任何關於物、作用力的解釋都不出一個被限定的前提。
廣義是由本義而推廣原意。就是不渉及具體概念,只是一個框架,其有確定的抽象概念,但沒有確定的形象概念。由於不渉及具體概念,因此可以和任意具體概念組合形成狹義概念。
例如:說到『『技術』』這個詞,我們可能會想到科學技術、勞動技術等很多概念,但如果只說『『技術』』而不說具體什麼技術,那麼就沒有意義。在這里技術這個概念就是廣義概念,而具體的科學技術等,就是狹義概念。
狹義,就是在系統中設定或區分某一相對狹窄的、片面的、局部的點、面、區域、系統,主要指某一物質系統中具有特殊的、有別於一般的、非普遍的部分。相對廣義而言。
Ⅷ 在我國。廣義的法律和狹義的法律分別是指什麼具體怎麼區分
這個法律啊,都有一些擦邊球,有的呢這樣說爭取有的那樣說不正確,也就是它的廣義和狹義之分。